孔子两则浅析

丹阳


【正见网2003年03月01日】

《礼记•曲礼上》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于政治内斗的需要,这句话是文革中批孔子的最大罪状。这句话的全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礼有不同的场合、用途。上文中的抚式是指古代上级遇见下级时,手抚在车马的横木上,身子略向前倾,以示敬意。上级见到下级抚式致敬,下级则下车还礼;遇到普通百姓则不需要这样麻烦。这是一种互相尊敬彼此关爱的美德的体现,体现尊长礼贤爱民而已,而不是约束。过去中国为什么被尊称为“礼义之邦”呢?就是因为我们懂得做人的礼貌。《礼记•曲礼上》里面这样阐述我们做人为什么要懂礼貌:“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yōu,母鹿,泛指母兽,意即乱伦)。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我认为,“礼不下庶人”中的“礼”主要是指的祭礼,是国家制度,不是礼貌的礼;国家的祭礼当然不需要老百姓也来操持。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看到春秋战国时代许多人的“礼贤下士”的行为。在战国末期魏国都城大梁(今之河南开封),曾经发生过信陵君执辔候侯赢的故事,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之子,为人仁厚,礼贤下士,对士子门人无论有没有才能他都以礼相待,不为自己富贵而倨傲;而侯赢只是一个隐居的守门小吏。还有后来三国时期更加广为人知的刘备“三顾茅庐”等。“礼不下庶人”如果真的是我们被灌输的“不向老百姓讲礼貌”,这些就全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由是观之,此实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刑不上大夫”,我认为主要是指的不在其在任时处罚,要维护官制的尊严,一般是削职,然后处罚。为什么呢?因为除了今日之中共,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是按照孔子所说的“选贤与能”的标准选拔官吏的,选贤能兼备者。贤是有大德行、高品行的人。大夫就是过去所说的大人,大人就是德行广大的人。没有那么大的德行,在过去的时代里是很难被选拔到那么高的官职的。

还有,有研究者发现,这里刑指的是“五刑”,“五刑”不是针对大夫设制的,针对大夫的犯罪使用“八辟”处罚。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经问孔子,这后半句话的意思是否是说大夫犯罪不用刑罚啊?被孔子断然否定。历史上,哪个官员落罪了不受处罚?根本就是很少的,除非是有人包庇纵容,糜乱法纪,就象今天中国的官场一样黑暗。

造成这许多容易让人误解的原因,其中有一方面就是《论语》只是孔子的只言片语的记录,已经割裂了许多历史背景、环境因素、讲话的前因后果等;而时代变迁之后,观念也同样变迁了,比今推古,不亦谬哉。

《论语•阳货》“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xùn),远之则怨。”这也是一句被今天广为批判的孔子的话,以为孔子是倡导歧视女性,而且历朝历代,特别是宋明理学家们更是歪曲孔子而制定了所谓的“三纲五常”歧视女性。

有人研究《论语》认为,这里的女子不是泛指而是专指,因为古代用君子和淑女来指称仪态端庄的男人和女人,而相对的就是那种“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小人和女子。此亦可备一说。更有人深入研究了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孔子还说过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子罕》和《卫灵公》中重复出现。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卫灵公的宠妾南子不仅以得见孔子为满足,还要公开炫耀,以抬高自己的身望。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但“子见南子”其事却又记在《雍也》章。因此有学者推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很可能也是在这件事之后讲的。皆有所指:“女子”即南子,“小人”指好色的卫灵公,“难养”指的是这二位:都难以相处和没德行。

而我认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小人”,是指德小的人,或者是才大于德的人,这里没有贬义。相对“小人”而言的是“大人”,指的是德大的人。过去,尊称上级都是叫“大人”,意思是您德大所以官高,因为过去选拔官吏道德是第一位的条件。而下级都自称小人,意思是自己德小。如果德比才小,那么按照《易经》,就是不能自立的,或者是自己难于为自己做主的。就是主意识容易被外来因素给带动的,因为本来应该“德”是第一位的,是阳位,是主;相对于“德”,“才”是属于阴,应该是第二位的,在阴位。可是一旦颠倒了,就是阴阳反背。“养”就是积蓄,养德,畜就是积蓄。大畜卦彖曰: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养贤也;大畜卦象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小畜彖(tuan,易经的卦辞,论卦义的话)曰:柔得位,而上下应之;小畜象曰:君子以懿文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嘛,不在其位就不得其养,这个养是自己积累,不是被别人供养。而女子则完全不同,女子就是属于阴的,《礼记 礼运》:“男有分,女有归。”意思也是男女都要在位。女子要有归,要有依靠才算归。女孩子天性就是这样的,所以最好能嫁人。养对女子来说是要男子养家糊口,女子没有这个义务。

西汉许慎《说文》曰:“妻,妇与夫齐者也。”歧视女性的事情,发生在元代以后的明朝,也就是儒家被朱熹乱了之后并把朱熹的理学当作“正统”之后。而在这之前,臣子也不是必须无条件听从君主的,相反,国君有错下属应该极力劝阻、批评的。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進》)唐初的魏征就是最好的例子。

今天的人,已经不是很清楚古人所说的话的真正意思。为此文,以拨乱反正,还历史的真实面目。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