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5年09月19日】
题记:回想着自己在人类历史上的各种经历,有一次的经历很诗化,也很浪漫,更是由于此次转生涉及到今生今世两位对我的修炼有相当大帮助的同修,所以把这段往事写出来,希望我们能在任何时候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同修之间的缘份!
话说,魏晋和南北朝的时代,当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都已作古之后,历史上曾经张扬得轰轰烈烈的悲壮故事渐渐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变得模糊起来,在这个被称为后英雄的时代里,出现了可以流芳百世的“竹林七贤”,他们在中国文化史上留有浓重的一笔。当时由于政权更迭频繁,所以很多读书人为了避祸都進入了深山。我当时只能算做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年岁也就二十三四岁左右,同样是出于避祸的心理,独自在三峡附近周游,手里经常拿着一把短笛。三峡的险峻与巍峨,使我留连忘返,一次坐船经过白帝城时,望着脚下滔滔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后来唐代的李白在这里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感慨着联想着又猛然想起刘备的“白帝托孤”的事情。历史与现实碰撞在一起,我的大脑好像已经容纳不下了,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不禁流下泪来……
后来我又到附近的山上游玩,所经历的一切是很神奇的,例如在找不到路时就会遇到一个老人或小孩,来帮我指路;当天黑迷路之时,自己就会昏睡过去,等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在十分宽阔的路上了。有时为了消愁解闷而吹着几首曲子,当忘情的吹着的时候,经常有一些飞鸟和美丽的蝴蝶绕着我飞,有时能碰上鹿、羚羊和野驴之类的动物跑过来静静的听着,尤其是鹿,忽闪着那清澈的眼睛好像能听懂我的笛声似的……
一次自己依旧在西陵峡附近的山上游玩,正午已过,不料正遇大雨,自己巧遇一不知是哪一位隐士留下的茅屋。我赶紧進去避雨,不一会雨下得不那么大了,自己心想在此欣赏一下荒山落雨的景色吧!山迷蒙,树迷蒙,天迷蒙,地迷蒙,心里真是驻足了诗驻足了美,真感觉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真是渺小得可怜至极。天渐渐的黑了下来,风也渐渐小了好多,就在此时,忽然听见一种琴声传将过来,这琴声实在是超凡脱俗,透彻心扉,时而悠扬婉转,时而低吟苦唱,顿挫有秩落落大方,真好似:美妙天音自天来,清丽曲调扫阴霾,人间万般愁苦事,闻过之后皆释怀!“难道是上天看我过于寂寞,而故意显现出这般曲子?”我自己想着,不自觉的将手中的短笛放到嘴边,吹了起来,与那美妙的琴声应和着。过了一会儿,那琴声似乎感觉到了有知音的存在,于是弹奏得更加用心,更加的曲调悠扬,我也毫不示弱,更加将平生最纯净的意境拿将出来。不知怎地,自己的脚步已走到屋外,外边还在下着雨,也全然不顾,只是自己全神贯注的吹着。又过了好一会儿,发现那琴声已经停了下来,自己突然有一种十分失落的感伤,刚要转身進屋。就听见有人道:“小妹,進屋吧!外面没有人,肯定是神在吹笛子。”“这里有人,刚才那琴声肯定是那位说话的男子弹奏的,我得出去见见他们。”我这么想着,疾步走出屋外,正走着,只听那位“妹妹”道:深山隐居闲抚琴,琴声渺远觅知音,今朝偶遇笛声临,何能见君表知心!我一听,随口应道:云游遇雨避茅屋,忽闻琴声雨中出,拿起短笛来应和,天涯知己共赏殊(就是将这份殊胜的境界共同欣赏的意思)!“何方圣贤光顾寒舍,小妹,与我一同迎接我这位天涯知己!”我再向前走了几步就看见有一建得很不错的房子,还有一个很大的院落。在篱笆门前有一男一女两个人,男的看上去三十岁左右,女的二十七八岁,从穿着来看,他们生活还很是富足。我走上前去抱拳拱手道:“不知兄台在此,刚才在下有所冒犯,还望兄台见谅!”“哪里话来,里边请!里边请!”進得屋内分宾主落座之后,我们彼此将各自的经历诉说了一番。
原来这二位是河东太守的子女,也是因为政权不断的更迭,父母被害,兄妹二人收拾一些家中值钱之物几经辗转终于在这里落脚,每日与琴为伴,今日谁料遇见了我。说着他妹妹来了一句:“我哥在我小的时候,经常打我。”“谁让你小时太顽皮了哪,朋友刚来你就开始告状,人家不知道的以为我把你怎么样了呢?!我这个小妹从小很顽皮,可是到长大了的时候,她就不知怎的变得少言寡语。当时在河东之时,有很多人给小妹提亲,可她就是不同意,真不愧是我的妹妹,嗨,你说,人世间有啥意思,除了争斗就是阴谋,当欢爱一场过去之后,一切还不是空空如也吗?还不如,我等抚琴弄墨,在这无人之处了却一生,那多清闲、多自由!而今又遇到兄弟你了,那我们更不会寂寞了,兄弟,留下来,我们一起共享人间美景和仙乐好吗?”“留下来吧!”他妹妹也跟着帮腔.于是我就在他们那里留将下来,在滚滚的长江边上,在流云与飞瀑穿梭的地方过着神仙般的清闲日子……
后记:这五篇记述的内容都是对我此生影响很大的,比如得法的缘份,此生的性格甚至是执著方方面面的。由于这几个篇目均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每次在写的时候,自己都是流着泪在写,全神贯注的用自己的心在写,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本源在写,写得不好请各位读者见谅。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3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