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简介(四):中国的传统节日

心缘 编著


【正见网2006年06月05日】

第六讲 中国的传统节日

过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進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每年过年前,也就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小年”。每家都要打扫卫生,好干干净净的迎接过年。

除了打扫卫生,每一家还要准备年货,比如鸡鸭鱼肉、水果、糖果等。每一家还要准备过年时拜访亲友时的礼品,还要给小孩子买新衣服。

除夕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所以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征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晚上12点,也就是新年刚刚来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初一,人们都穿着新衣服,先给家里的老人拜年。小孩给大人拜年时,还会得到压岁钱。初二、三人们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

节日的大街上也很热闹。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过年才算真正结束了。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节。

元宵节的时间每个朝代都不同。汉代一天,唐代三天,宋代长达五天,明代从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清代改为四到五天,但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现在只有一天。

元宵节时,人们要点很多种彩色的灯来庆祝。这一天,人们要到街上赏灯,猜灯迷,还要吃元宵。

元宵是由糯米做的,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吃时煮、煎、蒸、炸都可。元宵又被叫做“汤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

相传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神明。“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过端午节了。根据专家们的研究,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但是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之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非常爱国,当他的国家被别的国家攻破时,屈原就于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江而死。楚国人民非常伤心,就去江边寻找他。一些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進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被水中的蛟龙吃了,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边缠上彩丝,这就是最早的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粽子的花色品种很多,有小枣、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一直很流行,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 “八月节”。在这个夜晚,人们看着明亮的月亮,会想念远方的亲人。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古代中秋节时,人们要祭拜月神。祭拜月神时,要摆上月饼、西瓜、葡萄等。到了唐朝,中秋节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个晚上,人们都从家里出来赏月、玩月。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据说,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庄稼和人都快被晒死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人们都非常尊敬后羿。而后羿教人们射猎。他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来,很多人来跟后羿学习。一个品行不好的叫蓬蒙的人也混了進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遇到了一位神仙,给了他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而蓬蒙知道了,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外出打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等后羿走后不久,蓬蒙就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就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后,非常伤心,只好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现在人们过中秋节,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圆圆的月饼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期盼。

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進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進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和狗肉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4057)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