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 xiongxm 周六, 08/19/2017 - 18:42 

【正见网2017年08月19日】

已故日本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吉冈佐,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留下了很多生动风趣的师生故事。故事在谈笑间就解开了父母教子遇到的烦恼,令人茅塞顿开。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1):妈妈说我是三天和尚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1):妈妈说我是三天和尚 wenyi 周一, 08/14/2017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7年08月14日】

已故日本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吉冈佐,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留下了很多生动风趣的师生故事。故事在谈笑间就解开了父母教子遇到的烦恼,令人茅塞顿开。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孩子为何总是三分钟热度

很多父母都碰到过这样的育儿烦恼,孩子一会儿说班级的谁谁去学钢琴了,他也要去学,结果没过几天就厌倦了,不学了,过些日子,可能又说要参加野球(棒球)班,妈妈也一定会叮嘱不能像上次那样没几天就放弃,可是仅仅坚持了一个月或几个月,又不愿去了,到了第三次,孩子说要学游泳,妈妈这回可是严肃警告了:这次可不能再动不动就放弃了,做什么事都没有常性,将来一事无成,要想去,这次必须坚持下去,跟妈妈保证了,才能答应你。孩子估计是不假思索就会答应。可是结果呢,孩子还是半途而废了。

估计不少的妈妈都经历过这样的烦恼,原本以为有两次的教训,孩子该懂得改正了,不会让父母失望了,可是事与愿违,什么事情都不顺心,骂也好,打也罢,孩子就是不随自己的心,约好的事,保证的事,没几天就给你忘了,大家都觉得很无奈。要守信,要坚持等等大道理说多了,孩子还会说你在说教,根本不听。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看完下边的师生故事,定会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启发。

老师,三天和尚是什么?

其实呢,“三天和尚”是我的形象翻译,日本原来的俗语是“三日坊主”,常用来形容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没有常性的人,类似中国人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主要用来教育孩子,因为“坊主”一般是对小男孩的比较随意又颇有爱意的亲昵称呼,显得很可爱的样子。一般提到这个词,又会想到小和尚,所以我就用“三天和尚”暂时代替“三日坊主”,便于华人理解。

故事说的是,有一天,吉冈先生班级里的一位小学生A君,突然跑到老师跟前,非常不解地问道:“老师,我被说成是三天和尚。妈妈说,‘你这孩子,真的是三天和尚,干啥都不行。’老师,三天和尚是什么意思呢?”没想到这一问,班级的所有学生都听见了,大家都围过来,纷纷发表各自的理解,有一位肯定地说,是干什么都很快就放弃的意思。

老师却不急于回答正确答案,而是藉着生活中发生的、碰到的、大家都在实际运用的词语,要让正在学习的学生,懂得生活当中处处都是学问的道理,并让他们自发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去寻找答案,而非强行灌输,同时让孩子懂得有疑问查词典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个方法。

于是老师明明知道答案,却只是出主意,让大家一起查找书架放着的词典,这下好了,大家全都围过来,看着老师取下词典,一边好奇地看着老师翻查,一边你一言我一句地发表各自的想法。

有的说,这样的话语,辞书里会有吗?有的说,辞书什么都记载,我想肯定会写有的,有的则紧盯着老师,期待结果,大家都很集中于这件事,期待老师最后的结论。老师终于找到了,用兴奋的语调说:有有有,真的有,说的是对任何事都很容易厌倦,不能长久坚持的人。

老师话音刚落,大家都乐了,纷纷表示自己就是词典里说的三天和尚,不料那位被妈妈说成是三天和尚的A君,马上肯定地大声说道:“这么说,我可不是三天和尚”。于是他一一说明自己的理由:虽然,学毛笔,学绘画,学算盘,的确都很快放弃,所以妈妈这回,听说我要学游泳,非常生气,把我说成三天和尚,没再允许我的要求,但是,我不是因为觉得腻了,厌倦了而放弃的,是因为去了之后,发现不合适自己,所以就打算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兴趣。

老师听了,突然觉得,三天和尚也未必就是坏事。

莫给孩子下定论

我看了这个故事,突然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太容易给孩子下结论,甚至根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下了定论,孩子的不听话,也许就像这个故事里的A君,根本没听懂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有时候,我们大人觉得非常明白的道理和话语,以快速的不高兴的情绪说出来,孩子也许根本没听懂,又或者听而不闻,反正父母要教训,那就听吧,听后也没太放心上,结果大人总是抱怨,为何孩子总也不听话,总也听不懂。也许是真的没听懂。

这位老师的耐心和不强行下结论的做法,让孩子各抒己见,自由讨论的效果,真的很好,很容易让孩子敞开心扉,了解孩子,也很容易让孩子自己明白和乐于接受道理,非常值得借鉴。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耐心地守候,问题出现后,保持冷静不要轻易责备,而是静静地问清楚孩子放弃的原因是什么,了解了事情的原因,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正所谓找对病因,方能药到病除。我们的孩子其实都很听话,非常可爱。即使真的是三天和尚,也不必太在意,孩子的成长变化,往往出人意料,只管以长远的目光、欣赏的心态关爱和相信自己的孩子。

下一期,我们就来分享小时候看似没指望、没出息,长大后却成为著名绘本作家的有趣的例子,这个孩子,也是吉冈先生教过的学生。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2):一封荷兰的来信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2):一封荷兰的来信 wenyi 周四, 08/17/2017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7年08月17日】

已故日本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吉冈佐,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留下了很多生动风趣的师生故事。故事在谈笑间就解开了父母的烦恼,令人茅塞顿开。

有一天,吉冈老师收到一封从荷兰寄来的信,那是一位他30多年前教过的学生,没想到这位曾经十分腼腆害羞、凡事躲在背后、大人眼中不争气的学生,成了荷兰的人气绘本作家。老师欣慰之余,忆起了那段难忘的往事。

这是一段让人深受触动的往事:假如那时,老师没有那样对待他,也许他的天赋,就会被埋没。

一封荷兰的来信

有一天,吉冈老师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荷兰的信,一看,正是自己教过的那位小学毕业后就前往荷兰的学生,算起来,他这位学生,呆在荷兰有30多年了。老师收到来信,自然是万分的惊喜,更让他深感欣慰的是,学生告诉他:自己长大后,一直在荷兰从事儿童绘本的创作和编辑,尤其是给绘本设计封面和插图,那是他最快乐的工作,如今,他受荷兰出版社的委托,无论如何,对方希望他能独自一人给荷兰的孩子们创作有趣的绘本。

所以,他说,要把自己这件最开心的事告诉老师,要让荷兰的孩子们因为看到他创作的绘本而怀抱梦想的翅膀,他一定会创作出让孩子们感到非常生动有趣的绘本。

这封来信,显然是想向老师表明,曾经如此没出息的自己,没有让当年相信和支持自己的老师失望,终于能自豪地告诉老师:我真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而且,他也要像老师那样,用自己的能力和方式,撑起孩子们的美好人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得到鼓励和支持,怀抱属于自己的希望和梦想。

他感慨地在信中这样写道:“我想起了当年跟老师一起演话剧、绘制舞台布景时的往事。”很显然,那件往事,令他终身难忘,在自己事业蒸蒸日上的日子,他最感念的,却是老师给他留下的那件往事。表达着对老师一直埋在心中的感激之情。

他的退缩 曾让老师如此无奈

しげとし是这位荷兰学生的名字,吉冈老师读完来信,想起了学生提到的那件念念不忘的往事。

小学时的しげとし君在班级里一直是个很老实安静的学生,几乎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并且很害羞腼腆,不太敢在众人面前说话,遇到人前露面的事,总是退缩。尤其是学校每年到了各班级都要演话剧的活动期间,他更是躲在人后,从不站到舞台前参与话剧的表演,每次都只参与舞台幕后的工作。大家都拿他没办法。吉冈老师当年也觉得他这样一直不敢参与舞台的表演,没有丝毫的改变和锻炼,恐怕对他将来的成长不是太好,于是决定想办法劝他参与,哪怕稍微有一点点改变,也是好的。

当时事情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适当改变他过于腼腆的性格,认为不变对他不好。没想到老师这个认为腼腆不好的认识,跟大家一样,潜在观念就是没出息的认识,反倒被学生改变,事情的结果,令人出乎意外。

老师为了让他上台演出,故意很为难地说,“しげとし君,你看,这次话剧的演出,可能要轮换工作了,上次演出已经登台参与角色的同学,这次就换成拽幕布、录音、布置舞台、绘制布景等幕后的工作,你上次是在幕后工作,那么这次是不是就轮到台上演角色了?”然而,不管如何劝说,しげとし君就是不说话,不点头,最后铁了心一样地说:那我给布景专门绘图。那语气,意思是要换也只能换幕后的。简直没有回转的余地。老师无奈,不再劝说,只好同意他幕后的工作。

意外的决定和意外的发现

庆幸的是,吉冈老师随后突然做了一个自己也料想不到的决定,也许是因为看不到能改变这位固执学生的希望,反倒放下了以固有观念要改变他的想法,转而不但成全了学生的选择,反倒转变了消极无奈态度,变成了对学生的全力支持。

吉冈突然决定,既然如此,不如相信しげとし君,把所有舞台布景的绘图事宜,全权交给他负责,让他自由发挥。没想到,更加意外的结果出现了,这一次的布景图画,画得非常生动有趣,显示出しげとし君惊人的艺术天赋。

しげとし君在几十年后依然记得,念念不忘的,正是这一次话剧演出使他有机会显露天分的往事,也许,没有当时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全力支持,而是意图按照大人的观念所认为的好,来不断试图改变他,那么,孩童时代的他,极有可能因一直无法改变腼腆的性格而在人前被否定,成了人人眼中理所当然没出息的孩子,天生的才能就会被埋没。

吉冈师生证实圣人的教导

吉冈老师通过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一直发现孩子闪光的东西,从孩子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劝导教育工作者包括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持有谦虚包容和信任的心态,不要违背孩子的天性和特长强行灌输和改变,很多时候,孩童纯真的心智,反倒能让大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自以为是,正所谓教学相长,实乃至理名言。

没错,因为即使是世界公认的至圣先师孔子,也曾教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曾留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为师典范。这个日本师生的故事,依旧证实着圣人的教导。我们真的该秉持一颗谦虚慈爱的心,包容所有不同个性的孩子,让他们的人生,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精彩。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3):人变扩音器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3):人变扩音器 wenyi 周五, 08/18/2017 - 02:07
刘如


【正见网2017年08月18日】

已故日本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吉冈佐,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留下了很多生动风趣的师生故事。故事在谈笑间就解开了父母的烦恼,令人茅塞顿开。

上次讲的是腼腆男生小时候因为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长大后变成荷兰绘本作家的故事,那么这一次,我们来看另一位腼腆到声如虫鸣的女生的故事。她奇迹般的改变,只因吉冈老师那令人忍俊不已的“扩音器”。

女儿转校 妈妈忧心不已

也许是为了安慰天下父母那颗只要看到孩子太过“窝囊”、就会不由自主感到郁闷不安的心,或者是担心孩子因此被嘲笑、被班级同学欺负、被老师嫌弃批评等等顾虑之心,吉冈老师讲述的这个害羞小女孩的故事,就是从女孩妈妈的担心开始的。

根据故事的描述,这位女生叫做ふゆみ,在小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刚开学没几天,她从别的学校转入了吉冈老师所担任的班级。

就在那一天,ふゆみ的妈妈就找到吉冈老师,一副欲言又止,十分忧心的表情说道:“老师,是关于我家孩子的一些事,很希望您能事先有所了解,不知您……”老师一听,就明白了,鼓励她无需顾虑,关于孩子有什么担心的尽管说出来。

妈妈一听,不安的脸色立即放松下来,赶紧说出心里话,“老师,我家孩子,学习方面不是太担心,但是说话声音太小,在家里还好,能大声说话,可是一到学校,说话就变得很小声,尤其是一个人站着,在班级同学面前朗读课文的时候,简直就像是虫子在叫,谁也听不见。”

吉冈老师赶紧安慰她不必太过担心,孩子原本就各式各样,各有不同,有的声大,有的声小,非常正常,而且这个班级里,就有不少读书声小的孩子,并非只有ふゆみ一个人这样。

妈妈听后,非常感谢老师的理解,对老师说,那样自己就放心了。显然,吉冈老师从妈妈的言语中意识到了可能之前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于是关心地问道,ふゆみ因为声音小,发生过什么让她为难的事吗?

这一下,妈妈终于全盘托出:“一年级时,被老师反复提醒读书声音太小,同学们也觉得她很奇怪,不太理解,她变得非常消沉,不过,二年级时碰到这样一位老师,每次轮到ふゆみ朗读时,他都会对孩子说,‘ふゆみ,你读书声音太小,大家可能会听不见,这样吧,我变成ふゆみ的扩音器好了’老师说完,就站到ふゆみ的身边,一句一句大声地重复ふゆみ所读的文句,ふゆみ非常地高兴,我知道后,也是非常地高兴,真的很高兴……”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可能恍然大悟了,妈妈担心转学后,孩子再度陷入消沉,害怕老师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会嫌弃和责备她,更期待新的老师能像那位甘愿成为学生扩音器的老师那样,善待自己的孩子。那么妈妈一开始的欲言又止,总算是有了清晰的答案。

显然妈妈很清楚,心疼孩子的父母心,尽管在情理之中。但对老师而言,的确有过分之嫌,要求老师做到这个份上,实在是很难为情,超出了正常限度,弄不好会被老师反过来劝阻妈妈不能如此溺爱孩子,要想办法改变孩子的毛病。那么吉冈老师会是什么反应呢?

老师变成公用扩音器

在吉冈讲述的故事中,他并未描述妈妈的心态,只道明了妈妈的原话,但是任何人看到这些话,都会心知肚明,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敢过分要求老师但又万分期待,终于还是忍不住吐露了这份期待。

吉冈佐一生为师,非常注重拥有谦逊的心态和修养,即使面对孩子,也从不会以无所不知、高高在上的态度待人,非常体谅父母和孩子,他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爱护,拥有一颗善解人意的仁爱之心,所以,他的反应,不仅没有表现出被人过分要求的厌烦,反而因为听到孩子之前遇上这样一位好老师而感到高兴,跟着妈妈一同放下心来。也就是说,这位老师的心不在自己身上,而是都在孩子的身上,只要能为孩子解决问题,他乐意接受任何人的意见或建议。

但是故事中,吉冈一句表现自己的话都没有说,只是非常高兴地叙述自己自从听到这样的做法,也开始效仿那位老师,在班级里,只要是读书声音太小的学生,他就会站到学生的旁边,自动成为大家的扩音器。寥寥几句,老师的谦和与仁慈、班级里荡漾的幽默氛围,都在无声之中默默地传递着温暖,滋润着孩子和父母的心。

老师,今天不需要扩音器

一个学期过去后,奇迹发生了。就是在第三学期的某一天,因为日本一个学年分三个学期,所以其实老师也就是当扩音器才过了几个月,有一天,正好轮到ふゆみ读课文的时候,她突然鼓起勇气,非常大声地对老师说,“老师,今天不需要扩音器了,我要自己读”,说完,拼命地用尽全力地大声朗读,要让全班同学都能听见。

同学们又惊又喜,被感动得情不自禁地拍手鼓掌。吉冈老师更是比任何人都要欣慰,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这就是既风趣又温暖人心的“人变扩音器”的故事。

播下善的种子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能改变和打动人心的永远是温暖的善意,在困境中,理解、支持和帮助,比任何苛刻的说教,强加的要求更具力量。老师的行动只是帮助,没有任何的苛责,也没有任何必须改变声音大小的要求,但是老师的体谅和甘当扩音器的无私付出,却感动了孩子,自发地主动改变了自己。

不仅如此,老师的行为,同样无言地教育了班级所有的孩子,相信这样看着老师的背影长大的孩子,会在心灵中播下善良宽容的种子,在将来的为人处世中,必将铭刻于心,终身不忘当年老师是如何做的,是如何为了弱小无助的孩子,不歧视,不苛责,默默关心的态度,这份曾经亲身经历和看到过的温暖和感动,胜过千言万语,成为留在他们心中的、人应该保持善良的最坚实有力的明证。

这就是真正的为人师表。是现代社会中最需要的教育。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4):上学忘带东西 也有意外收获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4):上学忘带东西 也有意外收获 wenyi 周六, 08/19/2017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7年08月19日】

吉冈老师所讲述的故事,读起来,每一个都会让大人感同身受,孩子的淘气与纯真,被刻画得自然传神,生动有趣,仿佛故事中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原来,孩子身上有如此宝贵的东西,都被我们忽视和错过了。原来,我们大人眼中的困惑和麻烦,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下边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孩子忘带东西上学后的各种表现。为解决困境,孩子们自行出招,“各显神通”,读来趣味横生。

忘带东西 赶紧向老师汇报

按理说,繁忙的大人,最怕孩子在同一件事上不断地给自己添乱,非常容易生气,最常见的就是每天的上学,尤其是小学低学年的孩子,最容易忘带东西,尽管老师前一天早就有所交代,父母也天天叮嘱,还是无法杜绝,同样的事情,反复地出现,把大人的耐性考验到了极限。很难想像,面对这样不断给自己添麻烦的学生,吉冈老师,会是怎样的心态。

在《老师,我忘记了》这个故事中,他是这样开头的:

“老师,我忘记了”,这是每当孩子忘带作业,忘带文具、教科书等学习需要的东西,或者忘记老师嘱托之事的时候,到我这里来汇报的一句话。

每当这时,就会表现出孩子们各自拥有的不同个性。有的会用很小的声音说,“我忘带数学作业了”,说完,会以非常不安的目光紧张地盯着我看;有的则说:“忘带理科的笔记本了”,说完立即满眼泪光。也有的刚好相反,性情开朗,直率,会用很大的声音说道:“老师,我又忘记带作业了,真是不像话呢,我总是忘记,怎么会这样呢”,来个自我解嘲;还有的,忘带了三角板,却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一声,一点也看不出他会有自我反省的迹象;当然,在我发现他忘带东西之前,绝不会向我主动交代的学生,也是会有的。

这个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以十分轻松的笔调在描述着这些日常教学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学生,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要孩子如何改正的教导和埋怨的口吻,笔触间,流淌着温暖的慈爱与静静欣赏孩子、认为孩子个个都个性十足、非常可爱的目光,虽一句不提,却让人读出了对孩子们的深深的关怀和理解。难怪人们常说,文如其人。

接下来,本以为会是如何直接针对这些问题,对孩子进行教导,然而,这次故事的展开却很意外。

ケン君忘带颜料 想出高招

接下来,故事直接提到了一个名叫ケン的孩子,日本习惯把小男孩或晚辈叫做某某君,所以这个孩子被称作ケン君,他也在忘记带东西后来到老师跟前汇报:“老师,我忘带绘画的颜料了”。

可是老师却发现,他的桌子上明明摆着一盒颜料啊。于是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点点头,告诉老师,“那是ジロウ君的颜料。”“谁是ジロウ君?”老师可被说糊涂了,本班级可没有此人。

ケン君解释道:“是二年级一班的ジロウ君,我今天早上来到学校,把书和笔记往桌子里放的时候,才发现颜料忘带了,于是,我想,可能别的学年班级今天说不定也上图画课,我就到处打听,还真的有呢,二年级一班就有图画课,ジロウ君的图画课是第二节课,我的是第三节课,所以,我就拜托他借给我,他一下课,我就趁课间休息去借回来了。”

孩子的话讲到这里,吉冈老师却描绘了孩子的声音是“开朗自如的语调”。仿佛解决这些小小的困境,不在话下。活脱脱一个聪慧可爱的孩子。同时笔调流露出欣赏的态度。

困境萌生策略

吉冈老师听完ケン君的说明,写出了自己的一段感慨:真没想到,孩子能够在自己遇到麻烦的时候,想尽办法,四处奔走,要赶在上课前,自己动脑、完全以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真叫人感到欣慰。老师的感佩之情流露无遗。

他还提到,不忘记带东西,固然也是很重要,不过,即使忘记了,也会有忘记的价值,孩子的经历,不管在大人看来好还是坏,都会成为孩子自己的人生,都会有它的价值。与其不断埋怨孩子,不如观察孩子,忘记后是如何应对的,如何解决的。有时候,让孩子经历各种不便和烦恼,会学习到很多东西,甚至会发现孩子自身潜在的惊人的能力。

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不失败,不要给人添麻烦,或怕孩子被老师责备,或学习因此不便,不敢让孩子出错,事事包办,一点不便都不允许发生,反倒让孩子天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被损害掉,终身养成按照吩咐去做的被动性格。也就是说,有时候,不便和困境会成为锻炼孩子学会独立跨越人生各种障碍的机会。

以德服人 何须高招

吉冈老师在故事中交代,他经常提醒孩子,上学忘记带作业了,一定要告诉老师,别自己一个人苦恼。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一直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着孩子,无论孩子什么样的表现,通通融进自己的怀抱,从不严厉责备,只是默默的理解和关心,这让孩子们个个都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几乎不会刻意隐瞒,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总是会倾听他们的烦恼,认可他们的缺点和努力。

老师拥有这样的胸襟,自然会发现学生闪亮的一面。自然会打开学生的心扉。无需严厉训斥,已经“征服”了人心。

正所谓以德服人,何须高招。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5):初为人师 输给学生

日本教育家的师生趣谈(5):初为人师 输给学生 wenyi 周日, 08/20/2017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7年08月20日】

记得我的一位朋友,她每天都因公司的事忙到很晚才回家。有一天,她读初中的孩子就像疯了一样数落自己的妈妈,并像仇人一样说道:“我告诉你,等你老了,生病住院的时候,我也不会管你,让你尝尝什么叫做孤独。”朋友听了,心如刀绞,不明白为何自己辛辛苦苦养育他,为了培养他,还送他进私立学校,不惜花钱,他却如此不孝。

当时,我尽管明白她的孩子是因为太孤单,但还是不太理解孩子的极端行为。然而,吉冈老师讲述的一件事,却让我醒悟过来。

初为人师的一件往事

那是吉冈佐刚成为学校老师不久,所发生的一件事。他说自己任教近五十年,积累的经验,很多都是孩子的功劳,他对孩子充满了感激:在教师的生涯中,我常常因为孩子,而明白很多道理,我是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的。

他特别难忘自己初为人师时,所遇到的一件事。

当时,他正在给班级的孩子上课,一个孩子突然哭起来,无论如何劝,就是不停地哭,那时的吉冈老师,并无太多接触孩子的经验,一时因焦躁控制不住自己,失去了耐性,生气地教训道:“不要哭了,这样哭下去,没法上课了!”

可是没有用,孩子照旧哭个不停,老师又教训道:“你这样哭,太难看了。 ”可是这句话,也不管用,最后老师没办法了,非常大声地喊道:“不要哭,赶紧说说你为何要哭。 ”这也没用,哭得更大声了,吉冈老师这下认输了,想想,孩子如果真的能冷静下来,好好说明理由,也就不会哭了,这不是明摆的事吗?所以,老师只好无奈地在那里叹气,一点招数都想不出来了。

就在老师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一个孩子站了起来,跑到哭泣孩子的身边,将自己的脸几乎贴到了对方的脸上,轻声安慰道:哭吧。

就在这一瞬间,吉冈老师被深深触动,此时此刻,这个孩子比自己更了解哭泣孩子的心。伤心的时候,不需要任何太多的话语,只需要别人的一句安慰和理解,就足以得到最好的抚慰。这个孩子,并没有说什么不要哭,很难看,你为什么要哭,等等居高临下的话语,只是站到哭泣人的身边,表示理解、同情、安慰而已,就这样解决了问题。显然,老师输给了孩子善良的童心,输得心服口服。

吉冈老师说,从那以后,他深切反思,何为真正的教育者。老师和父母,真的只是高高在上的教育他人的身份吗?而孩子,就仅仅是受教育的人吗?好像不是,于是他开始明白,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为师者为何要身怀谦虚的心态。孩子给我们制造的各种麻烦,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和价值,我们大人,也会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遗失的东西,成年人为了好看、面子的虚荣,变得复杂,失去初心,可是孩子,却会不断地提醒我们,回归人的善良本性。

“不孝”的背后 是可贵的童心

那么,老师的这个故事对解决朋友的问题,有何关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我过去的想法。

以前,我始终想不明白,现在的孩子,为何会为了母亲无法早早下班回家,就表现出这么强烈的对抗,我们那一代,也并非没有感受过需要父母、而父母也常常无法陪自己的时候,可是终会明白那不是故意的忽视,绝对不敢以这样的态度说话。读了吉冈老师的故事,我开始反省自己,也许我还是忽略了很多东西,也许我们并未真正理解现在的孩子,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温暖。

记得很久以前,我的老婆婆因乳癌做手术,公公的表现,让我很吃惊,尽管几个孩子心疼父亲年纪大了,伺候病人很辛苦,劝他回家,孩子轮流照顾母亲就好。可是公公不同意,他说,你们的母亲最需要的是老伴,是我在这里陪她。

这句话,我至今无法忘怀,作为女人,也许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为此我一直都很羡慕我的婆婆。那么孩子,最需要的是谁呢,无疑,就是自己的父母。

现在很流行恶作剧电视节目,让人毫不知情地当了一把演员,还很入戏,直到揭示真相,才大呼上当,为的是考验人的真心。有一个节目,分别告诉大人和孩子,可以实现他们心中一个愿望,那就是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人吃一次饭。没想到,问了许多大人,无论男女,都回答希望跟名人、富豪、或偶像吃一次饭,然而所有小学以下年幼的孩子们,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跟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这个回答,据说深深触动了大人的心,听到孩子回答的父母们,又是感动,又是惭愧,被孩子单纯的心唤醒自己忙碌中丢失的最为人性的东西。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他们的最爱。比大人更加珍惜家庭,头脑中没有任何妄念和名利的东西。

如何化解孩子内心的冰山

想想今天的孩子,也许,拥有很多玩具,和高级的衣服,有钱人甚至可以雇人专门照顾孩子,然而每天跟父母一起吃饭说话,却成了极为奢侈的事情。

古人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大人并不比孩子坚强多少,面对孤独,同样需要亲人的关心和陪伴。假如有一天,我们自己不幸生病住进医院,孩子们都因为太忙,无暇顾及,但是呢,孩子们也许是公司经理,不缺钱,但是很忙,他们觉得,只要雇来保姆伺候,就算尽到责任和孝心了,不知我们那时会作何想。也许,再多的保姆,再精细的照顾,都顶不过自己孩子常常来探望自己,亲自削一个苹果,洗一次衣服,陪着说说话、散散步,来得温暖吧。

这么一想,我们自己都觉得物质和金钱不是万能的,人最需要的是亲人的陪伴关心,旁人无法替代,那么孩子对父母陪伴的需求,若长期得不到,该会多么的失落和伤心,尤其现代的孩子,兄弟姐妹很少,也不跟祖父母住在一起,缺乏跟人的交流,甚至渴望跟父母每天一起吃一顿饭都很奢侈,我们过去的年代,一家人一起吃饭是理所当然的,比起来,如今的孩子,显得分外地孤单。孩子的极端对抗,看似不孝,实则是一种极度脆弱、寂寞和渴求温暖的强烈表现。

让我们也如吉冈老师那样,虚心地向孩子善良的童心学习吧。也许面对自己孩子的对抗,无需计较太多孩子是否太过无理,只需要像吉冈老师故事中的那个会安慰人的孩子一样,给他一声安慰和轻轻的拥抱,放下父母的自尊心,说一句,孩子,很抱歉,让你受苦了,总是自己一个人等着妈妈回家。相信孩子会因为父母的理解而溶化因爱生恨的那座冰山。

每周,安排一次父母与孩子一起吃饭的时间,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人分析汉字,说忙字的结构——一个心加上一个亡,显示内涵:一个人总是太忙,会失去人心,毁灭人心。实乃警世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