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乾坤
茶里乾坤 xiongxm 周六, 06/23/2018 - 15:39 【正见网2018年06月23日】
话说三界初开之时,在天上为了在低层空间围绕着人怎样生存与发展而开了一次法会。参加这次法会的有管理低层空间的物质环境的神,有展现生物多样性的神,也有管理社会关系的神等。因为三界初开,里面放入什么和怎么发展都没有太多参照,只能按照当时层次中的状态安排了三界中的事物。比如:神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人;神也按照天界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形象造就了地上的物种。后来发现地上本身可以自行产生新的物种,那很多物种就在地上造就了。这是一个复杂而巨细的工程,我们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只说茶。
【茶里乾坤】(一)楔子
【茶里乾坤】(一)楔子 xiongxm 周日, 06/24/2018 - 02:20 【正见网2018年06月24日】
话说三界初开之时,在天上为了在低层空间围绕着人怎样生存与发展而开了一次法会。参加这次法会的有管理低层空间的物质环境的神,有展现生物多样性的神,也有管理社会关系的神等。因为三界初开,里面放入什么和怎么发展都没有太多参照,只能按照当时层次中的状态安排了三界中的事物。比如:神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人;神也按照天界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形象造就了地上的物种。后来发现地上本身可以自行产生新的物种,那很多物种就在地上造就了。这是一个复杂而巨细的工程,我们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只说茶。
在天界很多层次都有茶树,神仙饮茶那是一种超然的享受,与其说是享受还不如说是生命的自然状态。因为神仙就是自在逍遥嘛!
咱就略说两个与茶相关的神仙的故事:
一次两位道家神仙在一起聊天,不一会儿仙童奉上一把空壶,以及一个茶碗。空壶的壶盖上雕刻有仙鹤,壶身上雕有一只金龙。一位道家神仙看见这一幕就觉得东家神仙(这样形容通俗易懂一些)肯定要施展什么绝活,果不其然,只见那位东家神仙将手中拂尘潇洒的一甩,仙鹤与金龙就变活了,仙鹤飞出去取来一种万年古茶,金龙出去提来海底甘泉之水。将这些倒入壶中,仙鹤与金龙回到原来位置。那位神仙将手放在壶盖上,一小会儿的功夫,只见水色变浓,再过一会对面的神仙就感到每个汗毛孔都张开了,一股股能量如微风般沁入体内,五脏都感受到那种特别舒服。本想伸手拿茶碗倒之自饮,却想起杯子只有一个。那位东家神仙见此微笑道:请拿茶碗无妨,但只许从茶碗里面拿。他闻听此言觉得其中自有奥妙,于是照做,结果从那只碗里拿出另外同样一只碗。
拿出后,放到茶壶前,壶中茶水自己溢出,满则止。再喝再自动倒,不想再喝,则止。而那位神仙(主人)从来没有将茶碗放在茶壶近前,只是托在手里,而茶水自满,直至不想再喝,碗中茶水尽去。
另外一个故事是:一位神仙正在抚琴,琴声悠扬非常悦耳,此时一缕茶香飘然而来,他顿感意境在升华,仿佛进入了新的状态,此时的琴声不但悦耳而且更能打动人心,清除败物,荡涤尘凡。
我是想通过第一个故事说明:茶本是天界神仙日常饮用之物;而第二个故事说明茶的作用。
在天界茶的种类非常的多,功用也各不相同。一些神仙只是取其中的极少一部份放到人间,让人们通过饮茶、品茶怡情养性,并从中了却人与人之间的宿世因缘,在社会发展中演绎出一桩桩或荡气回肠或美丽凄婉或平平淡淡的故事,目地都是让人们铭记着上苍的造化和神的恩赐,让人们心底埋下追寻神、向往神的种子,有朝一日在神归来时,好好保持那份清纯与高洁随着神一起回归。本来人就是从天上来的,回家是理所当然的归宿。
* * *
很多研究茶历史的人都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如果论气候,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适合于种植茶树,可是为何偏偏茶的发源地却在中国?!其他地区却没有。而且在几个文明古国当中,只有中华文明绵延几千载没有断绝,而茶相知相伴着中华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茶成为中国人“天人合一”宇宙观的最直接最平常的意象,从茶中品味人生和宇宙哲理,从茶中找寻知己相类,从茶中祛除沉屙痨疾等等。茶也成为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更是(晚清前)创汇的主要来源。中华因为茶而辉煌,也因为茶而招来列强的凌辱(因大量茶叶出口到欧洲,英国需求甚多,时间一长觉得自己经济损失太大,于是向中国倾销鸦片,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至今,茶虽然喝下去依旧很香醇,但没有了古时候的口感与意境。因为土变了、水变了,人心更变了,都不如原来的纯了。那么在此时重拾茶与茶的文化,为的就是唤起我们从前的记忆;拾起关于茶的文化碎片,为的是希望拂去因岁月的沉积而失去茶文化原有光亮。
鄙人不才,上下求索集成本系列,以供抛砖引玉之需。(待续)
【茶里乾坤】(二)茶救神农
【茶里乾坤】(二)茶救神农 wenyi 周二, 06/26/2018 - 02:05 【正见网2018年06月26日】
茶在人间存在的历史远远超出人类的文明历史,只是后来被人发现其价值之后,才逐渐被熟悉,从而走入我们的视野。
在“楔子”一文中我们提到茶本是天界原有,是为了让人们通过品尝而铭记上天的嘱托(自己来自天上,并要回归),在人中保持那份纯正与高洁。做事情也能够像茶一样给人以启示和回味。那么当那些茶被神栽种在人间之后,就会有一个适应过程,人间的天地、空气等等外部环境,以及与周围动植物相处的环境和天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就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不但茶的生长需要适应,连同茶的口感也得与后来造就与发展起来的人相适应。毕竟在人间嘛!就如同长期吃粗粮,一下子吃了太多油腻的东西根本适应不了。适应最重要。
从世界范围的考古发掘来看,人类的文明不止一次,那茶叶被人们认识和享用也不可能是本次文明所独有的。在民国史学大师吕思勉所著《中国通史》中明确说,中华文明发源于昆仑山一带(山的南北两面,南面为西南夷苗、藏等族,北面中原的华夏族)。
从流传下来的图腾、故事、传说来看,西南少数民族和华夏先民都是上一次文明的后裔,才会在上古时期创造出我们现代人都望尘莫及的文化,如: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等等。
写这些就是想说明:茶绝不是我们现代人认识的仅止于可以怡情养性的概念。而是上天让我们时刻记住自己来源的载体。
茶在人间表面从功用角度来说,有药用和饮用价值;如果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茶作为交流的媒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这种交流不但会带来情感上的沟通,更会带来经济与文化上的交流。
“茶”从国家之间的交流角度来说起到了“亲善大使”的作用。中国的茶被其他各国买去,移植,与此同时带着浓重中国色彩的“茶文化”也远播国际,影响深远。
因为茶原产于中国,那在茶和茶文化的发展与向海外传播过程中,就会带着浓重的“中国味儿”,这一点必须先说清。而中华传统文化,是讲究“天人合一”,讲究道德传承的,那么我们探讨关于茶与茶的文化,就自然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大背景的衬托。
那么首先我们就来说说茶在人间被发现的过程:
在中国古药学经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第一部药物书《神农本草经》(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公元前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的著作。)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传:神农在品尝百种草、药时,当尝到金绿色滚山珠而中毒,正巧倒在茶树下,而茶树叶上的露水流入口中,使之苏醒得救。这虽说是传说故事,但却记载了茶叶有解毒功能这一事实。那么从另外的角度来说,神农氏遇到的这种问题,表面上看似是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那么留下这个传说是不是让我们后人明白,人间处处充满着各类毒草(利益、欲望、自私等等在人间形成的不好的因素),此时就需要用茶的力量(泛指达到淡漠、清纯、无私的境地,引申为按照修炼人修心性的原则)才是解决之道呢!
根据现有资料考证: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而神农氏的部族活动范围就在现今神农架附近区域。这里原始林木众多,也为其尝百草提供了现实环境。
其实因为上古没有文字纪录,人们很多事情都是口传心授或者用结绳记事的方式记录着,而后来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人们在有了文字之后,同时也会形成一些在现实中的观念,这样一来,不自觉的就会用当时的观念来衡量过去的历史,时间越长,人们对那段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认识得越脱离真实。
当一个文明产生的时候,上天肯定会派下一个神来带领人们认识一些事物,或者发展一些方面。这些我们在《史记》中对轩辕黄帝的记述就看懂这一点。
先看看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个传说:“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然后是仁德之君“尧舜禹汤”等等。看顺序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上天在有序安排的过程,每一个重大过程,都是在丰富人们在社会中的经验、完善着人们的认识。
就神农氏本身而言,同样也是上天安排他下到人间,教诲我们的先民认识各种植物(包括农作物)形态与功用的神。不管怎样,既然来到人间,就得按照人间的表现去做。所以吃有毒的东西也会中毒,但他毕竟是上天安排来干这些事情的,所以没到该离开的时候,总会有救。
而茶(古时当作“荼”字),由此而“横空出世”。她(这里用拟人化的“她”能生动一点)原本就被上天派下来,存在于这个世界很久了,只是人们没认识到她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她在等待,等待一个机遇,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当神农氏品尝一种植物而中毒时,正好倒在她的脚下,她很高兴也很欣慰,觉得这下子出头之日终于来到了,不可失去机会,在露珠的完美配合之下,把她的力量融在露珠之中,落入神农口中。一滴滴宛若清泉,消解着神农体内的毒素,不一会儿神农醒来,茶树高兴的晃动着叶子。神农会心一笑,彼此完成了“划时代的沟通”,从此“茶”出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
这样描述虽然文艺与生动了一些,但我们想想看也是如此。
其实茶的被发现不仅是神农一人之功,只是人们把这一切都归功于神农罢了,而且茶的来源也是神从不同境界(或直白一点叫“地方”也行)弄到人间来的,被安置在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被发现,也有着不同的习性与口感,适合于不同的人群。
(待续)
【茶里乾坤】(三)茶济轩辕
【茶里乾坤】(三)茶济轩辕 wenyi 周四, 06/28/2018 - 02:06 【正见网2018年06月28日】
在神农氏之后人类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事情,甚至是旷古大决战,目的就是给将来的人类留下怎样的文化与文明之争。几派进行了持久的较量,最后才定下本次文明以我们能够认知的方式发展。
而炎黄到夏禹时期这段历史,可以称得上是那些惊心动魄大决战的尾声。如黄帝战蚩尤就是肃清别的神代表的文化传承。如果蚩尤大胜,那文化传承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他属于别的文化系统,而后来的尧舜禹时代天灾或者社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这也就成了上天不同文化体系大战的变相延续。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这样?难道这次文明和人类有啥特殊的吗?我在《楔子》中提到在神归来时,要随神一起回归。轩辕黄帝最终在黄山成道飞升,就是给我们留下一个范例。因为这一茬文明和人在最后,要有一种可以让人们走向真正回归的修炼方法传出,所以为了安排此事,上天不同的生命都想把其自己的想法安排在文明的里面,有的就想以自己的文化体系为主导,这个想,那个也想,所以就引起很大争执,反映在人间就出现了我前面说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当然这些详细情况暂时是不能披露的。在现在的考古或者在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中,有的零星发现了史前核战争和与外星人打仗的事情。这方面我们不多说。只说茶。
「茶」被神农氏发现之后,又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才逐渐认识到茶对人体的作用。后来到了本次文明发展的「人文初祖」的炎黄时期,饮茶的习俗才开始流传。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黄帝带着随从去深山狩猎,黄帝感到口渴,让随从烧水解渴。结果在水沸腾之时,几片茶叶被风吹落在沸水中,水一会就变了颜色。随从大惊,本想把这水倒掉,无奈黄帝派人催促,这位随从尝了一口,觉得清香可口,于是进献给黄帝。黄帝喝过之后也觉得非常好,此时随从才把事情原委道出。黄帝没有怪罪他,反而让他找些这种叶子带着,以备黄帝日后之需。从此用沸水泡茶饮用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说到炎帝,现代有人将神农氏与炎帝混同成一个人。其实这个要分辨也简单:神农尝百草的时期,说明一般百姓完全处于对自然界几乎没有认识的时代;而炎黄时代有个特点就是:仓颉造字,以及这个时期养蚕织布、音律、宫殿、舟车等等文明基本的要素均开始见了雏形。这就说明神农氏与炎黄时代,需要一个很大的时间间隔。从这个角度而言,黄帝时期的炎帝与神农氏不可能是一个人。如果说「神农」是部落名称,而「炎帝」是这个部落崇拜的神或者图腾特点等,那还说得过去。那挂着「炎帝神农」名号的人就可能是多个。炎帝神农葬在湖南长沙的茶乡(茶陵)。这个「炎帝神农」名号中的一位部落首领葬在那里,也显出他与茶之间的缘分。
其实在上古时期,茶主要是药用。因为那个时候森林很多,而且树木高大,不同的树木与大自然进行空气循环交换的时候,都把自身的一些物质溶在空气中,就导致森林里「瘴气熏天」,而此时的人刚刚步入开化阶段,对外界适应能力很弱,而且还要打仗(如大战蚩尤),在这种情况下,茶叶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药用。因为有了茶叶的醒脑解毒作用,才能让我们的先祖打赢一场场战役,为了开创文明而奠定了基础。也是基于这种想法,本文才起了这样一个题目。
【茶里乾坤】(四)茶予夏商
【茶里乾坤】(四)茶予夏商 wenyi 周日, 07/01/2018 - 02:20 【正见网2018年07月01日】
从炎黄之后,历经后来的尧舜禹汤的发展,人们对茶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入,使用范围也逐渐的扩大。虽然在历史上对于茶的发展方面,这段时期没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但实际上对于茶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时期。
现代人总觉得饮茶是有文字记载之后的事情,是从人有了很丰富的物质基础之后,才开始享受的一种象征。其实不然。
咱举个简单例子:我们都知道在上个世纪中叶的时候长期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的鄂伦春人,他们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有“泡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为饮料”的习惯。那么当初处在比他们文明程度要高的黄河文明(从炎黄时期到尧舜禹汤的阶段),那茶的普及程度会更高。当时茶的药用价值多于饮用。因为当时的人首先是要活命,即便是嚼食茶叶也多为药用;作为享受与交际、娱乐功能当时还不常见。
在这个阶段各种神也用不同的方式教化百姓,让百姓懂得一些农耕与游牧的方法与遇到一些问题的处理。
因为人间的理中有相生相克的因素。记得我小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上说鲁班当年就因为手被一种带刺的植物划伤,而发明了锯。很多时候看似偶然的现象中却充满了必然。
在这里我们就说两个历史上没有记载,也没有口耳相传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夏朝。
有一次夏朝的国王带着侍卫去打猎,走到山里迷路了,而且感到非常的口渴。不巧的是周围也没有山泉,这可怎么办?有两个侍卫口渴难耐,见周围有树,急忙摘下树叶咀嚼,结果都倒下了。国王一看慌了神,眼看日薄西山,再这样下去自己和余下的几个侍卫不得都被猛兽吃掉了嘛!
此时他想起了轩辕黄帝在大战蚩尤的时候,以及尧舜禹等圣王也是在遇到难的时候会有神来帮忙。此时国王双膝跪地乞求上天来帮忙。
不一会儿,不知从何方走出一位妙龄女子,看上去也就是十六七岁,头上插着一片绿叶,身着淡粉色衣装,手拿拂尘,走到近前,轻起朱唇:“闻我王在此遇险,特来相助。”说着就把头上绿叶摘下,用拂尘一甩,绿叶中渗出水滴,国王赶紧过来用口相接,喝完之后,顿觉精神百倍,又请女子依次将水滴给余下的侍卫喝了,并将那两位因咀嚼树叶而倒下的侍卫用绿叶渗出的水滴救醒。
国王非常感激女子,并问女子从何而来?女子笑着说:“我是茶神的侍女,是茶神让我来帮你们的。你们从此要记住:不是什么叶子都可以咀嚼的。
当年神农尝百草的目的就是想识别出不同植物的药性与食性。你们要多留心神农留下来的经验。如果误食了有损身体的叶子,那可就不好了。而且你们这一朝人将来要转生在遥远的地方,在那里也要学会生存才是。”说完少女就带着他们走出森林。而后就消失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商朝。
夏商周时期被称作青铜时代,夏朝是初始,商朝是发展,周朝是鼎盛时期。那么在青铜发展时期的商朝,为了冶炼青铜器耗费了很多的人力与物力。也有很多人为此而丧命。
有一次,一位年轻人从巴蜀地区而来,为的是能向冶炼青铜的师傅学精这门手艺,为了讨好师傅,特地从老家拿来一些茶叶。但这位师傅是个粗心的人,只是听说茶好喝,却没有问明什么时候喝最好。他在一次冶炼工作干到一半,出一身透汗的情况下,感觉口渴,于是把茶叶放在热水中泡了一会儿就开喝,结果不一会就感觉头晕而醉倒了。更不巧的是监工的走过来,看见他躺在那里,以为他偷懒,就用鞭子抽、用水浇他,这下子他很快缓醒过来。觉得年轻人故意害他,把一肚子怨气都出在年轻人身上,把他痛打一顿、赶走了。
年轻人觉得很冤枉,又无处说理,只好往巴蜀的方向走,走到半路越想越觉得委屈,一时想不开索性找根歪脖树上吊,想死了算了。结果歪脖树不结实,折了。他被摔下来,一时之间站不起来了。这下子他更加郁闷了。觉得都是茶叶惹得祸,把余下的茶叶都扔在脚下。更有意思的是不一会下起小雨了。他活动身体好像能动了,在不经意间,闻着周围有沁人的馨香,脚下的水变了颜色。他拿起茶叶闻了闻,顿觉精神多了。这下子他明白了,原来喝茶需要时间和火候的。不是什么时间和什么环境下都可以喝的。此时走过来一位老人,老人看他这个样子,就问他缘由,他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把心中的疑惑对老人说了:为什么我那位师傅喝了茶叶醉倒了,而我闻了同样的茶叶却感觉精神呢?老人就把茶叶在什么情况下喝对人有益,在什么情况下喝对人有害一一都告诉了他。他也谨记在心。老人看他明白了也就告辞离开了。
当明白了这些他又回去找到那位冶炼青铜的师傅,告诉他这方面的道理,他师傅也在这方面注意了,喝过此茶之后真的感觉神清气爽,这下子非常高兴,逐渐的把自己所掌握的本领都教给他了。他最终成为非常有名的冶匠。
【茶里乾坤】(五)西南茶源
【茶里乾坤】(五)西南茶源 wenyi 周一, 07/02/2018 - 02:04 【正见网2018年07月02日】
如果说在文明程度上,这些少数民族远不如汉族,但汉族文明在发展与承传过程中,有很多传统的东西逐渐的遗失了。而处于边陲的少数民族,由于封闭,一些原始的、古老的风俗与文化却被保留了下来,真的成了“活化石”。在茶文化方面也是如此。 我们来看几个在网络上摘取的实例:
(一)土家族
土家族最崇拜的是传说中的“八部大王”,说他是土家族的民族首领,茶的“化身”。据土家族的《梯玛神歌》称:八部大王的母亲,是土家人最敬重的女神——苡禾娘娘,当苡禾娘娘还是姑娘时,一天上山采茶,因天热口渴难忍,随手抓了一把茶叶解渴,结果就腹中有孕,怀胎整整三年又六个月,且一胎生下了八个男孩。可苡禾娘娘哪有钱养活八个孩子呢!只好听天由命,让其在深山自生自长。哪知天助人愿,八个兄弟在一只白虎的哺育下,见风就长,且武艺高强,终成武将。后因作战有功封为龙山“八部大王”。
它虽是传说,但表明土家族与中华民族早期流传的神农氏、伏羲氏等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一脉相承。而茶理所当然地作为一种生存的生活必需品,与土家族“生死共存”。所以,时至今日,在土家族居住的湘、鄂、渝、黔交界区,至今还保存吃打油茶的风俗习惯,其实,这就是古代吃茶遗风的延续。
(二) 基诺族
基诺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其中以景洪为最多。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更善于种茶,其所居境内,即为普洱茶的原产地。说起基诺族种茶、好茶,还流传着一个“女始祖尧白”的故事。说在远古时尧白开天造地,召集各民族去分天地,但基诺族没有参加。尧白请汉族、傣族去请,基诺族也不去参加。尧白亲自去请,基诺族还是不去。最后,尧白只好气得拂袖而去。
当尧白走到一座山上时,想到基诺族不参加开天造地,以后生活怎么办?于是,尧白抓了一把茶籽,撒在基诺山下的龙帕寨土地上,从此茶树在此生根、开花。此后,基诺族在居住的地方便开始种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三)傣族
据傣历204年写成的贝叶经《游世绿叶经》载,西双版纳发现茶叶并开始种茶,是在佛祖游世传教时就开始的,距今约有1,200年历史。经中写道:“有青枝绿叶,白花绿果生于人间,佛祖曾告说,在攸乐和易武、曼庄和曼撒有美丽的嫩叶,在热地的倚邦、莽枝和革登,依佛经所言,是甘甜的茶叶,生于大树荫下。”
接着,还写了男女老少,吃了这种叫作“茶”的“天下好东西,先苦后回甘,好吃又润喉。你等拿去种,日后定有益……。”在此不难看出,傣族饮茶历史之久。
在《游世绿叶经》中,还记载了傣族先民,烤茶、煮茶和吃茶泡饭的由来,说佛祖游世时,从易武山上下来,在山脚边见到两个放骡马的傣家人时,两位傣家人当即向佛祖献上开水,佛祖见水中无佛,喝水无味,便在附近采来几片嫩叶,经烘烤后,放入煮开水的竹筒中,顿觉清香四溢,水味甘甜,告之乃“天下好东西。”茶叶,“能生津解渴,在没有菜时,还能用来烧泡饭吃。两位傣家人当即尝试,果然味道美。于是记住佛祖之言,每日采来茶树上鲜嫩叶,烘烤煮吃……。”从此,傣族人民就有煮竹筒香茶和吃茶泡饭的风俗习惯,并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其他民族也有很多这类例子,限于篇幅我们就不一一列举。
举这些例子就是说明,“茶”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先民的。从中能看出上天或神佛的慈悲与伟大。从中也能看出茶与我们先民的生活关系密切。
【茶里乾坤】(六)茶贡周武
【茶里乾坤】(六)茶贡周武 wenyi 周三, 07/04/2018 - 02:20 【正见网2018年07月04日】
根据现在所能查到的记载茶的历史书籍中,能载入正史范畴的是处于周朝时期的事情: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姬发率周军及诸侯伐灭殷商的纣王之后,便将其一位宗亲封在巴地。这是一个疆域不小的邦国,它东至鱼凫(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城),西达焚道(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安边场),北接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地区),南极黔涪(相当今四川涪陵地区)。巴王作为诸侯,理所当然要向周武王(天子)上贡。《巴志》中为我们开具了这样一份“贡单”:五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鹪、黄润鲜粉。
既是贡品,一定珍贵。但巴王上贡的茶却是珍品中的珍品。《巴志》在这份“贡单”后还特别加注了一笔:“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上贡的茶不是深山野岭的野茶,而是专门有人培植的茶园里的香茗。
《华阳国志》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地方志之一,作者是东晋时代的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人,是一个既博学、又重实地采访的司马迁式的学者,他根据非常宏富的资料,于公元355年前撰写了这本有12卷规模的书。
周武王接纳了茶这宗贡品后是用来品尝、药用,还是别有所为,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我们从《周礼》这本书中似可探知这茶还有别的用处。《周礼•地官司徒》中说:“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荼”即古“茶”字。掌荼在编制上设二十四人之多,干什么事呢?该书又称:“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征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原来茶在那时不仅是供口腹之欲,而且还是邦国在举行丧礼大事时的必不可缺的祭品,必须要有专门一班人来掌管。
此外,《尚书•顾命》中说道:“王(指成王)三宿、三祭、三诧(即茶)。”这说明周成王时,茶已代酒作为祭祀之用。
由此可见,茶在三千年前的周代时,即已有了相当高的地位。而在《诗经》中,“荼”字何以屡屡出现在像《谷风》、《桑柔》、《鸱鹗》、《良耜》、《出其东门》等诗篇中,便不足为奇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那个流传很久的关于神农氏发现茶的另一个故事: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好像士兵一样的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这个故事应该是后人编造的。原因很简单:根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后认为,茶字的形、音、义的确立,应在中唐以后。而陆羽在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著《茶经》时,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统一写成茶字,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
当然,这只是说,从先秦开始到唐代以前,茶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等尚未定型而已,其实,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茶字字形。此后,三国时张辑撰的《广雅》、西晋陈寿撰的《三国志•韦曜传》、晋代张华撰的《博物志》等,也都出现过“茶”字的字形。
从以上资料可以断定:不管怎么说“茶”字的音与意不是神农时代就有的,那何来“查”转“茶”呢?所以我说关于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故事是附会与后人编出来的,不是事实。
其实从尊敬先祖的角度而言,附会故事这本身含有不尊敬的意味。而这种“不尊敬”后人却意识不到,还觉得在美化、神话先祖。在这几千年的文明史当中这类事情层出不穷,历史的真实都被掩盖了。
真实的历史是为了留给后人作为经验与借鉴的。当历史被蓄意或无意改动的时候,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后人的误解,假的越来越多,历史的借鉴功能也就越来越弱,这样会制造文化传承上的混乱。把后人导入歧途。
本系列也是有感于此,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在查找资料过程中仔细去分别,哪些是“故事”,哪些记载是真实的。给读者以真实全面的展现茶与茶文化的诸多方面。
(待续)
【茶里乾坤】(七)枸杞尘缘
【茶里乾坤】(七)枸杞尘缘 wenyi 周四, 07/05/2018 - 02:05 【正见网2018年07月05日】
说到枸杞对于全天下的华人来说基本上都耳熟能详,都知道它是灌木,耐寒、易生长,果实、叶子与根都可以入药。根据古代医书《新本草备要》记载,枸杞的苗叶叫“天精草”,花叫“长生草”,果叫“仙地果”,根叫“地骨皮”,均有滋补强身功效。其中果实可以食用、叶子可以泡茶,都是滋补佳品。而且从考古方面来说,枸杞在商朝的甲骨文的卜辞中就出现多次,可见我们的祖先在文明初始的时期就已经认识了枸杞的。
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新本草备要》等医书中对于其药性都有着明确记载。
其实在中华历史上的最早的文学著作《诗经》中对枸杞也有所记录:在《小雅•杖杜》中说:“陟坡北山,言采其枸。王事靡靡,忧我父母。”
唐朝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协助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天下,终因操劳过度而身体羸瘦、头晕目眩,服用“枸杞银耳羹”而康复。
在网络上可以查到唐代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润州有个开元寺,寺里有一口井,井旁长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盘结粗壮,寺里人饮此井水,人人面色红润,至八十而头不白、齿不掉。唐代诗人刘禹锡游览润州开元寺时,听罢老和尚讲述枸杞井泉的神奇作用后,作《枸杞井》诗一首:“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瓶铜。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诗中的“仙人杖”实指枸杞茎,民间传说枸杞茎是神仙的拐杖。道书中说,“千年枸杞,其根形如犬状者,方士称西王母杖”,白居易有“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夜吠声”的诗句。
宋代还出现了枸杞粥,《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都有记载。
古代常与北宋打仗的辽国萧太后因经常用金莲花和枸杞一起泡水喝,从而达到美颜的好效果,以致到中年之后,依旧显得青春靓丽。
近代也有关于食枸杞长寿的故事。《中外书》中记载在民国五十几年时曾报导四川省二百五十岁老人李青云(民国十九年逝世)的事迹。有一段李青云的自述:…….五十岁那年我入山采药,遇见一位老者,彷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在深山大岩之中健步如飞;我拔足飞奔却也追不上他,过些时又遇见他,于是我跪地向他求教,那位老者拿出一些野果给我,说是:“我不过常吃这个东西而已。”接来一看,原来是枸杞子。从此我一天吃三钱,久而身轻履健,走一百里路也不疲倦,而且气力脚力都胜于常人。
这些限于篇幅我们就不一一细说,咱就说说枸杞的“初始尘缘”。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经过很长一个历史阶段,地球上的各种因素才趋于稳定,万物开始涌现。
枸杞原是天界的神树,集天地之精华,她(因为枸杞本身非常有灵气、又全身是宝,所以用拟人化的“她”)朴实的待在自己的仙苑中自得其乐。只因造物主觉得这茬“人”是最值得珍惜的,所以希望枸杞能帮助人们改善体质来抵御外邪,最终得到真正回归的方法,从而将其栽种到人间。创世主告诉她要等待人们去发现她,懂得她,才能完成她的责任与使命。
初到人间,枸杞充满喜乐,又感新鲜,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始破土而出,在清风中舒展那曼妙的身姿;在不同的土质环境盛开着成串的小花尽显那朴实憨厚的美丽。看上去枝条柔弱,却茎中带刺,让其它物种明白她的威严!
那时的世界很荒凉,遍地飞禽走兽,独独不见“人”影。于是,她在岁月流逝中静静的等待,等待懂得她存在价值的“人”出现。当她年岁大的时候,她把造物主的嘱托传给下一代,了却这段轮回中的尘缘与夙愿……
就这样她们等了一代又一代,终于有一天我们的先祖中有人偶然的路过她们的身边,她们让果实饱满、叶子更绿,枝条在清风的吹拂下变得更加婀娜多姿。她们“出世”的机缘已到。祖上的预言与嘱托终将实现。
在造物主有序的安排下,我们的先祖因为口渴,或者饥饿,或者偶然间她身上的刺挂到了某人的胳膊上引起注意,于是顺手摘下果子或者叶子放在口中,发现甜中略带苦味,很好吃。只因她身上多刺,果子与叶子一次性摘下不了多少,从而选择了多次食用,结果发现时间一长,身轻体壮、耳聪目明。
她们长吁一口气,终于可以向造物主与先祖们回禀:自己总算让人认识,可以为人奉献自己的一切了!
枸杞朴实无华,各种环境都能适应,不同阶层人均能享用,富人采买,穷人野外采摘。
这茬人是多么的珍贵呀!造物主为了让人们得到健康的身体安排了那么多具有神奇药性的植物下世。所以我们要时刻懂得感恩于造物主,善用这些神奇的植物。
万物都有灵性,只有真正懂得对方的生命与价值,才会与之形成共鸣,才能共同把潜在的力量与优势激发出来,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药理学角度而言,(枸杞的)药性才会发挥到极致,服用者身体才会更加强健。这也算对中国人所说“天人合一”的别解吧。
【茶里乾坤】(八)春秋茗菜
【茶里乾坤】(八)春秋茗菜 wenyi 周六, 07/07/2018 - 02:20 【正见网2018年07月07日】
历史慢慢的进入到东周时期,而这个时期在中华文化史上称得上是最具有文化意义的时期。经过几个世纪文化的奠定,此时的人们在文化、礼仪、智慧上都明显的成熟与进步。
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华丽转型,意味着农耕文明的飞速发展,国力、民力大大增强。此时更出现了诸子百家文化争鸣与诸侯争霸。
当此时人们的生活从“柴米油盐”的基本需求,发展到以“酱醋茶”为附加的时候,可见人们的物质生活又繁荣了很多。
根据文化史学者们研究:
古代“茶”字作“荼”,最早出现在《诗经》。《诗经》相传是孔子选辑,其中搜集整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作品。《诗经》分“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其出现“荼”字有多处,如《谷风》篇载:“采荼薪橒,食我农夫”,“薪橒”是砍伐臭椿树作柴烧的意思;又如《良耜》篇载“荼寥圬止,稷稷茂止”, 蓼为中草药,可解毒,此处与荼并提;又如《绵》篇载:“周周朊朊,堇荼如饴”,此处指与堇菜一样有甘味。
不过,研究者表明《诗经》中的荼字是否指茶,今人仍未定论。据我个人意见是:这其实是文化断层造成的。其实换个方式理解,把“荼”宽泛的理解成树上(可以食用)的叶子,而不单纯的指“茶”一切也就通了。要把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普遍认识茶的各种性状与功能,所以宽泛的认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唐代陆羽《茶经》中曾引《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栗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这是说齐景公的国相晏婴,吃的糙米饭,有三五种荤食和茶、蔬菜而已。(“茗”,茶的别称)《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
此时,茶叶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这是茶的食用阶段,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用茶的目的一为增加营养,一为食物解毒。
在这个时期,人们虽然有着阶层观念,但不同阶层可以互换:立功可以提升阶层;犯罪、受罚可以降低阶层。但不管提升与下降,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很多喜好是难以改变的。
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当喜欢上这一口,就容易成瘾,形成习惯,成了生活中的一部份,那么如果阶层改变,但他这种嗜好不改的话,就会加速茶在不同阶层中的普及。
更何况这个时期,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养了很多“门客”,各个学派之间交流争鸣的机会和后来各国为了征战、争霸等国事相互联系的都很多,“吃茶”的习俗一点点的也就随之兴起。
系统学派的兴起,文化的融合,茶从神秘走向日常,这种场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某一学派的学人在一起谈论本学派的主旨与精神或者对国王宣扬理论的时候,国王(或者主人)以茶当菜的一部份招待他(他们)的时候,茶所起到的是积极提神、醒脑、润喉作用,也就是说此时学说的推广在某种程度上离不开茶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因为茶在此时对于传播文化有功,并且对于人们健康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益处,所以茶从原有的神秘状态走出来,走入人们的餐桌,并逐渐的脱胎于神秘,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现象,同时与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并生、发展绵延千载。
(待续)
【茶里乾坤】(九)秦汉饮茗
【茶里乾坤】(九)秦汉饮茗 wenyi 周一, 07/09/2018 - 02:04 【正见网2018年07月09日】
现在很多茶文化研究者保守的将茶文化的奠定设定在秦汉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记载茶和茶事的文献就多了起来。
其实从大的时空背景而言,秦统一六国,嬴政自称“始皇帝”,废过去的分封制度设郡县,统一货币与度量衡,从而形成中央集权制国家,这种模式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秦代不仅是奠定了地理意义上的中国,也是奠定了政治制度上的中国;而汉代(汉武帝)的开疆拓土,采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奠定了文化、文明意义上的中国。此时的“茶”更广泛的被人们所认知:
根据清代顾炎武的《日知录》记载:“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饮茗之事。”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在发掘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时,出土了不少简文、帛书等文物,这些物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墓中一幅敬茶仕女帛画,是汉代皇帝贵族烹用茶饮的写实。在随葬清册中,还有关于茶的简文和木牌文。这是至今发现的最早茶叶随葬品。
汉人王褒所写《僮约》(写作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 59 年】 ,是西汉中期之事)记载:西汉时蜀人王子渊去成都应试,在双江镇亡友之妻杨惠家中暂住。杨惠热情招待,命家僮“便了”(注:人名) 去为子渊酤酒。便了对此十分不满, 跑到亡故的主人坟上大哭,并说:当初主人买我来,只让我看家,并未要我为他人男子酤酒。杨氏与王子渊对此十分恼火,便商议以一万五千钱将便了卖给王子渊为奴,并写下契约。契约中规定了便了每天应做的工作,其中有两项是“武阳买茶”,“烹茶尽具”。就是说,每天不仅要到武阳集市上去买茶叶,还要煮茶和洗刷器皿。这个记载说明了关于茶的三个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饮用、贩售以及种植(包括野生采摘)。因为只有有了多余的茶叶才能去贩卖。
在托名周公所撰的我国第一部词典(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尔雅》在其《释木第十四》中载:“槚(jiǎ),苦荼。”东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今称早采者为荼,晚采者为茗,一茗荈,蜀人名之苦荼。”
一代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记载了多种中药 :“乌喙、桔梗、芫(音yuán)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苓草、芍药、桂、漏芦、蜚廉、藿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其中记载古代茶叶名字复义词“荈诧”〔chuǎnchà〕,它说明了我国早在二千一百多年之前,就把茶叶作为中草药临床应用,造福世人。
另一位汉赋大家扬雄在《方言》中提到:“蜀西南人谓茶曰葭。”
扬雄和司马相如为皆蜀人,王子渊在成都附近买茶喝,司马相如曾久住产茶之地成都,说不定带着媳妇卓文君一起喝茶作赋好不快哉呢!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医圣张仲景,他写了《伤寒论》,对茶这样评论说:“茶治脓血甚效”,就是闹肚子、拉脓、拉血喝茶就有用。
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所撰的《广雅》(篇目是依据《尔雅》次序,博采前人著作,增广《尔雅》所未备,故名《广雅》。为研究古代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资料。)一书对槚就是苦“荼”的释义:荆州与巴州交界的地方,采茶叶做成饼,叶子太老的,就用米汤和拌后制成饼。想煮茶喝时,先把茶饼在火上烤到赤黑色,再捣成茶末,放入瓷器中,以沸水浇灌,并用葱、姜、桔子和芼〔mào〕一种可食用的野菜或水草做配料。饮此茶可以醒酒,令人不眠。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载:“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翻成白话文,即:“孙皓每次设宴,座客至少饮酒七升,虽可不完全喝进嘴里,也要斟上,并亮盏说干。韦曜的酒量不过二升,最初,对他优礼相待,就暗中赐给他茶,来代替酒。”)这也成了“以茶代酒”的发端。
以上算是正史类书籍记载的,下面引用三则野(异)史、传说记载的:
1,汉代仙人丹丘子与茶
《神异记》(为晋代道士王浮所著)中有一个关于茗事的故事:古时有个余姚(即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名叫虞洪,有一天到山里去采茶,遇着一个道士牵着三头青牛。道士引导着虞洪来到瀑布山,遂对虞洪说:“我是丹丘子(注:传说中汉代的一位仙人),听说你善于做茶饮,常想请你送我一些茶品尝。这山里有大茶树,我可以回赠你。
希望你日后煮茶,茶器里有余茶之时,就请给我吧。”虞洪因这次在山中同仙人的奇遇,就在家里给丹丘子设了灵位,常以烹好的佳茗祭祀。后来又令家人常进山里寻觅,终于获得了品位很高的大茶树。
2,汉成帝妃赵飞燕献茶
宋人秦醇说他在一位姓李的书生家里发现一篇叫《赵后遗事》的小说,其中记载汉成帝妃赵飞燕的故事。说赵飞燕梦中见成帝,尊命献茶,左右的人说:赵飞燕平生事帝不谨,这样的人献茶不能喝。飞燕梦中大哭,以致惊醒侍者。
虽然小说不足以作信史,《赵后遗事》亦不知何人所作,但人们作小说也总要有些踪影。当时产茶不多,名茶更只能献帝王,这个故事亦可备考。
3,蜀相诸葛亮与茶
我国西南地区有许多诸葛亮与茶的传说。滇南六大茶山及西双版纳南糯山有许多大茶树,当地百姓相传为孔明南征时所栽,被称为孔明树。据傣文记载,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傣族已会人工栽培茶树,这与诸葛亮南征的时间也大体相当。
从上述引用文字可以看出,“茶”已经走入士大夫(泛指有文化的人们)阶层,这个阶层的人有个共性:传播率高。也就是说事物到了这个阶层,向外围普及的速度就会非常的快。无论是“慧眼识珠”也好“附庸风雅”也罢,经过文人、士大夫一顿渲染,就成了名品。
这一点我们从后来的唐诗中就可以了解:一些诗歌场景本来很普通,但经过文人一加工,就可以人们朗朗上口的流传千载。这就是文化生命的魅力所在。(这些在后面的篇幅中细说。)
茶除了借用名人效应的传播之外,还在于其本身的口感与疗效等方面符合了当时的社会儒家思想的氛围。读书人当时崇尚儒家的理念,崇尚节俭,当他们一边品茶一边体会这些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相得益彰的效应。品茶之间,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把浮躁的心抚平、静下来思考治国大计,疲倦了吃茶醒脑、明目,指点江山自在如意,再现儒雅风流……
【茶里乾坤】(十)水厄酪奴
【茶里乾坤】(十)水厄酪奴 wenyi 周二, 07/10/2018 - 02:06 【正见网2018年07月10日】
在两晋与南北朝的时候,中国处纷争动荡的时期,虽然西晋司马氏的短暂统一,但因为搞个分封制,最终出现八王之乱,国力大伤。外族入侵,导致五胡乱华。西晋被外族所灭,“衣冠南渡”就是在此时发生的。
其实从大的时空背景来看整个的中国历史,这一段也是大治之前的大乱。
“五胡乱华”给中原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但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发展。这与东晋灭亡之后南北朝对峙都是为了隋唐大统一做了铺垫。
关于茶的方面在此时各种记述较之以前大为增多,因为篇幅所限,无法一一列举,只好分类列举数则:
在晋分封几个王发生叛乱时,惠帝逃难到外面,回到洛阳时,黄门用陶钵盛了茶献给他喝。这说明在西晋时期茶已成为皇家日常饮料。比曹魏时期更为普及(曹魏时期没见到文字说皇家饮茶的,而吴和蜀都有记载或传说,这是所处地区造成的)
至司马睿在建业建立东晋,谢安曾利用茶果招待客人;桓温在宴会的时候,经常利用茶果招待宾客。由此可以认定当时用茶果招待普通的客人,已经是一定的规矩了。等到南北朝时期,王肃的例子就说明饮茶在南朝的普及(见典故:2)。
一,茶的两个别称:“水厄”与“酪奴”的来历
典故:1,王蒙与“水厄”
王蒙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根据《世说新语》一书记载: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蒙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原文:“王蒙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典故2,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衒之所著《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背景及大意: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
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与王肃有关的还有一则小故事:魏给事中刘缟,仰慕王肃好茗饮之风,专事仿习饮茶。彭城王勰当时颇不以为然,讥讽刘缟:“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日后好“水厄”者还是越来越多。
二,关于茶延年益寿的功能记载
1,法瑶饮茶当饭
《释道该说续名僧传》云:“南朝宋时的和尚法瑶,本姓杨,河东人,永嘉年间过江,在武康小山寺遇见了沈台真清真君,年纪很老了,用饮茶当饭。永明中,皇上下令吴兴官吏隆重地把他送进京城,那时年纪七十九。”
2,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背景: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
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三,与茶有关的奇异故事:
1,毛人引路
《续搜神记》说:“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进武昌山采茶。一次遇见一个毛人,一丈多高,引秦精到山下,把一丛丛茶树指给他看了才离开,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从怀中掏出橘子送给秦精。秦精害怕,忙背了茶叶回家。”
2,太婆卖茶施舍
《广陵耆老传》说:“晋元帝时,有一老太婆,每天一早,独自提一器皿的茶,到市上去卖。市上的人争着买来喝。从早到晚,那器皿中的茶不减少。她把赚得的钱施舍给路旁的孤儿、穷人和乞丐。有人把她看作怪人,向官府报告,州的官吏把她捆起来,关进监狱。到了夜晚,老太婆手提卖茶的器皿,从监狱窗口飞出去了。”
四,茶诗初现
文化研究者说:我国唐代以前无“茶”字,其字作“荼”,因此考察我国诗词与茶文化的联系,最初应从我国早期诗词中的“荼”字考辨起。“荼”字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所见,但近千年来,围绕《诗经》中的“荼”是否是指茶,争论不休,一直延续到今天,仍无统一的意见。对此,只好暂置勿论。《诗经》以后,汉朝的“乐府民歌”和“古诗”中,没有荼字的踪迹,现在可以肯定的最早提及茶叶的诗篇,按陆羽《茶经》所辑,有四首,它们都是汉代以后,唐代以前的作品:
1,张载《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大意: 请问当年扬雄的住地在哪里?司马相如的故居又是哪般模样?昔日程郑、卓王孙两大豪门,骄奢淫逸,可比王侯之家。他们的门前经常是车水马龙,宾客不断,腰间飘曳着绿色的缎带,佩挂名贵的宝刀。家中山珍海味,百味调和,精妙无双。真可谓显赫权贵,百万富翁!遥望楼外,富庶的山川无边无际。秋天里,人们在橘林中采摘着丰收的柑橘;春天里,人们在江边把竿垂钓。果品胜过佳肴,鱼肉分外细嫩。四川的香茶在各种饮料中可称第一,它那美味在天下享有盛名。如果人生只是苟且地寻求安乐,那成都这个地方还是可以供人们尽情享乐的。)
2,孙楚《出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大意:茱萸出在树颠上,鲤鱼产在洛水中。白盐出在河东,美豉出于鲁渊。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长在沟渠,稗子长在田中。)
3,【西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大意:我家有娇女,长得很白皙。小名叫纨素,口齿很伶俐。姐姐叫蕙芳,眉目美如画。蹦蹦跳跳园林中,果子未熟就摘下。爱花哪管风和雨,跑出跑进上百次。看见煮茶心高兴,对着茶炉帮吹气。)
4,王微《杂诗》:“收饮今就槚。”(大意就是:喝茶)
5,除这四首诗以外,晋朝,时间大致在西晋末年和东晋初的这个阶段,还有一首重要的茶赋——杜育的《荈赋》。
《荈赋》载:“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言辞比较直白,就不录入白话大意了)
通过以上所举的实例可以看出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的基础已经形成。如果把茶作为一个生命的话,茶走到了青少年时期,一种朝气跃然于中华五千文明史之中。
【茶里乾坤】(十一)隋唐盛茗
【茶里乾坤】(十一)隋唐盛茗 wenyi 周四, 07/12/2018 - 02:06 【正见网2018年07月12日】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华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尤其在唐朝期,疆土的空前扩大,同时中华文化达到了顶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远播四方。“唐诗”成了中华文化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致后人有“李杜文章千古传,世人已觉不新鲜”的慨叹。(虽然表面上觉得应该创新,不该总局限在唐诗的韵味之中,但这本身也说明唐诗的影响力是极为深远的。)
“茶”此时作为文人墨客抒情达意的对象之一,也自然在唐诗中屡屡显现;如果把“茶”作为一个生命而言,当文人或者帝王因为饮茶而与所应该赋予的使命产生共鸣,从而激荡出诗情与治国的火花,从而完成神所需要奠定的神传文化中的一部份,从这个角度而言,“茶”就起到桥梁和催化剂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把“茶”当作一个生命,把这个时期与其有关的大事串起来,让读者领略一下盛世的风貌与茶的成长历程:
茶,为了推广自己,觉得君王是最佳人选,于是乎在隋朝与两位皇帝(文帝与炀帝)相遇,结缘的方式既普通又别致:疗病。普通在于方式上:饮用即可;别致在于其疗效。当皇帝的,有病的时候会用很多好的医药,没想到疗效却不如名不见经传的它!
既然君王的病它都能医好,那肯定上行下效,从而身价倍增。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滚滚的唐王朝的时候,独具慧眼的太宗为了让让它更好的繁荣与发展,为其量身制定了《茶律》,主要包括贡茶制、茶税制、茶礼制三章。
茶很有亲和力,面对才子佳人,它从不羞怯,一心想把这些人推向时代的制高点。人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它偏要在李白身上增加一个异数,让其饮茶也能吟出华丽的名篇,李白也许是为了报答,也许只是真情流露,而为了茶也写下了美丽的诗行。杜工部草堂之下怀着何等的忧国忧民的慨叹,但同样喜欢与它为伴,写下了《《重过何氏五首》;白乐天因怜人而自怜所著的《琵琶行》中同样有它的影子;到了卢仝与皎然的笔下,一下子把它渲染的带有仙药之风。(以上诗歌附篇后)
它的存在也不会总是风光万千,当那些大人物的庞大需求(奢靡之风)与民生和财力相矛盾之时,它也只能成为针砭时弊者的“靶子”,成了人心与欲望的替罪羊。
它深知这一切都是人间相生相克的理所致,也不多辩解。默默的承受着人们的吹捧与怒骂…….
它曾经慨叹:过往间人们曾经给它起了诸多小名、别名算起来有十多种,以致很多时候人们都弄不清它的身份了。当要真正在人间广泛的抛头露面,那就要有个正式的名字。
果然,诚心感动天和地,有个叫陆羽的人应时而出,而且是出身于佛门,尽管后来因不堪劳役而逃出当了伶人,但那份对佛法的追寻是不曾磨灭的。经过上天的有意安排,他接触到了它,并从饮用到制作都亲身实践,更难得是他能够全面的了解它,从此它成为了那本《茶经》的主角,他给它起的名字,一下子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不经意间,在人间有了这个让人们广泛接受、正式的名字。从此让人们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即从“源” “具” “造” “器” “煮” “饮” “事” “出” “略” “图”等十个方面叙述与茶有关的方面)透彻的了解了它。为了回报他,人们将其称为“茶圣”或者“茶神”。
当它终于与佛道的信仰接上缘份之后,“正反同出”的道理体现的更加玄妙:在得到神的助力的同时,也会促进修行者的精进,从而帮助神更好完成度人使命。
此时的它已经觉得只靠自己本身也完成不了使命,于是乎它选择了与水和器具的密切配合,从而演绎出更加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传奇。
它的清新、淡雅、静默、笃定等等特点借着神的助力与信仰者的广传,加之天赐机缘已到,何况“规矩”(《茶律》等)与“衣服”(《茶经》等),基本成型了,那就让它飘香四海吧,很自然的走向大众、民间;连文成公主入藏时它也去凑热闹,结果不经意的让藏民的平均寿命增加了好多(从原本四十六岁增加到六十五岁),从此藏民离不开它了。
山路迢迢,骏马飞驰,一包包茶叶被马儿托着走入古道,走向边疆;朔风猎猎,驼铃叮当,一队队商人载着茶叶沿着丝绸之路,从新疆走入中亚,进入欧洲。它觉得自己不能一路向西,于是走向日本、走向朝鲜半岛。它带着浓浓的中国味儿走向四海,目的就是不希望那些曾经是神的子民们,忘记自己来人间时的初衷,在今朝与大法结缘,从而获得救度。此时的它逐渐将要成为连接全世界人们的文化纽带,当今尽管很多人不懂得修炼与信仰方面的道理,但当他们端起茶碗一饮而尽的时候,就会深切的体会到茶的那种力量与境地。当机缘到了的时候,这种力量自会与其它因素联合,促成这个人能有机会听闻真相,甚至走入修炼,踏上真正回归的旅程。
附录,本文所引述的与茶有关的诗歌全文(或节选)如下: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节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节选)
(序略)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节选):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皎然】《饮茶歌送郑容》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常说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乱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