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 xiongxm 周二, 09/11/2018 - 21:55 

【正见网2018年09月11日】

涩泽荣一(注1)熟读儒家四书五经, 但他唯独选定《论语》,每天必读,独奉孔子为师,是因为《论语》来自孔子与弟子们在纷乱而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碰到具体问题时的问答,非常实用精炼,每一句话,皆可直接指导人处理碰到的难题和困惑,直奔实质,可修身,可持家,可治国,当然更可以指导现代经营和工作,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身份职业,跨越古今,皆可读用。直到今天,依旧让日本当代企业家们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借助涩泽荣一留下的直接解读《论语》的部分讲义,亲自走入这本千古经典,重拾祖先的智慧。

因此从这一期开始,我们直接走入《论语》,看看这位商界巨人,如何解读《论语》、活用圣人的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

正见网栏目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一)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一) wenyi 周一, 09/10/2018 - 02:08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0日】

涩泽荣一(注1)熟读儒家四书五经, 但他唯独选定《论语》,每天必读,独奉孔子为师,是因为《论语》来自孔子与弟子们在纷乱而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碰到具体问题时的问答,非常实用精炼,每一句话,皆可直接指导人处理碰到的难题和困惑,直奔实质,可修身,可持家,可治国,当然更可以指导现代经营和工作,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身份职业,跨越古今,皆可读用。直到今天,依旧让日本当代企业家们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借助涩泽荣一留下的直接解读《论语》的部分讲义,亲自走入这本千古经典,重拾祖先的智慧。

因此从这一期开始,我们直接走入《论语》,看看这位商界巨人,如何解读《论语》、活用圣人的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

孔子开篇传授“快乐人生”

今天的人提起孔子,估计只有四个字:敬而远之。觉得深奥难懂,离我们的现代生活十分遥远,只有搞学术研究的人才会去触碰。但涩泽荣一却告诉大家,没有比孔子的教导更加接近人的实际生活,更加实用快乐的智慧了,每一句都可以立即运用,马上见效。

这并非涩泽荣一的标新立异,而是千真万确的。如果孔子还活在世上,一定会把涩泽荣一当作得意门生,等同春秋时代,陪他周游列国的悟性最好的弟子之一。为什么呢? 因为他懂得了人生最大的乐趣在哪里,学习学出了快乐,是最高境界,这也是孔子开篇的教诲。不信请看《论语》的开卷头三句。

【论语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一》)

这三句话,估计谁都读过,但是谁都没有读懂。我们读完了,也没有任何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开篇孔子要说这三句话,或者说孔子的弟子们,在整理孔子的话时,为何要把这三句话摆在最开头。而且这三句话,好像没有相互关联。

这三句话,不仅意思相关,而且开宗明义,读不懂这三句话,整部《论语》就无法真正读懂。既然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整理的书籍,他们必然十分了解师父教育的用意,不可能把毫无意义的话,摆在最前面。我们今天看不懂,实际上是把学习两个字的意义弄错了,把今天的学习当成了孔子说的学习了。因此才会觉得,学习有何快乐呢?整天看书学知识,学完还要记住,每天学校里老师讲解各科知识,回家还要做作业,周末为了考试成绩,还要读各种辅导班,从小学读到大学,为了成绩和将来的学位学历,读书读的苦不堪言,成了学生最大的负担和痛苦,哪里会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所以谁要说学习是快乐的事情,谁要再让他看古书,读经典,那一定十分抵触。其实是误解了孔子所说的学习了。

涩泽荣一在他的解读《论语》的讲义中,首先阐述的就是这三句话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实质。他告诉大家,孔子首先告诉弟子,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要做到不断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当老师的教导变成自己的实际学问,能灵活运用来解决各种人生难题时,才算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

这三句话,变成涩泽最高智慧

他说,孔子的这三句话,是他一生中实践过的切身体悟到的最高智慧。是人生处世,最重要的教诲。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紧密相关。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是在教导弟子,每天学做人的学问,懂得道理后,就要付诸实践,把学到的道理,当作指导,天天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反复运用,练习,体悟,真正理解了所学的含义,才能成为自己的学问,那样一来,活学活用,物我一体,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境界,解除人生烦恼,人生岂不快乐。

而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的是,人明白一个道理了,懂得在生活中碰到困惑时,具体运用了,解决问题了之后,非常开心,真想赶紧会会同门的学友,畅谈心得,彼此交流,切磋琢磨,正所谓千古最难觅知音,如果这时候,有朋友自远方寻访而来,成为知音,相互学习,共同升华,并立下君子的大志,将来要弘扬学问,弘扬善行,将师父的教导切实地传扬给周围的人,传给更多的朋友,试想,人生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的是既然从师父那里,习得了属于自己体悟出的学问,又拥有志同道合的君子之交,有了未来的行善天下的大志,就要毫不动摇地去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过程必然不会顺利,很多人也许对你的学问和做人的教导,根本不屑一顾,不认同你的观点,理解不了你的善意和高尚的行为,甚至嘲笑你,那也不必生气,即使践行大志的过程,无人认同和支持,也能一笑了之,不怨天尤人,这不正是君子的修养吗?

许多人,读孔子的书籍,就像学术研究,高高在上地,好像无所不知地样子,拿出来随便讨论两句,议论一下其所谓现实价值,就完事了,然后束之高阁,这种评论家的态度,实在是不严肃,根本不是在学习《论语》,也不可能读懂孔子的智慧。非常遗憾。

学与习,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以上就是涩泽荣一对这开头三句话的理解,可以说非常到位。所以,他终身受益。他很明白,孔子说的学和习,是两个分开的,根本不同的概念。

从老师那里,学的是做人的道理,而学完后,才是习,自己回家天天实习,反复用老师教导的道理对照自己的言行,亲身实践,实际做到了,才是真正的“学而时习之”,习绝对不是指今天的复习知识,记住了好应付考试。比如孝敬父母,你要去实际做到,在日常起居碰到各种问题和矛盾时,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具体去做,每个人家庭不同,父母性格不同,具体问题和烦恼不同,如何理解孝敬的含义,如何对待,每个人都不会一样。体悟的就不同,境界也不同。所以每个人都要反复实践、练习,遇到问题,要思考,对照老师的话,灵活运用,不懂就请教老师,为你解惑,然后再实践,不停地学而习,不停地升华。此为学和习的真实含义,孔子对学习的真正教导,绝对不是今天的知识的灌输,为了成绩的死读书。

要想读懂孔子的话,就要将孔子视作师父,而非随便地评论,极为不严肃地像评论家那样去评论,好像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搬出一堆现代哲学名词,却连基本的在家孝敬父母,懂得基本的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谈何学术呢?孔子的学问,不是用来学术研究的,而是用来指导自己做人的,所以一旦开始读《论语》就必须听老师的话,开始运用它修正自己的言行。

孔子在开卷就告诉人,反复实践,成为君子,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君子,是做学问最后的目标,达到这一境界,必然平和无畏,不迷航向。这实际就是孔子一生的写照,无论当时的人是否理解他的大志,如何受挫,他一生不悔不怨,德化天下,成为万世师表,伟大的圣人。所以涩泽荣一将这三句话当成他最根本智慧,一生读《论语》,一生坚守用道义指导经营,实践出儒商的风范,完成经济领域的君子之志,对商界弘扬救济社会的君子的价值观,使《论语》成为日本经济界的宗旨,国力的根基。

注1:涩泽荣一,1840年生,1931年去世。被誉为日本资本经济之父,企业界之父,商界之父。详情见上部系列文章《日本经济之父“涩泽荣一” 独奉孔子为师》的第一篇。他终身追随孔子的教导建立起500多家企业。毕生心得融进他的著述《论语与算盘》。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二)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二) wenyi 周二, 09/11/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1日】

前边讲到,孔子《论语》开头的三句话,被涩泽荣一认为那是他终身奉行的最高智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讲的就是人学习如何成为仁德的君子,进而朋友来访志同道合,相互切磋,都是无比快乐的事情,即使别人不能理解自己,也无怨无恨坚守信念和志向。这就是真正的君子。

所以说“学”指的是学习君子的仁德,然后再不断地在生活中社会中面对具体发生的事情,进行反复“练习”、实践,这才是学和习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按照师父的教导去反复实践,升华自己的修养,才是孔子讲的学习的真正意义。人生获得真正快乐的原因。

很多人读到这个观点,会感到相当意外,原来,孔子说的学和习不是现代教育说的为了知识的掌握而进行的反复记忆,或者技能上的练习,这个虽然在古代也是学习的项目之一,但不是孔子在《论语》中强调的重点。孔子的教导,重在仁德,这是孔子教育的核心,也是学习的重点。

如果大家还是感到难以置信。那么就请看接下来的两段话,虽然大家可能觉得较难读懂,其实相互之间意思紧密联系,一旦明白,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学习真的指的是学习君子的修养啊。

论语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孝悌的实质是仁

以上的第一段,是孔子弟子叫做有子的人,说的话。古代对圣人贤人的男子,尊称为“子”, (凡是仅仅一个“子”字开头说的话,都是指孔子说的)有子尽管是孔子的弟子,但是都被后世弟子认为是深切领悟孔子教导的高徒,同样被尊称为子,所以,这里凡是带子字称呼的,都被视为孔子的高徒,是贤德者。这里的两段话,证实了什么是孔子教导的核心,何为真正的学问,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段,以前讲过了,涩泽荣一正是看到有子的这一段话,懂得如何用人,如何在经营上,选择人才。也就是说,他明白了人在家懂得孝悌之理来对待家人,必然会是个懂得照顾别人的人,会是个懂得担负责任,不会犯上作乱,懂得付出,踏实工作的人,在家善待家人的人,必会懂得善待员工敬重上司,为人忠义尽责。这些最重要。他最看重的人才,首先是这一点。这样的人才值得信任。所以,他懂得从中悟到这一点,运用到人才的选择上。

其实这一段,是接着孔子开头那三句话说的。孔子讲明了学习的实质和快乐是明白如何成为无怨无恨、坚守仁德信念的君子这一道理后,他的弟子有子,马上说出自己的领悟:懂得孝悌做人的人,不太可能犯上,那样的人很少见,而不犯上却会给国家作乱的,就更是不可能了,所以,君子要务本,要从根本上做人,懂得了根本,才会有笔直的道路,毫不动摇,毫不烦恼地,快乐地走完自己的人生。而这个仁德的根本,他认为就是孝悌。

这就是有子理解的君子的学习。他前边讲的是孝悌的作用,人在家孝悌,必然对社会有好处,对人有好处,非常重要,用以论证孝悌是君子之本,是仁德之本。是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说,他在进一步具体阐述孔子说的学习成为君子的办法,就是首先务本,孝悌就是本,所以从孝悌开始学习君子的仁德,对父母和兄长的付出、敬重谓之孝悌,便是首先要做到的仁德的基本。所有的话,最后落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的就是仁中孝悌的重要。也意味着,孝悌的实质是仁,是仁的具体表现之一,君子只要从这点出发,一切都会顺畅。

所以,为人,懂得孝悌,就能懂得恭敬、谦让、为人付出,出到社会,必然受人欢迎,“本立而道生”,如何会无路可走呢?无路可走的人,是因为自命不凡,因才高而不恭,待人傲慢所致。这里不仅让人悟到如何选择人才,也能让人懂得如何顺利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可以说,有子在论述仁的重要,仁是君子学习的核心,但是给出了具体的办法——从孝悌着手。此为有子对仁的实际领悟。是他自己实践得出的心得,证明孔子的仁的教导,已经被他变成自己实践出来的运用在孝悌方面的学问。做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他必然感到十分快乐,自己就是这样做的,领悟出了孝悌的重要。

君子的反面是小人

孔子接着回答“巧言令色,鲜矣仁!”就算是肯定了有子的领悟。又从反面论证和补充有子的话。我们看最后还是“仁”字结束。

擅长拍马奉承,以言语取胜的,会说各种好听话的、专为取悦人的,很多都是自私的,为自己打算,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而用心的,这些人的出发点非常自私,擅长投机取巧,不会为了他人而用心,所以,孔子说,这样的人,表面看似和颜悦色,其实内在很少有真正仁德的人,不可相信。是与懂得肩负责任和义务、懂得付出、踏实修正自己的谦恭君子完全不同的小人。孔子把与君子对立的小人的形象刻画的十分深刻。就用四个字——巧言令色,就道尽了这样的人不可取,不能用,技术再高,才能再好,都只会误国殃民。

这两段话,师徒的对答,都紧扣仁的理解,具体的针对现实中典型的仁和不仁的两大行为表现,在阐述仁德的重要。这就是做学问,成为君子的核心,学习的核心,每时每刻,遇到问题,师徒都在讨论如何修行仁德。只是具体问题不同、表现不同、角度不同,所以具体内容不同罢了。

涩泽:仁是孔子的灵魂

在涩泽荣一的论语讲义中,关于“巧言令色,鲜矣仁!”他特别强调整部《论语》,“仁这一个字,是孔子的灵魂和生命。是论语二十篇的血液。如果将这个仁字从中抽掉,所有的教导就如同胡椒去掉了辣味。孔子可以说为了仁而奉献了一生,从追求仁德开始,一直实践到生命的最后。孔子的精神骨髓就在于仁,仁是伦理的基本核心,也是为政的核心,将仁视作政治的根本。提倡王道。”

所以,他学习《论语》,懂得看根本,看懂了孔子是在从各种方面教导人要以仁德为核心做人,不管你是在家,还是从政。他于是领悟,今天的商业也要以仁为核心。巧言令色,没有诚意,虚伪狡猾之徒,如何能搞好经济?为个人私利,不顾别人死活,产品粗制滥造,违约欺诈横行,何谈信义,如何经营富国。守信,有诚意,不就是为了他人着想,不伤害他人的利益吗?不就是仁德的具体表现吗?所以,他一生奉行孔子教导,以仁字经营商业。

《论语》的开卷“学而”篇几乎都在讲君子的仁德,他的领悟非常正确。往下再学几段,很快就会看到弟子对学问的定义。

(待续)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三)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三) wenyi 周四, 09/13/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3日】

孔子在《论语》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开笔,这句话的含义如果理解成今天的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然后不断复习,那就大错特错了,多少人因此认为,读书学习令人疲惫不堪,谈何乐趣。因而对孔子的教诲不以为然,生生把祖先的智慧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因此有必要好好弄明白,孔子所说的学习,到底学的是什么?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学习。“吾日三省吾身”、出“修身治国”智慧的高徒曾子,会给出最高的参照。

涩泽成就大业  悟仁为智  一生快乐
 
上次讲到,涩泽荣一理解的十分到位,他知道孔子一生的教导,无论讲了多少,涉及到多少内容和问题,都不过围绕一个仁字。他认为,孔子让人学习君子的仁德,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此为学,因为有修养,能有大志,人生必然心中有数,不会迷航动摇,因此获得人生的快乐,认为仁是最高智慧。孔子所说的仁,被他运用到经济领域的经营当中,反复实践,此为习。因此获得日本经济之父的荣誉与成就,这就是活生生的实践,将孔子说的仁德学完后,在日常行为中天天实践,终成大器,成就一代儒商的智慧。这样的人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才有的真正的快乐人生。

若想拥有这样的快乐,那就随着孔子的《论语》,继续读下去,先把孔子的教导学到手,然后跟涩泽荣一一样,不断实践,练习,成为各自行业中的君子。

孔子开卷三句话,劝人好好学习,成为君子,获得人生的快乐,可谓用心良苦,而他的高徒有子,马上具体展开对孔子教导的理解和领悟,围绕仁字,来讨论。认为君子应该务本,而孝悌是为仁之本。而孔子也以君子的反面典型“巧言令色,鲜矣仁”来肯定弟子的领悟,的确,在家中侍奉父母兄长,亲历亲为的付出,才是君子的基本,巧言令色之徒,只会为了达到个人私利的目的,表面和颜悦色,很少有仁心诚意去善待别人。

可以说,句句不离仁字。句句都在提醒人,《论语》从开头一直到最后,都在讲仁德。都是在让人学习仁德。别看《论语》一句一句,看似随意的师徒之间的问答,其实内容紧密相关,先后有序。

曾子:一日三省   留下治国智慧

今天就来看接下来曾子说的话。他就是著述《大学》(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作者,领悟和总结孔子的教导后,留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典智慧的贤人。被后世尊为宗圣,可谓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那么,他又是如何领悟孔子说的如何“学而时习之”的呢?

论语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话可谓人人皆知,人们只知道从中学习曾子的自省,却不知道为何曾子要这样做。其实他是继前边有子对仁德的理解,从自己的另一个角度,理解孔子对仁的教导,对学习的认识。

这都是师徒之间的对学问的探讨,看到有子对师父阐述君子要从孝悌开始学习君子的仁德,曾子也从自己的角度,说道,“我每天三次内省自己行为:为他人(可理解为对君王),是否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也就是不够忠心;与朋友交往,言行是否有不诚信的地方;师父传给我们的学问,是否只顾向别人宣扬,却没有好好对照自己的言行反复实践呢?”

这就是曾子继有子之后,对孔子说的话,也就是他对学习的认识。意思是告诉孔子,他在很认真地听从师父的教导,每天都在认真学习,三次也可以理解为多次,每天都这样坚持着,在具体碰到的一切事情中,面对所有的不同关系的人,都在努力按照孔子的话,反复对照自己的言行,是否做到了,是否学而不习,没有将老师所传的教导进行日常实践。

可见,他跟有子一样,也在具体运用于生活,只不过,他侧重于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对君主和朋友等人如何实践孔子所说的仁德。是看到有子讲了君子要从家庭的孝悌开始学习仁德之后,进一步讲了出到社会该如何做人的理解。都是在讲如何实践,如何实实在在地运用孔子的教导在具体实践,两个弟子,两位高徒,都在强调,实践的重要,并且是实践仁德的重要。核心都是围绕孔子一开始的教导,也就是开卷那头三句话而展开的。

这就意味着,弟子们都理解了孔子在说什么,理解学的是什么,学的是君子的修养,仁德是核心,并且要实际实践,方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的真正含义。原本这本论语,就是这样严密地被整理下来的,十分有序的,没有一句是随便记录的,可惜,没有几个人能领悟到此书的用意和真谛。因此真正能读懂孔子的人,后世就非常少,人们渐渐地把学习知识,炫耀文笔等外在的技术知识,文学技巧当作要务,真的是本末倒置。

曾子之所以成为高徒,能写下教人如何为政治国的儒家经典《大学》,就在于他把握住了孔子最实质的教导,反复实践。而不是将师父的教导当成知识,流于仅仅知道就行了。所以,反复实践,就是反复提高修养的过程,必然成就大器,领悟自己独到的学问,在治国上拥有了来自孔子但深深融入实践的真正属于自己个人的可以灵活掌握的智慧。

三省之中  最后一句是关键  是结论

所以他的三省,头两次的对君王,对朋友的内省,是具体说自己如何实践仁德的,如何针对不同的人,理解仁德的意义的,对君要忠心,对朋友讲诚信,这就是他对仁德的具体展现和理解。第三次内省,才是结论,也就是说那句“传不习乎?”才是他这样做的缘由。他是在告诉孔子,自己是为了好好听从师父教导,努力做到“学而时习之”在每天这样实践。认真遵从孔子的教导,做到了真正的学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向老师汇报自己是如何学习的,学得如何,是否理解了,是否做到了。

这两个弟子,前边的有子,和今天的曾子,都是学习高手,一个侧重家庭,一个讲了社会,一个内,一个外,都在围绕孔子的学习二字在具体展开如何成为君子的各自领悟,而曾子更是重在强调实践,也就是习的部分。所以他的最后一句话,落在习这个字上。他一生以传孔子的学问为己任,领悟至深,关键就在这个习字。而涩泽荣一最聪明的地方,就是看到了这一点。

那么近代的涩泽荣一又是如何具体领悟曾子的话的呢?我们下次接着说。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四)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四) wenyi 周五, 09/14/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4日】

上次讲到,曾子从对君对朋友,也就是从对社会、对家庭外的人如何做人,如何一日三次内省自己的言行,来论述自己对孔子所教的达到君子仁德的理解和实践,是继有子之后的另一个角度对“学而时习之”的领悟。

也就是说,我们反复强调,有子与曾子,论述的学,指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以仁为核心。而习,指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一言一行都要实践学到的仁德,提高修养。那么,涩泽荣一对曾子的话,又是如何理解,如何运用的呢?

涩泽荣一的“三省”实践法

涩泽荣一在其讲义中,这样写道:“曾子的这句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讲自己日常修行的功夫:‘我每天不敢懈怠地,多次回头反省观察自己的言行。为他人做事,考虑事情,是否不够努力,有无不足之处;和朋友交往,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诚实的地方呢?还有,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和学问,是否没有好好反复读反复实行呢?’”

“曾子的这句话最是深得我心,虽然我说不上每天能够做到多次内省,但每天就寝,躺在床上的时候,必会对当天所作过的事,或者接待人时所说过的话,进行回想:为人做事,是否忠实;对朋友是否做到信义;对孔子的教导训诫,是否有背离之处。每天这样反省考察自己的言行。如果夜里没做此事,我就会在第二天早上,对昨日的行为,进行反省检查。我对于自己的家人,也是努力这样做的,然而现在的人,看起来好像极少能够这样用心待人的。”

“为人谋事尽心忠实,对朋友讲信义,能够实践孔子的仁道,必然不会招来怨恨,农工商的实业家也一定能够繁荣家业。而政治家,就会受到国民的尊敬。我之所以对那些来访求见的人,能够做到不分彼此,不分身份地亲自面见,不怕见笑地真诚道出自己内心的愚见,就是为了想要尽可能多一些地亲自实践曾子的这句话。”

“按照曾子的话去真正实践的话,就会注意不再犯下同样的过失,必然在这一点上有效果,不仅如此,这样每天不断回忆的过程,就会让自己的记忆力得到锻炼,发生过的事会次序井然地牢牢记在脑中,变得一目了然,思路清晰,不容易忘事。因此,我特别想向今天的年轻人推荐曾子的做法,每天真正地去实践三省。”

三省吾身  谁做到谁成功

从涩泽荣一的讲义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他非常明白学就是学习如何做君子,讲仁德的道理,所以,他对曾子“三省吾身”的解读,正是实质,告诉大家,哪怕一天只有一次,每天结束后,就寝时这三方面的内省做到了,就能出效果,会使人受益良多。不断地修正自身的错误,不断地达到修养的提高,就是孔子说的,对仁德的实践,就能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快乐。既修正自己,避免祸端的怨恨,甚至得到尊敬,又能锻炼记忆力,从任何角度讲,都是百利无一害的。

可见,涩泽荣一不仅学了曾子的三省的道理,不仅仅停留在知道了这个道理,以及每天都在反复读书,看似像我们今天的所谓学习复习,其实他是真的懂得了何为真正的学习。读书复习,为的是不要忘记老师的教导,为的是对照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不足。世上读了孔子《论语》的不知有多少人,而真正懂得其真意的,能够终身实践的,却不多。

可见,没有每天的实践,就不会有涩泽荣一的成就。他能够获得日本资本经济之父、实业界之父,商界之父等荣誉,获得整个国家的尊敬,靠的就是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并借鉴曾子的三省的具体做法来实践而自然达到的。

也就是说,不管你学了多少做人的道理,背下多少经书古籍,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去对照自己的言行不断修正不足,是不会获得智慧,获得领悟后的快乐而坚定地走向自己设定的志向,最后获得成功的。

古有曾子听懂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话,每天以三省的方式快乐地实践仁德,获得宗圣的尊称,著述《大学》,留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留下千古美名,而近代则有涩泽荣一,遵从孔子教导,继承曾子的做法,同样实践出巨大成就,被后人尊敬。

那么到了今日,要想成为当世的风流人物,不读祖先的经典,不知实践孔子的仁德,不知快乐与成功的要诀,岂非莫大的损失。让我们也从今天开始,每天夜里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快乐地三省,修正不足,活出属于自己的智慧、快乐与坚定吧。

既然以前有子讲完自己对君子学习的领悟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后,孔子就马上给予回答,点明巧言令色,光说好听话的人,正好与仁德相反,提醒有子要注意,那么,曾子讲完三省的实践,孔子是否有反应,是否也对曾子给出了具体的教导呢?答案是肯定的。

(待续)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五)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五) wenyi 周六, 09/15/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5日】

上期说到,曾子既然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来向孔子汇报自己是如何具体实践君子的仁德修养的,那么接下来必然是孔子对曾子这句话的回答。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孔子听完两位弟子的各自领悟和不同做法后,给出了一个总结。我们来看孔子是如何教导两位弟子的。

《论语》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教导曾子:仁爱为治国之本

以上孔子的这两句话,都是孔子听完曾子的每天三省自身的话之后,紧接着说出的话。涩泽荣一在他的讲义中,没有针对第一句进行解读,也许跟他当年并未明确用《论语》指导从政有关,他只是经商后,才正式下定决心要运用《论语》来指导他从事商业,建立资本经济。所以,他的解读,主要针对他认为的可以指导商业的内容。

而孔子的第一句话,内容直接针对治国。也许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觉得不太符合实际,今天的人也不是古代的生活了,也不会有机会去治理诸侯国了,所以感到没有实际意义。也许正因为这样,涩泽荣一才略过不讲,担心没有针对性,无法很好地被人理解吧。其实不然。

孔子的这句话,其实是针对曾子说的,既然曾子说了自己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的言行,而且说的主要是工作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事情,也就是家庭以外的事情,当然以政事为首。在古代,商业不被认为是主要的工作,它只是管理百姓、治理国家的工作中,被涉及的其中一部分。而引导百姓务农,不失时节,才是管理好国家,辅助好国君的要务,才是当时人们认为的最主要的君子从政的本分,孔子必然针对当时的需要来教导曾子如何从事社会的工作。既然曾子主要讲的是家庭以外的社会工作,那么孔子当然明白,这个弟子的志向主要在于治国,所以孔子就针对这个弟子,首先讲了治国的要点。

孔子说:“领导和管理拥有千两车的大国家,要有敬业精神,要恭敬认真地对待所做的事情,还要诚实守信,才能让国君和百姓都信赖自己,把事情放心地交给自己,这样才能辅助国君管好国家,让国君和百姓都能安心。能够忠心、守信地为国君和百姓谋事,这样还不够,管理国家,经常要想到仁爱地对待百姓才行,要懂得节省民力,珍惜财物,爱护百姓。使用百姓的时候,要懂得不要耽误农事,按照合适的时节来征用民力。”

这就是孔子第一句话的含义。主要针对治国,最后扣紧仁爱来讲,还是回到仁德的结论,让曾子莫要忘记,君子以仁爱为本。忠实尽力也好,守信也好,都要本着仁爱之心。这也就是孔子一生的核心教导,无论是治国,还是管家,抑或是交友,也不管从仁中分化出多少其他的概念,都会回到这个根本。这些话,对于今天的公司高级管理人,还是很有启发的。有敬业精神,辅助上司,同时爱护员工,珍惜财物,懂得节俭,道理是一样的。

孔子同时教导两位弟子

第二句,则是孔子同时对两位弟子的教导。也就是说,孔子分别回答了有子和曾子的话后,来了一个总结,把这两位弟子的话结合在一起,给出了指导。他的第二句是说:“作为弟子,你们要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和长辈,出到社会,要友爱朋友,就像在家对待兄弟一样。做事谨慎,恭敬,诚实守信,广泛地珍爱天下所有的人,亲近有仁德的君子、贤人,向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不断修正自己,提高修养。如果做完这些,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文学等其他文艺方面的知识了。”

很显然,孔子是结合弟子有子说的“在家孝悌是君子为仁之本”的说法,以及曾子的在外要“忠信”的说法,把两个弟子的说法合在一起,完整地教导弟子们,内外都要注重,不可偏向某一方。并且最后还是落在仁爱的主旨上。前边的孝悌,谨信,都是对内对外不同的具体做法,最后归为“泛爱众,亲近仁德之人”。让弟子做到孝悌谨信,认为这些是仁德的表现,行为上要真正去实践,之后,有余力,才去学习文学等文艺方面的知识或者技能。

学到这里的每一句,都以仁爱为结论,都要求要行为上做到,说的都是孔子开头讲的三句话。都是为了论述如何“学而时习之”,如何成为仁德的君子。

从这几句话就会明白,孔子对于是否读过书,是否会写文章,是否有文学艺术的才能,并不看成是第一重要的,因此,我才说,孔子说的学习,是指学习做人的正理,不管你的道理是否来自书本,都不要紧,只要你亲近的是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道理,受到良好的影响,然后在家在外都能践行,懂得爱惜别人,你就学到了君子的本质了。

所以,孔子开头的“学而时习之”,本质上绝非现在人们认为的读书学习,读书不过是其中一个懂得做人道理的方法。当然包括在内。但是孔子说的,是来自各种途径的仁德的学习。学的是做人的道理,练习的,还是做人的道理。所以说古人的教育,核心是道德教育。并非今天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用今天的教育概念和学习概念你就理解不了儒家的典籍。这才是造成《论语》等儒家经典难懂、或者读不懂的根本原因。

曾子由孔子的教导悟出《大学》

后来曾子真的根据孔子的教导,悟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懂得修内是根本,修好自己,才能管好家庭,管家就要自己率先对父母行孝道,治国,就要忠心诚信,仁爱地对待君王和百姓,辅助国君治理天下,让天下太平。可以说是对孔子在这里的第二句话的领悟和发挥。他因此写出《大学》,成为儒家四书之一。他的治国智慧,也就成为天下儒生的共同志向,人生的目标。

涩泽荣一对孔子的第一句,没有留下解读,那么是否对孔子的第二句话,有解读呢?我们下期再续。看看他是如何领悟并运用于商界的。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六)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六) wenyi 周日, 09/16/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6日】

前文,讲的是孔子回答弟子的两句话: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两句的第一句,涩泽荣一没有给出解读,但是第二句,却解读得十分详尽。让人见识到何为真正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涩泽荣一:践行实学

涩泽荣一在他的讲义中,针对“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是这样论述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其全部内容,绝对不会流于空谈,重视实践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仁德的精神上,因为这是行动的根本动机。让弟子以实践为先,学到君子以仁为本的本质后,然后再进行进一步地修饰,让这个本质的外表显得更加文雅美观(更容易彰显,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好地为民造福),那么,有了闲暇的时间,就需要学习文学等各种技艺了。

“所有身为人子者,在家的时候,对于父母和年长者,要尽孝,离开家,出到社会的时候,对于亲戚先辈,要有尊敬的态度,面对大众,也要尽心尽力地亲切友好地待人,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要亲近有仁德的君子、贤人,不断培养自己的德性。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学到为人之道,才会成为实际的学问。但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如果没有进一步地、反复地读习圣贤的著作,进一步研习学问,并进行不断修正不足的思考,很容易固步自封,流于自我狭隘的观念。所以,有余力的时候,不要忘记读各种书,除了修养的升华,还要增加各种知识和技艺。”

这段话的教导,适合于处理所有的人际关系。

“我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注重实际学问(实际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的学问),非常讨厌架空的豪言壮语。从明治六年,我投身实业界至今,一直坚守这个宗旨来行事。我相信经济和道德,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绝不是矛盾的关系。遗憾的是,现在的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来实际地践行,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只因自己无法实际践行,就随意地排斥孔子的教导,不能给以接触和理解,这样的做法,正如同一个人对于某种食物,还未亲自品尝过,就已经主观地厌弃了。”

经济领域  关键在于仁德的实践

我们说过,孔子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孔子对曾子关于忠信方面的回答,第二句则是对有子和曾子这两位弟子的领悟的总结。有子看重家中的孝悌,而曾子侧重对外的忠信。孔子在第二句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的指导。希望这两位弟子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这样才是完整地学到了君子的修养。将来能更好地处理所有的关系,把心放大到整个人类,而非仅仅限于君王和家族亲友。目的是做到拥有无私的仁爱,以德教化天下,使得整个社会太平兴盛。目的绝非为了自己的私利。

可见涩泽荣一的解读,是非常正确的,他认为孔子的教育,没有一个会流于空谈,都是要弟子实际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这样才是君子的本质,所以,他完全看懂了孔子的教导,强调实际践行,要不辞辛劳地对内对外孝悌忠信,指的是实际自己要做到,而非拿着标准空谈理论,自恃清高地去要求别人,指责别人。可见,他讲的实学,绝非今天的技能和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而是仁德修养的具体实践,做人的实践。对孔子的教导,理解得不仅深刻,而且自己也是在经济领域中实际这样做的。

他提到的经济与道德并不矛盾,可以想见当年他所处的时代,商人的道德观念薄弱,他自己也说过,能够学习儒家经典的,大多为武士中上阶层,商人基本流于技能方面的读写算,只要能与人沟通,会写信件,懂得交易和财会,能进行账务管理,就行了,对于道德的圣贤书,基本不太接触。而幕府末年,武士阶层又极端理解孔子的教导,认为既然要重视道德,就不能染上金钱的味道,以治国为要务,所以武士视经商为下贱的行为。这才造成道德与经济的脱离。人们于是把这个误解归罪于孔子的道德教育。为了纠正人们的误解,涩泽荣一不仅从新解读《论语》,并实际运用于经济领域。获得成功。

所以他在解读中,不仅强调“行有余力”的“行”,行孝悌,行忠信,还增加了一句“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直接提及经济利益方面的具体领悟。

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真义

说白了,孔子较少论述经济,道理很简单,孔子并未生活在商品经济的时代,而是处于诸侯国混战,百姓急需太平的时代,大家为了各自的私利不顾百姓的死活,这才是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人心不正,道义不再,只见私利,就会人人为敌,所以孔子希望弟子们以德为本,以无私的心态辅佐君王,匡正国家和社会。因此重点讲了孝悌与治国。并非看不起商人。否则,哪来的泛爱众之说呢。

如果,孔子生活在商品经济的时代,他一样会教导弟子们经商要讲信用,要有敬业精神。也许其重点论述的对曾子的关于忠信的回答,就不是如何治国了,如何管理千乘之国了,而是如何经营讲诚信了,如何不能欺诈他人、看重私利了。所以,涩泽补充的那句话“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正是其实际将仁德运用于具体所处时代的最好的心得之一。

涩泽荣一不会读死书,懂得变通,但变通的是具体工作内容,也就是资本经济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的不同,但是驾驭这些不同经营方式和工作的,永远不变的,还是仁德。这才是真正的“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真义。他不愧为两千多年后,孔子在经济领域悟性最好、懂得灵活实践的得意门生。只可惜,孔子不能像对待曾子那样,亲自为他进行回答和指导了。

在经济领域践行君子的仁德,与在治国中,政事中,或者家庭中,践行仁德,并无本质的区别,不过是具体事情不同罢了。不同领域,需要不同技能和知识,当然也需要学习掌握,但是仁德在任何领域,任何时代,都是技能和各种知识得以善用而非恶用的主导和关键。当然不存在任何矛盾。经济与道德当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古今中外,各种时代的衰败,都在于道德下滑,如果因日本幕府末年的败落,因中国古代各朝末年的败落而把罪过归到孔子身上,批判孔子,那就太过荒谬了。

相反,谁能按照孔子教导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谁就能出智慧,获得巨大的成就,涩泽荣一就是在资本经济时代懂得识时务,勇于实践仁德的俊杰。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七)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七) wenyi 周一, 09/17/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7日】

孔子以两句话总结和指导有子和曾子后,弟子子夏接着说了一句话,得出对学问的本质上的理解,等于替代孔子讲明学问的基本概念。看完这句话,人们必然恍然大悟,何为孔子指的真正的学问。

子夏原话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段话除了“贤贤易色”,估计剩下的全能看懂。我们先不理会那句“贤贤易色”,只看后边的话,说的大意就是: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王,能全身心地付出,也就是一心一意地忠诚地为君王治理国家,出谋划策;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说出的约定,一定兑现。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即使未曾读书,我子夏一定要称赞此人是个有学问的人了。

那么贤贤易色,又是何意呢?我们不必急于解读。任何的文章,都会有一个文脉,联系上下文,会认识得比较合理,也就不觉得太难了。那么我们一起先看看子夏对学问的理解,他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他理解得到底对不对。真的只要能做到在家孝悌,在外忠信,没有上过学,读过书,也是有学问的人了吗?学问真的如此简单?

让我们把前边学过的七段,孔子与弟子们的对答内容,简单地理清它们的来龙去脉。

《论语》开篇头七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第一段是核心

以上这师徒四人的对答,如同今天的学术讨论,非常自由,弟子们各抒己见。
    
很显然,这些对答,是以孔子的三句话作为开头的。我们说过,《论语》是后世弟子们将孔子与其弟子们的言行记录下来而成的书籍。若非真正理解了孔子的教导,根本无法整理,也就是说,不仅要整理孔子的思想,保持原话的状态和真意,其内容还必定非常严谨有序。也就是文脉清晰。绝不可能是随意拼凑而成的。

《论语》以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开头,并以“学而第一”定为篇名,并非像人们认识的,简单地取头两个字。而是因为,孔子一生在推行仁德的君子修养,教育就是为了品德的教育,阻止人性的堕落,维护人的善念。弟子们非常清楚孔子一生就在讲仁德,讲君子的为人,所以他们认为,这三句话,是孔子教导弟子们为何要学习的思想核心,开宗明义讲出读书做学问的本质和重要性。

也就是说,开篇就在劝人,我们要学习如何做人的学问,并在日常实践中真正做到,这就是读书做学问的目的,为的是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有修养的仁德君子。所以不停地学习实践 ,就会不停地升华自己的修养与见识,有道者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与你相会切磋,人生必然快意,当然即使碰到别人,与你意见不同,无法理解你,也能尊重对方,不加责备和愤恨,那不就是一个有仁德的君子了吗?读书的目的不就是这个吗?哪里有半点求取功名利禄的东西呢?

这三句孔子的话,道明了学习的方法、作用和目的,要学习做人的正理(学问的内容),然后实践(此为方法),然后获得修养和快乐,赢得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生不会寂寞孤单,并有了人生目标和方向,对不如意的事,不能理解你的人,也能有宽容博大的胸怀,一笑了之,不加责备怨恨,这就是做学问的目的和作用。接着,三个弟子展开讨论,孔子从中解答指导,最后子夏点明学问的真意。

第二段以孝悌论仁德

学习是为了明理,明白做人的仁德之理,成为君子。这永远都是孔子教育的核心。弟子们当然早已熟知。只不过在《论语》,因为保持原话,没能直接说孔子一直在教弟子如何做到仁德。但是看完弟子的反应就明白了。

估计某一天,几位弟子正在听孔子的教导,听完孔子这三句话后,有子马上发表见解,汇报自己对实践君子仁德的领悟。认为在家能做到孝悌,是君子为仁之本,为什么呢?因为,能做到孝悌的人,必能尊敬长者,懂得关怀他人,勤恳为他人付出,态度谦恭不傲慢,不太可能犯上作乱,社会必然安定。

这就是第二段的大意。只不过,有子把论述孝悌是君子为仁之本的结论放在最后,把不好犯上作乱的原因,是孝悌的作用,放在前边罢了。我们看到,有子的回答,核心就是对学习仁德的理解,认为孔子既然讲到学而时习之,那就是学习仁德,那么自己就是这样理解的,孝悌首先要做到,这是成为仁德君子的最根本的途径。

所以第三段孔子接着弟子的话,肯定了他,并从反面告诉弟子,巧言令色的人,只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而用心,必然会说各种好听的话,看似和颜悦色,实乃谄媚之举,很少有仁德的。核心还是讲仁。

第四、五、六段还是仁德

第四段轮到曾子发表对仁德的理解,他重点讲了对君对朋友,也就是对社会,对工作和朋友如何实践仁德的理解。有子从家庭出发,曾子则从社会论述。讲了忠信之道。

孔子深知曾子讲的忠,主要针对辅佐君王,要全身心为国家太平而工作,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一片赤诚。所以,第五段,孔子马上指导他如何治理千乘大国:要敬业守信,节省用度,仁爱百姓,珍惜民力,谨慎做事,不误农事地使用民力。也就是说,治国也要讲仁德,忠诚于自己的事业,言出必行,一心为国,珍爱百姓,就是仁德的具体表现。核心还是讲仁德。

所以,接着孔子把有子的孝悌与曾子的忠信合在一起,讲了第六段的话,启发两者缺一不可,对家对社会都是重要的都要讲君子的仁德,这才完整。并强调行,也就是亲历亲为的实践的重要,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自己真的做到仁德才是第一位的。行有余力,才去学文。

最后一段得出学问的真义

所以到了子夏,他才直接点题,只要能做到有子的孝悌父母和曾子的忠君、交友守信,那么即使未曾读过书,那他也已经是个有学问的人了。也就是已经是个有修养的君子了。达到了孔子让人学习的目的了。

可见,学问就是如何成为君子、成为有仁德的人的正理。是做好人的学问。只要你明白何为仁德,并加以实践,不管你的这些道理从哪里得来,是否有老师教导,你都是有学问的人了。子夏帮助大家明白了读书做学问的目标和本质。

这七段师生的对答,从不同角度紧扣一个仁字并注重实践,也就是紧扣孔子的“学而时习之”那三句话,核心集中,论点清晰,点出儒学的根本,学问的根本。估计何为贤贤易色,大家已经得出答案,下一期我们回到涩泽荣一对子夏这句话的解读时,再来详解。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八)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八) wenyi 周二, 09/18/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8日】

前文留下子夏所说的那句“贤贤易色”没有解释。涩泽荣一说,正是子夏的这段话使他读懂了孔子学问的真谛,敢于在明治前后,商人被人鄙视的时代,下定决心离开政坛,立志投身商界。因此,让我们一同看完他的解读后,再来详谈何为“贤贤易色”。

涩泽荣一的解读

在涩泽荣一解读《论语》的讲义中,他对于子夏的整段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是这样讲解的:

子夏说,“假如看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发现此人能够做到敬贤好德如同喜好美色般情不自禁地向往和追求;对父母能竭尽全力地侍奉;辅佐君王能抱着忠义之心,将自身奉献其中;与朋友交往,能以诚信为原则,言出必行。此人虽然谦虚地说自己没有学问,没读过书,我敢断言,他已经是个拥有学问的人。”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能够做到以上的行为,也就等于他已经明白了如何做人的人道,把人该奉行的道义的大致要领,都抓住了。既然此人已懂仁道,不管他是官员,还是农、工、商者,其学问都远在学者之上,绝非只学不做,流于空谈,仅限于所谓的理论研究的学者所能相比的。因此,这样的人即使未读书,也是有学问的人。

可见,涩泽荣一认为“贤贤易色”就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对贤德的向往和喜好,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如同人见到美色,都会动心一般。也就是说,涩泽荣一对这句话的解释,跟原先的相差无几,认为第一个贤,是动词,“以喜好、向往的内心来自觉敬重和追求”的意思,所以,第二个贤,是名词,是指贤德的人。贤贤就是高兴快乐地亲近贤德,以他们为荣,乐于向贤德者学习看齐,换句话说,就是以提高修养为乐。而色,指的是美色,美丽女子的容貌,男子为此动心,非常容易,也是很自然的心理,这种喜好,不需要谁去劝导,都会自觉追求和喜欢,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但是说到要自觉地喜好仁德,就太难做到了。人会为了私欲,不公而争斗。说我被人误解了,受委屈了,还能不生气,原谅别人,成为这样的君子,太憋屈了,如何能做到?能心甘情愿就很了不起了,还要高高兴兴地做到,乐于做到,感到十分快乐,如同欣赏眼前的美女一样,这样的人,世上能有几个呢?

显然,他认为古人对这句话的解释没有错,道理上也是说得通的。所以《红楼梦》里才会有宝玉的先生劝他:如果好德能够像好色那样自觉,好好读书,就好了,这才是正途。

另一解释:改变脸色  端正态度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解释,认为这个色指的是脸色的意思,要端正态度,慎重恭敬、认真地待人。

那么哪个理解是对的呢?其实很难下断言。因为这本书历史太久远了,基本没有完整的时间地点和故事脉络,只是一句一句的对话而已。为何会说出来此话,也只能根据前后文来推断。不管是哪种理解,都有道理,都能警醒人把道德看重,至少第一种理解的“喜好贤德,容易到情不自禁,如同喜好美色”,又或者“以喜好贤德,换掉(易有更换的意思)喜好美色”等理解,都能让人重德轻色。只要能起到劝善的作用,应该都不算错。

不过,如果仅仅从开头那七段话来理解,显然,子夏是接过孔子的话而自然说出来的,色,更像是态度脸色的意思。孔子是总结有子的在家孝悌和曾子的对外忠信后,得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所以,子夏才接着说出了对学问的理解。并以“贤贤易色”作为自己的开头。

显然“贤贤”是指好德,亲近贤德之人,来自孔子刚说完的“泛爱众,而亲仁”,表示他明白了夫子的教导,是要以贤德的人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亲近他们,那么既然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当然要有敬意,表示自己的敬意,就要严肃谨慎,非常认真地对待,态度一定要注意,如果随随便便,就没有诚意了。所以,他认为孔子既然让弟子亲近仁德的人,首先就要端正态度,表示敬意,这是学好,重德的基本态度,于是贤贤易色,就可以理解为,亲近有德之人,向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改变随意不恭的态度(孝敬父母、辅佐君王,对待朋友都要如此)。

而后,孔子回答子夏的话里,没有提到色字,而是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如果根据孔子的这段回答,子夏的“色”字与孔子的“重”字相对应,解释为脸色要庄重。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子夏说的贤贤易色是对的,君子讲仁德,亲近仁德,当然要谨慎,态度要认真严肃,对待贤人,父母,君王,朋友,都要态度端正,谨慎恭敬,不可随意,用现代最能理解的话来理解“君子不重”,就是指君子如果举止、容颜不庄重,轻慢浮躁,那么当然就没有威信,没有威望,谁也不敢轻易相信或跟随你了。一个人的脸色如何,基本上就是这个人的态度了,所以,色,应该在此处理解为态度,待人的态度,直译为脸色更加合理。

明学问真谛  涩泽立志从商  

其实不管哪种理解,只要能起到劝善的作用,就不必深究了。重要的是,涩泽荣一,读了子夏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是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孔子讲的学问,其核心和关键指的是做人的学问,而不是现代理解的知识和技术。只有知识和技术,没有是非善恶来指导,态度傲慢轻狂,就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还可能可悲地成为险恶用心之徒的工具。

读了书,或者即使从老师那里知道了做人的道理,但如果与自己的行为脱节,不能指导自己的人生,只是停留于理论的研究,像是个学说那样,知道了有这样的说法就行了,是绝对不会真的把这些道理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学问的,那就不能算是个有学问的人。而有学问的人也不一定只是读过书的人,只要能领悟仁德,也就是人道,做人的道德,并切身实践,不管他懂得的做人的道理来自什么途径和方式,都是学问。他认为,这才是孔子所说的学问的实质——学问就是切身实践的人道(做人的仁德)。

涩泽荣一说,他敢于明治六年离开政界,放弃官位,立下了从商的志向,正是源自子夏的这段话,让他领悟了学问的实质。商人被人歧视,源于他们无缘读到孔子的教导,不懂得从商也要重德,一味追逐利益金钱而导致的;而读过书的人,又无法理解孔子的学问,并不真正用于自己的日常行为,停留于空谈,或者当成文学理论来研究,无人懂得只要经商重德,就是君子了,因而读过书的人,不去经商,以为不经营钱,就是君子,实乃大错特错。

为此,他下决心:从今往后,以孔子的《论语》为师,一生无论是自己的生活,还是经商,都要以《论语》来指导。他以经济的成功来证实孔子的学问是实践仁德的学问,完全可以让人成为商界的君子。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九)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九) wenyi 周三, 09/19/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9日】

通过子夏的话,我们明白了真正有学问的人,是指在家能尽孝,对外能做到忠信的人,跟我们今天认识的学问,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么孔子听到子夏的话,又会做何指教呢?让我们通过涩泽荣一的讲义,探明《论语》的真义。

孔子回答子夏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很多人因为对古文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只好照搬前人的翻译,读完后,似懂非懂,即使背下来,也并不入心,原因就出在,并不真正理解孔子到底为何会说出这样一段话,致使很多人,学了也不能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理论与实际,渐渐脱节,使得孔子的话,无法活用于生活,而是变成了摆设,学术上的知识。

其实孔子一生,都是围绕仁德在讲话,都是围绕如何践行仁德在教导弟子,为的就是教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善待别人的人。他希望通过教育,导正人心,从君王到百姓,都能重德行善,这才是天下获得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所以读孔子的话,一定要明白孔子教育的目的。

前边子夏所说的那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正是对孔子教育实质的高度领悟,有学问的人,不一定是聪明绝顶、博闻强记的人,也不一定是上过学的、读过书的人,也不一定是技能高超的人,只要他生活中,工作中,能够尽心尽力孝敬父母,辅佐君王,言而有信,实际地去做一个有爱心,有仁德的人,那他就是有学问了。

可见,从有子,曾子,一直到子夏,三位孔子的高徒,被放到《论语》的开头,跟孔子相互讨论,都说出了同样的内涵,那就是在家孝悌,对外忠信,针对不同的关系,具体要求不同,对父母,叫做孝敬,对君王叫做忠心,对朋友叫做守信,都是仁德的不同角度的说法和具体展现。也是人生最为常见的必须首先要做到的,因此,才会在该书的开头师徒们进行反复的论述。一直论述到子夏,都不曾离开这个核心,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孝悌忠信,是仁德的基本,君子做学问的核心,做人的首要。无论你将来懂得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这个孝悌忠信,永远都是做人的基本态度,永远都是学问的核心。

明白了这一点,孔子的这段话,就很好理解了。

涩泽解读

涩泽荣一认为,这段话是说:君子,为人如果不稳重,举止轻浮狂傲,就不会得到他人的敬重,自然就没有威望,百姓就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和敬畏,那么你平时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就无法一直坚持,因为并没有实际去做,实际运用来修正自己,那么这样的道理,没有真的理解透,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等于空谈。遇到具体事情,就不知如何是好,迷惑犹豫,这就是学问不经实践,没有融汇贯通的表现,学问当然就不会牢固。那么,要想成为有学问的君子,稳重的君子,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忠信二字去做。那样就能以真诚感动别人,事情也必然就会顺畅。

交友要尽量选择比自己德行高尚的人,这样才能使自己发现不足,修正过失。这样做当然不是指拒绝不如自己的人,对不如自己的,也要友好、善待。因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才是君子的美德。

还有,人都会犯错,不犯错的人几乎不存在。不同的是,圣贤者,发现错误,就会马上改正;而一般的人,刚好相反,明知不对,也不愿意改正,以至于最后演变成犯罪。有了过失,就应该鼓起勇气,毫不畏惧地改正。

涩泽荣一的理解,可以说是把握住了孔子的教育核心,懂得学问在于实践做人的仁德。因此,他的解读是相当准确的。

学则不固的真义

孔子的这段话是针对子夏的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而进行的回答。所以,我前边说过,这个色,是指态度,贤贤易色就是亲近有贤德的人,态度要变得庄重,举止要恭敬。以此态度来对待父母君主和朋友。所以,孔子接着就说君子要稳重,表示对子夏的肯定,然后回答原因,为何君子要稳重。因为不稳重,就等于行为举止轻浮随便,人格必然受损,必然没有威望,失去信赖感,谁都不会敬服于你。那么,这样的人,如何能真的明白老师所教的道理呢,如何称得上牢固掌握了呢?所以,所学就会不固。

有的将“学则不固”理解成不断学习知识,就不会固步自封。这是不合理的解释,因为师徒四人,一直在讲君子的仁德,一直讲孝悌忠信,讲泛爱众,讲亲近贤人,强调实际日常的实践,认为这样才是有学问的人。孔子不会离题,不会针对子夏讲的真正的学问,而绕开它,所以,反倒肯定子夏对学问本质的领悟,认为他理解的很对,所以,进一步强调,要好好去做,言行举止都要稳重,这才是君子,否则,让人无法信任你,也就没有威望了。自然所学的就不牢固了,不算真的有学问了。

我们看到涩泽荣一对这一点非常清楚,所以知道,这里的学则不固,讲的并非学习知识的学,并非指“学习知识,就不会固步自封”的意思。如果是这个意思,突然后边又讲“主忠信”就很矛盾。所以,孔子一直在强调君子的品德,为人应该注意的地方,不注意实践,就会使所学流于空谈,不能牢牢掌握,成为真正有学问的君子。然后再讲主要在忠信下功夫,就很自然了。

无友不如己者的真义

之后讲“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就更加明显针对子夏的交友方面的内容在肯定。人们理解成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不太合理,涩泽说的尽量选择比自己好的人交友相对正确,是道德品行上的比较,希望见贤思齐,提高自己的德行,改正不足。

我个人理解,孔子既然一直教育弟子要有君子的修养,让弟子们广泛地爱戴百姓(前边孔子就说过“泛爱众,而亲仁”),他自己收弟子也不分身份贵贱,强调仁爱,不会贬低他人,那么,他如何会在讲了“主忠信”之后,说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这样矛盾的话呢?所以“无友不如己者”应该是指(朋友之间相互信任)朋友中,没有一个是不如自己的,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谦恭待人,跟朋友相处,要经常看到别人的优点,相反,对待自己,则要看到不足,一旦发现,要毫不畏惧地面对它,赶紧改正,这样才能真的成为有学问的人。

孔子的话,是针对子夏说的,也是同时讲给有子、曾子听的。理解孔子的话,一定要明确孔子一直围绕着仁德的实践在说话,一直教导弟子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身的不足,善待他人。要说孔子教弟子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来往,与孔子的教导真的不合。说学习知识就不会孤陋寡闻,固步自封,更是偏离了仁德的教育主题。将知识的多少当成了孔子说的学问。

明白了学问的实质,就是仁德的实践,就绝对不会理解偏了,也不会觉得孔子的教导,有多么高不可及,我想既然孔子希望百姓都能人心向善,民风仁厚,他教的道理,就不可能是让人听不懂,难以理解的东西,必然是人人都能受益,非常实际的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做人的道理。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 wenyi 周四, 09/20/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20日】

今天,我们会学到一句人人皆知的成语:慎终追远。它就来自《论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此话是孔子的高徒、四书之一《大学》的作者——曾子所说的话,而且就在孔子说完“君子不重则不威”这段话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师徒二人之间的话,有何关联呢?为何慎终追远,民德就会归厚呢?对我们今天的人,有何助益呢?让我们先从涩泽荣一的一段有趣的见闻谈起。

涩泽眼中华人的奇特气质

这是涩泽荣一在明治维新后的晚年,为教育后辈企业家时公开讲出的一段对过去中国人的国民性的评判,被如实记载在《论语与算盘》的第十章“成败与命运”之中。

原话是这样说的:“中国的国民性,有一点非常奇特,他们即使非常草率地对待英雄豪杰,大家也都不以为怪,坦然处之。可是中国人唯独对于曲阜的孔庙,相当重视,郑重地加以保护。我有一个熟悉中国的朋友白岩君,我当面听他谈过,也在他所写的《心花》里,读到过他的游记,他看到孔庙至今仍然完美而庄严,孔子的后人,在世上普遍受到特别的尊敬。尽管孔夫子在生前未能像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那样,在世时就在政绩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也没有获得很高的地位,更无富甲天下的财产,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是不成功的,但是他绝不是失败者,反而应该说是真正的成功者。”

这段话,道出了近代社会以前,真正的中国人的思想。他们普遍以人格道义为重,衡量一个人的轻重,不是金钱地位,不是家门是否王侯将相,英雄豪杰,即使你出身贫寒,甚至身为乞丐(比如办义学的乞丐武训被后人立庙祭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都会让人敬重,中国人的所谓奇特的国民性,在于重道义,轻名利。功业显赫不如功成身退,功成身退不如一生默默德化民众。这就是孔子两千五百年来仁义教导的结果。使得古代的中国人把人格看得比金钱地位更重,即使是后世的帝王,也要礼敬孔子及其后人。

这就是涩泽看到的孔子的成功。教人向善,功业千秋,永远得到敬重和怀念。其实那就是孔子慎终追远的结果。

慎终追远的孔子

孔子虽身处春秋战乱的时代,但他并没有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反而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志向。他认定上古圣王尧舜和周朝的文王周公等君臣,以仁德臣服天下,以礼教规范人伦,认为只有恢复圣王的德政,教化人心,才能获得太平盛世,是国家兴亡的根本。所以他整理上古文献和历史留给后人,成为儒学之祖,他曾在鲁国为官,将鲁国治理得路不拾遗,民风仁厚,国力大增,此为追远的结果,就是不忘祖先圣王留下的德政,追忆他们大公无私的胸襟,尤其是五帝时代尧舜的仁爱与择贤能禅让帝位的无私,加上周公的忠义,都是孔子最为缅怀和敬重的祖先。为此,他一生无论遇到何种挫折,都不改自己的志向,要复兴祖先的德政和人格教化。此为慎终。

所以孔子遭到排斥,离开官场后,并不因此怀疑自己的志向,消极不振,反而积极地带着弟子周游天下,希望能推行自己的仁政,希望有诸侯国能听进自己的劝导,采用他的想法,为政以德。但是,他的理想志向,一直受挫,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一生无法得志,没有建立显赫的功业。没有获得在世时的个人荣耀。

即使这样,看不到努力的成果,看不到将来付出的回报,他还是诲人不倦,干脆开办教育,晚年广收门徒,弟子遍及天下,以这样的方式坚持自己的志向。让弟子继承自己的思想,达成君子的修养,让所有阶层的人都能接受教育,播散仁善的种子,让先祖圣王的道德教化,得到千古传扬。孔子一生不改志向,一生追随祖先的教导,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慎终追远的习性,对祖先非常敬重,圣贤的地位远远胜过一般的帝王将相和英雄豪杰。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尊敬。

所以慎终追远,必然民德归厚。大家都以祖先,以圣德的尧舜、周公为荣,以厚德为荣,自觉缅怀,自觉追随,民风自然归正,社会的道德自然仁厚。

曾子道出孔子的志向

上次讲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是孔子回答子夏的话,鼓励弟子们要敬重和追随仁德的贤者,这样才能有厚德,有了厚德才能让人自觉信服,追随。所以,重,就是德行厚重,态度稳重,此为君子。

显然孔子让人向圣贤学习做人的道理,必然包括广为流传的上古帝王和贤者的事迹、人格。

曾子等人一直跟随在孔子身边,曾子最为懂得孔子的志向,所以,当他听到孔子的这句话时,很自然的就知道,孔子是让他们追随和实践古代圣王的为人和志向,以厚德治理天下,德化人心。不要注重个人的得失。所以很自然地就接过孔子的话,说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他很清楚,自己的师父孔子,认为战乱起于无穷尽的欲望,对土地权势和财富的争夺和占有,给人无穷的灾难,尧舜能舍帝位,将王权视为公器,传贤不传子,厚德至此,何人不敬,人能永远缅怀不忘先祖帝王的德行,君民不私,天下自然安宁。

对今天的助益

古代不是商业社会,重在教导君王和臣子,厚德为重,君子不重则不威,君王不重则同样不威,暴力和武力的征战,不会长久,民心向背,永远决定于人格的力量。涩泽荣一在商场和实业界,能够建立日本民族近代资本经济的构架,靠的就是人格的力量。

也就是说,他从《论语》中学到君子的处世之道,就运用于商业的组建,人才的选拔,归根到底,他懂得经商不重个人私利,选人看有德者,为的是百姓和国家的富裕,有了财富,贡献社会,实践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因此,追随者越来越多,人们因为信服他,纷纷将自己的财富拿出来,愿意交给他管理,用于发展经济事业。他以银行起手,经历过朋友的误解、嘲讽、甚至被人刺杀,也不改经商要贡献社会的初衷,最后获得尊敬和信服,奇迹般地建成500家以上的企业,被人们敬为日本资本经济之父。他的经历,可以说成是近代版的慎终追远。

受过儒家教育的人,能始终坚守君子的人格,做到慎终,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伟人才会难得。今天很多当代日本的企业家,也学习他们,所以,整个商界,以忠信为基本,以贡献为美德,维持着公认的信誉。事业繁盛。尽管也有不少人一旦有了成绩,就开始享受,忘记初衷,不再努力,导致破产。不过整体商界以忠信和贡献为荣,偏离轨道后,人们懂得再次吸取教训,参照祖先或者创业者的精神,走回来,这就是追远的作用。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祖先,诋毁祖先,丑化祖先,毁掉祖先留下的为教导人仁德的寺庙、文献和文物,让人想不起来祖先的德行,功绩,做法,不敬祖先,嘲笑贤德,就等于毁掉这个民族的灵魂和道德,是最大的罪恶,文革十年,毁掉的是中国人的道德,人们即使新修寺庙,也以不敬之心随意对待,不过是为了利用古人捞钱。古装剧和小说,依旧丑化古人,以阴险狡诈为主题,让人们以为,这些就是古代中国人的主流形象,让人自觉远离祖先,嘲笑祖先,怀疑祖先,民德何以归厚呢?只能败坏。这,正是中共毁掉传统文化的目的,让人遗忘和厌弃祖先。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一)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一) wenyi 周五, 09/21/2018 - 02:09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21日】

学而篇,从起头的“学而时习之”讲到“民德归厚矣”,基本上,儒家的首部经典——《论语》的核心(教育)主旨,通过孔子师徒四人的论答,已经阐述清楚了:读书学习是为了明白如何做人,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只要在家孝悌,在外忠信,亲近仁德的人,无论是否接受过教育,都算是有学问的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追忆和继承先祖的高德要道,使得天下民德仁厚,获得太平。此为孔子教育的目标——德化天下,守护人善良的本性。让人心免于败坏。

那么接下来的最后几段话,显然换了角度,涩泽荣一的解读讲义,跳跃了几段,我先把他跳跃过去的部分,先行读解,然后大家就会明白,这最后的部分,为何换了角度。看似随意的论答,实为人生关键的智慧。

先看第十段。这里出现了中国人常说的温良恭俭让。

原文第十段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子禽问子贡:“我们的夫子(对孔子的称呼,相当于现在的先生或者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邦国,诸侯国)必会听闻到(得知)这个国家的政事,是我们的夫子自己求问得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我们的夫子为人具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的德行,因德高而自然得到的,夫子的所谓求得(轻而易举得知诸侯国的政事),那都是不同于一般人的所求的。”

解读:赞美孔子德高望重

这一段,很明显,切换了角度。就是前边已经把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主旨阐述清楚了, 教育就是为了民风归厚,为了让人学会正确的做人的道理,那么,孔子自己是如何做的呢,人们对他是如何评价的呢?他自己是否像教育别人那样,做到了仁德,成为厚德的君子,让人因此人心归附,自觉仰慕他了呢?于是这一段就开始总结孔子自己平时都在做什么,以此体现出他的德行有多高,我们后世的人和弟子,都要明白这一点,向恩师看齐,突出孔子圣人的德行,能够不求而得,所有人都信任他,仰慕他,向他告知国政,同时请教他治国的道理。

所以这一段看似与前边内容大不相同,突然像断了联系,实则紧密相关。大有深意。《论语》一直读下去,将来就明白,很多人向孔子请教治国的道理。虽然请教后,很多国君却做不到,或者说一时做了,最后还是急功近利,把孔子以德为政的教导付诸实践后,获得一时的强盛,就马上要称霸天下,最终又走向败灭,霸主因此不停地更替,这都是因为大家没有真心地重德,把孔子的教导当作手段,一旦获得兴盛,马上就霸道起来,半途而废了,自然也就无法坚持到最后,国家就从新败落或者灭亡。

但是也说明了一点,人们因孔子的高德而仰慕他,即使做不到,也想请教他指点迷津。因为相信孔子没有私心,到哪个国家,都在劝善,一心为人行善。从不谋求个人的功名利禄。告诉他自己国家的政事,不会被拿来搞阴谋,不会构成对自己国家的任何威胁,反而能得到孔子的指教,解决国家眼前的困境。所以很多人包括国君,都主动来找孔子,慕名求教,告知国政实态。自然,这就是孔子不求自得的原因。与别人不同的求的方式。

就是说,这段话是通过两位弟子的问答,告诉大家,孔子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具有圣德的君子,我们要像孔子看齐,关心天下百姓,关心国政的得失,成为让人信任,安心,仰慕,能无私地教化人心,让人真心追随的人。实现导正民心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何“学而”篇结束后,马上就进入“为政”篇的原因。弟子们非常明白,在他们那个时代,春秋时代,诸国争霸,百姓罹难,首先要导正国家,辅佐国君走正途,有德行,关心百姓,向先祖帝王学习,治理好国家,才是最关键的,上边正则百姓安泰,上行下效,所以,孔子办教育,希望从上辅助和教导君王效仿先祖尧舜以来的圣君,为政以德,民风仁厚。自然国家太平。

所以,儒家教育,非常关心国家和百姓,讲求无私奉献,为国尽力,认为这是君子的要务和责任,就连帝王之师,也多为大儒,原因就在这里。把国君教导好了,整个国家和百姓才能重德,国家才能安泰。尽管孔子时代,很少国君做到,但是他真的教育出了一大批弟子,都能传承他的志向,最后使得儒学成为帝王的正统教育,也成为天下正统的教育,一直到文革前,都是教育的核心,所以我们过去的华人,以道义为荣,以功利为耻。孔子真的实现了他的理想。

关于“温良恭俭让”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后世常说的温良恭俭让,就出现在这里,就是从这里来的。其实就是孔子的五大德行,仁德的具体表现,所以,一直被后世的中国人当作具体的道德规范来奉行。

温,就是态度温和,令人感觉平易近人,很亲切,不会给人高高在上,很高傲,难接近,难伺候的感觉,让人很放松很安心,很愿意靠近和信任。向他倾吐烦恼。

良,就是良心,对人好,不会害人,也是让人安心信任。恭,就是态度恭敬,尊重别人,体谅别人,不伤害别人的心。让人很舒服,很感动。这也是善待别人的表现。

俭,生活简单质朴,不奢华,不过度,节俭常常合在一起,就是此意,一个人讲求节俭,就不会追求物质享乐,也就不会被利诱,能坚守原则和德行,当然也是仁德的表现。

让,忍让大度,不会跟人计较。这样的心胸,自然能容人,人们就会喜欢他,也自然会信赖他。

这就是温良恭俭让,这五德的主要含义,能这样做,人们就会信你服你,所谓众望所归,靠的就是人格的力量,孔子显然是做到了,二千五百年来,被世界奉为至圣先师,这个地位不是孔子自己要来的,而是后人的自然仰慕和追随的结果。所以涩泽荣一才认为,孔子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他是帝王之师,百姓之师,只求人心重德,国泰民安,不求个人得失,却因此获得了千秋功业。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二)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二) wenyi 周六, 09/22/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22日】

接下来,是《论语》的第十一段,这段话,突然回到关于孝的论述,不少人将这段话当作慧眼识英才的智慧,但涩泽荣一的讲义中同样没有解读,我们可以试着发挥自己独立的思考,并教给孩子。有趣的是,当我试着讲解给自视才高的傲慢的女儿后,她的反应出人意料,对待其父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第十一段原文与大意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段,是孔子的教导,意思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孝敬父母,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父亲在世的时候,可以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可以观察他的行为,如果能做到三年不改父亲在世时的志向,很努力地坚持着,就算是尽到孝心了,是个孝子了。

为何再次讲孝

这一段很显然,与前一段两位弟子评价孔子德高望重(走到哪个诸侯国,都能受到各国仰慕求教,被主动告知国政)的对答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像前边的九段话,彼此紧密相关,而是从第十段开始,角度不断变化,几乎每一段看起来都是独立内容,但是却从未离开前边九段的论述核心。起到不同角度论证和补充的效果。

这一段,突然又回到孔子论述孝的内容。是否与前边孔子的弟子有子所说的孝悌是君子为仁之本有所重复呢?其实,在《孝经》中,孔子把孝分为三个层次,侍奉父母是孝的开始,是做人的第一阶段应该做到的,第二就是辅助君王治理国家,第三,就是留下高德成为教化民风的榜样,以此立身立命,完成此生的价值。同时孝道就是最好的为政要道,所以,孔子留下的孝道,是实现人道的非常实用的办法,可以具体实践于任何一个领域和人生阶段的办法。孝道就是仁道的具体做法,它可以修身,持家,治国,万事都可以运用它来解决,非常实用。

也就是说,孔子一生主要是讲做人的仁德,而实现这个修养的捷径要道,就是孝道。孝道里有尊老,敬重,承担家庭重担,尽到责任和义务,懂得感恩和照顾关心等含义,都是孝字所包含的,一个人懂得在家以恭敬的心态对待父母,尽心尽力照顾父母,关心父母的起居饮食与精神状态,那就是学习仁道的开始,学习如何恭敬待人,学习如何照顾和关心他人,懂得感恩与谦卑的开始,懂得为人担当责任与付出心力的开始,是为他的,是学习无私付出的善行的实践。是学问得到最初的历练、打下基础修养的办法。

所以,这是基本,孝道永远都是仁德的基本,在这里,不是重复,而是进一步强调孝,并且角度有所变化和侧重,孔子一边强调孝道,一边又教会弟子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做到孝行的办法。

孔子教你慧眼识英才  

仁者见仁,那么智者就会见智,孔子的这段话,从智的角度看也是一个非常英明的识人之法。有人将它看作是选拔人才的办法。为什么呢?

在古代,中国对启蒙的教育看得很重,《三字经》在今天也许没有几个人读过,但是都知道这样一句古训,就是养不教,父之过,它就来自启蒙教材的《三字经》。这句话表明,古时的父母,把物质生活是否优越,是否能提供好的生活条件,看得并不重,而是把做人的道德教育,看成是第一位的,养而不教,才是罪过。所以,古代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教育孩子做人要有仁德。同时留下祖传的家训,代代传承。一般来说,父亲的教训几乎就是祖先的家训,每个家庭家训不同,志向不同,有的以经商为业,有的世代为官,有的是农家,家训自然不同,但是做人正直,仁义孝悌忠信等道德内涵,是不会变的,所以,父母会传承家训给孩子,让孩子立下志向,一般来说,那时候的孩子都很听话,懂得这是孩子的本分。即使内心不理解或不心甘情愿,也不敢忤逆父母。那时候,看他是否孝敬,听他讲话,了解他的志向,就知道了,不管内心想法如何,至少他听话了,不敢让父母失望,也就算是孝顺的孩子了。所以父在观其志。

等到父亲去世,没有长辈看管了,主要就看他的行为了,他能三年原封不动地坚守父亲在世时的做法和志向,就算是有心的孝子了,无人看着自己,或者自己当家了,成为家主了,还能尊重父亲,珍惜父亲留下的人和事业,珍惜父亲的一切,三年不忍更改,那么此人就是有心人了。是一个有情有义,不会忘本,不会恃才而骄的人了,主要体现一个恭敬谦虚和感恩的态度。这样的人,懂得珍惜别人,懂得感恩,可以放心地信任和培养,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就看他对待父母的态度和做法。

很多人没有父亲看管了,就很容易变,甚至觉得父辈是老古董,不如自己聪明,一旦父亲去世,就马上暴露本心,很快改变父亲的做法,或者很多规矩都改掉了,也不懂得尊重跟随父亲的旧人,急功近利,或者为官不正。那么这样的人,很容易自以为是,很容易以自己为核心,难挑重担,便不是可用的英才。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知感恩和怀念,如何值得信任,将他看作可用之才呢?所以,孔子这段话,也就被看作慧眼识英才的智慧。

体现孔子宽容的孝道

为何孔子讲三年呢?一个是孔子认为父母养育孩子头三年很辛苦,所以守孝三年报恩,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段话也体现孔子宽容有度。

孔子讲孝道,不是为了孝而孝,而是通过孝道的体悟和历练,升华人的德行。最后成就具有仁德的君子。孔子是圣人,他虽然提倡孝道,但是并不过分苛求,一个人只要懂得基本的仁义忠信,守住大的原则和道理,那么对待父亲留下的具体志向和做法,只要你努力过了,用心过了,也就算是尽力了。毕竟时代在变,具体情况会不同,做法一成不变,也不可能,而且,孩子长大后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人生理想,如果真的自己按照父亲立下的志向做了,很认真的做了,发现自己真的不是考科举,今天说的读大学的料,或者家里经商,自己不管如何努力,都不是经商的料,那么家里如果有其他兄弟在,那么考虑重新立志,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只要做人重德,也是无可厚非的。

孔子不是一个教条的人,懂得实际情况实际处理,之所以告诉人要坚持三年不改父亲定下的志向,是为了让人记住恭敬、感恩和谦卑的心,记住做个懂得珍惜别人的有道义的人,莫要把功名利禄和个人的才华前途看得过重。修养自己的德行,才是最重要的,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懂得踏实干好眼前每一份工作,一心一意对待工作和敬重上司以及同僚的人。

女儿出人意料的反应

我的女儿很聪明,但是也很傲慢,总是看不惯他父亲的一些她认为低俗的看重金钱的言行。以看不起的态度在说话,我以父母养育之恩来劝她,让他改正对其父亲的不敬的态度,很难奏效,于是试着把这段话和我的理解告诉女儿,她突然吓了一跳,自言自语:“我做错了,以后可不要在别人面前再说爸爸的缺点了,否则,别人会认为我是个没有良心的人,那我的形象就太糟糕了。”

尽管她并不是发自内心懂得感恩,而是为了顾及自己的形象,但是也可以看到,人学了圣贤的道理,还是会收敛自己过分的言行,能起到警戒的作用。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三)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三) wenyi 周日, 09/23/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23日】

前边一段,是孔子判断人是否做到对父母尽孝的观察方法,那么接下来就是其弟子有子关于礼如何智慧运用的方法,体现有子在实践中对“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的高度领悟。可以看作《学而》篇中“智”的部分。也就是告诉我们凡事不要教条和偏执,要学会把握一个度,这样就能让人处世游刃有余、立于不败。

十二段的原文与大意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段话,大意是说有子对礼的认识,把为何要有礼的存在,如何合理运用都讲得很清楚。有子说:“礼的存在和使用,(是为了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使大家和睦相处)为的是达到彼此和睦的目的,所以和为贵。是先王留下来的,一直遵行的治国之道,那是非常美好的,因此无论大事小事都可以遵循这个目的来运用和处理。但这样做,也有不可行的时候,就是仅仅为了和睦,而没有节制地一味避开或者缓解矛盾,则是过度的行为,这样也是不合理,无法行得通的。”

和为贵  但过度则姑息养奸

我们看有子对于礼的认识,体现了一个有节制的度,此为中庸之法的理解和运用,而中庸之法,大家可以看作是一种儒家学问无所不在的智慧,教人立于不败的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它其实是为了让人守住正道。这里体现在对礼的非常智慧的理解和运用上。

我们常说对人要有礼貌,这是我们老百姓从古至今最俗白的理解。礼貌就是待人要尊敬,敬的内涵最为明显,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最直接的要因,也就是受到嘲讽和屈辱的愤恨,被人轻视怠慢都是人最无法忍受的,所以,礼最直接体现在敬,能尊敬别人,看重别人,珍视别人,一般就不会轻易招致矛盾,也就能保持和谐的关系。这是人要讲礼的主要原因,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和睦。所以和为贵。但是迁就恶行的息事宁人的做法,则不会带来真正的本质上的和睦。

所以要把握一个度,如果一味地为和谐而和谐,为息事宁人而为,很容易姑息养奸,走向反面,纵容人的恶的行为。

比如大家现实生活中遇到仗势欺人,以强凌弱的现象,你敢不敢仗义直言呢?不少人怕指出对方的恶行会使得对方不高兴从而招来更严厉的报复,从而委曲求全,甚至违心地附和,这样不分善恶是非的求和睦,是得不到真正的和睦的,只能让对方变本加厉,觉得恶行非常好用,谁都不敢不从,反而助长歪风邪气,对作恶的人,就成了纵容。

所以要有适当的礼来节制和约束双方,无论上下,无论何种身份,都应该遵守各自的本分,相互尊重对方,这样才有真正的和睦。无论君臣,官民、夫妻婆媳和父子,都是一样的。不信请先看君臣。

古人上待下,同样有礼

上待下讲礼,最能理解的就是古代君主礼贤下士的行为。如尧舜求贤,如周文王拜姜太公,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都是帝王们留下的典范。就不必细说了。

古人讲君待臣民如子,那就要对臣对民慈爱关怀,如同父亲,还有言传身教地教导臣民如何做人的责任,自己就是君子的典范,为官者也是父母官,怎能仗势欺人呢?这就是上位者基本的责任和本分,失去这些,就是无理,必然也就无礼。

我们听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话吧。君臣的关系其实就是父子关系的扩大,在社会最高层次的体现,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孔子讲孝,学习舜帝以孝治天下。孝表面讲子对父的敬养,实则是彼此的善待关系。没有父母的悉心养育呵护之恩,哪来的孝敬呢?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种相互尊重和珍惜的关系。只有圣贤境地的人能做到超越一般常人的以德报怨,那是远古神传文化中留下的典范和榜样。

再来说夫妻,也是一样,一直讲相敬如宾,就是相互尊重礼敬,如同对待宾客一样。夫养妻、保护妻子,关心问候是义务,妻子相夫教子,尊重丈夫的决定,管理家庭如同君臣的关系,彼此关照,相互尊重扶持。只不过是内外分工不同罢了。

孔子前边之所以只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体现孝的合理理解,体现对子女一方的尊重,要求子女遵行父母的吩咐和做法的同时,也尊重子女独自的特点,你只要在父亲过世后,能三年守护父亲留下的一切不变,就算是孝敬了。也是中庸之道的运用。给人留下不偏执,不过度,不教条,理性处理事情的智慧。

所以并不是仅仅下位者要对上位者尽礼。上下都有自己要遵循的礼和本分,因此没有具体的礼来节制“和”的度,就会犯下过犹不及的错误。这是运用礼来待人时,很容易出现的毛病。一味地迎合讨好,忘记彼此尊重善待的基本宗旨,是不可取的。

所以读孔子的这本《论语》,你就不会将中共灌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这样的谬论、歪曲古代礼教真实内涵的阴谋,信以为真了。误以为自己的祖先很愚昧,那就上当中计了,虎毒还不食子,既为君父,如何会不讲善恶是非地要子民的命呢?我们本是智慧无比的民族,如何会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分不清呢?这不是歪曲丑化我们的祖先和民族,让我们敌视自己祖先,敌视传统文化,道德迅速下滑的阴谋吗?因此必须还原真相。

礼节的原意:以礼节制

我们经常将礼节视为一个名词,其实礼和节两个字是分开的,并不是一个意思。合在一起,是以礼节制彼此行为,规范各自的行为,以达到不过度、不轻易犯错、相互尊重的目的。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和睦的关系。如今把礼和节混同成为一个词,反倒不懂礼的真正内涵了。

大家可能发现了,前一段孔子讲的孝,这一段有子讲的礼,都涉及到了具体的运用,主要偏重教会大家合理有度的方法,也就是中庸之道的运用。也就是说,前边告诉你做学问的目的,受教育的目的是学会做人的正理,从孝悌入手,接着出到社会主要讲忠信,把握住这个原则待人,就能锻炼你成为一个仁德的君子了。然后呢还要注意把握一个度,注意运用中庸之道来理性思考,不要死读书,学会灵活运用,智慧地处理。

把仁义的宗旨和具体运用时的中庸的智慧,都一并交给了人。这样一来,当然我们的民族,就会既有仁德,又有理性和智慧了。

这几段解读完,终于在下一段,又能看到涩泽荣一的讲义了,我们下次再谈。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四)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四) wenyi 周一, 09/24/2018 - 02:07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24日】

前边一段是有子对“礼”的认识和智慧的运用之法,那么接下来就是他的第二段关于“信”的论述。同样体现了有子对于“信”的十分理性的认识。运用的思考方法还是中庸之道。到了这段话,涩泽荣一的解读终于出现了。

十三段的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段话是何意呢?我们先看涩泽荣一是如何解读的。

涩泽解读如下

有子说:“跟他人的约定,如果符合道理,那么许下的诺言,可以去履行,但是如果许下的诺言,是违背道德义理的,就不能去践行。对人恭敬固然应该,但是要有礼来节制,保持一个度,这是最理想的做法,否则,过度地恭敬,不分身份场合地恭敬,反而容易招来对方的轻视和嘲弄。因此而招来耻辱。而对于婚姻结成的外戚(显然“因不失其亲”的“因”,涩泽解读成婚姻的姻)只要交往得当,不过度依赖,即使不是近亲的关系,也是可以像对待同宗亲族一样,相互信赖的。”

跟人许诺的时候,这件事是否是正确的,或者说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都是要深思熟虑的。因为一旦发现履行这样的承诺,是一件恶事,坏事,或者说,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到,那就无法去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变成不守信用的人。勉强为了守信而为,很可能违背人道,甚至触犯法律。恭敬待人的关键是不能超越礼节,否则,反受其害,招人轻蔑。

而对于婚姻结下的外戚,交往的方式超越限度,同样受害。

以上就是涩泽荣一对有子这段话的解读。

现代人最重要的处世之道

涩泽荣一的解读非常正确。有子讲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太重要了,今天的人正因为没有接受过这些传统的道德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屡屡出错。对于信的问题,我们今天的人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要开始面对,就会遇到这些烦恼。很多人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十分糟糕,如果父母也未曾受过这些教育,也不会教导孩子如何与朋友交往,等孩子到了大学,困扰不断,变得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得了自闭症。很大的原因就是没能接触自古最正统的圣人传下来的处世智慧。

举个例子,这是我儿子大概十岁左右时,发生过的一件事。记得孩子闹着要买一部打印机,我个人认为不太需要,很麻烦,但是其父亲认为,从此可以印制相片,孩子高兴,很积极支持。我为了尊重丈夫,同时也想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于是跟孩子立下约定:如果他们两个(大女儿与儿子)能负责将来打印、护理和购买墨水盒并进行更换的所有事情,分工负责,那么,我就同意。

结果,两个孩子为得到打印机,想都不想就答应了,尤其是儿子,被姐姐分派购买墨盒的任务,其余的一切工作,都女儿自己负责。她电脑很熟,因此出门购物的力气活,就交给弟弟了。我当时非常担心,认为姐姐必须考虑弟弟还小,根本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完成。离家最近的电器店也要骑自行车20分钟,还是车道。他一个人,比较危险。但是儿子逞强,坚决说自己能做到。

结果第一次要更换墨盒,姐姐催他去购买,他就没买来,还哭了。说,电器店没有对应的型号,改道去别的店,也没有,又累又急,急得大哭,姐姐还骂他没用,责备他既然答应了,就要负责,赶紧想办法买回家。否则就没法打印明信片了。

我立即阻止姐姐,不要再为难弟弟,这已经超出他的承受力,勉强做,会出危险的。于是我温和地告诉他,我会去买的,以后记住,不要轻易答应任何事,做出承诺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是否承担的起,或者是否是对的事情。如果轻易答应,发现自己做不到,或者是一件危害他人的事,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不做失信,做就会伤害别人或者力不从心,还是让人不满意,等于失信。所以这件事就当作教训,以后要牢牢记住。一旦真的不小心答应了不该答应的事,发现了就向对方道歉,同时讲明理由,否则,做了,就是错上加错。

其实一开始我就想替他去购买,但是很多事情,他如果没有亲自经历过,就不会深切地体悟到这些道理,因此我当时就让他自己试着做一次,这件事,也就变成了好事。他一直记住我当时说过的话。

不合理则为不义

儿子的经历,属于涩泽讲的超过自己能力的承诺。这样的承诺,也是不符合义的承诺。也就是说,对方让自己答应做的,是超出了自己能力限度的事情,是强人所难,当然是不义之举。虽然他自己一高兴就答应了,但是我当时提醒的话,姐姐也知道,她作为姐姐,应该想到保护弟弟,爱护弟弟,姐姐逼他去守信,当然就是不义之举。所以这种信,是不符合道义的,是强人所难,当然不可取。本人也应该意识到,从而停止履行。弄不好,出车祸,很危险。

那么,答应的事情如果是危害他人的,就更是不义之举了。比如某个人对你有恩,为了报恩,就答应对方去做坏事,去帮助打击别人,伤害别人,那就是做恶了。我经常说,孔子讲仁义在先,讲信用绝对不能离开这个根本的原则。所以,信要近于义,要符合道义,方可履行。一切违反道义的,都不能去履行,也就是“言不可复也”。当然最好就是从一开始就谨慎,三思后行,不要轻易就答应。

再次体现中庸的智慧

孔子一直讲在外与人相处,要“忠信”让人主要在忠信上下功夫。因为言而无信,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谁也不敢再与你交往。你该如何生存于世呢?这是为人处世非常关键的德行。所以,有子其实也是围绕孔子讲的“信”在论述。并未离开之前的如何做学问,成为仁德君子的主题。

只不过,再次展现了中庸的智慧。让人把握一个度。避免过犹不及,不小心违反了道义的原则。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也是同理,比如你是个长辈,在家里恭敬对待自己的孙子,给他鞠躬行大礼,则不合礼数,又比如,做师父的,跪在学徒面前,恭敬学生,想想都不对劲,等于侮辱自己。同时也让孙子或者学徒陷于不义。凡事讲个度,要符合各自身份或者场合。所以,要符合礼节的规范。这样才能远离受辱的境遇。

对待外戚,也要注意分寸,须有里外之分,否则,外戚的过度干预,就会让家、国失去正常次序,造成灾难和纠纷。这个体现在历代的外戚干政的危害上最为明显。一切都要适当而为,过,则会造成相反的结果。反倒违反道义。

到这里,《论语》几乎把中国人几千年遵守的“仁、义、礼、智、信”这五大做人的常理,和智慧,都涉及到了。所以开头的《学而篇》,是整部《论语》的核心,是主旨,做人的道理,几乎都讲到了。因此,这也意味着,这一篇,所剩不多了,很快就要完结。只剩下最后的三段。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五)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五) wenyi 周二, 09/25/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25日】

《学而》篇前边的十三段,讲的是学问的核心和如何合理运用的智慧。也就是说,实践仁德,不断升华人格修养,此为求学的目的,懂得做人的正理。但是教条读书,则会犯下过犹不及的错误,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所以又讲了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可惜后人真正能领会《学而》篇深刻含义的人,并不多,这样一来,即使同学一部《论语》,境界也绝对不同。有人能成为智慧的大儒,能达到贤人的境界,那是因为他们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运用正理修正不足和错误,从而不断升华。

把学问的本质核心和如何智慧运用的思考方法都讲完后,孔子接下来,做了一个总结,也就是何为好学的总结,等于是呼应孔子开篇那三句话的论点:学习做人的道理,不断实践,并与朋友切磋,修正不足,树立远大的君子的志向,就算人们不理解自己的人格追求,又有何妨,此生无愧天地,无论贫富,只要能完成自己人生的价值,那就是最大的快乐。

也就是说,实践仁德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获得人格升华和智慧的过程,人的视野和度量,也会不断扩大,能束缚自己,让自己困扰的事物,必然越来越少,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越来越强,那么谁还能让自己轻易动气呢?

因此,既然是总结,必然还是会回到如何做人,提升精神境界的问题,强调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好学。

我们接下来看最后总结部分的第十四段。

第十四段原文与大意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说:“君子对待饮食,不追求口腹之欲,对待居住条件,不求安逸富足,但是对于自己承担的工作和职责,会非常勤劳快捷,且智慧恰当地对应好、处理好,做事敏捷机智,同时言语谨慎,举止稳重,就能很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了,不过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经验不足时难免出错,这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要亲近有道高人,遇到难题就能接受指教,发现不足和错误,就能及时得到纠正,做人的境界就会升华,能够这样做,那就是我说的好学的人了。”

好学为何要安贫

这段话,涩泽荣一并未解读,他直接跳到了下一段具体的论述。我们自己来探讨。

很明显,孔子是在讲什么是好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指君子的志向不在求得物质上的享乐和安逸舒适的生活。

注意,这里不是反对富贵舒适,也不是鄙视物质的丰盛,而是不求,不执着于此的意思,如果人为此而活着,就会被物欲缠身,失去做人的道义。而非反对人富裕。

如果你能富贵而有德,不追求享乐,那么富贵本身并无过错,还可以有能力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读书,不能读教条了,以为孔子反对人拥有富贵了。孔子只是让想要成为君子的人,不要被物质利益和享乐的东西毁掉自己的心智和品德。所以要能安贫。

好学实为乐道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两句就开始正面讲如何做人做事了,既然不能以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追求,那么,就要乐道,具体做法就是在工作上勤勉,快捷,并且合理智慧地对应。这个“敏”,有反应快捷,应对迅速的意思,又有智慧的意思。比如处理国家大事,你既要快,又要懂得分辨轻重缓急,还要考虑不同人的现实接受能力和条件。推行一个政策,也是如此。具体地方适合农业,还是适合手工业、商业,适合种稻子,还是大麦,等等具体事物,都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为百姓做出判断。

这个过程,处理事情,做事情的过程,包括在家的孝悌行为,都是学习,都是做学问,过程中会出错和茫然不解,所以要求教于有道义的高人贤者,得到智慧的指导,就会不断地修正不足,那么学问不就长进了吗?

这就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做学问的要道,这就是好学人的行为。他们求的是实践中悟出做人的真谛,也就是乐于求正道。

学问的真谛在于做人求道

大家看看,这不就是在总结和提醒学问的真谛吗?学问就是做人的学问,所以要不断实践,在日常工作中,天天遇到要面对的人和事,去按照师父的教导来做,不停地实践仁德的过程,就是做学问的过程,所以,孔子强调要勤快地做事,在家呢要勤快地侍奉父母,爱护弟妹,照顾家人,在外呢,同样勤劳机敏地做事,只有这样踏踏实实地工作,才能得到锻炼,因为过程中,会不停遇到难题和疑问,不停地思考和处理,就会把师父所教导的道理,真正运用和掌握,最后举一反三地领会贯通。

否则,就算学完了道理,甚至懂得了中庸之法,没有运用过程,就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少说话,多做事,不断请教和修正,才能学有所成。人格修养和智慧才能不断提高。这就是好学,这才是爱好学习。

所以说,孔子讲的学问的概念,跟今天完全不是一回事,孔子等于反复提醒人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天天看书,也并不一定就是好学了,日常实践,在做人的实践上下功夫,诚恳工作,勤快工作,既快又好,做到了君子的仁德,才是好学。也才会真的感到自己在进步,最后能应对自如,处变不惊,从而乐此不疲,求得人生正道。

好学就是安贫乐道

这一段孔子的讲话,前为安贫,后为乐道,好学就是乐道,所谓“就有道而正焉”。孔子其实让人安贫乐道,做学问就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安贫并非喜欢贫穷本身,而是说,即使贫穷,也能保持快乐的心态,一心求道,不会被贫困所烦恼担忧,失去气节。孔子重点讲安贫,是因为人最怕贫穷,为求富贵的享乐,多少人铤而走险,最后迷失心智,堕落成恶人。所以,重点讲的是安贫,而非厌恶富贵。下一段,孔子就会论述这个道理。涩泽荣一的解读也会出现。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六)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六) wenyi 周三, 09/26/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26日】

接下来的第十五段,是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这段对答,既道出经商之道的本质,所有成功者的必备修养,同时也是以此为例,目的是讲明何为真正的好学,是对前一段话的具体展开。而涩泽荣一,则看到了学无止境的教导深意。

十五段原文与大意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段话的大意是:子贡对孔子说:“贫穷却不会因有求于富贵者的帮助而作出谄媚的态度,以期得到好处;富贵者也不会因为自己拥有财富和地位,而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看轻别人,傲慢待人。如果能做到这样,老师您认为这样的人是否就是好学了呢?”孔子回答说:“也算是好学了吧,不过,还是赶不上贫穷却能乐道,富贵却能好礼的人啊。”子贡说:“《诗经》里有这样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必须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孔子说:“赐(子贡本名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孔子是其师,可以像父亲那样直呼其名。)啊,可以开始与你一道谈论研究《诗经》了,告诉你已经了解的,就能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深意和来历。”

涩泽解读

涩泽荣一认为,“这段话是为了教导子贡这位聪慧机敏的弟子:做人的学问,是非常深奥,没有止境的。”

“普通人,贫困之时,很容易卑躬屈膝,失去做人的气节,向权贵低头,表现出违背本心的卑微讨好,好话说尽的谄媚姿态。一旦富贵,又因为有权有势,高高在上,任性妄为,待人极为傲慢无礼,轻贱他人。”

“子贡不是一位轻易被贫富境遇影响而动摇的人,认为自己能做到富贵而不怠慢别人,应该就是孔子说的好学的人了,于是稍微有些得意,所以特意问孔子这样的问题。可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过是没有这些常人容易犯的错误罢了,但是并未真正领会乐道的深意,对贫富的高境界的领悟,还是没有达到,因此,孔子表示肯定后,对子贡开示了更高一层的道理。‘贫穷时也要做到乐于求道,富贵时更能好礼,心善待人,遵从义理,不改恭敬谦卑之心,那才是更高的境界。’”

涩泽还说,孔子指出子贡的不足,就是太容易满足仅仅没有一般人的缺点而已,没能领会学问的真谛,还以为在对待贫富的问题上,够谨慎对待了,能实践君子的品德了,没想到孔子的训诫,使他一下醒悟过来,孔子是用贫富方面的学无止境的道理在教导弟子,做学问,奥妙无穷,不可自满,所以子贡很快领悟到《诗经.卫风.淇奥》的那句话,讲的就是孔子开示的道理。对贫富以外的学问都能悟到实质了。

子贡求教孔子  自己是否是好学者

这段师徒对答,讲的就是安贫乐道的两个境界,和学无止境的道理。涩泽荣一的理解是相当准确的。其实这段对答,是接着上一段孔子说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的进一步具体的展开,通过富贵与贫贱的对待方式的讨论,讲明真正的好学就是在任何情形下都能乐于践行正道,不为身份地位贫富贵贱所左右的态度。此为真正的好学。

所以,子贡听了孔子的判断好学者的论述,就觉得自己对照看来,应该是属于好学的人了,所以才有些自我陶醉,问起自己的认识是否对,等着孔子肯定自己是好学者。当然是求教的时候,不自觉露出的自满。

如果子贡当时没有自我满足感,就会知道,真正懂得学问的人,真正好学的人,会领悟到做人最后求的是乐道的境界,乐于践行道义,哪里会随着境况的改变而动摇呢?所以就能安贫乐道。自然富贵者的傲慢也不会存在,不管何种身份地位,都能安然于本心,自然做到好礼仁善,对任何人都会一视同仁。

所以,通过孔子点拨,他很快明白自己的不足,马上想起过去读过的《诗经》的话,工匠们切割兽骨,雕刻(琢的意思)玉石,把形体构架做好了,还要进一步精细地打磨(磋是指对兽骨,磨是针对玉石,都有精细加工进一步打磨的意思),还要精益求精,这就如同君子做学问的态度,永远不要自满。学无止境。

孔子很欣慰子贡的悟性,赞扬他,能够从古人的话中,悟出深意和诗人的本意。告诸往,就是告知那些过去的事情,知来者就是不停留在表面意思和现象,知道作者和老师说话的本愿,能够温故知新,悟出新的境界,无论新旧知识,都能融会贯通,一通百通。通过贫富讨论,懂得了所有学问的本质:学问深不可测。

当然这里也告诉我们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首先指的是道德的境界,而非现代人的理解。古代有神医华佗,有鬼斧神工的匠人鲁班,没有超越常人的道德境界,就不会得到这些超常的技能。所以古人认为,学无止境,首先在于做人的学问。道德境界提高了,技能和智慧随之就被打开,这就是古人为何重德的原因之一。

子贡是孔门经商高手

为何通过贫富来讲做学问是乐于求道,学无止境的道理呢?因为富贵是人最期待的东西,贫困是人最厌恶的东西,同时子贡又是经商高手,有着经商的天才,每天接触的就是如何面对财富的问题,他又是孔子得意高徒,悟性极高。因此《论语》里子贡的言行常常出现。为的是更好地以子贡遇到的常见的实际问题做为讲解学问的例子。

子贡是春秋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在孔门十哲中,他以言语闻名,善于雄辩,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在今天可说是外交家的才智。他最擅长经商,曾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端木遗风”就是指子贡遗留下来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儒商之道,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这样看来,孔子的弟子就有经商的高徒,等于侧面印证了孔子并不反对人经商有钱财,而是讲了经商之道的关键,如何对待财富的心态罢了。涩泽荣一曾反复说过这个问题,懂得孔子讲的安贫乐道只是一个面对财富的心态,不管贫也好,富也罢,做人的谦恭,礼让,仁善的态度,是不会变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聚拢人才,干出极大的功业,德高望重不仅仅是为政需要,治国需要,经商同样需要,带领大企业,更是需要这样的为富观。日本著名的当代钜贾稻盛和夫深谙此理,遵从的就是子贡的商道。

人们一生中,最难抵御的就是富贵的诱惑和执着,不是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俗语吗?说的就是人最常见的问题。通过这段话,通过善于经商,最为富有的子贡的问题和领悟,告诉后世受教育的弟子们,面对财富和贫困该有的正确心态和具体做法:贫困时乐道,富贵时好礼。所有的成功之道,本质就在这里。

可见,经商也是一条学无止境的修行路途之一,其中一种磨练学问的方式方法罢了。各行各业,都能领悟到同样的道理,涩泽荣一与稻盛和夫都悟到了这一点,认为成功不过是身后之物,根本不会过分执着。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七)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七) wenyi 周四, 09/27/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27日】

今天,终于读到《论语》“学而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孔子教人最智慧而快乐的获得功名的“办法”。这个智慧的人生教导,在日本教育中,并未消失,我的女儿在中学就亲身经历,因此念念不忘。同时我们看到,前边子贡讲到的如何对待财富,和今天讲到的如何对待功名,十分紧凑。把人们最容易执着的名与利,都说到了。因此“学而篇”到此结束。

最后一段的原文与大意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大意: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如何做人的道理。”言外之意,修正自己,有个好的人格修养,这才是安身立命的大事,才是得到信任、赏识、获得重用、最终获得功名的根本。

涩泽解读:不如具备赏识他人的能力

很多人容易将后边的“患不知人也”当作智谋的方法,解释得跟兵法一样,只有了解对方,才能有胜算,或赢得对方的心,然而涩泽荣一却说,人们执着于读懂上司的喜好,博得上司的关注,期待因此获得提拔,否则,就担心一辈子不能出人头地。这是错误的想法。

他在讲义中,对这段话,是这样解读的:“做学问是自己要提高修养,不是为了出名的虚荣心,即使自己修养很高了,却无人了解,也不必担心难过,与其耿耿于怀他人对自己不了解或不赏识,还不如烦恼自己为何不具备赏识他人的能力。为何境界见识如此低。”

他的这段解读,等于告诉大家,当你具备了识人的伯乐的眼光和见识,也就知道领导者需要具备何种素质了。与其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不如精进自己的修养。事情真的如此吗?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故事。那是日本一所普通中学的教导。

日本老师选学生干部  传用人之道

有一次,我遗憾地对女儿谈到,今天很少有人懂得孔子说的这句话了。女儿突然想起一件事,让我感到万分欣慰,日本现代教育,尽管传统武士的儒学教育,已经不再是主导,倒是并未完全丢失。
 
女儿上初中时,加入学校吹奏部,演奏各种西洋乐器。有一位女同学,精通各种乐器,可谓才高气傲,自我感觉很好。事情就发生在三年级本部学生毕业,要选下一界的新干部的时候。于是这位技术高超的女同学以为自己一定能被选上,即使不是部长,也应该是技术组组长。没想到她只是普通部员,干部的职位,一个也轮不到她。不仅如此,部长居然是平时技术很一般,最不起眼的。为此她受到很大打击,内心委屈不平,于是责问老师,为何自己没被看重,明明吹奏部,就数她技术最好。

老师听了她的话,让她先回去,一会儿老师要就这件事,召集全体部员,堂堂正正讲选拔干部的缘由。为此,女儿深受震动,认为是她学校教育中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教导。如果老师不解开大家的疑惑,也许那位女同学和全体部员,都不知道,一个人才高却不被人认可的原因。将来出到社会,就会四处碰壁,苦恼不断。

老师将人集中在一起后,告诉大家,选拔干部必须首先看人品人缘,而不是技术。她说,“你们也许认为部长技术很差,但是作为一个部的部长,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能否让大家好好配合,完成一次演奏,而你们的部长,平时人缘很好,爱帮助别人,照顾别人,从不骄傲,非常和气,而且总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大家。所以大家都爱听她的话,她具备部长的素质。否则,谁都指挥不动,技术再高,也没有用。”

从此以后,不仅那位技术高的同学变谦虚了,全体吹奏部的学生,就像注入新的活力,一个个懂得了谦卑和配合,懂得了人品的重要。懂得了考虑别人。

这就是日本中学在课外小组,老师针对实际发生的矛盾问题,对学生解惑传道的方式。现场进行人生教育。

女儿的故事证实了孔子说的这句话是对的,也证实涩泽荣一的解读有他的道理。一个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人做得好,即使技术才智不是太出众,同样得到赏识和重视,平时默默无闻的女同学,得到了老师的关注,最后提拔成部长,相反有着高技术的学生,因才高傲视他人,不得人心,说话没人听,自然不会被选为领导。

功名本水到渠成  何须执着

孔子这段话,跟前边教导子贡以何种心态对待财富是一个道理,安贫乐道,不等于反对财富的拥有,不等于让君子不要赚钱,而是对待财富的心态要正,你可以贫穷,也可以富有,关键是不被钱财束缚和左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始终保持乐道之心。同样,面对功成名就,世人的另一大追求,又该如何做呢?孔子其实是接着讲了如何正确对待功名的问题。在教弟子们不要迷失自己的人格。并非反对人们求取功名,而是告诉人们正确的不会被功名所累的求功名的心态。

也就是说,孔子前边讲了人最执着的财富,然后再讲人最执着的功名,人世间最执着的人的欲求都讲到了。

在孔子看来,获得功名最智慧的办法,和最高的境界,是不求自得,功名不过是做人做得好,最后水到渠成的身后之物。人只有这样活着,才会快乐。所以让人不必担心,不必患得患失,一辈子为功名所累。

学而篇结语

学而篇通篇都在讲仁义之道,先是教人在家如何实践孝悌之道,以及在外如何以忠信待人,让人懂得仁德的基本实践法;那么做人的基本道理讲完了,自然就是让人注意把握分寸,不要犯过犹不及的弊病,这样才能运用自如,人生不会犯下大错,造成大的遗憾和失败。最后以人最执着的富贵功名为例子,劝诫人无论追求什么,都不要为名利所累,活出不动摇的乐道之心,守住做人的根本不变。要活出智慧而快乐的人生。此为学习、做学问的根本目的。

我们看,既然“学而篇”从开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一直到子贡讲财富,都在讲做人,讲乐道,讲学习做人升华修养是最快乐的。那么难道讲功名时,孔子会教人如何攻读人心,为达目的吗?当然不会,学而篇不会在最后的一段,脱离讲做人道理的主题,脱离学习的目的。所以,还在劝人关注做人的道理。修养提高了,一切功名都是不求自得的。何必患得患失。

也就是说,直到最后,都在讲学习就是学如何做人。所以,人求富贵功名,最应该担心的不是别人是否了解自己有多大本事,而是要担心自己做人的道理是否明白,是否去实践了,如果你实践了,总能一心一意,认真勤勉地工作,谁都会喜欢你,领导也会看重可靠的人,当然学的技术也不会被埋没了,何愁不发达、没人知道你呢?

这最后一段话,其实在呼应最开头的第一段话的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怪罪别人,不就是君子吗?)可谓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整篇到此层次分明。主旨清晰。

“学而篇”解说到此,全部结束。这一篇是整部《论语》的宗旨,接下去的不过是从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的角度,分别具体展开讲如何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