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2年04月26日】
在墨西哥城时,我下榻的宾馆附近有一个查普尔特佩克(Chapultepec)公园。这里树木苍翠,花草遍地,风景秀丽。早在16世纪,这里就是阿兹特克国王莫克特苏马游乐和打猎的场所。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西班牙总督在此修建了避暑行宫,取名为“查普尔特佩克城堡”。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内的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nthropology)是拉美最大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是墨西哥城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人类学博物馆汇集了古印第安人文物的精华。它占地12.5万平方米。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是一个全面了解墨西哥历史和文化的场所。它展出涵盖印第安人的民族、艺术、宗教和生活的实物达60多万件。博物馆共分上下二层,共有23个展厅。第一层有12个陈列室,展出的是西班牙人入侵前的历史文物和考古发掘品。第二层的陈列室展出了是西班牙人入侵之后的印第安人的服饰、房屋式样、生活用具、宗教器皿、乐器、武器等。我在这里参观时注意到在第一层的很多陶俑、陶器、玉器、雕像极象在中国出土的公元前的文物。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居民。 除了爱斯基摩人之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都被称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主要集中居住在三大地区:一是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的玛雅人;二是墨西哥高原的阿兹特克人、托尔特克人、以及萨波台克人;三是南美安第斯山区(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印加人。印第安人在这三大地区创造了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和玛雅文明。但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比起玛雅文明相去甚远。玛雅人在科学、农业、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都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之前,整个美洲印第安人总数约几千万,约有一百多种语言,1200种土语。印第安人几近灭绝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瘟疫。英国学者伊恩.珍尼佛.格雷恩的流行病学著作《天花的历史》一书,引述了英国第一位公共卫生官员约翰•西蒙的报告,称在西班牙人开始殖民后,仅在现代的墨西哥地区,人口就锐减了3500万。除了带去天花之外, 西班牙侵略者还屠杀了大批印第安人。
来自中国的移民?
问了好几位中国朋友这张照片是什么人。开始大家都说是中国人,有一位朋友说是中国的蒙古人。这张照片看上去的确象是一个背着孩子的中国北方的蒙古大嫂。但她却是1899年的美国印第安人。这张著名图片是从美国公民入籍考试的M-623 电子小册上Copy下来的。我在墨西哥城也常看见一些纯印第安血统的人外貌特征和中国人很相似,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皮肤较黑。
图: 1899背孩子的印第安妇女 (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LC-USZ62-94927).
以前人们以为印第安人是红种人,后来才知道他们的皮肤是被晒黑的。印第安人又喜欢在面部使用红颜料给人容易给人造成错误认识。由于美洲大陆上从来就没发现发现过猿类化石更没有猿人了,只有猴子,所以诡辩的进化论者也没法解释印第安人是从哪里来的。印第安人在外形上具有亚洲蒙古利亚人的特征:头发硬而直,汗毛较细弱,颧骨突出,面庞宽阔,肤色比较深。遗传学家还测定出蒙古种族人体中线粒体DNA 的四类变体基因俱全,而美洲印第安人身上的DNA也有四种基因。随着考古学和遗传学的更多发现,学术界普遍认同大部分印第安人的祖先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亚洲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美洲人祖先有渊源关系。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端,另一端就是美洲的西北端。现在的白令海峡的平均宽度65公里,最窄处只有35公里,其间有2个小岛,两个小岛相距只有4公里。白令海峡很浅,平均深度42米,最深处也只有52米。由地质学的研究得知,在远古的一段时间, 海平面比现代低100多米。 也就是说白令海峡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座陆桥,成为连接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
图:白令海峡和阿留申群岛(“天之浮桥岛”)
另外从google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东海经朝鲜海峡,到日本列岛,到千岛群岛,经堪察加半岛南端,到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直达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在地图上,恰如连接亚洲与美洲的一条浮桥岛!其间岛与岛的相距,大都不过十几二十海里,真正是一座北太平洋上的浮桥。而在这浮桥岛南边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长年向东流动的黑潮暖流和太平洋暖流。从日本北海道经千岛,沿堪察加半岛海岸,穿过阿留申群岛(Aleutian),到达北美洲的西北部。尤其当海潮有利时,就是坐小船也能达到。
中华先祖拓荒美洲
本次人类的几大文明:古埃及文明、美索布大美亚(今伊拉克)的两河流域文明基本都是昙花一现,未能延续下来,印度文明也是多次被外来征服所打断。今天的墨西哥文化也与古代的印地安文明完成并没有继承关系。只有中华文明近万年(上下五千)延续不断。近代中华古史学者梁启超(已故)、 李约琴(英国,已故)、李学勤、罗伯特·坦普尔(英国)、宫玉海、林河(已故)、王大有、董立章 (已故)、史式、流波等人,百年以来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史和西方文明史, 创立发展了“新文明文化史观” 。宫玉海先生从破译《山海经》入手,阐述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一些本末关系和来龙去脉;林河先生从巫傩史、民族语言的角度阐述中华文明上万年,是源头;学者王大有自1978年以来,致力中华上古文明研究,他从解析图腾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华先祖拓荒美洲的历史。
这些学者认为:中华先祖开拓了美洲文明。他们认为中国古代的《山海经》里记载,很多部分是真实的。《海内经》所载是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华人种的聚居区,是中华民族主体生活区,也可看成是“王族”聚居区,所谓“四海之内,莫非王土”。《海外经》和《大荒经》,便是中华民族分支的生活区,因远离民族主体聚居地,故称海外。这些地区大都荒无人烟,地广人稀,属于新开辟的地区,故以“大荒” 称之。这些到美洲、东南亚、澳洲、印度半岛、东北非、西亚开拓建国的中华支族成为“属族”,古称之为“方国”,所谓“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因此,不论山经、海内海外经、大荒经,所记述的均是古中华民族先祖生活、开拓的真实记录。他们还认为,“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中华文明的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
印第安人和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智利等地的印第安人称小孩子为“娃娃”,墨西哥印第安人称“你、我、他”为“宁、内、侬”,称“河流”为“河”,哥伦比亚印第安人把船称为“赛舨(chamban)”,而中国至今仍将一种轻巧的木质小船称为舢板。而阿拉斯加的因纽特那留着垂髻的男孩,与华北小儿毫无不同。美洲的古物中常发现中国文字。古代美洲留下的石刻书法,与中国的甲骨文及金文极为相近。北达科他州有关机构根据这些“书写的岩石”,曾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曾一度访问过北达科他。”
夸父逐日
中国古代流传着夸父逐日的故事。《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这次人类文明刚开始之时,中国上古时期确实存在的夸父部落。 部落的首领叫做夸父。 “逐日”实际上是中华先祖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数百年间,夸父族人一路向东,追随着太阳,直到在美洲大地上开疆拓土,这就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由于干旱缺水,夸父部落的首领虽然在迁徙途中悲壮的死去,却给美洲带去了本次人类文明的火种。
古史学者王大有先生的研究认为,《海外东经》、《大荒东经》讲述了是对五六千年前夸父族人、少昊族人,颛顼族人大规模迁徙美洲的记录。夸父族人在六千年前炎黄蚩尤败后,自太行山、华山败退河套、阴山地区后,再向北向东沿贝加尔湖、库页岛、勘察加半岛、东北亚、北极区、阿留申群岛到达北美、中美、南美洲。夏商周时的于夷、雩夷、夸夷、南北朝时的大汉国(见《梁书》),以及今日的爱斯基摩人(赫哲人)、阿留申人、美洲的查文人(chavin),都是夸父族人及其裔民。《大荒东经》:“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淮南·地形训》:“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波母即皮母、波谷,古秘鲁偕音,即今秘鲁查文化的发祥地毕鲁河谷。《洞冥记》记为“勒毕国”(古秘鲁偕音),《西阳杂俎》记为“毕勒国”(古秘鲁偕音),《杜阳杂编·卷上》记为“弥罗国”。夸父人在美洲三处立国,即在美洲阿拉斯加地区的“平丘”、“百谷”、桃都山建国;在中美洲汤谷扶桑(古墨西哥一带)建国。
后来少昊族人到来,发生冲突,夸父族人向东进入格兰德河流域,向南迁徙到秘鲁,定居下来,创造了查文(Chavin)文化。查文文化兴起于公元前25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夸父是太阳之子,夸父族是太阳神图腾追崇族,由北美洲逐日到南美洲,以太阳为宗神崇拜,为终极信仰。
少昊羲和国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古史学者认为大壑指的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少昊之国指的就是少昊羲和国。当夸父一族拓荒东北亚时,又有蚩尤氏和少昊氏族人相继到来。蚩尤氏一族主力因不服轩辕氏黄帝统治,被迁到有北之乡,即今黑龙江、淞花江流域,后又迁至外兴安岭,最后又到了东北亚。少昊氏是太昊(伏羲)氏迁到黄河下游的一支,他们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也来到了东北亚。蚩尤氏和少昊氏逐渐与夸父氏融合,于是一同东迁,进入北美洲,并转道南下。蚩尤氏迁到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分布在田纳西州、奥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密西西比州等处。少昊氏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并在中美洲建立了少昊羲和国。
少昊人到美洲后,与中华本土保持着频繁的联系,才有《山海经》中关于美洲少昊羲和国、山川、风貌、矿产、习俗、祭祀等等的详实准确记载。美洲少昊羲和国在中美洲墨西哥西部的加利福尼岛北端和墨西哥羲华华州(Chihuahua),译作“奇瓦瓦”,有洲、市、村,共17个地区,清末墨西哥给清政府的官方文书中译作“中华华”。古“华”实为“和”(苗), “和”实为“糯”(稻),都是音的渐变,“华夏”就是“羲和”的倒装“和羲”。由于少昊人的到来,一部分先到达的夸父族人被迫南迁在南美洲的古毕鲁——皮母河谷建国。秘鲁特鲁希略的龙墙非常有名,龙墙上的龙为并逢龙,中间有小祭坛,那是典型的中国式样。
上古扶桑国 今日墨西哥
现代中国人一般都认为是扶桑国是指日本。 但上古时代的扶桑国是在中美洲的墨西哥一带。而日本,中国古代称之为倭国。《梁书.扶桑中传》:“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里......扶桑国在大汉东二万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这里说得很清楚,文身国,大汉国在北亚,扶桑在美洲,“在中国之东”,是十分准确的,那种认为扶桑即日本的说法根本讲不通。
文宁(Edward P.Vining) 1885年出版的《无名的哥伦布或慧深与阿富汗族之佛教团于五世纪发现美洲之证据》,囊括了1761年以来该问题上的重要学说,全书约800页。文宁以《梁书》的倭国为日本,倭国东北七千余里的文身国为阿留申群岛爱斯基摩人(Eskimo)地方。文身国东五千里为大汉国,为阿拉斯加(Alaska)地方。从阿拉斯加向东(东南)二万余里、当中国(以荆州为中心的中国中部)之东的扶桑国,无论从距离、从方位看,都可推出此地为墨西哥地方。加之《梁书》所栽扶桑国的风俗、物产,大致皆与古代墨西哥相同。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朱谦之先生《扶桑国考证》。由扶桑史料的系统及演变的分析入手,认为扶桑国即墨西哥说依据的是正史系统。中国学者,章太炎、朱谦之、吕思勉和影响最广的马南邨(邓拓)等也支持墨西哥说。
从加拿大直到南美,考古学者们发现过很多类似中国的汉字,铜钱,服饰,雕像,玉器等。而以墨西哥一带的这类文物为最丰富,尤其以墨西哥奇瓦瓦州和尤卡坦半岛为甚。扶桑国作为美洲最高文明的核心地带,凝聚了中国古文化的精华。
殷人东渡和奥尔梅克文明
华人往来于美洲的步伐从未停止过。时光到了殷朝末年。纣王(帝辛)致力开辟东夷、淮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约公元前1045年,殷历正月间,纣王由山东人方回殷都朝歌过年。甲子日,周武王率军渡孟津,纣王的精锐部队因征林方而留在东夷,其时,纣王仓惶发奴隶兵七十万迎战于牧野。奴隶兵倒戈,纣王兵败,鹿台自焚。
商殷灭国之后,留驻东夷能征惯战的殷军统帅攸侯喜的主力军10万多精兵,还有林方、人方、虎方等部落的15万人,突然全部失踪,下落不明,成为殷商历史的千古疑案。而几乎在殷军失踪的同时,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却突然兴起了带有强烈殷商文化色彩的奥尔梅克文明。
殷商还处于奴隶时代,战败的俘虏、亡国的臣民,都要被当做任人宰割的奴隶。后来殷商遗民大都失去领地、失去贵族身份,被逼为求生计,做些货物贩运的小本生意。以至被鄙称为“商人”。“商人”说法来源于此。所以殷朝灭亡之际,反周的殷商贵族们惶恐不安。前有追剿大军,身后是茫茫大海。为避免灭国为奴的命运,只有东渡。
攸候喜和摩且王(又称摩虎王)将二十五万殷商军民分作二十五个部族,每族都由贵族率领,跟随攸侯喜东渡,经日本列岛,到千岛群岛,再经堪察加半岛,到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天之浮桥岛),直达阿拉斯加。再一路南下。三千年前如此大规模的海陆部落迁徙,一路上经历千难万险,其困难可想而知。攸侯喜和摩且王所率主力到达今墨西哥一带,在那儿建立日出国。
为什么攸侯喜和摩且王要在墨西哥一带建国呢?本人认为在美洲大陆有一些大洪水过后上一次史前文明时期留下来的城市遗址,尤以今天的墨西哥为盛。如墨西哥原上的“众神之城” 特奥蒂瓦坎,墨西哥湾附近拉文塔(La Venta)巨石头像,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遗址金字塔群。当然著名的遗址还有南美洲玻利维亚与秘鲁交界处的的喀喀湖以南约20公里处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著名的蒂亚瓦纳科。太阳门是蒂亚瓦纳科遗址中最著名的古迹,是用整块重约10吨的巨石雕成,宽3.84米,高2.73米,厚0.5米。夏至时太阳准确地沿门洞中轴线冉冉升起。这些遗址中的几吨乃至几十吨巨石砌成的台基和庙墙,巨型的石雕像、石碑、绵延的石墙和散落在各处的巨石,使人想象当年这是气势宏大的繁荣城市。当几千年在美洲南迁途的中华先祖看到任何一处这样的史前文明遗址,都会惊叹不以。那决非当时人力和技术之所及,他们认为是众神留下来的城市,于是就在这些史前文明遗址上或附近重建家园。在有的地方中华先祖和史前文明时期幸存者的后裔的原始部落融合在一起,继承了一些史前的文化和神化传说,如玛雅文化。一位叫布·德·布尔布尔的学者,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学院档案馆里,发现了300年前兰达主教所记载的玛雅人的许多传说,称从“海上神路” 来过12个高文化的民族,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明。而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居住着玛雅人,他们自称是“三千年前由天国乘涕竹舟经天之浮桥诸岛,到科潘河畔种豆麦黍粟的农民。”
后人错误的以为那些些技艺高超的巨石建筑和不可思议的技术也是印第安人留下的,其实那是史前文化。史前人类有体型高大的“巨人”民族。那些巨石建筑对他们来说并不费力。墨西哥民间有这样一个古老传说:远古时代的密林里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拉文塔族,他们住在仙境般的美丽城市里,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在传说的神奇魅力吸引下,墨西哥考古学会于1938年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去探寻这个传说中的古老民族。令人意外和欣喜的是,考古队竟然比较顺利地就在拉文塔族森林里发现了11颗巨石头像,其中最重的达20吨。获得这一有价值的线索之后,考古学家们继续努力,最终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发现了两处遗址:一处是拉文塔(La Venta);另一处是特雷斯·萨波特斯(Tres Zapotes)。20多年后,又一重要遗址——圣洛伦佐(San Lorenzo)遗址被发现。这三处遗址都是古代墨西哥的奥尔梅克人居住的地方。
奥尔梅克遗址拉文塔的祭祀中心的地下出土过16尊翡翠雕像,这些雕像人的面孔形似中国人,且头颅系人工改型的高长头。这种高长头正是殷商所崇尚的习俗。这 16尊雕像的其中15座黑色玉雕呈同心圆排列,面向一红色玉雕像。红色玉雕像后立着6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1996年俄克拉何马中央州立大学的许辉教授,在拉文塔出土的玉圭与玉雕上曾寻觅到200多个甲骨文字样。他带着其中146个字模,两次回中国,请好几位中国古文字权威专家观看鉴定,又得出了“这些字属于中国先秦文字字体”的肯定结论。据专家考证,这些玉圭板上刻的正是殷人先祖的名号。北京的甲骨文专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陈汉平访问华府画廊时,破译了拉文塔出土的第四号文物的一件玉圭上的符号文字,意谓:“统治者和首领们建立了王国的基础。”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殷末军事统帅攸侯喜和摩且王统帅殷朝军民,从东海出发,经日本,天之浮桥岛,东渡太平洋,一路南迁在拉文塔定居,并建神庙,告祭祖先,因而才有拉文塔遗址中的玉圭与玉雕。
西元前8~5世纪是奥尔梅克文明的全盛时期。当奥尔梅克文明繁荣到大约西元前100年左右,中美洲不幸发生了大地震,扶桑日出国毁于一旦。新一代的摩且王率领飞虎族一部殷民迁到秘鲁北部建立摩且黄金王朝。另一部分殷民是攸侯喜的后裔,迁到智利的安第斯山中建立印加帝国。剩余一部不迁,在原地新建日升国。
侯喜王和摩且王的故事
智利国家图书馆珍本藏书中有关于HOSI(侯喜)王和MOCHE(摩且)王的故事。MOCHE王向以残暴出名,对臣民施行殷商酷刑——炮烙火刑,在犯罪的臣民身上炮烙“S”纹。就连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中都有“印第安人的炮烙火刑”的记述。摩且王带有一顶扇形的青铜帽子,把帽子摘下倒过来,就是一把大斧子,这很像中国古代“钺”,摩且王用它作斩首用的威权重器。在商代,有一个读音近摩且的部落居住在江淮一带,这一族是商代的望族,刚烈暴戾,摩且王的性情与之很相似。
在奥尔梅克文明之后又大约过了一千多年,到了西元926年,一场可怕的大地震将日升国完全摧毁。后玛雅文明也同时遭受重创,导致玛雅人再也无力恢复家园。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飞鹰族殷人损失惨重,于是南下秘鲁,投奔摩且王黄金国,想求摩且王资助,重建家园。不料贪婪的摩且王不但不给予他们资助,还将他们统统收编为奴隶,供摩且王族役使。消息传来,难民非常震惊,这时,有一位HOSI医师,从安第斯山下山,一路高唱《HOSI王歌》,“二十五族为兄弟,跟着HOSI过天之浮桥岛,途中艰险不能忘,分发麦黍众相亲,兄弟莫将兄弟辱,天国再建冬复春……”HOSI医师直唱到摩且王宫廷,围观人众,皆痛不欲生。歌声传到宫中,摩且王听了,悲痛欲绝,哭着迎接侯喜医师,释放奴隶,捐出黄金珠宝,交给飞鹰族兄弟,让他们重建家园。显然,HOSI王和MOCHE王就是殷商东渡的攸侯喜统率和摩且部落名,正因为如此,MOCHE王听到《HOSI王歌》才悲痛欲绝。难民们返回故地,建日平旦国。日平旦国建立经过,墨西哥政府有全部记载。HOSI医师唱的歌,连发音都有记录,很像汉语的一字一音。而他所唱的,显然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大迁徙。
认祖归宗
至今,中美洲的印地安人仍然记得自己是殷人的后裔,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他们时刻怀念中土,把故事代代相传。
欧阳庚(1858-1941)字兆庭号少伯,祖籍中山张家边大岭村。史料称他为人严谨正直。欧阳庚受清廷之官39年,自1911年至1927年在民国政府做外交官 16年,共计55年。1910年,清政府派他为驻墨西哥特使,处理“1908年墨西哥革命时杀死华侨311人”的案件,摄政王便命他调查一下“华侨中有无殷人东迁的痕迹”。一天,居住在墨西哥中华华 (CHIHUAHUA,当时的外交文书译作“中华华”,今译作“奇瓦瓦”)州17个地区的印地安人殷福布族(1NFUBU)百余家,围着清政府驻墨西哥使馆请愿说:“墨西哥革命时,杀死印地安人750名,这些印地安人都是中国血统,殷人后裔,叫殷福布族,是3000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到这里的,请求清政府保护索赔。” 欧阳庚喜出望外,立即将此事报告清政府外务部,请示摄政王载沣。可惜大清将亡载沣无心此事,只是批复道:印第安殷福布(INFUBU)族自称中国人,于法无据。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此案的档案尚存于台湾外交部档案保管处。
1922年,欧阳庚任中华民国第一任驻智利公使,见公使馆的马车房后面有三亩涕竹,很奇怪,因为涕竹原是中国福建广东的植物群,截其二节,剖为两半,即可以为舟,甲骨文中的“舟”字,就是涕竹舟的象形。他问印地安仆人这些涕竹是从哪里来的,仆人说:“从前圣地亚哥这地方有一半全是涕竹,后来砍掉盖房子发展为城市,涕竹就很少了,涕竹笋是印地安人的祖传外伤药,是HOSI王3000年前不知从什么地方带来的,现在INCA(印加)的HOSI医师用涕竹笋治外伤瘰疬,用针灸治内科百病。”欧阳庚闻听此言,心中一动,《神异经》说涕竹笋可治疗瘰疬,这是中药偏方,这些印第安人又如何知道?HOSI王会不会就是殷末征东夷的攸侯喜?商亡之后,涕竹突然在华绝种。
当年,殷商大军正处在山东半岛,由于河南已被周军所占,东归已不可能,所以,殷军民不得已而渡海,临走之前,他们砍光了所有的涕竹和涕竹笋做舟做药。他们的目的地可能是辽东和朝鲜的殷族老家。但是,十多万军民放舟入海后,遇到了长年东流的黑潮暖流和太平洋暖流,到了美洲。殷商文明在美洲大陆逐渐地传播开去了,殷人后代在中南美洲也繁衍开来,成为那里人数众多的印第安人部落。
这样的事在后来也曾发生过,13世纪忽必烈征伐日本,元朝水师被台风所袭,一些船舰随黑潮海流漂至北美洲夏洛特皇后群岛。《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十一年(1274年),发兵一万五千人,战舰九百艘攻日本。因遭暴风雨袭击,战舰触崖倾毁,从日本败回。至元十八年(1281年),发东路军战船百艘,江南军战船三千五百艘,二次抵日本。遭飓风,战船多被沉没。此后,翌年二月,仍在乾山造战船千艘,在扬州、平栾(河北永平)、隆兴(江西南昌)共造战舰三千艘,第三次进攻日本。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创建的蒙古铁骑,曾经横扫欧亚大陆。其水师也十分了得,艟艨战舰浩浩荡荡,东战日本,南抵爪哇。日本人称是“神风”救了他们。因遭暴风雨袭击,于是一批蒙古残军也飘流到美洲成为了印第安人。一位名叫麦基威的历史学者(维多利亚历史学会会长)写过一本书:《不列颠哥仑比亚掌故》,书中提到,不列颠哥仑比亚西岸夏洛特皇后群岛的土人,大多含有中国人的血统。这些土人,自称是十三世纪元世祖忽必烈东征日本失败,漂流至该岛的元朝水师的后代。
命运多舛
“新文明文化史观”的代表学者们认为: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引领人类上万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中华先民们或北令海峡、或洋流、或太平洋岛屿一波波一批批与先去的祖先会合成为当地的印第安人。他们给美洲大陆带给去本次人类文明的火种,功不可没。
而中国,古时称神洲又称天朝,是众神眷顾之地。 远离了神洲之后,中华先祖也远离了众神的眷顾。一个地方有正神正教的看护那个地方才会有福分。美洲大陆上的印第安文明的发展,远远不如中华本土上的文明那样系统完备。也许神有神的考量,中土才是本次文明的主戏台,大戏要在那里上演。不能在美洲大地也出现正神正教(佛道儒)系统的类似文明从而对“主戏台”形成干扰。失去了正神严密看管的中华先祖(印第安人)从此命运多舛。
黄种人的正教系统是佛道儒,在天上有对应的天国。印第安人没这些正教系统来度化,外星人就乘虚而入。一些印第安部落包括玛雅人开始和外星人有接触。外星人有目的的传授了他们一些数学和天文知识。所以现代人发现这些印第安人有不可思议高深的占星术,他们数字天文极为发达甚至超过现代人。1952年6月5日,人们在玛雅古城帕伦克一处神殿的废墟里,发掘出一块石板,上面有古代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行器的图画。虽然经过了图案化的变形,但宇宙飞船的进气口、排气管、操纵杆、脚踏板、方向舵、天线、软管及各种仪表仍清晰可见。然而在中华正统文化看来外星人的技术都是不能使人得正果的小伎俩。外星人在中华正统文化来看大都些不能超脱生死轮回邪魔外道。
远离正神的印第安部落还出现了杀活人祭祀“神”,而且越演越烈。到了后期人祭之风盛行,常以受害人之心或血献祭太阳神、“羽蛇神”魁札尔科亚特尔(Quetzalcoatl)等等。阿兹特克人相信:必须用人的鲜血供奉太阳,它才有力量每天从东边升起,农作要有好收成得依靠祭祀鲜血才行。他们一天之内杀掉上千战俘常有的事。这些人牲通常被斩首或剥皮,或是活活被挖出心脏。他们被带到金字塔的顶端 (最接近太阳的地方),让血沿着石阶流下。玛雅人的战争好像是一场恐怖的体育比赛:战士们用矛和棒作兵器,袭击其它城市,其目的是抓俘虏,并把他们交给己方祭司 ,作为向神献祭的礼品。印第安神庙的墙上,往往都淤积了厚厚的一层污秽之物,那是由人的鲜血,油脂,和祭物和香料,在漫长的烟熏火燎的中,一点一点累积下来的。
历史上的事情没有偶然发生的,坏事做到如此之大的时候,一定会神的严惩。印第安人后期的“文明”要是不亡,也是没有天理了。所以印第安人能够被相比之下很少数的西班牙殖民者轻而易举的铲除。 西班牙殖民者当时“铲除一个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几百侵略者就能灭掉人口千万的印第安国家。不过西班牙殖民者采用的手段也是凶残卑劣的,极尽欺诈诱拐之能事。
1520年,天花在阿兹特克人中流行,两周之内,阿兹特克人纷纷倒下。1521年,在阿兹特克首都中,天花使得人口从原来的30万锐减到15万,活着的人也大多染病,终于被殖民军攻陷。美国学者霍华德•马凯尔德在《瘟疫的故事》一书中引了科特斯的话:“除非你把靴子踩在一个红人(印第安人)的尸体上,否则你无法走路。”类似的历史不断重演,原先人丁兴旺的印第安王国一个接一个地,被天花和枪炮联手打垮。《天花的历史》一书称,殖民者皮萨罗侵入印加帝国之前,天花已先行一步,还引发了一场内战。当皮萨罗踏上印加帝国疆土时,发现了大片的无人区, 连群山中的堡垒都无人守卫,这大大方便了他那只有100多人的殖民军用欺诈的方式征服了印加帝国。殖民者为了掠夺金银等财富,强迫印第安人长途迁徙,聚集劳动,这更助长了瘟疫流行。《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一书写道:“在整个殖民地时期,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榨取了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公斤白银……约有808万名印第安人葬身矿井。”在矿区,监工们把50个或100个印第安人分成一队,用绳索或铁链把整队的印第安人拴在一起。印第安矿工从星期一被赶下矿井,到星期六才被允许走上地面,他们常站在冰冷的水中超负荷劳作。有的矿井很深,矿工们在用皮条编成的软梯上爬行五六个小时,因体力不支或软梯断裂坠入矿井的不计其数。这些矿工的死亡率高达70%。因此,哪个印第安人被征召到矿山劳动,亲友们就事先给他举行葬礼。有的印第安妇女一生下男孩,就把他弄死,免得他长大后进矿山。
殖民者还以“主”的名义一举摧毁了人类祖先留下的一笔珍贵文化遗产。在中美洲各地,他们四处搜括历史文物,堆集在一块,放一把火烧掉。他们以这种方式,有系统地消灭印第安人的古老文化和知识。例如,1562年7 月,在曼尼城(Maul),位于今天尤卡坦(Yucatan)半岛美里达市(Merida)南郊市中心广场上,狄亚哥·迪兰达(Fr Diego de landa)亲手烧毁成千上万的玛雅古籍抄本、故事画册和书写在鹿皮上的象形文字书卷。据他自己招认:我们搜查到大批书籍(全都用印第安人的文字写成)。由于书中记载的全是迷信的玩意儿和魔鬼的谎言,我们干脆放一把火把它们烧掉。当地土著眼睁睁在旁观看,心痛极了,难过极了。参与西班牙占领军铲除中美洲传统文化行动的还有很多“神职人员”,胡安. 迪祖玛拉嘉(Juan de Zumarraga)在德兹科科城(Texcoco)市集广场上生起一堆大火,将过去11年西班牙占领军从阿兹特克人手中掠夺的珍贵文物,诸如天文资料、绘画、手稿和象形文字书卷,一古脑儿烧得干干净净。
在上升的火焰和四处飞扬的飞灰当中,中华先祖开创美洲文明的这段历史纪录也化为乌有。古代中美洲各民族留下的文字记录,留存到今天的抄本和书卷,数量不到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