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利令智昏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3年09月22日】

【原文】

太史公(1)曰:“平原君(2),翩翩(3)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4)。鄙语(5)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6)邪说,使赵陷长平(7)兵四十余万众,邯郸(8)几亡。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解】

(1)太史公:指西汉司马迁,字子长。他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著述,后完成《太史公书》,后世称《史记》。
(2)平原君:战国赵武灵王的儿子,赵胜。封于平原,故称“平原君”。好客养士,食客多至数千人,是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也是赵之名相。
(3)翩翩:音篇,形容文采风流的样子。
(4)大体:整个局面。
(5)鄙语:俗语。
(6)冯亭:战国韩国人,在长平之战中,与赵将赵括一起对抗秦兵,后战死。
(7)长平:战国赵邑,战国秦将白起曾在此大败赵国,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称为“长平之战”。
(8)邯郸:战国赵首都。

【故事阐述】

战国时代,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国出兵攻打韩国野王(古地名),野王投降秦国,因而切断了上党郡通往韩国首都的道路。韩桓惠王惧怕秦军,决定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上党郡守却不愿意降秦,于是韩桓惠王就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实行降秦的相关事宜。

但是,冯亭也不愿意降秦,他想利用赵国的力量抗秦,于是决定归附于赵。赵平原君认为平白获得一郡没什么不好,就接收上党成为属地。没想到,这一来激怒了秦,转而攻打赵。秦将白起在长平大败赵军,坑杀赵国投降士卒四十余万,国都邯郸几乎不保。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平原君虞卿传》文后,以这段历史事件来评论赵平原君说∶平原君是个乱世中文采风流有才气的公子,但眼光短浅,不能看透整个局面。就像俗话说的∶“贪图私利丧失理智。”平原君相信冯亭的邪说,贪图他献出的上党郡,致使赵国兵败长平,赵军四十多万人被坑杀,赵国几乎灭亡。

后来,司马迁引用的“利令智昏”这句俗语,就演变为成语,形容贪图私利,使得理智昏乱。

【讨论】

(1) 冯亭为什么将上党郡归附赵国?
(2) 太史公司马迁在文中如何评论平原君?

【造句练习】

例:会计主任坦承因一时利令智昏,犯下监守自盗的罪行。
例:黑道的人都是利令智昏,所以才敢赚黑心钱。

【相似成语】

见利忘义;财迷心窍;利欲薰心

【课后时间】

请在下面成语中挑出错字,并写上正确的字。

◎( )山名水秀
◎( )不过耳耳
◎( )天崖海角
◎( )恕不相识

参考答案∶

山明水秀、不过尔尔、天涯海角、素不相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