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使贪官方便的政策,要不得!(共八文)

大法徒 整理


【正见网2013年09月06日】

一、不考虑一己之私

唐宪宗李纯,嘉许以库部郎中、翰林学士之职,担任中书舍人的崔群,认为他作风正直,于是命令翰林学士:从现在起,向朝廷奏事,必须有崔群一同署名,然后才能上报。

这样做,对增进崔群的权力和荣贵,大有好处。但是,崔群决不考虑一己之私,他说:“翰林院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后世,作为依据而沿用。一定要这样做的话,如果以后,万一有阿谀媚上的人,主持翰林院,就会援引陛下要求翰林奏事,必须由中书舍人连署的先例,这样就开了外廷官员,参与内廷翰林奏事之例,那样,翰林学士就再也无法直接向陛下进言了。”由于崔群本人的坚决反对,才使这一诏令,没有执行。

二、秘中处理弊端多,公开办事效果好

明孝宗朱祐,在文华殿召见刘大夏,告诉他:“寡人遇到不好办的事情,常常想召卿(你),要你进宫来商量一下,又觉得这不是你所在部门的事情,就只好作罢了。今后,卿以为有哪些事情该去做,或者该停止,卿可以写成便函的揭帖形式,秘密呈送进来。”

刘大夏沉思后,回奏说:“臣不敢这样办。”皇上问道:“这是为什么呀?”

刘大夏说:“前朝李孜省,借特许密封奏请之机,与宦官内外勾结,干预政事的例子,应该引为鉴戒。”

皇上说:“卿议论的是国家大事,岂能和李孜省营私舞弊的行径相比呢?”

刘大夏说:“臣下以便函式的揭帖秘密呈进,皇上又以揭帖来秘密处理政事,这其实是和唐中宗不经外廷机构,而直接下达墨敕、斜封文书为标记,交中书省办的做法,相类似。这种秘密行事的做法,弊端多。陛下的行为,远处,应当向古代圣明的帝王学习;近处,应当向列祖列宗学习。涉及到是非问题的处理,要公开化。与众臣共同商议决定,朝廷外的事,交给各府各部去办;朝廷内的事,向主持政务的内阁大学士们,征求意见。如果采用揭帖之法,时间一长,就被认为是常规。万一有坏人盘踞了重要职位,也用这种方式秘密行事,其危害之大,就没法说了!这一办法,决不能成为后世效法之举,臣故不敢效命服从。”

后来,在很长时间里,明孝宗都经常称赞刘大夏的意见很好。

三、使贪官方便的政策,要不得!

北宋仁宗的大臣程琳,字天球。他在担任三司使(官职名)时,有人议论道:“当前百姓纳税的名目,有些太多了,官吏们执行起来,有许多麻烦。不如把各种税目,合而为一,便于管理。”

程琳说:“合而为一,就没有了各税的具体名目,只是一时的便利,使贪官更省事。以后如果有了还想增加税利的大臣,一定又要增加新的税种,这便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听罢这话,议论的人,虽然唯唯顺从,没再多言。然而当时的人们,并不真正理解他的这番话的高明之处。

到后来,蔡京掌权,实行方田均税法,把所有的税名合而为一,执行的官吏,感到十分方便,于是借机扰民。老百姓苦不堪言。

这时,许多官吏,才想起程琳的话,是多么有远见深虑,而为之深深慨叹。

四、刺史见人挖土埋物,而选婿

裴宽为润州参军时,刺史韦诜,为其女选婿,但未选中。

到了休假之日,韦诜登上城楼,看见有人在后园挖坑,掩埋什旧东西,感到惊疑,立即派人前去访察。

有人说:“这是裴参军,立志不用馈赠之物玷污其家。适逢有人送来一块鹿肉,置之即去。裴参军不敢自欺,所以就把鹿肉,埋于后园。”

韦诜听后,惊叹不已,便决定把女儿嫁给裴宽参军为妻。结婚那天,韦诜把女儿用头巾遮面,让裴宽观看。裴宽身瘦而体长,当时身着碧衣,故同族人齐声欢笑,都叫他“碧鹳”。

韦诜说:“我爱女儿,必使她成为贤人公侯之妻,难道能以貌取人吗? 所以把女儿用头巾遮面,用来观察裴宽的态度如何。”裴宽当时温馨的接纳了妻子。

裴宽参军,后来官至礼部尚书,颇有声望。人们都称赞“韦诜选婿,重贤德,有远见。而裴宽待妻宽顺,意外得一丽人。

五、李祐高升,却把女儿下嫁

李祐爵位高升以后,很多公卿都想把他的女儿,娶为儿媳,李祐一一拒绝。

有一天,李祐大宴幕僚,声称将要选择女婿。大家认为其婿必是名门贵族无疑,所以赴宴以后,都寂然无声,静心专等待选。

酒过三巡以后,李祐走到坐在最后排的一位不起眼的军官面前,向他说:“我知道你尚未结婚,敢以小女为托。”那位军官和在坐的人,都感到意外。当时,就成礼完婚。

第二天,有人询问原因,李祐说:“我经常看到显贵之家,联姻大族,但其子弟却惯于奢淫,大多不能善终。我本人以用兵谋略,获得官位,自己选择家婿,何必要攀龙附凤,而博取虚名呢!”

听到李佑讲这番话的人,都认为他有远见卓识。

六、钱翁增钱得安居

东海有位姓钱的老头,以小家为基业,而成为富豪。他想在城中,选购一处住房。有人给他推荐了一处房舍。当时这座房,已有很多人争购,并把价钱商定为七百金。房主将要出售,并急欲图之。

钱翁看过房后,竟以千金成交。他的子弟们说:“此房的价钱已定七百金,你如今却突然增价三百,这不是白白丢失了吗?”

钱翁笑着说道:“这是你们所不知道的。我辈都是小人物,房主拒绝了众人,而出售给我,不增加房价,他拿什么堵塞众人之口?况且欲望未满足的,争端就不会止息。我用千金之价,获得七百之屋,房主的欲望,已经满足。而别人也不会再希图我屋的利润。无论是欢歌笑语也罢,还是痛哭流涕也罢,此屋为我钱家世世所有,是没有什么祸患的了。这也叫舍财免灾。”

不久,其他人所售出的房屋,都因房价低廉,而要求补贴;或转而赎买,以致经常发生争讼。只有钱翁的房屋,安然无事。

七、范讽御史,听衙役指教

宋代,御史台范讽,他有一个衙役,平素就以刚正不阿著称,每当御史犯有过失,他就竖直手中棍棒。所以御史台就以他拿的木棒,作为判断贤能与否的标志。

有一天,御史中丞范讽,召来几位客人和亲属,便指使厨师做饭,并接连说了好几次。当厨师离去以后,他又叫了回来,喋喋不休的又告诫再三。

这时,这位衙役,又竖起了木棍。范讽感到奇怪,便上前询问。

衙役回答说:“您大凡驱使别人的话,只要说清事情的要求,最后检查结果是否成功。如果达不到要求,您按常规,处罚他就是了。不用唠唠叨叨,说得没完没了!如果让中丞您主宰天下,难道还能对每个人都喋喋不休吗?”

范讽御史听后,很觉惭愧,也很佩服。

八、兵器库失火,怎么办?

北宋李允则,担任雄州知州时,一次在军营中举行宴会,突然兵器装备仓库,失火了。李允则听到消息后,仍然饮酒欢谈不停。不一会儿,火扑灭了。他秘密派人,带着文书,到邻近的瀛州,用装茶叶的箱子,运回了一批兵器装备。不到十天的时间,库里的兵器,就补充完毕了,外人一点也没有发觉。

事后,枢密院弹劾李允则:欢宴而不救火。宋真宗说:“李允则这样做,必定有个说法,等问问他再说。”

李允则对此事,回答说:“储藏军械的地方,防火措施,十分严密。这里正在举行宴会之时,而兵器装备库失火,这必定是内奸所为,其奸人,目地在搞破坏。如果离开宴会,纷纷都去救火,恐怕还有更意料不到的事态发生。”

皇帝认为:李允则当时的冷静处事,是正确的。

李允则用茶叶箱,暗运兵器,以免泄密,也是正确的。

(均据明代冯梦龙《智囊》)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