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读古文

钟华人


【正见网2015年09月29日】

现代人的古文解读方式都是不准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一下现代白话文与古文的根本区别,现代文与古文有两大区别:

一、现代文语法太多,太死板,像笼子一样,将现代文固定死了。古文语法很少,非常自由,随意而用。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律、法则,是限制语言的,将语言秩序化的。没有语法肯定不行,没有语法那就形不成词,组不成句,更成不了文章。没有语法,无法表达,只是纯粹一堆文字的胡乱堆积。所以必须有语法。

那古文与今文的语法差异在哪呢?

打个比方:法律是限制人的言行的。唯有在人心生恶,要做坏事的时候,才需要法律。

在古时候,人心很淳朴、善良,社会道德很高的时候,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个时候几乎是没有什么法律的,非常少,只有非常简单的几条王法。

而现在,人心不古,人心变得非常复杂,崇尚暴力,尔虞我诈,社会道德非常低,所以就必须制定许多的法律来全方位约束人,使人不做坏事。即使是这样,还是不断有人在钻法律的漏洞,所以法律还在不断地增多,不断补充,最后将有一天,法律会形成一张天罗地网,将人类死死封住,人类将没有喘息的机会。所以现代法律条文不计其数,以至于任何一个专业的律师和法官,都不可能记住所有的法律条文,一些律师自己犯了法自己都不知道,更何况普通人。

再打个比方:像绵羊、小鹿等这些很温驯的动物,它们不会害人,所以将它们放回无边的大自然,让它们自由生活、奔跑就行了。唯一要防范的就是它们可能会无意中伤害了庄稼,所以只需将庄稼地防护起来,不让它们靠近就行了。其它广阔的天地,任由它们驰骋。

而对于豺狼虎豹等凶残的动物就不行,就要将它们关进笼子中去。

以上两个比方,不是很恰当,所要说明的就是:法律、规定是根据被施加对象的特性而制定的。

这个原理可称为多重法则。

就像法律,它其实是建立在人类道德法则之上的第二重法则。人类自身的道德是第一重法则,它是源自于人类自身的内层法则,这个才是根本。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受人心道德所约束的,在任何法律看不见的地方都是如此,只有当人心道德不行了,不能约束人的言行时,才需要第二重法则来继续约束,就产生了法律。

第一重法则所无法约束的部分,就会溢出。这溢出的部分,就没有法则来约束了,就会胡来,失去秩序。那么就需要第二重法则来约束这溢出的部分。

所以第一重法则强大时,第二重法则就弱小,第一重弱小时,第二重就相应强大。若第一重法则足够强大,足以约束一切时,就不需要第二重法则。所以人心道德高尚时,法律就少就弱,道德不行时,法律就多就强。

古文和现代文的语法就是如此。语法相当于文章的二重法则,制约于文章一重法则的溢出部分。那一重法则是什么?一重法则就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元素其本身的道。

法律的最基本施加对象是人,是制约人的二重法则,人本身的道德是一重法则。

那古文和现代文的基本构成元素是什么?这就引出了古文与现代人的第二个根本区别:

二、古文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字,现代文的基本构成元素是词。将古文拆开,是一个一个的字(除典故成语外),解读古文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去读。而今文拆开,最小只能拆成一个一个的词,再拆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词虽然是由字构成的,但字和词的区别太大了。打个比方:就像原子和分子。分子虽然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它们的能量相差太大了。一小颗原子弹可以摧毁一座城市,而同样份量的炸弹,只能炸很小很小的一块地方。

古文的字和今文的词,其能量、内涵的悬殊就有这么大。

中华是道传文化,源于道,上古传说中都是人神同在的,神秘莫测,不可用人类今日之狭隘智慧去妄自揣测,当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中华文字便是如此,源自于道,高深莫测。

要了解古文的字本身所隐含的道,要解开这个字,得从这个字的源头开始,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得查它的字源,查它的甲骨文、金文,隶书等,看它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看它最原始的字形,看它造出时,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由哪些偏旁部首和基本元素构成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明白它的本义。

知道了本义是第一步,这是解开了这个字的道源,还要结合这个字的道统和演化去解读它后天的过程和内涵。

首先根据这个字的本义,根据它的道源,去无限拓展和引申,这就是这个字的先天内涵,是它本义所涵盖的范围,是它的能量场。就像一块磁铁一样,这块磁铁就是这个字本身、本义,而它所引申、拓展了来的意义,就是这块磁铁周围的磁场,可延伸至无限远,越近磁力越强,越远磁力越弱,直至慢慢淡化消失。凡进入其场范围内的,都受其磁力作用。

然后还要结合这个字的道统和演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生成的一字多义,通假字等去解读。这是后天附加内涵。

个人认为:字的先天内涵才是最纯净的。后来附加的这些,其实是对字道的污染和变异,是对字先天内涵的污染、强加。但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已没办法倒回去净化字义了。

就如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的,道生万物,万物中都含有道,都含有阴阳。那么这个阴阳二气就可看作是道源,看作是天地万物的本义,然后根据这个本义去拓展,去引申,就生出了天地万物,生出了大自然和整个世界。那这个道源所生出的整个自然和世界就是它的内涵,它所涵盖的范围。

所以古文中的每个字它所拓展、引申,所包纳隐含的内涵,就是一个世界。这个字的本义、来源,就是生成这个世界的道源,这个字就是这个世界的王和主宰。用了这个字,就牵动了这个世界,等于把这个世界引用了,这个世界有它自身的道和法则,有它自身道所生成的多姿多彩的万事万物,等于把这一切都牵用。

而现代文的基本单位是词,它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单一的,它有单一固定的指向,而古文的字的内涵,则是向所有方向无限扩散的。词是由字构成的,虽然字的内涵非常大,是一个世界,但是字一旦构成了现代的词后,就将意义和方向固定下来了,单一化了,内涵大部分都失去了。

打个比方:古文的字是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是活的。而现代文的词,就是鸟笼和鱼缸,是固定死的。古文的字可在它的能力和内涵范围之内,无所不在,任意翱游,随心所欲。而现代文的词只有一个固定的狭小空间。

所以古文的字,它本身就包纳着巨大无边的内涵和道,也就是说它的一重法则非常强大,所以它的二重法则就相对很弱小,因此古文的语法非常简单、自由,随意而用。

而现代文的词,它的意义和内涵固定住了,非常单一,自身的道法太狭隘弱小,也就是一重法则太弱小,所以二重法则就相应强大,因此现代文的语法非常庞大、死板。

以上则是古文与现代文的两大根本区别。

了解了其根本的区别后,接着就可以根据不同,制定最合适的解读古文的方案了。

古代儒生,从小学习古文,都是靠背、靠读,通过慢慢积累,而形成对古文的心灵感应,形成与古文内涵的对应和共振。也称作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古代的私塾老师教小孩的时候,一开始就让背,根本不讲意思,不作任何讲解,只是一味地要求背。小孩刚开始也是根本不懂,一窍不通,背熟后也不知什么意思。但几年背下来,这种对古文的感觉就在小孩的心中不断孕育,孕育到一定的时候,当将四书五经等全部背熟了以后,就种感应就产生了,就一下子全部通了,全部懂了。

到这个时候,再拿起古文来,就直接能够感应了,直接懂了,像第一语言一样,根本不必去通过翻译成白话来理解。

这是古人学习古文的方式,现在人学习、解读古文的方式是先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然后来理解。现在基本全部都是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对吗?肯定不对。前面说了古文与现代文的两大根本区别,古文是活的,现代文是死的。

打个比方:古文就像是一条河流里的游鱼,将它翻译成现代文以后,相当于将这条鱼抓起来,装进鱼缸中,从而丢失了整条河流。

因为古文中字的内涵是非常大的,非常宽广的,而现代文的词含义就固定下来了,是固定死的,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文,那么内涵就大部分丢失了,得到了鱼缸而丢失了河流。

我们从史料中可知道,古人读书的时候,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情不自禁,现代人不理解这些,现代人读书永远不会情不自禁地抑扬顿挫,摇头晃脑,因为现代人根本无法体会古文的精微与玄妙。等哪一天,你能够真正感应到古文的内涵和微妙时,能与古文相通时,你也会读得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心中生出莫名的喜悦。

古代儒生学习古文,那是经过多年痛苦的积累和孕育,才能达到相通、豁然开朗的。现代人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去从头积累、孕育,对古文又理解不了,而翻成白话,内涵又都丢失了,变得枯而无味。

那现代人应当怎样解读古文?

这里有一个比较取中的方法,且称其为会意法。

读通古文首先必须明白“两境”。

何谓两境?其一曰语境,其二曰意境。

语境就是古文通篇文字所表达的整体意思范围以及作者写文章时所处的环境。意境就是古文背后所表达引申出的内涵。

打个比方:古文是河中游鱼,那语境就是河流,游鱼虽然是活的,但无论怎么游,都不可能游出河去,河是它的范围。所以古文文字所表达的内涵虽然无限宽广,但不可能超出语境,在语境范围内的内涵都可保留,超出语境的内涵都得舍出。

如果顺着这条河流一直追寻下去,可能会发现世外桃源,河流流入桃源中消失。或者追寻下去,会发现河流最终流向了大海。这个桃源和大海就是古文的意境。

古文的表达和内涵,虽然是无边无际的,但并不是每篇古文都有意境,也并不是每篇古文的意境都像大海一样沉长高阔、广袤无际。这取决于写文章的人的层次和境界,取决于他的智慧和容量。如果作者的智慧和容量像大海一样广袤无边,那么他写的的文章内涵和意境就是无边的大海。如果作者的容量和智慧,只有鱼塘那么大,那么他写出的文章内涵最大也只能是鱼塘,这只与作者的修为境界有关,与古文无关。

也并不是内涵如大海的文章,人人都能读出整个大海来。这取决于读者的智慧和容量,只与读者的修为境界有关。如果读者的智慧和容量只有鱼缸大小,那么意境如大海的文章,他只能读出鱼缸来。因为他只有这容量,内涵再大,他顶多也只能舀出一鱼缸的海水来。

所以古文的解读非常重要,我发现现代人解读古文尤其是那些圣人的经典,都是把大海装进了鱼缸里,而且将这当作了全部大海。

所以古文要用会意法来读,那什么是会意法呢?

前面说了,古文是河流的游鱼,如果翻译成现代文来解读,就相当于将鱼抓起来放进鱼缸中,丢失了整条河流。

会意法就是,饰意于鱼钩。然后将鱼钩投入河流之中,鱼就上钩了。

所以必先弄清语境。语境就是河流,游鱼再怎么遨游,都不可能游出河流。弄清了河流后,再在河流中放钩,这就是会意,鱼自然就上钩了。所以会意,先必了解语境,正如,如果在后院的水井中放钩去钓河鱼,这肯定是不行的,会错意了,钓鱼必先摸清河流的范围,再来投钩。

会了意,鱼钓上来后,那么这篇古文的表面意思和内涵就明白了,语境就清晰了起来,就知道了这条河流的来源和流向。再顺着这个河流去追寻下去,可能就找到了神秘的世外桃源或广阔无垠的大海,这就是河流的意境。

所以会意法读古文,其实就是通过钓出活鱼,来钓到整条河流的和河流背后的整个大海。

现在举个例子,以会意法解读一下《中庸》的开篇第一句:天命之谓性。

第一步了解整篇的语境和成文环境,这个写出来太长了就在此不提。然后在这个语境范围内垂钩。

通篇语境了解好了以后,就知道了钓鱼的大概范围了,这时就可以下钩垂钓了。

但在下钩之前必须得先下饵,将鱼引过来。那鱼饵在哪?鱼饵就是先将这句古文的本义翻译成白话,不作任何修饰,直翻,表达出最纯真简单的本义就行。然后再回过头来,将这段白话文投进语境范围内引鱼。

这句翻译成简单直白的白话就是:天生的称为本性。

现代人读古文到这一步就算是完了,这样古文的内涵就大部分丢失了,非常可惜,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白开水。

而会意法解读,到这一步只是刚下好了饵,接着还要用这鱼饵和鱼钩去把鱼钓上来。

怎么钓?得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字眼来,也就是得找出这句话的灵魂,这句话能不能活,全靠它,它就是游鱼。我们找了一下,发现这句话的字眼是“天命”二字,这就是这句话的游鱼,得钓它。有的一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眼,而有的可能有几个字眼,这个一般人凭感觉就能分辨了来。接着就是往这个字眼里下钩钓鱼。

怎么钓,最关键的时候到了,到了这一步就是考验钓鱼者的技术和方法了。

得先将这个字眼拆开,拆成最基本的单位――字,“天命”可拆成“天”与“命”。接着就是一个一个地去解这些字。

怎么解?得查这个字的来源,和道统,查它的造字,查它最原始的字形,查它的甲骨文。再将原始字形拆成零散的偏旁部首,再将这些零散的部首组装起来,这时这个字的本义和道源就明白了。我们来查一下“天”字。甲骨文的天“ ”,是在大“ ”的顶部加一圆圈 。 《说文解字》中说:天,顚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查到了字源后,就知道了“天”字的本义了,表示高处,至高无上,这就是“天”字的道源。

然后我们再来引申、拓展。

从至高,我们可以引申拓展出,:

一、 空间上的至高,如天空。又可进一步延伸,拓展出方位上的至上,如天头。
二、 时间上的至高,即元始、初始。如先天。
三、 层次、境界上的高,如天国。
四、 地位的至高,即帝王。如天子。
五、 并由时间、境界、地位以及其它意识形态上的高,模糊拓展出生育万物大自然和主宰人类的神,如天工、上天。
六、 引申扩展出一切能存在于意识形态中的全方位的至高,至理想状态。如天道、天人合一。
七、 还有介于一至六之间,没有明显概念边界的模糊内涵,或在一至六之外,人类还没有涉足到的内涵,这部分称为未知内涵,有待人类去拓展等等。

这样引申拓展下去,“天”字的内涵已扩展到整个宇宙了,全方位了,这就是“天”的先天内涵,也就是“天”的道所生出的世界。

然后我们接合语境来筛选,将语境之外的内涵都舍掉,语境内的都保留。最后我们完全舍去了一和四。全部或部分保留了二、三、五、六和七的未知内涵,并将它们都结合在一起,模糊其边缘概念,留下神意所在。

这样就将“天”字会了意了,“天”字钓上来了。

接着钓“命”字。用同样的方法,不再重复。

最后得出“命”字保留的部分内涵有:造化、由至高者制定。

这样将二字结合起来,内涵就出来了,这句话就活了。

这就是会意的方法来解读古文。简单点来说,古文是活的,如果想从A点达到B点,对古文来说,它是没有路的,是活的,它只有起点和目地,没有固定的路,但哪都是路。而现代文就是一条固定的路。

会意法读古文,就是先走出一条固定的路,走出这条固定的路目地是明白起点和目地所在,找到根本方向,不至于迷失。方向确定了以后,再把这条路给铲掉,使没有路了,大道无形,只剩下方向,任意而行。

这句话意会了以后,接着就是沿着这个语境去追寻,找到它背后的意境。

这句话根据它的语境追寻下去,会发现它的意境归于了大道之中,涉及到大道造化自然万物的方式和过程等等,涉及到自然万物的起缘等等,牵扯到天人合一、返本归真的内涵,若具体细说,将牵扯到很多、很大,篇幅有限,本文就不具体解读了。在后面文章中解读《中庸》的时候,将会具体解读意境,敬请等待。

古文所能表达容纳的内涵是无限的,凡人思想所无法企及的地方都能表达。但凡人作文章,并没有如此大的内涵,因为这是由作者的层次境界,智慧容量所决定的。历史上唯有至高至圣的真道神人等,才能作出内涵博大无际的文章来。也唯有这样的经书神作,才需要用上面列出的会意法来一步步解读。

而对于一般的文人学者的文章,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它内涵不会有如此博大。

所以古文其实某种意义上去认识,它也是一种修行,因为它有自己的道,非常博大深远,与人的修为境界是紧密相连的,人的境界层次越高,智慧容量越大,他所写出来的,他所能读出来的古文的意境就越博大、深远。随着境界的提高,智慧的提升,对于古文的运用和读写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随心而用,直至“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笔落惊风雨,文成泣鬼神”。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