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2年07月02日】
唐代服饰:男装
|
||||
礼服 |
平时的着装 上衣留在外面 |
|||
颜色多彩,但无花无格 |
点击下载高精度图片
唐代服饰:女装
|
||||||
礼服 |
平时的着装 上衣下边放 在裙子里边 |
|||||
颜色艳丽,无花无格 |
点击下载高精度图片
唐代服饰: 女装 -- 平时的着装(一)
艾兰
设计参考图: 正见网, 唐代服饰:女装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6/26/16592.html)
《老子》与“道”(一)
--为何一本修道的书却以文化形式流传下来
王一丰
一.缘由
记得是大学毕业的一个夏日,我独坐在嘉陵江畔,手里捧着一本《老子》(亦称《道德经》)。正午的天空散发着炽热的光芒,远处群山苍翠,读着书,渐渐进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时间凝固了,我感到智慧出尘如脚边卷起的浪,敲击着沉睡而久远的记忆,悠然间,仿佛智者正穿越时间的长河款款而至,在青山白云之间,若即若离,深不可测。遥不可及。那真是一次优美而难忘的体验,我惊觉我们拥有如此深邃超脱的古老智慧,来不及伫留与把握,暮色将尽了,我匆匆赶回校园,以后我的人生中又多了一个梦,一个寻道的梦想。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这十几年中我几乎无暇再次翻开那本书,但我没忘记我的梦,我是如此的幸运,因为那梦已是坚固的现实,再次翻开这本书时,我惊叹自己实在太幸运了,因为这个梦,它载着这个人类、这次文明,已有几千年的苍桑、几千年的期待了。
二.为什么修道的书却以文化形式流传下来
关于《老子》,虽然仅五千言,但后世对其注释的著作,不下上千种,注者从文人、名士到皇帝,历朝历代都在注释着,或注释着注释者的注释。其注释文字的总和超过其本身数千万倍,中国所有的典籍中再没象这本书这样难解了。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它的解释似乎是无休无止、没完没了。
其实《老子》并不神秘,它并非像人们普遍所理解的那样这本书是在阐述所谓政治论、人生论、宇宙观、哲学、养身或治国术等等等等。它是一本修炼的书,一部关于修道的著作。因为修炼的理远远超越于常人社会这一层次,故后世的人们无论怎样研究它、解释它,永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种肓人摸象而已。老子是开智开悟的觉者,与常人的境界相差甚远,他之后出现的诸子百家尽管人们还推祟备至,其实都是乱法的,引人误入岐途。但人们为什么能接受呢?因为这一层次的所谓哲理或思想,最接近人的层次,所以被接受了。
而现代的“老学”学者,以无神论的思想去看待,连史书记载老子活了160岁都斥为荒唐,怎么可以去解释“道”?其实《老子》是作者在他那个时代,用了那个时代人们能接受的语言和关注的话题(治国、养身),把修道的原理(故今天有了“道理”这一名词)告诉了他那个时代的人。后世的人离道渐远,当然也就无法了解其内涵,而只限于从字面上抠字眼了。
老子说,“……道之为物(有地方为“道之为实”),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过去的解释都在讲这段话在谈道是什么,为何物,特别不能解释清楚为何这种具体明白的描述为何又是惚兮恍兮呢。于是就说“道”这种东西说无又有,说实又虚,越说越玄。这是因为人们都只是从文字的表面去推测,完全不具备作者的境界和感受,其实修炼的人达到某个层次,天目就可能开了,当天目开后自然会看见一些另外空间的景象,而另外空间比人的空间层次高,所以显现出的景象就更实在、清晰,这就说了“道之为物”。“其中有象”,象,图象也,“其中有精”,精,精灵或另外空间的生命体。这些均是作者在一种状态下之真切所见。谈的是修道时的一种状态,非常明确,那怎么理解惚兮恍兮呢?过去修道人都是修人的副意识(副元神),当要进入状态时就必须先让主意识(主元神)处于麻醉状态,故当主意识恍兮惚兮时,副意识就见到了另外空间景象了。过去道家修道时讲睡觉或喝醉酒来使主意识失去知觉。所以如果不修炼或不到老子的境界是解释不清楚书里谈的是什么。
然而,因为修炼中的境界远远超越于常人的层次,故这种东西拿到常人社会中来时,它就显现出内涵极大的威力。政治家从中看到的就是治国之术,哲学家看到了永远无法逾越的哲理之本,追求人生境界的人读到了“人生观”或“宇宙观”,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应用着《老子》中的不朽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长地久;大器晚成;出生入死;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一代又一代流传着。那玄之又玄的“道”,那可望不可及的美妙意境,那充满永恒的哲理之光,那富于真知灼见、言简意赅的理性与智慧,溶入了中国人、甚至人类的思想,传播至四方八面,甚至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也曾引用过“治大国犹如烹小鲜”(天知道他是怎么理解的)。
多么离奇的现象!作为道家修道,必须是师父口传心授方得真机,且道家历来是师父找徒弟一脉单传,不讲普度众生,老子作为开了悟的觉者肯定是清楚这一点的,且更清楚这本书一旦传出,肯定会被乱法,他为何要留下这五千言?本次人类文明同期出现的另外两位下世度人的觉者释迦牟尼和耶酥均未亲自留下文字,要知道那两位都是讲普度众生啊。偏偏道家的开山祖老子留下洋洋五千言--让后人自己去猜吧,成就了一种经典却又流芳百世的文化或思想,不仅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亦远播重洋。历史难道开了一个玩笑?当然不可能。历史不会出现任何偶然,历史只按照历史的需要安排历史,冥冥之中,一切都已注定。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寻道梦,寻找那道中生命的大自在,人生的归皈,寻求那深刻而又不可逾越的智慧之源,这深不可测,遥不可及的“道”,象一条时隐时现的脉,把整部历史里中国人的命运串连起来,延续下来,延续至此,人类终于迎来了1992年--法轮大法洪传开始的时代,这是人类历史的大事件,在《转法轮》中李洪志老师开宗名义,在书的首页便把这千古之谜的“道”解释贻尽:“……他是宇宙特性‘真、善、忍’在不同层次的不同的论述,也就是道家所说的‘道’,佛家所说的‘法’”。之后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向道者,以亲身的实践证实了“法轮大法”是寻道者的真正归宿,发出生命的感叹:真道已得,何其幸哉!
至此,老子所做的一切真相大白了,中国--东土有宇宙大法洪传,他是为了这宇宙大法的洪传作铺垫,他的“道”,他的“理”,他的思想精华,他有意留下的那种让后世人争论不休、可望不可及的奥秘都是在为大法洪传这一天铺路,让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追寻在这时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和答案。至此,《老子》划下了漂亮的句号,历史落下了它的这部份的帷幕。我深信任何一个大法修炼者读《老子》不再是惚兮恍兮不知所云,而是“一览众山小”,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说什么,他为什么要那样说。
(待续)
儒道本是同根生(二) 谈孔子修炼的一生
鹄章(台湾)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天象变化,历史的安排,二千五百年前人类社会已经开始出现道德沦丧、败坏的现象,西方希腊文明进入衰亡的后期;在东方的中国正处于政治上长期分裂纷乱,思想上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东土却降生老子与孔子。这一觉一圣维系了这地区的人们思想与物质不致不成比例地败坏,为往后众生中土结缘奠下稳定基础。“孔子给人留下了一个做人的办法,中庸思想。老子讲的是修炼的方法。而实际上,中国人把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合在一起。” (《转法轮(卷二)》“不修道已在道中”) 所以儒道思想已经为中土的众生起着宗教本质上的作用,“其实宗教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真正使那些不错的能修炼上去的人得道;再一个就是能够使人类社会的道德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转法轮(卷二)》“在大屿山讲法”) 同时,降生于印度的释迦牟尼佛所传的佛法,于三个世纪后陆续流传入中国,这时的汉王朝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往后道家以儒家思想在人世间的型式,完整的佛、道二家生根于中土,为当今洪传宇宙大法铺妥了主舞台。这岂是偶然!
孔子的一生述而不作,只是删诗书(诗经、尚书)、定礼乐(礼、乐经)、系易辞(易经)、著春秋,编纂六经。他过世后弟子们才将他平时言论摘要记录下来,名为《论语》。《论语》“为政篇”中这段孔子一生自述,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为学,三十而能“立”,立就是不动,为学做人处事的道理确立了,显然仍难免有时疑惑,也就是说偶尔会出现摇摆情况。四十岁才达到不惑状态,对人事万物因果了然于胸,这已经是修炼人的初步状态。再过十年的历炼,孔子才恍然大悟生命的意义,所谓“知天命”就是知道人为何生而为人,体悟返本归真的天赋使命,这不就是十足的修炼人!所以孔子才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道生命意义的人是称不上有德行的。“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难怪要苦相斗造业一生而不自知。六十岁的孔子俨然修道有成,能“听而不闻━━难乱其心”(《洪吟》“道中”),任何宠辱褒贬皆能耳顺心不动。孔子七十二岁辞世,生命最后二年,他的“念”能随心转,不超出修炼人的规范,是修炼境界的体现。孔子在易经系辞记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这就是修炼人达纯净状态功能的体现,所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是遥视、宿命通功能的体现,不是形容博学。象系辞中“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暗露了修炼者元神突破空间、遁入另外时空的景象,所以古人能日行千里,甚至象飞碟穿越时空,移念就抵达。孔子很懊悔自己太晚懂修炼(学易),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孔子五十多岁以后才真正懂修炼,如果早几年,五十岁就懂修炼,可以少走错路,早点得道圆满。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老彭。”
常人学者以为孔子注释易经是搞迷信,但是修炼人知道这个信,不是迷信,而是“真”信,孔子内心真正却是想向老子、彭祖看齐。老子与八百岁的彭祖都是修道人,这说明了“……儒教修炼到了极高层次上,它是归为道家的;……”(《转法轮》第五讲)。从修炼的角度看,孔子虽非下世传法度人的觉者,但是他在人世以卓越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再成为修炼者,走完修炼的一生。就象今天大法弟子能从各行各业、各种领域得法、证实法成为修炼人,这才是人类生命完美的典范,这才是足以赞颂,这是留给未来的。未来的人类社会,人们也会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觉宇宙的真实、发现生命的实相,踏上返本归真的路!
个人体悟,敬请不吝指正。
中国古代文化漫谈 (三): 高山流水话瑶琴
章天亮
“高山流水”的故事,中国人应该都不陌生。春秋年间,晋国大夫俞伯牙奉命去楚国修聘,中秋之夜泊船于一座山崖下,适逢雨收云散,皓月当空。伯牙抚琴一曲,刚好樵夫钟子期在山崖下躲雨听琴。伯牙问子期:“假如下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子期答应一试,于是伯牙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钟子期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将琴再鼓,其意在于流水。钟子期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大惊,推琴而起,遂与子期结为兄弟,留下千古传奇。
现代人提起“高山流水”的典故,仅仅把它当作是“知音”的代名词,其实仔细推敲起来,里面还有超越常人的道理。试想一下,子期如果能通过琴声听出伯牙的心事,这其中必然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伯牙的心思可以通过琴声传递;第二、子期可以接收到琴声中的信息,并分辨出伯牙具体在想什么。要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就有些玄妙了。要想说明其中的道理,还得先从伯牙所抚之琴的结构说起。
史载,琴本为伏羲氏所琢。有一次伏羲看到凤凰来仪,飞坠在一株梧桐树上。那梧桐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按天、地、人三才,截为三段;取中间一段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制成乐器。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按三百六十六日;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最开始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
李洪志先生在《转法轮》第七讲中谈到“……在另外空间里任何物质都会体现出生命来。”伏羲制琴之时既然完全是依照宇宙之数,琴在另外空间体现出来的生命也就自然可以沟通高于常人的层次。古人认为琴所奏出的音乐乃天上瑶池之乐,所以把琴称作“瑶琴”。
瑶琴有六忌,七不弹。六忌是指: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七不弹是指: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
从瑶琴的“六忌七不弹”来看,无论是焚香、净身还是整衣冠,无非是使人通过做这些事保持一个谦恭的心态和纯净的思想,不为世俗外物所干扰,而人进入这样的思虑空明状态,才可以和瑶琴背后更高境界的生命融而为一。这种微妙的融合不仅表现在弹奏的手法娴熟而自如,更可将人的思想融贯于琴声之中。
古人对于音乐的看法与现代人有很大的差别,现代人听音乐的目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娱乐。其实古人一直把音乐作为节制人欲的方式。《史记》上说人的天性是好静的,感知外物以后就会影响人的情感,并按照自己的心智产生好恶之情,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人就会被无穷无尽的外部诱惑和内心好恶同化而做出许多坏事,所以先王制做礼乐来节制人(见注释1)。
瑶琴是很正大的乐器,抚琴的人又保持着纯净的心态,这样的音乐对于听者也能起到节制和净化的作用。子期在听伯牙抚琴之时,身处正音之场,心无旁骛,也能自然与琴声相合。这种心心相印的融合无间,表面上是融合于这个空间的琴声,实质上却是更高层空间神的一面的沟通。
这样的事情在古时候屡见不鲜。有一次孔子鼓琴于室中,颜回从外面进来,“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怪而问之。仲尼曰:‘吾适鼓琴,见猫方捕鼠,欲其得之,又恐其失之。此贪杀之意,遂露于丝桐。’”这正所谓“圣门音乐之理,入于微妙。”
古人可以从琴声中得到丰富的信息,比如《史记》的《乐书》中说可以从琴的“宫、商、角、徵、羽”这五音中听出一个国家的“君、臣、民、事、物”的状况;《东周列国志》记载,师旷可以通过琴声占卜战争吉凶;《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在水镜先生门外偷偷听琴,水镜先生忽然停止弹奏说“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亢之调。必有英雄窃听。”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无不与琴的特殊构造,弹琴与听琴的人息息相关。
李洪志先生在《转法轮》第七讲中论述到“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我们现代从西方学的科学不一样,它走的是另外一条路,能带来另外一种状态。所以不能用我们现在这种认识方法去认识中国古代的科技,因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是针对着人体、生命、宇宙,直接奔这个东西去研究了,所以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那个时候上学的人,都要讲究打坐,坐着要讲姿式的,拿起笔要讲运气呼吸的,各行各业都讲净心、调息,整个社会都处在这么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能够使人思想清净,其实当时的人也就在不知不觉地符合着修炼的要求。以此为根据,中国古代自然就产生了许多在现代科学看来非常玄妙的事情。对于这些人类文明之瑰宝,赞叹者有之,排斥为迷信者有之。其实从修炼角度来看,一切都有其高于人类层次的深刻内涵和原因,而且用大法来衡量,也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注释1:原文见《史记》第24卷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颂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己,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
倒骑驴的张果老
编者的话: 且说张果老看到人类道德日下,尘世中人迷于功名利禄,还以为过的越来越好,于是倒骑着毛驴游戏人间,留下了很多传说千古流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果老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且说张果老看到人类道德日下,尘世中人迷于功名利禄,还以为过的越来越好,于是倒骑着毛驴游戏人间,留下了很多故事千古流传。
从来没有人搞清楚过他到底来自哪里。史书记载,张果老确有其人。唐代的时候居住在恒州中条山,自称已经有好几百岁了。那时的人都说他有长生不老之法。神仙本不同于凡人,将相王臣不过都是凡夫俗子,想见神仙谈何容易。唐太宗、唐高宗多次召见他,他都谢绝不肯相见。武则天也招他出山,张果老就在妒女庙前装死。当时正是酷夏,他的身体转眼之间就开始腐烂生虫。武则天听说了,以为他真的死了,只好作罢了。可是后来又有人在恒州的山中见到了他。
据说张果老总是倒骑着一头白驴,日行几万里。休息的时候将驴子折叠收起,就像纸一样薄,放入巾箱中;需要乘坐的时候用水一喷,又变成了驴子。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派遣通事舍人到恒州请张果老,张果老在他面前气绝而死。他吓得赶紧焚香祷告,说明天子求道的心意,张果老才又活转过来。通事舍人不敢相逼,赶回京城告知唐玄宗。唐玄宗又派遣中书舍人带着玺书相请,张果老于是随着他到了东都。唐玄宗将他安置在集贤院,乘车入宫,倍加礼敬。
唐玄宗见张果老老态龙钟,就问他说:“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什么还发疏齿落,老态龙钟?”张果老说:“活到了衰朽的一大把年纪,又没有什么道术可以依侍,所以才变成了这个样子,实在令人惭愧。如果把它们全都去掉,不是更好一些吗?”然后他当着唐玄宗的面拔掉头发,击落牙齿,血流满口。唐玄宗吓了一大跳,赶紧说:“先生稍稍休息一会儿吧,一会儿我们再谈。”一会儿的功夫,张果老再见唐玄宗时,容颜一新,洁白的牙齿,乌黑的头发,变成了一个壮年人。
一天,两位大臣来拜访张果老。张果老突然对他们说:“如果娶了公主做老婆,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啊。”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不一会儿,唐玄宗派的人来了,对张果老说:“玉真公主从小喜欢修道,皇上想将公主下嫁给先生。”张果老大笑,硬是不肯。这时二人才明白张果老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当时的公卿大臣都争相拜谒张果老,询问神仙的事情,张果老都不肯回答。他自称是尧时丙子年生人,没有人能够搞清楚他的具体年龄。
张果老说自己曾经是尧时的侍中,可以数日不食,吃的时候也只是喝些美酒,吃三个黄丸。唐玄宗留他在内殿饮酒,张果老推辞说自己酒量很小,只能喝二升。不过自己有一个弟子很能喝酒,可以喝一斗。唐玄宗很高兴,请张果老招他的弟子来。
转眼之间,一个小道士从殿檐飞下,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模样俊秀,气质优雅,拜见玄宗时言辞清楚,礼数周全。唐玄宗让小道士坐,张果老说:“作弟子的应该站在一旁伺候,不该让他坐。”唐玄宗越看越喜欢,于是赐酒给他,他一口气喝了一斗。张果老推辞说:“不能再喝了,喝多了肯定会出问题,让皇上笑话。”唐玄宗逼他喝,酒忽然从他的头顶涌出,道冠落在了地上,化为一个金˜}。唐玄宗和妃嫔们都惊讶地笑了,再看,小道士已经不见了。那金˜}正好可以装一斗,原来是集贤院中的金˜}。
这样的仙术不可胜数。当时有一个人能够看见鬼。唐玄宗招他来看看张果老。这个人跑到皇上面前说:“张果老在哪里?让我来看一看。”其实张果老早就站在他面前了,他却看不见。还有一个人精于命算,每次看到人后当面布筹,很快就能算出姓名、穷富、善恶、寿命,前后算过上千次了,从来都很准确。唐玄宗知道他的本事,就招他来算张果老。这个人算来算去,好几个时辰,累得精疲力尽,还是算不出来。神仙之事,本非人间小道可以窥视的。
唐玄宗越加好奇。一次,唐玄宗决定用毒酒测试他。张果老连喝了三大杯,看上去仿佛醉了似的,对身边的人说:“这不是什么好酒。”然后倒头就睡,睡了有一顿饭的功夫,忽然起身拿起镜子看自己的牙齿,都已经成了焦黑色。他叫侍童取来铁如意将牙齿全部击落,都收在自己的衣带中。缓缓地从衣袋中取出一帖光滑的微微发红的药,敷在齿穴中。然后又躺下睡着了,过了很久忽然醒来,再拿镜子一照,牙齿已经又长成了,洁白坚固,比原来的还好。
唐玄宗曾经在咸阳狩猎,捕获了一头鹿,看上去稍微有点异样。厨子刚刚要杀鹿,张果老看见了说:“这是一头仙鹿,已经活了一千岁了。过去汉武帝元狩五年,我曾经跟从皇帝在上林狩猎,生获此鹿,后来放生了。”唐玄宗说:“世界上的鹿那么多,而且时间这么久了,怎么就知道这是那头鹿呢?”张果老说:“汉武帝放生时,在鹿的左角处用铜牌作了标记。”一看鹿,果然有一块大约二寸的铜牌,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无法辨别了。唐玄宗又问:“元狩是什么时候?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张果老说:“到现在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让史官察看史书,果然一点不差。
唐玄宗封张果老为银青光禄大夫。张果老后来还是坚持回到了恒州山中。天宝初期的时候,唐玄宗又招张果老,张果老听说之后忽然死掉了。他的弟子埋葬了他,但是后来开棺一看,原来只是一口空棺材。就这样张果老不知所终。
(资料来源:《旧唐书》《明皇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