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3年01月07日】
前一阵中国大陆有一计算机软件问世,叫“电子中医”。读了之后,险些跌破眼镜,又好笑,又好气。唉!吾中华民族之精粹,将毁于不肖“败家子”手中。
据说此“电子中医”有优点如下:
1、它能“模拟”著名老中医,并通过“科学方法”对其经验做加工整理,又不会“疲劳”,故称其诊疗水平高于一般中医。
2、它可实现名老中医不在场的诊治效果,且可“转让”,“出售”,“永世长存”。
3、它记忆力强,储存量大,可随时“上班”,比靠名老中医“传、帮、带”效率高,又解决了中医后继无人之困境。
4、它不受情绪,心境等因素影响,思想不会开小差,故人人可得其一视同仁之精心诊疗。
这个“电子中医”使我联想起一次去银行取款的经历。那次,取款机不灵了,怎么也不工作。我找到工作人员,她在计算机中查询,怎么也找不到我的记录。找不到我?我就站在那里,哭笑不得,怨谁呢?只怪计算机不认识人……
我们知道,中医诊断治病的精华是“望、闻、问、切”。
“望”是看病人的五官、形体、气色、神态。
“闻”即用鼻闻出味道,又用耳去听病人的声音和述说症状。不同病症有不同气味的表现。
“问”即询问病症、病状、病情和情绪。
“切”即切脉。中医脉象诊断,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它的全部实践,来自于医生手指切取病人脉搏时指下的触觉变化,称为指法。这如同乐师演奏胡琴,脉理好比乐谱,指法技巧好比持弓运指。一个只记曲谱,而不会持功运指的乐师,绝不可能奏出动听的音乐来。
俗话说,读书三年,天下无病不治;治病三年,方知天下无方可用。对一种病,同证未必症同,因为“证”是反映病机的,代表着疾病在某个发展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而“症”则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属于“现象”。
显而易见,这个“电子中医”治病,就象洗车行洗车,不管大车、小车,还是卡车、装甲车,一律先用肥皂,再冲水,最后吹干出去。不要说它不能“望、闻、问、切”,一旦停电,“电子中医”就放假,病人也就跟着“歇”了。因治病乃性命关天之事,还望诸位求医者三思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