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春联和对联

史珂 整理


【正见网2003年02月01日】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源于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神荼”和“郁垒”是传说中的降鬼大神,人们把他们的名字书写在桃木板上挂在门口用以驱鬼压邪。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开始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到了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明太祖朱元璋曾大力提倡对联,还亲自微服出城挨户观赏。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从宋代起做官的就开始在官署衙门撰题对联,以表明自己的官风、原则、操守等等。到了清代则几乎普遍到了各级官衙了。

古人的作官道德就其要者来说,大约有5项内容。

一曰不贪不贿。

《七修类稿》载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官署门联为:

 

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为耻;
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为羞。

嘉靖年间的一副对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上联直刺那些爱钻钱眼的贪官污吏;下联则说明官爱民与民爱官的关系。

二曰爱民如子。

清代作诗有些名望的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的署联为:

 

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
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他为桂林知府写的仪门对联也很有名:

 

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
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那些想循私舞弊的人见此,免不了要心寒腿软。

三曰法严法慎。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权益极大,他的道署对联就是要表明自己官心似水。对联写得也很艺术: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
官做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四曰克己奉公。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这是清代赵慎珍桂林府衙对联。

五曰政绩昭然。

清代工部尚书彭元瑞先任浙江督学时,门联为:

 

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
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

是表示要多培养人才。梁上国任奉天府丞时署联是:

 

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
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训迪,勿懈功夫。

以端正社会风气,选拔才识之士为己任。

还有一类比较特别的对联也很值得介绍。古代地方酷吏有被老百姓赶走或杀死的,群众会说他们损阴德,咒骂他们无后或子女残疾。有的对联就以此为内容作为对自己的警戒。有个叫汪辉祖的就撰写了如下一联:

 

官名父母须慈爱;
家有儿孙望久长。

清代山东金乡县令王玉池这样提醒自己: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这种用对联权做施政纲领,对建立威信、贯彻政令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在接印前一日就悬挂了4副对联做安民告示。其中衙前照壁上的是:

 

罔违道,罔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大堂联为: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这些对联语露冷锋,话带刀音,好人感到快意,歹徒觉着无情,联语一贴出,“四乡人皆聚观”,“时先声所夺,平日绅衿之出入县庭者,皆悚息危惧,有避至他省者”。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