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3年04月13日】
〖医山夜话〗耳针
人体耳朵穴位图
在上篇文章中,我谈到针灸能治疗急症。其实,对大部份病人来说,都是因为急症才来求医的,如急性腰扭伤、惊厥抽搐、中暑昏迷、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牙痛、面瘫,等等。这些症状都很严重,是等不得的,也不会自愈,病人感到十分痛苦,所以不得已前来投医。在以后的文章,我会举出大量类似的医案。
上次我举了一例,说的是用耳尖放血的疗法使一位高烧不退病人的体温在5分钟内降到正常,令其家人称奇。为什么这一针下去就能立竿见影呢?这是因为此刻在耳尖放血,犹如打开了一扇天窗,立即换进新鲜空气,从而将体内湿热毒气释放出去。这不起眼的耳朵与身体内脏腑的关系可不一般。
出于职业的缘故,我对人的耳朵特别留意,有时会因为太注意别人的耳朵,竟忘了听他说了什么。人的这两只耳朵啊,真是绝了,犹如一所展览馆,把人的一切,心肝五脏、性命、历史一一展示在外面,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真的不想再问什么了。对我来说就看病人说不说实话了。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似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身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皆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在耳朵上可以观察到身体任何部位的病理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如:冠心病人可以看到耳垂斜皱纹;肝癌病人可以观察到在耳廓肝区周围的环形凹陷,梅花样改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耳甲压痕;就是掉一颗牙,在耳朵上都暴露无疑。
耳廓是一个独特的能反应整体的全息的微观世界。人体的十二经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故《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因此从耳的颜色、位置高低、厚薄、扁圆、硬软可知其人先天的体质,从形态和长相可知后世的病理。
怎么通过观察耳朵的颜色、形态、厚薄来判断内脏的虚实呢?《灵枢・本脏》篇中指出:(耳)黑色小者则肾小,粗者则肾大,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者肾脆。肾小既安难伤。坚则肾不受病。肾大,大则虚,虚则肾虚,耳聋或鸣。
大家可能不知道,耳穴治疗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可以用来止痛,而且有明显的疗效。
有一天,一位患牙痛的病人来找我,他说:“医生,我这几年花在牙医上的钱,足可以买一栋楼房了……”耳针一穴,立即止痛,他从此再也没有牙痛过。
(待续)
〖医山夜话〗睡眠
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
不寐,即失眠。失眠的症情不一,有的难以入睡,有的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眠;有的睡目,不能睡耳;有的睡身,不能睡魂;有的睡眼,不能睡心。其最不受用者,在将睡未睡之际,忽然想起某事未行,某人未见,跳将起来,以此一夜不得安眠。
我有一医案是治失眠的。事过多时,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不禁莞耳。
她的先生是我的病人,夫妻分居两地。除职业原因外,还另有一不愿启齿之因是太太可以整晚不睡。她于是洗碗、洗衣、吸地。为此先生差一点得心脏病,他到我处来为了治头痛。
每次太太来探亲,他必来诊所,就提起家里一到夜里比白天更忙,阴阳颠倒之事,求我帮忙。我答应他试一试。
太太是忙人,忙人不易睡也。一到睡觉时间,觉得是浪费时间,妨碍做事。她在读研究院,大部份文章、研究论文都在深夜写,但白天昏昏沉沉,倦极而眠,睡身而不睡魂。
我让她躺下后,用一寸针在头皮发际处扎下,没过几分钟,她就睡过去了。一觉醒来,已是二小时之后。自此之后,她开始在夜间睡觉。但过了一月,又因嗜睡(睡的太多)来找我。“你既然能使我睡觉,也应该能让我少睡吧?”她问。
她的先生在一旁无可奈何地说:“你以为你的脑袋上有一个开关按钮,我的医生随时可以让你睡和不睡啊?”
我再让她躺下,在上次进针穴位扎了一半的深度。她又睡着了。但没过多久,她就醒来。我告诉她:“人非草木,血肉之躯,睡眠居先。睡能养气、健脾、养胃、坚骨强筋。人本无疾,劳之以夜,夕不安眠,则眼眶渐落,精气日颓,虽未即病,而病势欲显。睡非药,却治百病,可救人命,是无试不验之神药也。”
她似懂非懂,但此次治疗后,再未来过。其先生头痛之症愈也。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423)
〖医山夜话〗 幻觉肢
他进门时腿稍微有一点瘸。他的脸色灰暗、严肃、没有表情。我问他我能做什么时,他皱着眉头说腿痛。我又问了一些常问的话题,然后诊脉、看舌。这中间我因事出去一会儿,当我再回到诊室时,他已经躺在诊疗床上,床边放了一条假腿,那条腿是从大腿根部截肢的。他注意到我盯着假腿看,这时,房间里的空气似乎一下子变得沉闷起来。我们的眼睛都试图避开对方,都没有说话。我在等他解释,他在等我问话……
终于,我先开口了,“怎么个痛法呢?剧痛,阵痛,针刺状痛,隐隐作痛却连绵不断?”
他紧闭双唇,一付不准备回答问题的样子。过了好一会儿,他叹了一口气,“告诉你,可能你会以为我精神有毛病,没有一个医生相信我。他们都说问题出在我脑子里,这痛是我臆想出来的。我的这条腿已经没有了,但是它确实时时刻刻在疼痛,一阵一阵地痛……”
噢,我明白了,他是在谈那条不存于这个空间的腿痛。
“因为什么原因截肢呢?”我问他。
“一个瘤,医生并不十分肯定它的性质,可是被一个考试一直不及格却勉强拿到医生执照的家伙糊里糊涂地截掉了……”
我听了,身上一阵发凉,血液似乎都跑到脚下去了。我知道他在这个空间的腿虽然是没有了,但他这条不应该被截断而失去的腿实际一直在抱怨、呻吟。我注意到他不时地会用手去摸一下那条已经不存在的右腿,但他碰到的是床而不是应该长在那儿的肉肢。
我采用了下病上治,右病左治的辩证疗法,将针扎在他的左腿和左臂上,并且关了他的百会穴。他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他醒来时,感觉非常好,问我下次何时再来。我告诉他:不用再来了,我能做得到的仅此而已;你对那条不应失去的腿,需要一段适应过程。
“在内心求得平衡,调节精神,保养元气,多行善事。莫嗔怒,养品德,俭言行。”这是我给他开的方子。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409)
〖医山夜话〗带状疱疹(五)
带状疱疹这病我说是邪气,如贼。一般情况下事先逮不着。它起病急,发展快,直到病发后才被诊断,往往又太迟了。中医称之为“蛇缠”,“火丹”。若病变犯及角膜者,可形成角膜溃疡甚至引起失明,故应即时治疗。
一天来一病人,她诉说肩、颈、肘部灼痛,咋来看不出什么,肩膀活动正常。但她有痛苦不堪之状,伴有轻度发热。最近是感冒旺季,诊室中从早到晚都是咳嗽、流涕、头痛、肠胃不适的病人,故我初以为是患流感后的浑身及肩部疼痛,颈项发硬症。
但下针时,发现在她的右肩部位有一块红斑,深红色,如虫咬斑。我问:“何时被虫咬?”答:“不知。”此刻深冬,又不露肩膀胳膊在外,如何被虫咬?我脑中闪了一念,仔细一看,啊,一个小水泡,再联想她的症状,立即判定是那“贼”,逮个正着。
哈,正是老夫拿手好戏。我让她坐直,取细线一根,测量患者头围,然后打结做个记号,再用此测量线由前向后绕颈项一周,将两线头对齐,沿胸椎正中线向背后稍拉紧,线端所达之处可看到有一个粉红或淡黄色小痣,所处正是“贼窝”,也叫蜘蛛穴。
用灸在此穴施艾炷灸,一炷即可。
她回到家二小时后来电话,疼痛大减,感冒症状消失,此法已将“贼”窝端了。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338)
〖医山夜话〗中医也能治疗急症(一)
我的针灸医术得自祖传,已有几代之久,远近皆知我行医勤恳,从不敢有所懈怠,时刻警醒在心。
我的诊所有三间诊室,大多时间倒也风平浪静,进进出出的不外乎是一些患有腰头痛,肩肘、膝、腕、踝关节扭伤及胃肠不适之症的各种肤色、年龄、性格的病人。但是有时诊室里会突然出现“惊涛骇浪”,进来一个令别的医生退避三舍的重症病人。可能您会问,“这样的病人为什么不送到急诊室?却要去看中医,看舌搭脉的功夫,会不会延误了病人的性命?”在一般人的眼里中医只能治慢性病,不救急;急症病人是西医的拿手好戏。殊不知,除了急需开刀截肢、内脏破裂大出血需摘除内脏或身体某部位的急重病人,中医可以说是急救中能保全性命及身体各个部位的最佳选择。因为80%的人到急诊室看病,是因为某种症状控制不住,象心绞痛、大咯血、中暑、昏厥、哮喘发作等急症,这些病症又超越了自身的忍耐程度,且等不了二、三个月的预约,才在无奈之下到急诊室去“应急”的。而针灸则可以既快、又稳地控制病情,使病人转危为安。
其实针灸治疗急症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现,针灸治疗急症由来已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扁鹊用针灸治疗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记载。东晋年间,葛洪在《时后备急方》中记录有用针灸治疗卒死尸厥、霍乱诸急等急症。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也有提到针灸治中风及各类心痛急症。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更是对针灸治疗中风、暴吐暴泄、癃闭、崩漏、吐血、腰肿、蛇咬及狂犬咬伤、惊痫等急症有详细记载,而且疗效很高。
最近,我的诊室里就来了一位有高热昏迷史的急症病人,他对各种药物都过敏,且浑身布满药物疹,西医对他是束手无策。当时病人高烧不退,并开始出现呼吸不畅等症状。我就用针只在病人耳尖处放了5-7滴血,不到5分钟,高热即退。疗效之显著,令其家人称奇。
为什么用针在这耳尖处放血几滴就能起到西医吃药、打针都难以取得的效果呢?
这得从耳与脏腑的关系说起,且听下回分解。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312)
〖医山夜话〗简单又实用的天星十二穴
这里向您介绍一些简单又实用的针灸穴道。
《黄帝内经》中记载,说人身上有十二经络,以应十二个月,有三百六十五节,以应一岁,其实就是说人的穴道有三百六十个。穴道数量在历代的发展中,慢慢地累积,到明朝的《针灸大成》,就已经记载了有三百六十一穴。
人身上有三百六十一个穴道,分布在十二条“正经”和任、督两条脉上;每一个经络上的穴道数量不一,例如膀胱经上最多,有六十七个穴道,心经、心包经最少,各有九个穴道。穴道的数量那么多,临床上究竟有哪些穴道可以选用?
明朝的一位医生因为用穴的方便性,以及有效性,发展了十二个穴道,在《针灸大成》中称之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十二个穴道都是在“正经”上面,而且都是属于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络穴或大关节上的穴道等,临床应用上非常好使,很有效;几乎这十二个穴道,已经可用以治疗全身所有的疾病。《针灸大成》里面收录编成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1] 它的总诀是这样写的,“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就是说虽然有三百六十个穴之多,不出这十二个穴,只要补泻的处方正确,就什么病都能治了。而且还说治病有如神灵,应手即愈,就像用热水泼在雪地上,一下子就溶化了。还说这些穴道是北方之神所传授的。因此,针一扎进穴道,连金锁都可以打开。在这个歌诀里面还有:古人传授任何一种技艺都是师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师父的,所以歌诀说: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就是说,只能够教给那些好的弟子,不是好弟子,就不能教他。
这十二个穴道中,有八个是在脚上的,四个在手上。
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只要对针灸有一点概念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道,可用以保养,也可用以治病的重要穴道。歌诀里说“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就是说三里穴的位置,膝眼又叫“犊鼻”,在膝盖上有两个相当大的洞,长得有点像牛鼻子,外侧的叫“外犊鼻”,内侧的叫“内犊鼻”。足三里就在外犊鼻之下三寸,离膝胫骨棱一个拇指寸远,也就是在两筋之中。主要功用治“胃中寒”,也可用以治疗心腹胀。胃中寒的症状,例如肠鸣,有“幽幽……”似水走动的声音,并且腹泻。《四总穴歌》有“肚腹三里留”,就是说只要是胃肠的病都可以找三里穴。外科方面,可以用治腿肿、膝、Ãt(胫骨)酸。内科方面,伤寒型的感冒,以及羸瘦、劳损,都是因为慢性病,而肠胃功能已经很差了,变得羸瘦,还有“气蛊”,气蛊就是腹部因为消化不良以及水份不能良好地排泄而发生鼓胀的样子。还有,它还是一个很好的养老用穴道,三十岁以上的人,针灸三里穴眼睛变宽,会看得清楚;因为大部分的人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形成所谓的“老花眼”了,眼睛可以看远,不能看近。常扎这个穴就会变得很好,但是取穴要精确。针入八分或艾灸三壮。依据我自己的经验,假如经常地针灸这个穴道,不但可以养老,而且假如要走远路,或要爬山,步行的能力也会比较好得多。还有这么一句话“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说三里要经常用艾灸,烧出灸疤来,甚至于让它经常都是湿淋淋的,让它常有出脓的现象,可以治疗老年性的病,例如血压高之类的毛病,经常灸它,可获得很好的血液循环,血压就不会升得太高。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它在脚的第二指、第三指的中间的这个脚丫子上五分,最主要可用以治疗四肢冰冷的现象,可以用治喜爱安静而不喜欢声音的“胃经热象”,长风疹块的瘾疹现象,咽喉痛,呵欠频数及牙疼。其实频频呵欠就是缺氧了,牙疼在中医的概念上面,认为牙属于阳明,下牙属手阳明大肠经,上牙属足阳明胃经,这里的牙疼就是上牙疼。另外虚极而不能吃东西,针这个穴立刻就好了。
曲池穴:是在手肘上面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找寻的方法是:手臂稍微弯曲起来,把手掌对着自己的心脏,手臂上最高的这一条经络线就称之为“手阳明大肠经”,在这个经络上面的手肘弯弯处的穴道就叫做“曲池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说“曲池拱手取”,拱着手找寻;“屈指骨边求”,在骨头的边缘可以找到它;它的作用是“善治肘中痛”,可用以治疗肘的疼痛。又能治疗“偏风”,也就是中风半身不遂症状,还有手不能弯曲、不能收回来,表示这个手已经没有力,神经功能差了,不能拉弓射箭了,因此丹阳天星十二穴歌说“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要拉弓射箭,必须要用到这条大肠经的肌肉的劲,却使不上力了。大肠经发生问题时也会“筋缓莫梳头”,扎曲池穴也有治疗的能力,还可以用治“喉痹促欲死”,就是喉头的血液循环差了,好像不能吸到气了,又治疗发热、全身性Ên麻疹、瘾疹,由这点来看曲池穴还有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原气驻留的穴道,是在身体上的一个非常大的穴道,位置在大拇指跟食指的中间这个虎口,虎口开叉的上面一寸。它可以治疗“头疼并面肿”,在《四总穴歌》里头,有这么一句“面口合谷收”,就是颜面以及口部的毛病都可以找合谷治疗;合谷还可以治疗“疟病热还寒”,就是疟疾先热而后冷的打摆子症状。也可治齿龃及鼻衄 ,就是蛀牙和流鼻血;“口噤不开言”,牙齿咬得很紧,不能张口说话,可以在此穴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可是要注意,合谷跟另一个叫三阴交的穴道,在孕妇身上要小心,有可能导致流产。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太子,他很喜欢医学,有一次看到一位孕妇,把了脉后,希望证实自己的判断,要剖腹看一看到底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或者是双胞胎,跟他同行的医师徐文伯说不可以这样,用针剌合谷及三阴交这个胎就可以顺利产出;所以合谷、三阴交在孕妇身上不可以随便扎针,要非常小心的。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位于膝盖的后面,大腿与小腿交会的腿弯弯处,又叫做“Äs”的横纹正中央。可以用来治疗腰痛不能站直起来,而且引到背脊梁都沉重不堪,筋也不能够舒展开来,“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痛筋莫展”《四总穴歌》也有“腰背委中求”的用法。又可以治疗“风痹复无常”,什么叫风痹呢?痹就是血液不通,古时候把痹病分为三大类叫做风、寒、湿三痹,风痹是会走动的又叫做“行痹”,寒痹是会很痛的所以又叫做“痛痹”,湿痹是重着而不动的所以又叫“着痹”,风痹是于风所引起的血液脉络的不通,因此叫他做“风痹”或叫做“行痹”,为什么讲“无常”?就是因为它痛不固定一处,到处跑着痛。“膝头难屈伸”也可用这个穴治疗,不能够弯屈、也不能够伸展,那么“针入即安康”,可是必须注意这个穴道不可以使用艾灸,因为它底下有一个很大的血管。
承山穴:也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道,在现代医学称之为腓肠肌的下方,古人叫做ÄY,也就是小腿肚,这个地方长得像鱼的腹部,所以在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里头,就叫它“鱼腹”,它位于ÄY肠分肉间,善于治疗腰痛,又可以通大便,用来治疗痔疾、大便难,又能治“脚气并膝肿”。如果肢体的“展转战疼酸,霍乱及转筋,穴中剌便安”,扎了针就会痊愈了。
太冲穴:足厥阴肝经的俞穴,也是肝经的原穴,在足大趾二指之间的脚丫子直上大约二寸的地方,这个穴道最主要的作用,可用以判断以及了解人的生死,在这个穴下方有一个动脉经过,如果量测发现这儿的血脉不动了,这个人生命就垂危了。这个穴也能医“惊痫风”,惊痫是什么呢?就是被惊吓而发生抽筋、口吐白沫、眼睛向上翻等等这种现象,中医把突发的病叫做风,所以称之为“惊痫风”。太冲也可以治疗咽喉的毛病以及心脏病,由于肝经主筋,所以它还能治两足走路不方便。并且还可用以治七种疝气中的“偏肿坠”现象,也就是从一边的阴囊或者从大阴唇穿出来,太冲穴就是个很好用的穴道。除了用太冲穴以外,还有一个穴叫做“三角灸”,在肚脐的下方,而左偏坠可以灸右边,右偏坠可以灸左边,再加上太冲穴,效果非常的好。另外太冲也可以治疗眼目似云朦,就是眼睛前面朦朦的,好像盖了个东西似的。它又能够治疗腰痛,而且还“针下有神功”。
昆仑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当中有3个膀胱经的穴道,委中、承山还有昆仑,位置在足外踝的后方与足跟筋的中间,它可以用来治疗足抽筋,腰和臀部疼痛。也被用来治暴喘满冲心,也就是突然的发喘,心区满胀;又可以用来治疗举步行不得,一动就疼得呻吟,如果想要求得安乐,可考虑用昆仑穴治疗。昆仑加委中用来治疗腰背痛效果非常的确实。
环跳穴:是在胆经的穴道,在臀部腰下头胯的枢纽上侧边,是一个满大的穴道,环跳穴上面的肌肉非常的肥厚,要用很长的针才能扎到穴位,有的时候甚至要用到六寸长的针。取穴的方法比较特殊:侧卧,底下的腿弯曲,上面的腿伸直。它可以治疗“折腰莫能顾”,就是腰像是被折了似的,不能够弯腰也不能回头。对风、寒、湿三痹都有效;又可治从胯部连到小腿肚的疼痛;转身的时候又重又痛,根本就难以忍受的,扎环跳穴也很快就可以好了。
阳陵泉: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膝的前下方有一条骨叫胫骨,胫骨后面的一条骨,现代医学叫做“腓骨”而中医学叫做“辅骨”,辅骨的茎突也就是一个小骨头,这个小骨头的前下方,有个洞,就称之为阳陵泉。《难经》有所谓的“八会穴”,其中有一个叫“筋会”,就是阳陵泉穴,筋就是肌腱或者是比较粗的肌肉束,阳陵泉就主治筋痛。马丹阳天星十二穴讲,“阳陵居膝下,外廉一寸中”,就是在膝的下方外侧一寸的地方,可治“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膝肿、麻木、疼痛,以及叫做偏风的半身不遂、而“举足不能起”,只要扎针深入六分,极其神妙。凡是扭伤了足踝、膝,或扭伤了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筋之会,阳陵泉”来治疗。
通里穴:是心经的络穴,在手腕上方一寸,也就是神门上一寸的位置,此穴可以治疗“欲言声不出”以及懊恼怔忡这一类的心理层面的毛病。假如病人体质实,就有四肢重以及头、腮、面颊红的情况;如果病人虚就不能吃东西,暴¯Š,突然地哑了,或脸面没有颜色而且不光泽;都可以使用此穴治疗。
列缺穴:是肺经的络穴,叉交大拇指与食指,而食指指到在手腕的上侧的挠骨边缘就是这个穴,可用以治偏头痛,还可以治疗遍身麻痹,痰涎向上涌出,牙齿咬紧的口噤,如果能补泻得宜,应手就可以好了。《四总穴歌》有“头项寻列缺”,就是说只要头部的与颈项的病都能用此穴治疗。
[1] 编者注:《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为马丹阳所撰。马丹阳是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原名人仪,字宜甫,又名钰,扶风(今属陕西)人。金代道家、针灸家。大定七年(1167年),抛弃巨大家业,皈依重阳君出家,励行苦节,专务清静。医名为道名所淹。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于嘉泰甲子岁(1204)十二月二十七日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