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12年09月03日】
中国大闸蟹在德国河流泛滥成灾。它们毁坏渔民的渔网,伤害鱼类,破坏堤坝。但是如今大闸蟹也找到了销路。
早上7点,渔民菲舍尔·施罗德(Wolfgang Schröder )便驾驶着他的渔船去易北河捕鱼。当他将船停下时,他和助手托马斯·劳恩斯泰因哈特一起将捕鱼篮拖上渔船。然而,捕上来的并不是他们想捕的鳗鱼,而是大量的大闸蟹。
来自亚洲的”新移民”
捕上来的一筐大闸蟹至少有30只。背部的硬壳呈有绿色的光泽,两个毛茸茸的前爪犹如剪刀般。大闸蟹原产于亚洲,从1900年开始“移民”到欧洲。早在1933年科学家们就猜测,大闸蟹是通过商船的压舱水从亚洲移民到欧洲。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盖斯特说,不断地有一些动植物种类从一个生态系统迁徙到到另外一个生态系统。盖斯特教授说,“这是自然界发展中的一个正常的过程。只不过这一现象现在尤为常见。”也难怪:如今全球商品交换成倍增加,运输距离缩短。运河连接着从前被分隔的海洋。压舱水或者其他一些物品将一个生活区域的一些物种带到了另一个栖息地。很多船舱装有空调,更为一些物种提供了生存的机会。如今在德国落户的外来物种超过2000种。
撕破渔网咬死鱼
盖斯特教授说:“有些物种具有攻击性,它们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伤害或者构成威胁。”盖斯特教授在其试验场收集了众多的物种,将他们分别养在几个玻璃缸中。例如,美国的龙虾因信号小龙虾瘟疫受到死亡威胁 。而小龙虾则经常受到真菌的威胁。中国的大闸蟹会毁坏捕鱼筐,也会吃掉渔网里弱小的鱼虾。
然而,并非所有的物种都具有攻击性。它们中有很多物种无法在新环境中生存。但是大多数外来入侵物种属于适应性强的类型,他们在任何地方生活都感到同样舒适。但是一些乡土物种往往习惯于生长在自己专门的区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它们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条件。如果原生的物种感觉到了不适,它们就会变得具有攻击性。这往往是人类造成的。是人类不断改变它们的生活条件。他们改直河道,改变河岸结构以及污染水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国大闸蟹的数量不断下降。因为堤坝和闸门阻碍了大闸蟹前往产卵区域的道路。中国的工厂严重污染河流,而德国的易北河和哈维尔河水质清洁,为大闸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大闸蟹泛滥易北河
渔民施罗德继续驾驶着他的驳船在易北河上行驶。他家祖辈四代是渔民。从家庭的第一代渔民开始,易北河就有了中国的大闸蟹。由于没有天敌,这些外来新公民和本地物种争抢食物或占据类似的生态环境。渔民们曾尝试阻止哈维尔河大闸蟹的繁衍。施罗德的前辈们曾经用螃蟹制造肥皂或动物饲料。或者简单的将他们大量杀死。但是螃蟹的数量之大无法斩尽杀绝。盖斯特教授说,“一旦已经大量繁衍,要想再重新控制便非常困难。”
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渔民施罗德反对使用化学剂阻止大闸蟹的繁衍,因为这样也会导致稀少珍贵的鳗鱼死亡。他因此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大闸蟹捕获出售。他说, “亚洲人尤其是我最好的客户之一。”幸运的时候,他一天可以捕获300公斤的螃蟹。然后他以每公斤五到八个欧元的价格卖给商贩。但是好时光已经过去。因为 90年代,他捕获的螃蟹通常比现在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