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ex发现迄今最大螺旋星系 银河系直径5倍

【正见新闻网2013年01月21日】

棒旋星系NGC 6872在过去数十年间已知它是最大型的恒星集合之一,美国智利和巴西的天文学家欧佛拉西奥(Rafael Eufrasio)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经由星系演化探索者号(GALEX)观测资料发现,它还是所有已知螺旋星系中最庞大的,从该星系向外延伸的其中一支旋臂端点量到另外一支旋臂的端点,总共绵延52万2000光年长,相当于我们银河系直径的5倍多。

NGC 6872如此庞大的规模与特异的外观,来自与另一个小得多的星系IC 4970交互作用的结果,IC 4970的质量仅有NGC 6782的1/5而已。这对星系距离地球约2亿1200万光年远,位在南天的孔雀座(Pavo)方向。


交互作用过程中,发展出一个新的小星系

天文学家认为包含银河系在内的大型星系,是经历数十亿年的小型星系彼此碰撞合并而形成的。NGC 6872和IC 4970却是反其道而行,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居然发展出一个新的小星系,标示在右图左上方的黄圈中。

NGC 6872的东北旋臂是星系中受扰最剧之处,恒星形成此起彼伏,但在旋臂最远的端点外,有着仅能以紫外光看到的潮汐矮星系(tidal dwarf galaxy),星系外形就如其他交互作用星系常可见到的一样。这个潮汐矮星系在紫外波段比NGC 6872绝大部分区域还亮,意味着这个潮汐矮星系主要是由年龄低于2亿年的炽热年轻恒星所组成。

欧佛拉西奥等人利用欧南天文台(ESO)超大望远镜、2微米巡天计划、史匹哲太空望远镜和GALEX等,研究这个星系在不同波段上的性质。经分析各波长的能量分布状况后,他们发现沿着NGC 68723星系两支旋臂,有明显的星系年龄分布模式。最年轻的恒星出现在东北旋臂的端点以外的潮汐矮星系中,愈往NGC 6872星系核心走,恒星年龄愈老。西南旋臂也有相同的年龄分布模式,很可能是星系遭遇战过程中引发的恒星形成波潮造成的。

在2007年时,瑞典奥斯陆太空观测站奥雷卢(Cathy Horellou)等人曾发展一套电脑程式,模拟NGC 6872和IC 4970从碰撞到形成现在我们所见外观的过程。模拟中,IC 4970在约1亿3000万年前最接近NGC 6872,然后几乎沿着NGC 6872的盘面以和NGC 6872自转相同方向前行。欧佛拉西奥等人的研究结果与奥雷卢等人的模拟相当一致。

和所有棒旋星系(barred spiral galaxy)一样,NGC 6872在星系核心到旋臂之间有一个由恒星组成的棒状结构,半径约为2万6000光年,是其他邻近的棒旋星系的棒状结构的2倍大。所以,螺旋星系大,其内的棒状结构也大。

欧佛拉西奥等人发现棒状结构内并没有新近恒星形成的讯号,显示这个棒状结构在数十亿年前就已形成,因此棒状结构中的年老恒星可视为NGC 6872遭遇IC 4970的事件发生前,星系本身原始的恒星族群,是可供研究星系交互作用前历史资料的活化石。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