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印度洋深海发现罕见鲨鱼新种

【正见新闻网2013年09月20日】

在幽暗的深海之中,你很难能够预料到会遇到些什么。2012年,鲨鱼生物学家保罗·柯乐金(Paul Clerkin)在南印度洋进行了一次调查,收获了许多难得一见的鲨鱼物种,其中不乏新种。

拟猫鲛科种类小齿拟皱唇鲨(学名:Pseudotriakis microdon)

这些奇特的发现包括3米长的拟猫鲛科种类小齿拟皱唇鲨(上图,学名:Pseudotriakis microdon);一个“龅牙”突出的银鲛目(学名:Chimaeriformes)新种;以及一个盾尾鲨属(学名:Parmaturus)新种。

银鲛目(学名:Chimaeriformes)的一个新种

这是银鲛目(学名:Chimaeriformes)的一个新种。融合在一起的齿板看起来有点像龅牙。为了进行研究,保罗·柯乐金加入了一条商业渔船。渔船在海底山脉以上的水中拖网,捕捞大西洋胸棘鲷,拖网最深时达到2000米。柯乐金在船上采集被渔网误捕上来的鲨鱼。捕捞地点非常偏僻,渔民们拖上来许多极其罕见的鲨鱼种类。他们从毛里求斯岛的一座港口出发,花了五六天时间才到达捕鱼地点。

深海怪物

这可能是一个“嵌合体”(Chimera)的例子。研究者称它可能属于一个新物种,但还需要基因分析的确认。“这一地区是鲨鱼最后的‘乐土’之一,”柯乐金说,“但这是第一次有人到这里对它们进行记录。”渔民们已经在这片海域进行了多年捕鱼作业。

猫鲨科光尾鲨属(学名:Apristurus)的一个新种

猫鲨科光尾鲨属(学名:Apristurus)的一个新种,在此次调查中只发现了这一条。渔民从大约1300米的深海将其拖了上来。

喙吻田氏鲨(学名:Deania calcea)

喙吻田氏鲨(学名:Deania calcea)以其长而扁平的鼻子闻名,且鳞片上具有草耙状的小齿。对见到的每一种鲨鱼,柯乐金都采集了几个标本,同时记录长度、性别、是否性成熟等数据。他的这些工作,其实都是“组装生命之树”(Assembling the Tree of Life)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目的是寻找出每种生命的演化源头。柯乐金称他拿回了近1吨重的鲨鱼。事实上,他最后通过空运向美国许多实验室和权威专家寄送了约1.3吨重的鲨鱼样品。

猫鲛科盾尾鲨属(学名:Parmaturus)的一个新物种

猫鲛科盾尾鲨属(学名:Parmaturus)的一个新物种。该属鲨鱼十分罕见,而且体型很小。对在加州莫斯兰丁海洋实验室攻读研究生的保罗·柯乐金来说,盾尾鲨是让他特别印象深刻的。这些鲨鱼成年时的体长仅为1英尺(约合0.3米),具有柔软而圆胖的腹部。 “到目前为止,它们是最可爱的一种鲨鱼,” 他说,“它们(在船上)会用肥胖的肚子滚来滚去,这看起来很有趣,但是想要拍照就困难了。”

猫鲛科的又一个新物种

猫鲛科的又一个新物种,可以看到其针状、带钩的牙齿,以及暴露在外的鳃(胸鳍前面的白斑处)。

在印度洋南部的公海上,巨大的浪涛有时候会使捕鱼和调查工作不得不停下来。有些波浪甚至能打到船的顶端。

鲨鱼学家保罗·柯乐金正在与毛里求斯阿尔比恩渔业研究中心的同事讨论如何研究这条鲨鱼,他希望能以研究导师和自己母亲的名字来命名一些新种。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