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13年09月16日】
“圆明园特展—大清皇帝最美的梦”即日起至9月29日在国父纪念馆展出,圆明园经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位皇帝长达150年的营建,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雄伟的帝王宫苑。
圆明园40景-正大光明(乾隆九年)
圆明园40景-洞天深_(乾隆九年)
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誉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将京城西北近郊的一座园林,赐予皇四子胤禛,并亲题匾额,命名为“圆明园”,期许胤禛的品德能够“圆而入神”般完美无缺。雍正登基后,首先兴建了“正大光明殿”,并扩建圆明园,并命名了园中“卍字殿”、“牡丹台”、“杏花馆”等28景。
碧玉狮。
清“铜胎掐丝珐琅麒麟”。
乾隆皇帝1737年移居圆明园,亲自主持了第2次扩建。由于乾隆多次造访江南,他将各地园林的精华融入形成“圆明园40景”。乾隆皇帝还融合西方的西洋楼建筑群,以及佛寺道观等等,而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圆明园不只是皇家园林,也是紫禁城外的第二个政经中心。
玉山子
玉山子局部
圆明园海外遗珍
咸丰十年(1860年)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焚毁,历经战乱劫掠,许多文物流散世界各地。如今在西方博物馆中,珍藏最多圆明园文物的要数枫丹白露宫。
玉笔筒
玉笔筒局部
此外,这些圆明园旧藏文物,历经百年的颠沛流离,在台湾收藏家的努力下得以再度展出。除了呈现出清代盛世的精致工艺,也勾勒出清帝园居的多元面貌。
圆明园西路万方安和烫样
“样式雷”皇家建筑事务所
圆明园的设计离不开“样式雷” 家族的贡献,“样式雷”是对清代两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称誉。雷氏家族进行建筑设计时,皆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烫样进呈内廷,以供皇帝亲自审定。其作工之完整不仅包括台基、瓦顶、柱枋、门窗等建筑外观细部设计,就连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内檐装修、室内陈设,均按比例制成。
万方安和位于圆明园后湖九岛的西部,立于水波上,将建筑平面组合成“卍”字形,象征天下太平、万方安宁,万方安和是雍正最喜欢居住的地方。
乾隆六次南巡之时,对江南的绮丽风光,雅致的文人情趣流连忘返,多达三千人的南巡行列中更包括宫廷画家与建筑师,随行将沿途江南胜景绘制成图,作为圆明园中仿江南园林的参考。
此次特展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乾隆南巡图〉制成高1.5公尺、长8公尺的大型互动装置,呈现乾隆南巡四大场景,观众仿佛亲临乾隆南巡的现场,感受万民朝拜的壮阔景观!
乾隆皇帝敬老尊贤,更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六次南巡其中三次都带着高龄已80岁的母亲圣母皇太后随行,另外,从〈乾隆南巡图〉互动图中,乾隆皇帝进苏州城门时,便可看到前排有一排穿着御赐黄袍马褂的耆老。说到乾隆皇帝敬老的事迹,他任内举办过两次千叟宴,以清廷年老重臣和社会贤达耆老为代表赏赐御宴。
西洋楼海晏堂12兽首 声光展演
乾隆皇帝钟情南方园林,也醉心西洋文化。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长春园北面“西洋楼”欧式景区落成,是中国皇家宫苑第一次大规模仿建西洋建筑和园林。特展将举世闻名的十二兽首结合最新透明面板技术,虚实呈现西洋楼海晏堂的古往今来。
十二兽首喷水池,原本在西式喷水池的设计应属于裸体的人像雕刻,但在乾隆的要求下,当时在朝廷供职的欧洲传教士郎世宁转而将十二道喷水雕刻,设计成十二兽首的人形雕刻,并融入中国十二时辰的观念作为喷水的排序。
乔治三世镀金珐琅盒之一。
乔治三世镀金珐琅盒之二。
乾隆皇帝与乔治三世 东西方世界的撞击
十八世纪末的英国,正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阶段,1792年英皇乔治三世以为乾隆皇帝贺寿名义,派遣特使马嘎尔尼勋爵为首的使节团来华,目的要敲开清代的通商大门。当时乔治三世赠送乾隆帝天体仪、钟表、预报气象和排除空气的机器、榴炮弹、军舰模型及各式精美的珐琅器物。
鼻烟盒
英国人把其中战舰模型和六门小型的加农炮,分别陈列在正大光明殿和谵怀堂,许多亲王、将领和官员都来参观。马嘎尔尼刻意公开展示当时最先进的西洋物质文明,但清廷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枪炮的潜在威胁。
圆明园现存最早的圆明园历史影像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来自西方的工业化文明,用枪炮打开了清帝国古老的大门,战败的中国以赔款割地告终。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时,发现这些枪炮、马车跟无数珍玩一起被当作进贡的纪念品,深藏在圆明园的库房中。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