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县衙 古代官场活样本

【正见新闻网2014年04月01日】

朝堂看故宫,县衙看榆次。提起古代衙门,戏剧小说中“击鼓鸣冤”“三堂会审”一幕幕经典画面浮现眼前,让我颇为好奇。初冬的一个晴日,我终于有机会一睹封建时代号称“三晋第一署”的榆次县级衙署。初进榆次老城步入东大街望眼北侧只见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在冬日暖阳的渲染下,层次分明,凝重肃穆,庄严巍峨,恰似一屏淡彩的板画。

俗语道“天下衙门朝南开”,榆次县衙自然也是坐落在街北,大门面南而开。首先看到的是临街屹立的牌坊,正中主牌坊为四柱三间式,四根云纹雕饰大石柱安放在一米多高的草白玉石须弥座上,柱前后抱柱石、石鼓、石狮浑如天成;门头匾额“民具尔瞻”非常醒目,左右四门眉题 “正风”“敦仁”“崇礼”和“尚俭”。再看两侧各有一个简洁的两柱一门式配坊,坊顶柱头之上,均有一只向南张望的石狮。作为整个建筑组群的序幕,县衙牌坊给人一种庄严雄伟之感。跨门而入从隐蔽转而豁然开朗,可见用意之精、匠心之巧。

据记载,榆次县衙有“晋藩首辅”之名,始建于宋朝,建筑风格是中轴对称,六进六出,左文右武,前堂后寝;建有五堂二十六个院落,占地二万多平方米,房舍四百余间。经过历代修葺的县衙,集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之大成。其间牌楼、牌坊、厅、堂、廊、轩、楼、阁,众多的建筑形式精彩纷呈、生动古朴;砖雕、木雕、石雕等古典建筑的艺术构件刻工精细、为数极多;五堂、六房、县丞院、钱税院、牢房院,以及土地祠、侯祠、衙神庙、狱神庙、马王庙、思凤楼等行政管理、文化生活、神庙祭祀系统功能齐全、价值极高,整个县衙建筑群是传统王权与神权、封建礼制、古建艺术、乡土特色和官制变迁的实物标本,堪称中国封建社会县级政权衙门的历史见证。

穿过牌坊,就是县衙三门之一的衙门(即大门),衙门建在台基之上,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居中一间留门、左右次间砖墙实封。门楣匾额现 “榆次县衙”四字,门内设前廊,廊内立着一面巨鼓,传说中的“击鼓鸣冤”就是用的此鼓。衙门之后五、六丈开外便是仪门(二门),仪门规模形制基本上同于衙门,不同的是仪门三间均有门,但只有中门大开。穿过仪门,来到宽阔的第二进庭院。甬道中间立着一道石排坊,这道石坊称为“戒石坊”。所谓“戒石”,就是牌坊后两侧,各立有一块石碑,刻写着两段告戒。庭院两侧有六房。所谓六房,就是明清时代州县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个办公机构。六房只是六个小房间,每房总共也就能够容纳数人而已。看来,整个县衙的办公机构可称为“精兵简政”!

跨过衙门,进入衙院,眼前宽敞空旷,走过中间的青石路,正面就是知县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县衙大堂,也即官老爷所升之“堂”了。矗立在台基之上的大堂,五间面阔,为单檐飞椽硬山式建筑,檐下挂有横匾,上书“牧爱堂”,为整个衙门建筑群的中心。大堂后面是知县审理一般民事纠纷、接待外地官员和商议政事的地方称做“二堂”。二堂为三间面阔,其规模比大堂小了些许。三堂是知县日常办公、批示文件的地方,俗称“签押房”。两旁还有几套小院子,分别是典史院、主簿院、县丞院和钱粮院。1703年康熙皇帝到山西时曾听取过时任知县祖良才的汇报,康熙御笔亲题 “剧暑悲难渡,晴秋喜却回”之联钦赐祖良才。对联被做为榆次县衙的镇衙之宝悬挂于三堂。

后院是知县一家生活起居的地方。四堂面阔五间,设前廊,是知县接待客人的地方。五堂是一座家居的两层楼房,木楼雕花,极为精致。上层檐下挂着“槐月轩”横匾,据说是因五堂内有千年古槐而题。几百年来堂前槐枝疏错,槐叶婆娑,月夜槐影横斜,让人浮想联翩。“槐”又谐音“怀”,而“月”则意为千里共婵娟, “槐月”就更兼有“怀月”之意,为数百年来为官者不可缺少的情怀。下层门前出檐,檐下也有横匾,题曰“冰雪堂”,取冰洁雪白之意,喻为官的廉洁品质。县衙的门也特别有趣,有方形的、火焰形的、圆形的、八角形的,建筑技巧颇有情趣,冲淡了县衙肃默气氛,默默无语地诉说着衙门深处的历史。

“一座县级衙署,半部历史写照”,置身其中,细细品味,既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也能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确实是一趟穿越岁月时空走廊的旅行,心也怡然,意也怡然。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