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亿年前“光滑隐翅虫”现身内蒙 容颜不改

【正见新闻网2014年04月30日】

南京专家发现1.65亿年前恐龙时代的“光滑隐翅虫” 历经沧桑变化,它却和后代几乎没什么变化,就像吃了防腐剂。

如今的光滑隐翅虫  细节对比

1.65亿年前的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这里气候湿热,在一个湖泊的周围,生活着一些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和带毛恐龙。在岸上,分布着很多松柏类的大树,树皮里生活着“个头”大约只有1厘米的“光滑隐翅虫”。因为火山爆发,这些“光滑隐翅虫”被“防腐”并完整保存至今。最近,这块化石被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和他的团队找到了。该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地学杂志Gondwana Research上。
  
内蒙奇遇   火山灰帮忙,亿年化石现身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等在内蒙古宁城的道虎沟地区找到了一种光滑隐翅虫的化石新属新种,研究员告诉记者,在道虎沟他们发现了30多种隐翅虫的化石,化石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这块光滑隐翅虫化石还是非常特别和稀少的,在内蒙古找到的近万块化石中,研究员告诉记者,光滑隐翅虫的化石也仅找到了一块,这是因为光滑隐翅虫亚科是隐翅虫科最小的亚科之一,仅包含2个现生种和1个化石种,侏罗纪隐翅虫大多报道于卡萨克斯坦卡拉套地区的上侏罗统地层中,中国中侏罗世的隐翅虫仅有零星报道。而这一块化石发现的光滑隐翅虫是属于以前从未报道过的化石新属新种,专家为它取名为“侏罗原光滑隐翅虫”,意思是生活在侏罗纪的最原始的光滑隐翅虫。

其实,隐翅虫一直生存至今,是我们现生昆虫中最大的一个科,是目前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一个科,已描述至少58000个现生种。它虽然会飞,但是翅膀很小,隐藏起来看不到,而让更多人“记忆深刻”的是,它的叮咬可能会带来虫咬皮炎。

其实,在道虎沟发现的昆虫远不止隐翅虫这么一种。从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最大的、有可能在恐龙身上撒野的巨型跳蚤化石到恐龙时代的苍蝇、蜘蛛等等,1毫米—2毫米的苍蝇,连腿上的毛都能看到,为什么罕见的昆虫化石总能在道虎沟找到,而且化石保存还这么完整精美?“功臣”就是火山灰,化石埋藏都是有火山灰,因为这些火山灰颗粒十分细腻,因而更好地保存了生物的细节,对古生物工作者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惊人发现   1.65亿年过去,它却“容颜不改”

“最让我们惊讶的是,1.65亿年前的光滑隐翅虫和现在的后代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研究员告诉记者,透过化石上保存下来的完整细节,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令他们感叹和惊讶的事实—经历了1.65亿年的漫长时光,在不断演化过程中的光滑隐翅虫和现在的后代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有非常细微的差异—现生的光滑隐翅虫前胸上有小小的裂缝,而在1.65亿年前它们没有。另外它们的个体稍微变小了些,1.65亿年前的光滑隐翅虫化石大约在1厘米长,而现在的光滑隐翅虫大约体长在0.6-0.7厘米。

不老秘诀

天敌少习性单一 让它“容颜永驻”

为什么经过了1.65亿年这么久,光滑隐翅虫的“容颜”就好像吃了防腐剂一般几乎没什么变化,仅仅只是在前胸多出一道裂缝?

“这是一种形态演化停滞行为。”为此研究员分析说,这是因为光滑隐翅虫的生活习性比较特殊,以现生的光滑隐翅虫为例,它生活在松柏类的树皮之下,以吃腐殖质为生。而在道虎沟地区也产出了大量的松柏类化石,这也印证了1.65亿年道虎沟的侏罗原光滑隐翅虫也同样生活在松柏类树皮之下,吃腐殖质为生。

正因为这种隐翅虫的生活习性比较保守,本身也没有什么天敌,它所在的生态圈就是一个保守的生态圈,包括它的寄主植物松柏类植物1.65亿年来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光滑隐翅虫在它自己的小世界一直保持着未曾太大改变的状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