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14年08月24日】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北京......居住在这些繁华都会让人感到自豪优越,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高度发展导致的“城市病”也日趋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将有超过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将会导致人口膨胀、交通阻塞、环境恶化、住屋困难、就业紧张,继而引发城市管理、资源短缺、市民身心疾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形成“城市病”。医治百病丛生的都市,成为本世纪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西方一些主流媒体最近开始以系列报导方式关注“城市病”。其中,英国《卫报》和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报》均以“城市病”为主题,持续刊登文章关注大都会的生活如何影响居民。
城市人口剧增 导致问题丛生
为了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全球多个国家的大量人口往都市地区迁移。联合国世界人口报告称,20世纪的都市人口从2200万剧增至20亿,在未来数十年仍会快速增长。其中亚洲和非洲的都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在2000年至2030年间会呈倍数增长,这意味着,这两个地区的都市增长仅用一个世代的时间就将全球都市发展的过程重复一次。
在人口快速增长的都市中,若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增长的速度,就会导致各类基础设施供给滞后,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就业困难、资源短缺、治安恶化等,统称“城市病”。
率先都市化的城市和地区,早在上个世纪的中期就已开始“发病”。1943、1955和1970年,美国洛杉矶三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量市民患病,病人出现眼红、头痛症状,甚至因中毒、呼吸衰竭而死亡。所谓的光化学烟雾,是指汽车的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蓝色烟雾弥漫整个城市。这是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公害的典型例子。
1952年,正迈向工业化的伦敦也曾发生“伦敦烟雾事件”。由于大量工厂聚集在伦敦,烟气集中排放无法散去,在空气中形成了危害健康的毒雾。汽车在白天行驶也必须开灯。很多市民患上眼部疾病,甚至因此死亡。
有“城市病”的都市,居民当然也不会健康。《悉尼先驱报》近日刊发文章《我们的城市正在杀害我们》(Our Cities Are Killing Us)。其中说:“把数以百万计的人安置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他们的工作时数和旅行距离。以物质来引诱他们,但是破坏他们对未来的安全感;以无尽的美食诱惑他们,并巧妙地在饮食中增加脂肪和糖分。”贴切的形容堪称当代城市生活的缩影。可以说,生活的压力、环境的污染、饮食习惯等因素,都使城市人的身心灵健康面对着更大的威胁。
田园或绿化城市可助改善城市病
世界多个国家都在研究如何进行城市规划管理,以减缓严重的城市社会问题。究竟什么因素对城市建设最重要?早在1898年,英国城市规划专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就出版了一本书,名为《明日: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他倡议建设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形成城市群,既有城市的便利,又不失乡村的优美环境,其目的在于避免人类与大自然疏离。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多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多个郊区安置计划都是参考霍华德的理论来进行,例如美国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印第安纳州格林代尔、俄亥俄州和新泽西州的规划,还有英国的大伦敦规划,以及法国的区域平衡政策等。
的确,近年来很多研究也证明,居住在绿色城市中的居民会更健康。今年初,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欧洲环境与人类健康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的研究发现,增加城市中绿色对灰色的比例,会为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而且效果非常持久。
去年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居住在绿色城市的居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压力也较低。参与研究的崴特博士(Dr Mathew White)和他的团队建议,生活在繁忙都市中的人应经常享受大自然环境,以释放日常生活的压力。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94%在绿色环境中进行活动的人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获得了改善,身体也更健康。
不过,城市中人口不断膨胀、居住困难、就业紧张、交通拥挤等情况仍是困扰现代人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