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疾病:看清高贵面包背后的真相

【正见新闻网2014年09月20日】

随着“塑化剂危机”、“毒淀粉事件”、“パン(ㄆㄤˋ)达人面包不天然”,到“大统油品造假”等,层出不穷的黑心食品问题,彻底粉碎了消费者的信心,让台湾人不知所从。除了企盼政府严查把关,或许我们也要尽点力,学习如何判别食品的真伪。现在就让我们从很多人每天都要吃的面包开始吧!

从小每天放学经过面包店,就会闻到阵阵面包香,让人忍不住买个又香又软的面包。这是许多人共同的美好记忆,也让“面包就是很香、很软Q”这样的印象,根深蒂固地烙印在大家心里。随着生活水准提高,健康、环保、养生的观念兴起,只要打着健康、天然的名号,再贵的食物也有人买;然而,“パン达人事件”让大家发现,“食材纯天然,未使用任何人工添加物”只是美丽的谎言,用更贵的价钱买回来的面包,却是假天然、假健康,当然愤怒、伤心。

善用嗅觉视觉,分辨真伪

为什么消费者那么容易上当?原来我们所熟悉的面包、糕饼的滋味,是添加了许多人造化学合成物后的香味与口感。许多人甚至没吃过“完全未使用人工添加物”的面包,又怎能分辨真伪呢?

曾自己做面包的人都知道,面包刚出炉时的确满室生香,但放凉后,就要靠得很近才闻到那种淡淡的、温润的面包香。如果你还没走到店门口就闻到香味,而且是浓烈的草莓、芋头、香草、牛奶、起司、大蒜、培根等味道,那一定是使用了人工香料或香精。

颜色也是。很多人喜欢的全麦吐司,颜色比白吐司深,应该是浅浅的淡褐色,但现在市面上很多全麦吐司都是咖啡牛奶的颜色,极可能添加了色素。各种加入水果或果干的面包也很受欢迎。由于高温烘烤会破坏水果原本的色泽,甚至产生褐变,所以烘烤后仍能维持鲜艳的红色、绿色、金黄色、浅紫色的面包,应该都有添加色素。

了解制程与用料,识破慌言

各种甜面包,包括菠萝面包、奶油面包、红豆面包、芋头面包、奶酥面包等等,一向是许多店家的主力商品;但是有些面包店为了降低成本,将制作甜面包的基本原料如砂糖、奶油、奶粉,替换成甜味剂、人造奶油、大豆蛋白。咸面包所使用的肉松、热狗、培根、火腿等材料,其中新鲜猪肉比例并不高,而是掺杂了很多豆粉、大豆蛋白、乳化剂、凝集素、色素、香精等人工添加物。

由于养生观念盛行,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吃全麦面包。在台湾,只有极少数店家的全麦面包使用由整粒小麦磨成的全麦面粉制作,大多数的店家只是在白面粉中添加一些麸皮。为了顾及口感,店家所加的麸皮或全麦面粉的比例都不太一样,大概从十五%到五十%都有,但这些面包都被称为“全麦面包”。

有些人喜欢吃有酥皮的面包,如丹麦奶酥面包、波萝起酥面包、牛角起酥面包等等,但他们不知道,现在许多面包店制作酥皮的油脂,已舍弃传统的天然奶油,而是采用乳玛琳(一种经过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又称人造奶油)、白油(一种精炼过的猪油,颜色雪白、没有猪油味)、起酥油(也是一种经过氢化处理的植物油)。猪油不是反式脂肪,奶油虽含有一些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但量不多,身体可以代谢;可是乳玛琳、白油、起酥油却含有大量的人造反式脂肪酸,代谢困难,会累积在身体中造成疾病。

久放不坏,必定有诈

面粉制品还有一个特性,就是放凉、放久了会变硬,且失去弹性,所以在家做面包,如果当天吃不完,就要放入冰箱冷冻,隔天再烤一下,才能保持面包的柔软Q弹。而且台湾的气候潮湿高温,淀粉制品如果没有添加高油、高糖、高盐,很容易发霉或酸败。但不可思议的是,坊间许多面包放上一个多星期,也没有发霉、发酸,甚至连口感都没有改变,还是非常松软Q弹,这真是太神奇了!事实是,这些面包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品质改良剂、膨松剂、乳化剂、安定剂、维生素E等许多具有抑菌防腐功能、却无防腐剂之名的人工添加物。

维生素E能抗氧化,但加在面包、糕饼、泡面等食品中,是为了防止食品因氧化而产生油耗味,多吃这些食品并不能增加身体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况且现在的“天然维生素E”、“大豆蛋白”,几乎都是从玉米、大豆萃取而来,而原料多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基改大豆和基改玉米。

知道了市面上许多高价面包背后的秘密,大家以后在选购面包时也就比较不会被光鲜亮丽的假象所迷惑。如果有时间,最好在家动手做;若非买不可,就多留点心,寻找可以让自己放心的店家,为全家人的健康好好把关。

非常幸运,主妇联盟合作社的生产者“喜愿面包工坊”所制作的面包,都是天然健康的谷物杂粮面包,虽然只有吐司、贝果两大类,但面包里面除了面粉、杂粮粉、水、酵母,以及少量的糖、盐之外,没有其他人工添加物,让我们吃得很安心。

《绿主张》月刊2014年1月124期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