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吨黑心海带下肚 业者:全台都这样(视频)

【正见新闻网2015年03月23日】

近年食安风暴席卷全台,食药署正彻查全台化工行产品流向,结果在屏东一间材料行发现有海带业者竟将用来软化皮革的工业添加物“碳酸氢铵”用来软化海带,高雄的潘姓业者还称绝对可食用,高雄地检署发现潘姓夫妇从事海带加工及贩售长达10年,每月约生产400公吨,10年来恐有高达4000公吨黑心海带流向传统市场。更可怕的是,台中、屏东也有海带业者向该材料行购买工业原料用来制作海带,黑心海带恐早已流窜全台。

检方认为潘姓夫妻就讯避重就轻,除冻结银行存款920万元外,也向法院声押。但法官认为潘男已坦承添加工业原料,无羁押必要而请回。

潘姓夫妇在大树区经营海带工厂,邻居表示,潘姓夫妇不是在地人,十多年前搬来大树区,原本在透天厝加工海带产品,“有赚到钱,才买土地盖工厂扩大营业!”

而潘姓夫妇的住处,在大树区内一条小巷,是两栋相连三楼透天厝,铁门拉下,骑楼地使用整排灰色空桶跟道路隔开,居民说,潘姓夫妇平时不住在这里,他们白天在工厂,下午偶尔回家休息。

潘姓夫妇的海带工厂在大树路南巷,离透天厝约2分钟车程,工厂是2栋一楼平房,没招牌,前庭与后院均种果树,看不出来是海带工厂,今天下午铁门深锁,建筑物还贴有高雄市卫生局封条。

记者循线找到潘男夫妇,潘男供称,他只是用“碳酸氢铵”来清洗海带上的黏液,并非用来浸泡,且“全台湾的海带都是这样洗”,他自认没有违法,潘妻还说:“如果只查我们就不公平”。

检方发现,潘姓夫妇在高雄市凤山区及大树区从事海带加工及贩售长达10年,潘男先将海带浸泡在工业级“铵明矾”(硫酸铝铵)等溶液中泡至变硬后,捞起再泡进添加工业级“碳酸氢铵”及重碱的溶液中,等变软后装箱贩售,每日产量约2,000至3,000台斤,每月约生产36公吨,初估自2014年4月起,约有400公吨的海带产品(海带结、海带卷、海茸等)流入高雄市左营区、凤山区、大社区的传统市场等共49个摊商,10年来推估销售总量高达4000公吨。

据了解,食药署日前发现屏东化工行有工业级添加物流向食品加工厂后,马上通报检方,高雄地检署检察官罗水郎获知后立即指挥高雄警方,会同卫生局稽查人员到潘男住家搜索,查扣工业用碳酸氢铵53公斤,以及正在浸泡的海带一批,另又至业者在大树区的工厂搜索,当场查获碳酸氢铵、矾粉、铵粉等工业级添加物约600公斤及正在浸泡的海带40余桶,全数由卫生局稽查人员封存。

检方查出,潘所贩售的海带结、海带卷等产品以每台斤25至30元卖出,其自称获利2成,初估10年获利近4千万元。潘男声称,制程加入碳酸氢铵等工业原料都是正常可食的,“是加入食品级的碳酸氢氨效果不好,且也比较贵,才改用工业级。我自己也这样吃!”不过也坦承自己食用的海带只泡一下下就马上拿起来,而要贩售的海带则是泡半天以上让海带软化。

雄检表示,工业级碳酸氢铵常用来软化、洗涤皮革,也用在橡胶工业上;成功大学化工系系主任陈进成表示,碳酸氢铵为白色粉末,加热会产生二氧化碳、氨(阿摩尼亚)和水,食用级碳酸氢铵经常作为烘焙食品的膨胀剂,少量使用没有什么毒性,如油条和泡芙等;但工业级则经常拿来贩售给皮革及染料业者,也会拿来作为化肥,大量接触会对呼吸系统或皮肤产生刺激影响。

另外,屏东县卫生局食物卫生科长吕怡芬指,上周五清查市区一家化工原料行时,意外发现潘购进大量俗称“铵粉”的碳酸氢铵,才通报高雄市卫生局追查。而屏东市区也查到一家海带制造商购进铵粉,去年10和11月分别购入21包和11包铵粉,每包重达25公斤。业者坦承用铵粉当膨胀剂,在去年9月食安风暴后,12月已停用铵粉,产品送往传统市场后售罊,业者也被移送检方侦办。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