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16年10月14日】
目前全球粮食充足,很少有人会担心粮食问题,其实,这完全拜风调雨顺所赐,倘若遭遇极端天气,全球粮食盈余将立时出现重大缺口,粮食供应链条随时面临断裂。
近年来,越来越多专家频频发出预警:随着全球气候改变,强风暴、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过去百年一遇的粮食短缺情形,在未来可能变成三十年一遇。例如玉米、大豆、小麦及稻谷,这四种农作物全球产量大多来自中国、美国、印度等少数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一旦出现极端天气,将对全球粮食供应产生最大影响。
今年以来,全球市场对拉尼娜气候的影响预期持续升温,根据美国气候预测中心预测,拉尼娜天气对美国、南美洲的大豆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大豆减产已成必然。目前豆粕价格已处于历史高位,棉花和糖也一路飙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报告显示,今年9月全球食品价格涨至2015年3月以来新高,主要因为白糖领涨。今年6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63.4点,创过去4年来最大单月涨幅。处在首位的是食糖,价格明显激增。谷物,乳制品和肉类价格也明显上涨。
如果全球极端天气愈演愈烈,将对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产生怎样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资料显示,2003—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随着人口增长以及消费需求的提升,使得中国粮食的总产量与总需求出现缺口,2010年需求高于产量352万吨,而到了2015年这一缺口达到了2,000万吨。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粮食产量将上升至5.54亿吨,但粮食需求大约为7亿吨,有近2亿吨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