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7年08月23日】
范蠡,字少伯(公元前517—前448),春秋时楚国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相传范蠡师承老子,受老子“不争”思想的影响,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而越王勾践可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于是拒绝了勾践的挽留,乘舟泛海而去。他辗转来到有海有地,人们生活富足的齐国,变更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们和门徒们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养鸡、养猪等,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三年后,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成为一代商圣,也是中国商人的鼻祖。
相传范蠡在漕湖(巢湖,又称蠡湖)时,夏天,当漕湖一带的竹子上市时,范蠡就买来竹子,将粗的制成铁鎝柄,细的削薄为扫帚。秋天,漕湖边的芦苇上市,他又买来芦苇,把芦花扎成既漂亮又柔软的扫帚,芦杆编成芦帘,而较粗的压扁织成芦菲席……就这样慢慢积累了一些资本。范蠡也开始走上了从商之路。
范蠡经商不仅注重经营的诚信、道德,也遵循经商的规律,综合考量货物的地域、经营的品种,更看重时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也就是所说的候时转物。
范蠡发现漕湖一带需要好马,他知道在北方收购马匹不难,而在漕湖卖掉马匹也不难,肯定能从中牟利,问题是将马匹运到吴越一带却很困难:千里迢迢,人马住宿、伙食费且不谈,最大的难题是时值兵荒马乱,沿途的强盗劫匪众多,怎么办呢?通过了解,范蠡得知北方有一个势力很大、经常贩运麻布至漕湖的巨商姜子盾。姜子盾因为常常贩运麻布到南部,用金银钱财买通了沿途的强人,于是,范蠡派人写了一张榜文,张贴于姜子盾居住的城门口,大意是:商人范蠡新组建了一支马队,在开业期间酬宾,可以免费帮人向漕湖一带运送大宗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果然主动找到范蠡,请求运送麻布。范蠡自然满口答应,如此一来,他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范蠡的马匹都安全到达了漕湖,近百匹良马在漕湖很快销售一空。
范蠡有一次做生意到了商洛,据说是中国最早发明青铜器的地方。当时上至豪门,下至百姓都以使用青铜器为荣耀。范蠡打听到邻近的秦国需求量大,他想:物以稀为贵,如果把商洛的青铜器运到秦国,肯定能够牟取高利。范蠡于是到商洛地区收集青铜器,然后到秦国去卖。在去秦国的时候,为了标明身份,就在牛车上和青铜器上都铸个“商”字,“商”的意思是“买卖”。
到了秦国国都咸阳,秦人看到牛头上写着“商”字,青铜器上铸着“商”字,加上一件件器具光亮耀眼,精美绝伦。于是人们都叫着“商人来了,商人来了”,很快就把器具抢购一空。“商人”后来就成为买卖商品人的代称,“商人”的名称由此而来。
“逐什一之利”也就是现在社会所讲的“薄利多销”,范蠡不主张过分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不抬高卖价也不压低进价,即买即卖。“候时转物”,加快商品和货币的流通以及资金的周转,从而扩大销售的的总额,这样智慧地运用价值规律而致富,范蠡不愧为中国古代商人的典范。
后来,范蠡迁居到楠溪江边的碧莲白泉乡前山后,带领家人在那里挖了三十来条沟,每条沟有十来丈长,三四尺宽,一尺来深。挖好后,放上柴草,饲养白蚁。白蚁养起来后,把鸡放到沟里吃。鸡长得又大又肥,蛋又下得很多。每逢青黄不接时候,范蠡常常到外坳、长坦一带看看山下几个村庄,哪一户屋顶上若升不起炊烟,就把粮食、鸡蛋送去。
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很受乡亲尊敬。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范蠡经商讲求诚信,他在经商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都是用眼睛估计,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想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一天,范蠡经商回家,在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里汲水,方法极其巧妙: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回家仿照着做了一杆秤:用一根细直的木棍儿,一头钻上小孔,小孔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一头拴上吊盘,装盛货物,一头系鹅卵石为砣;鹅卵石移得离绳越远,吊起的货物就越多。秤做出来了,一头挂的货物多,鹅卵石就要移得远,才能平衡,他觉得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作标记呢?他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然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范蠡偶然外出,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突发奇想,便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作标记,一颗星一两重,十三颗星是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但时间一长,范蠡发现有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如何杜绝奸商的恶行呢?范蠡又是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星,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禄、寿三星,十六两为一斤。范蠡告诫商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这种十六两秤,一用就是两千多年。
如今,一代商圣已逝去,但他在经商中的诚信理念以及“候时转物”、“逐十一之利”、“富好行其德”等的经营之道至今流传,也丰富了中华神传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