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找到曹操遗骸 不封不树引发辩论

【正见新闻网2018年03月28日】

中国大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曹操高陵(俗称曹操墓)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基本确认找到曹操遗骸。曹操主墓旁边发现一个小墓穴,专家认为,可能是曹操长子曹昂的衣冠冢。

红星新闻22日报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包括高陵内外夯土基槽、神道、东部建筑、南部建筑在内的五大陵园的主要结构。

据考古队公布,在曹操墓墓室内发现3具遗骸,专家鉴定认为,其中的男性可确定为曹操;两名女性身分未知,一名50岁左右,一名20岁左右。而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载,曹操夫人卞氏是合葬进曹操墓,但卞氏70岁左右过世。

这次考古发现还得出不少颠覆性的新结论,并引起辩论。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已至暮年的曹操下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考古发掘却发现,上千平方公尺的地上建筑遗迹,主持此次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周立刚表示,这说明曹操之子曹丕,并未遵循曹操薄葬的遗嘱。

周立刚认为,这可能“与曹丕的忠孝有关”,为了不让父亲的墓葬过于寒酸。

但曹操高陵发掘领队、研究员潘伟斌提出不一样的看法。潘伟斌认为,“不封不树”的真正含义是在地面上不封土,也就是没有坟丘,不树立石碑,与地面建筑无关。

潘伟斌表示,曹操高陵地面有建筑是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在发掘曹操墓时,就已在M2墓的东面和南面发现大量柱洞,这证明地面建筑的存在。而地面建筑是礼制的需要,与薄葬没有关系。

潘伟斌根据曹丕的终制(生前对丧葬礼制的嘱咐)推测,曹丕主动毁掉曹操高陵地面建筑,主要是防止后代对曹操墓的盗掘。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