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2500年 中国春秋古墓挖出1罐鸡蛋

【正见新闻网2019年03月27日】

中国考古专家24日于江苏溧阳上兴镇一座春秋时期的土墩墓内,发现一罐鸡蛋。据了解,这是江苏土墩墓里出土的第5罐鸡蛋。先前4罐出土的鸡蛋分别藏于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句容博物馆,以及南京农业大学博物馆。
 
考古现场为一座直径约40公尺的圆形大土墩,高度接近4公尺,当地人称之为子午墩。出土鸡蛋的11号墓内有印纹硬陶的罐、釜,原始青瓷的盅、瓿,泥质灰陶的三足盘,储存器、炊器、盛食器俱全。考古队员周恒明称,他在清理这座墓葬时取下一个陶罐的盖子,惊喜地发现里面是满满一罐鸡蛋,大约有20多颗,他看了看赶紧盖上,这是2,500年前的鸡蛋,日晒和风吹都可能让脆弱的文物裂开风化。

11号墓的墓穴并不大,仅能躺下一人,为什么会有一个大得像小山一样的封土呢?原来,土墩墓是江南地区独特的葬俗,与中原地区向地下挖墓穴不同,土墩墓是把死者放在平地或是石床上堆起封土。围绕着中心墓葬,其他死者被埋葬在周围,因此封土越堆越高、越堆越大,有可能成为一个家族共同的墓地。此次发现的子午墩在考古发掘前高达7公尺多,共有38座墓葬,从上到下共有6层,11号墓位于第5层,共出土文物48件,其中包括这罐鸡蛋。
 
从文物数量来推断,墓主应是家族中地位较高的人,死后族人用全套的存贮器、炊器和盛食器陪葬,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忍受饥饿。陶器内当初可能也装有谷物等其他食物,但因为年代久远,被腐蚀而荡然无存。
 
此次出土的鸡蛋与现在的草鸡蛋差不多大,刚出土时蛋壳有微青色,有可能是捡拾的野鸡蛋,也有可能是家鸡蛋。鸡蛋历经过2,500年光景,应该已被分解,而蛋壳是钙质,性质稳定因此能够保存下来,所以这罐鸡蛋有可能只留下“一罐鸡蛋壳”。考古专家称,蛋黄和蛋白是有机物质,但也不排除保存条件好,鸡蛋壳内的物质仍然有残留。这罐鸡蛋将被放到恒温柜内,等待进一步的鉴定与化验。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