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19年05月15日】
香港去年9月传出全球首例老鼠传染人类“C物种戊型肝炎”(急性病毒性E型肝炎,又称大鼠戊型肝炎,大鼠HEV)病例后,近日再发现3名老翁染疫,当中1人身亡,不到一年累计病例已有5宗。专家提醒,如不杜绝鼠患,香港有机会爆发大规模鼠传人E型肝炎疫情。
综合港媒15日报导,香港卫生防护中心14日公布三宗人类感染大鼠戊(E)型肝炎(rat Hepatitis E virus ,HEV)新增个案,3名患者分别居于九龙城马坑涌道、南区海怡半岛及屯门友爱邨。其中住在友爱邨的74岁男子本身有慢性病患,曾出现肝功能异常。他于4月28日入住屯门医院接受治疗,并于5月4日离世。另外2人曾出现肝功能异常,但情况一直稳定,无需住院。
据《香港01》报导,其中67岁男病人曾于潜伏期内,分别于1月到过台湾、2月到过南韩;另外2名病人于潜伏期内则未出外旅行。
医学界过往认为属“A物种”的人类E肝病毒与属“C物种”的大鼠HEV有“物种障碍”,不会互相感染,不排除病毒已出现基因突变。
全球首例的男性病人56岁,去年5月,因肝癌及慢性B型肝炎在香港玛丽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2个月后被发现肝功能异常。其后,院方为病人进行A型及B型肝炎测试,都呈阴性反应,也验不出人类独有的“A物种戊型肝炎”病毒。
最后,院方利用准确度更高的基因测试,证实他感染了只有在老鼠才会发现的“C物种E型肝炎”病毒。病人服用肝炎药物后,肝功能才逐步回复正常。
研究E型肝炎的港大学者薛达告诉《明报》:“在大鼠间找到大鼠戊型肝炎,在全球来说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在香港这个病毒不知什么原因,找了个方法跳到人身上,在香港出现了传染的途径,但途径尚未完全清楚。”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表示,目前人类感染老鼠E型肝炎的确切播途径尚不清楚明,而一般导致人类感染的E型肝炎病毒则主要是透过粪口途径,如饮用遭到粪便污染的食水传播。另外,食用来自受感染动物而未经煮熟的肉或肉类产品(E型肝炎病毒曾于猪肝内检测到)也可感染E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