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铜器上的“卍”字符图案

青金之铭


【正见网2019年06月09日】

据当代考古研究发现,“卍”字符造型的图案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约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中,中国就有“卍”字符字形的图案出现了。下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卍”纹彩陶长颈壶:

 前起:

约三四年前,看到明慧网和大纪元等网站介绍历史悠久的“卍”字符文章,里面没有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突然想起印象中,商周青铜器上有“卍”字符造型的图案。在网上搜索,找不出任何有关资料。随后笔者就留意先秦青铜器上的图案,不久就发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卍”字符字形图案。

经过这几年的资料搜集,笔者整理成此文。下两图为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夔纹罍,可见青铜器上的“卍”字符造型的图案,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岐山、宝鸡一带约3000多年前,是周人发祥昌盛的故地之一,一些西周王朝的贵族和王臣们曾在此聚居,被称为“周原”,历年来周原出土了很多的青铜器。

西周时期的青铜夔纹罍 图1:

西周时期的青铜夔纹罍 图2

下为全国各地出土的有“卍”字符造型图案的商周时期青铜器(笔者非考古界专业人士,仅能搜集到非常有限的相关青铜器,有的图片也不是很理想)。有的青铜器两侧的图案对称,一侧为“卍”形,另一侧为“卐”形。

周朝青铜器上的“卍”字符字形图案

(1)西周时期

除前文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西周青铜夔纹罍,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西周青铜器格伯簋,其上有铭文(略),注意从图上可以看到至少9个反向的“卍”字符,上条纹带4个,中条纹带2个,下条纹带3个:

西周早期的陵方罍,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庄白窖藏,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西周历簋,历簋的内底上有2行7字铭文:“亚艅(俞)历乍(作)父乙彝”,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网络图片):

西周中期的青铜龙纹罍,见于2018年美国纽约亚洲艺术周佳士得拍卖:

西周羊首耳涡纹罍,1959年出土于四川省彭县,现收藏于四川博物院:

西周晋国两个青铜器的局部图和其一的拓片图,分别在2000年和1992年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翼城晋侯墓地,有研究者认为此类青铜器属于《周礼》中的“彝尊”祭神礼器,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

(2)东周时期

浙江省绍兴市出土的春秋青铜鼎,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河南省淅川县出土的春秋楚国龙纹器座,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河南南阳出土的双连环铜浴缶,考古研究者称其图纹为“蟠虺纹间涡纹带饰”,后文将谈到当下大陆考古界对“涡纹”的定义(局部图):

四川省成都市双元村出土的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的“卍”字符造型图案(局部图):

河北省平山出土的战国时期中山国中山侯钺,收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山侯钺上有“卍”字符和“卐”字符:

商朝青铜器上的“卍”字符字形图案

由于出土的商朝青铜器比周朝数量要少很多,笔者收集到的也很少。

商代圆涡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简介内容:商圆涡纹鼎口径20.5厘米,高28.2厘米,重2.79千克。此器方唇圆口,两直耳稍外侈,圆腹微鼓,三素足较粗壮,口下有七个泡状圆涡纹(注:中国考古研究者对“卍”字符造型图案的称呼,后文将谈到)和七条变形龙纹组成的纹饰带。见下图:

     

商代牛角兽面纹立鸟青铜镈,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遗存:

商代青铜兽面纹簋,见于2018年保利香港春季拍卖会:

笔者收集到的一张不知出处和名称,据说是商朝青铜器的图片:

笔者在网上收集到的一张不知出处和名称,据说是商朝青铜器物的图片:

 青铜器上呈“卍”字形造型布局的图案

(1)河南安阳殷商遗址出土的旋龙中柱盂


 
下为青铜器局部的 “莲花中柱旋龙” 图:

下为考古研究者绘制的“旋龙中柱盂”(出土2件)的俯视图和剖面图(网络图片):

(2)洛阳金村周天子大墓出土的青铜镜背面

洛阳金村东周天子大墓出土的嵌石四兽透空镜背面:

显而易见,以上两种青铜器上的图案,呈 “卍”字符字形的造型布局。

中国考古研究者的命名方式

在中国考古学界,因受中共无神论的制约,考古研究者们将青铜器上此类图案笼统归为“涡纹”类,意指此类图案如同水涡、旋涡,有的考古研究者又称其为“(太阳)火纹”,显得很混乱。现代化高科技的宇宙天文望远镜,拍摄到宇宙中大量的星系,包括银河系在内,也呈现出某种“旋涡”状,这种天人之间的巧合,颇有神秘色彩。

其实,时下,对于此类纹饰的称呼多而杂乱,在考古学界和其它领域,“涡纹”有时又被称为“圆涡纹”、“火纹”、“巴纹”、“勾月”、“勾玉”等,笔者一开始在网上搜索不出有“卍”字符图案的青铜器,就是因为称呼的不同,关键词搜索不到。前文列举的青铜器上的“卍”或“卐”字符字形图案,因有4道“旋翼”(或“圆弧”),也被称为“四合旋涡纹”;而人们熟识的太极图,被称为“二合旋涡纹”;依此分类法,按“旋翼”数量还有“三合旋涡纹”、 “五合旋涡纹”、 “六合旋涡纹”等。

下面看一下,至今仍在中国西藏、日本、韩国等地区常见的下图(东周时期鄬子倗浴缶)纹饰图案,被称为“三合旋涡纹”,又常被称为“三巴纹”、“三勾月”等。

上图东周时期鄬子倗浴缶上的图案,中国大陆考古研究者称其为“三合旋涡纹”。

这类考古研究者称为“三合旋涡纹”图案,2008年时,笔者在大法弟子制做的一个影音视频中(记不清视频名字了,可能是《梅花诗》或是开头为“在遥远的史前时代,高层空间……下世”),引用的有关古代道家神仙世界的绘画里,看到了类似的图案。

2018年神韵晚会上的“双龙捧珠”图案

下图为2018年神韵晚会中,三级台阶上的“双龙捧珠”图,注意观察其中“龙珠”的图案。

前文里东周时期鄬子倗浴缶上的图案,大陆考古研究者称其为“三合旋涡纹”的图案,与2018年神韵晚会中 “双龙捧珠” 的“龙珠”图案,非常相似。注意,我是说周代文物的图案,与神韵晚会中的“龙珠”图案相似。

(1)明朝文物上的图案

下为崇兴道教的明朝时期,明代泉州商船旗:

     下文是现今仍常见于中国西藏、日本、韩国等地区的灯笼、旗帜、鼓等上的类似图案。

(2)韩国鼓和建筑上的图案

(3)日本太鼓、灯笼、旗帜和饰具上的图案

(4)西藏地区的图案

中国西藏地区的此类图案,常见于藏传佛教的器物用品,怕牵扯到“不二法门”的问题,所以此文没有引用。有一点要说明一下:

西藏大昭寺金顶雕塑:

藏传佛教的雕塑图案:

藏传佛教的图案(网络图片):

前文已阐述中国大陆考古研究者对“旋涡纹”,及按“旋翼”数再细分的“三合旋涡纹”、 “五合旋涡纹”、 “六合旋涡纹”等的定义。这类诸如“五合旋涡纹” 、 “六合旋涡纹”等图案,从目前出土文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广泛见于当时的青铜器;当前在汉地似乎已绝迹,仍能见于藏传佛教使用的图纹中。

商代圆涡纹罍上的“五合旋涡纹”, 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妇好三联甗上,“五合旋涡纹”图案:

 西周早期涡纹罍上的“五合旋涡纹”图案,收藏于宝鸡青铜博物院:

商代兽面涡纹斝上的“六合旋涡纹”图案,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本文谈到“三合旋涡纹”、 “五合旋涡纹”等时,采用了中国考古研究者“旋涡纹”的名称,是因为笔者考虑到不仅水能呈现出“旋涡”纹,现代化高科技的宇宙天文望远镜,拍摄到宇宙中大量的星系,包括银河系在内,也呈现出某种“旋涡” “旋翼”状,这是一种天人之间的巧合。

本文并没有罗列出笔者收集到的,所有带“卍”字符字形图案的青铜器:比如,还有西周的周生豆、西周早期涡纹觯、西周青铜夔龙圆涡纹罍等青铜器;还有一些笔者不知道名称和出土地收藏地的青铜器。

本文中引用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夔纹罍”、“西周中期的青铜龙纹罍”和“据说是商朝青铜器的图片”,这三个青铜器的器形和纹饰图案都很相似,可仔细观察,能发现三个青铜器的纹饰图案细节处各不相同。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