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令中共自信尽失

海风

【正见新闻网2019年11月27日】

说到神韵,全球海外华人应该都不陌生。但大家了解更多的是神韵在全球演出的票房率很高,节目精彩夺目,艺术家主要为法轮功学员,对于其它的情况可能是知之甚少。尤其是对中共多年来为封杀神韵所做的种种恶事丑事,更是鲜为人知。

神韵问世令中共坐立不安

据美媒报道,神韵艺术团成立于2006年,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州,其成员中包括了法轮功修炼者。神韵称其宗旨是复兴五千年神传文化,神韵称其“艺术灵感取自儒、释、道学说发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神韵共六个艺术团,足迹遍及全球150多个城市,每年都有逾100万的现场观众。

2019年3月初,神韵艺术团在纽约林肯中心就连续演出达15场之多,几乎都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神韵虽然是由华人创办的艺术团,但华人观众占比还不到十分之一,绝大部分观众都是白种人,这其中也吸引了不少当地政要和商界名流前去观看。

这些年,神韵在国际上所获得各种演艺大奖几乎是数不胜数。正是因为神韵在西方主流社会的巨大影响力,这就使中共坐立不安。

为了封杀神韵,中共用尽手段

为了封杀神韵,中共在海外几乎用尽了各种手段。然而,神韵不仅没有被中共搞垮,而且还越来越受到各国观众的欢迎。

据中共内部一位知情人士向笔者透露,从2006年神韵创办之初开始,中央610办公室就联合文化部、外交部、公安部、安全部、中宣部、国务院网络管理办公室(现改名为中央网新办)、统战部、共青团中央、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并就如何阻止和破坏神韵艺术团在全球巡回演出做出了统一布署。具体措施如下:

一、由文化部组织60个高规格演出团队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目的是与神韵唱“对台戏”,分流神韵观众,并企图从气势上压倒神韵。

二、由外交部出面,责令中国驻各国大使馆向各国政府发出外交照会,通过外交手段全力阻止神韵落地演出,并将阻止神韵演出纳入各使领馆的政绩考核。

三、由统战部、安全部、文化部、中宣部和外交部统一协调,组织在海外的中国学生会、商会、同乡会、台湾侨团、孔子学院等机构,对神韵艺术团演出进行干扰破坏。具体工作如下:1、在演出现场打出反法轮功的横幅;2、在剧团门口示威,并用大喇叭叫骂并向观众喊话;3、阻止神韵与各剧院签订场地租赁合同;4、组织当地大外宣媒体对神韵和法轮功进行诽谤和诬蔑;5、组织流留学生和华人向当地文化监管部门和主流媒体写诬告神韵的投诉信;6、组织网络水军在当地社交媒体对神韵和法轮功进行攻击诽谤;7、由侨团出面,雇用当地黑社会到神韵演出现场去闹事砸场;8、由侨团出面,提前大量购买神韵演出门票,在开演之前又全部退票。

四、由中宣部组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当地记者和大外宣媒体,对神韵和法轮功进行舆论攻击,并收买一些当地主流媒体的记者帮助发通稿。

五、由外交部出面,责令各使领馆不给神韵演艺人员补办护照,甚至照会各国外交部不给神韵演艺人员入境签证等。

六、由网新办组织网络力量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对神韵进行抹黑攻击。观众只要搜索“神韵”,出现的第一页就有中共攻击神韵的负面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来源有三个,一个是中共使领馆网站,另外两个是“中国反X教网”和“凯风网”。

七、由610办公室负责协调国内公安和国保,威胁恐吓神韵艺术团演艺人员在国内的亲属。

八、由网新办组织中共五毛在脸书、推特等各国社交媒体对神韵和法轮功进行污名化攻击,同时还组织网络黑客攻击神韵售票官网。
神韵让中共“四个自信”变成了“四个自卑”

中共对神韵的百般封杀与阻挠,反而帮神韵做足了广告。观众往往都有一种逆反心理,既然中共对神韵如此恐惧,神韵的演出必然有它神奇的内涵。于是,中共越是打压,神韵就越红火。

曾参与过阻止神韵演出的一位记者发出感慨:“为了搞垮神韵,政府除了杀人的手段还没有用上,其它手段几乎是使尽了,可搞了十几年,不仅没有搞垮神韵,反而让所有参与者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中共自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然而,在这十几年与神韵较量的过程中,几乎让中共“四个自信”变成了“四个自卑”。

神韵令中共自信尽失的奥妙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中共在海外封杀神韵这个案例来看,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王道”思想在今天同样有着启示性意义。

在中共统治下,对内滥施暴力、欺压百姓、侵犯人权、迫害宗教信仰、无恶不作。对外蒙骗友邦,并大搞红色渗透,导致中共在国际上就像一只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而神韵向世人展示的却不仅是高超的舞蹈技巧、中西合璧的音乐、华美的服饰或动态的舞台天幕设计,更有天人合一、敬天知命、善恶有报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的价值观,让观众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受到启迪。这就是神韵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奥妙,这也是中共面对神韵自信尽失原因。

(作者曾为中国资深媒体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