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1年10月03日】
人们大都难以置信:山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生淮山”,仅用这味食材,就能救濒死之人,让人生还?这不是在开玩笑吧?如此唾手可得,简单易行,古人不早就会用了吗?为何从未听说过呢?
这样的反应太正常了,因为说到中医能起死回生,临危救急,人们大都不信,即使有过,也误解为只可能存在于遥远的古代,那些神话般的扁鹊、华佗、李时珍等屈指可数的神医身上,认为他们大多因为掌握了炉火纯青的针灸神技,才会出现这样的奇迹。近现代还可能有这样的名医吗?即使有,就用这个常见的养生食材,就把危重病人救活了?说出来都会觉得是笑话。
然而这就是事实,这道非常简单的方子,当时一些普通百姓,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奇迹般地救活了奄奄一息的亲人。这些医案、方子,都被记录在近代著名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这部书中。那么,究竟是谁写下了这本书,开出了这毫无先例却屡屡奏效的方子呢?此人中医界很熟悉,但现代一般百姓却可能从未听说过。因为人们早已把中医遗忘了。
他就是清末民初大名鼎鼎的头号国医圣手张锡纯。民间留下了很多他单方救人的奇迹。说白了就是中医用药高手,展现中医除了针灸之外,简单用药也可拯救危急病人的另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
张锡纯:天命酷似“李时珍”
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儒医。他被誉为民国四大名医之首,也是中国历史上首家中医院——1916年创立的“奉天立达中医院”的院长。他的天命、秉性和成就,酷似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
他就如“奉天立达中医院”的寓意,真的就是“奉天承运”,成为了延续和发扬中医命脉的继承者。他被有缘人支持,建立起这家医院后,很快就轰动沈阳,闻名天下,奇迹不断,救活了无数当时傲慢的西医无法救治的危重病人,不愧“立达”二字,将中医的神奇疗效立竿见影似的展现了出来,闻达四方。因西医的冲击被误解歪曲、面临被政府摒弃的中医命脉,才得以堂堂正正地延续了下来。
他不仅在中医临危的乱世中创办了第一家中医院,晚年还以函授学校的方式培养了大量的继承人,并留下了承上启下,福泽后世的这本医学巨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生经历和贡献像极了李时珍。
他跟李时珍一样,自小天资聪慧,饱学诗书,赋诗行文手到擒来,同样在父亲期望下参加科举但屡试不顺,最后情系医学,立志用医术济世救人,埋头研究,成为能活用中医理论来驾驭古今药物甚至包括一些西药的用药高手。他参透中医病理的天机,发扬前人经验的同时,并不教条保守,而是将药物性能掌握透彻,甚至亲自试验,直到运用的炉火纯青,因此开创出了各种简单而神奇的用药法和药方。他白天治病救人的同时,夜间就伏案著书,纠正了不少用方用药的谬误之处。这才重新展现和发挥出了中医“用药”治病方面的“立达”神奇功效。并将医案药方和其独立思考不厌其烦的几十年如一日不断记录下来,归入他的这本《医学衷中参西录》,无私地奉献给社会,福泽众生。(该书被后人赞为:中医界第一可法之书,全书逾百万言,发行达百万套。)其活学活用的胆识、能力和顽强的著书毅力,都酷似李时珍。
遗憾的是,李时珍虽然不能将完成的《本草纲目》亲自交给皇上就离开人世,但毕竟亲自完成了,张锡纯却在编写《医学衷中参西录》这部书籍时,因过度劳累而伏案辞世。没能实现他编写出完整教材的愿望。不过他辞世的年龄也跟李时珍相似,享年74岁。
因此,他的这本巨作,不仅是近现代中医大夫的重要参考书、培养中医学生的临床教材,很多时候,因为语言通俗,用药简单,分析详实,不少药材甚至是常见的食材,还能为广大无法掌握针灸技术,无钱看病的一般世俗百姓指出一条简单可行的自救生路。因此当时他在世的时候,其书就风靡世间,一版再版。救人无数。其心系百姓的医德,让神奇的传统医学能普遍济世活人的良苦用心,及其一生的努力和巨大贡献,不言而喻,恍若李时珍再世,必将万古流芳。
儒学天赋为哪般
回头想想,他出身书香门第,跟李时珍一样,同时还是医学世家,早年让其拥有儒学的惊人天赋但又科举落榜,并非偶然。显然其儒学天赋不是为了科举为官,而是为了医学传承,留下著书,传授后世,天命使然。如果说李时珍的使命是本草药学的归正、继承和发扬,他就是参透古老医理之后,来活用前辈药物的实践者,同样归正了死板用药方的很多谬误观念,并力求通俗易懂,普及大众,简单实用,可谓各禀天命。
那么了解了这位国医圣手的医学成就和特点,我们回过头来再慢慢为大家介绍他的一些独特的医案故事和各种简单而神奇的方子。下次就从这道山药单方开始讲起。
尽管不是医者,无权像大夫那样劝大家拿过来就给自己医病,非医者也不能行医者之事。不过,我们还是能从这些故事中,发现另一种智慧,发现更加高明的治病出路,也许不经意中,会受到启发,走投无路时会豁然开朗,找到新的希望和思路。因此,我们不妨就当作一次重新了解中医,感受天无绝人之路的愉快旅程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