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23年10月06日】
1917年12月,作为原俄罗斯帝国“大公国”的芬兰,经历了多年与俄罗斯帝国的紧张关系,并在“俄罗斯化”政策中努力保持了其民族的特点和自己的文化后,成功脱离了俄罗斯宣布独立。那一年,苏联发起了十月革命,芬兰不想与之再有任何关系。
“我们自由奋斗了600年,我是实现这一自由的一代人。”作曲家尚‧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写道。夹在互相竞争的瑞典和俄罗斯两大帝国之间,芬兰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外国的影响。“自由!我的《芬兰迪亚》就是关于这场战斗的故事。这是我们的战歌,也是我们的胜利之歌。”
《芬兰迪亚》(又译为《芬兰颂》)是在芬兰反抗俄罗斯统治期间创作的,作曲家西贝柳斯力求捕捉芬兰的声音和文化,而不是模仿民间旋律。
这部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不仅仅是在国内。《芬兰迪亚》将芬兰推上了世界舞台,使其艺术贡献成为古典音乐的经典之作。她既是芬兰的非官方国歌,又被视为胜利和自由的赞歌。
这首为管弦乐团而作的无词作品是如此动人,以至于后来人们把她变成了几首赞美诗,包括《灵魂的拥抱》(Be Still,My Soul)、《坐在桌旁》(At the Table)、《松之国》(Land of the Pine)和《我们的告别歌》(Our Farewell Song)等。
直到今天,这首长达8分钟的自由胜利交响诗仍然是人们经常演奏的最爱。
10月22日,神韵交响乐团将应广大观众的需求重返纽约,在林肯中心大卫‧格芬音乐厅(David Geffen Hall in Lincoln Center)举办两场音乐会。
节目包括神韵原创作品,以及西贝柳斯的《芬兰迪亚》、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和《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芬兰历史七部分
1899年,西贝柳斯受邀为“新闻庆典”活动创作音乐。该活动是一个为报业工人退休金筹集资金的活动,其目的是资助芬兰自由新闻界反抗俄罗斯的审查政策。
西贝柳斯创作了一部由七首音乐剧组成的作品,描绘了芬兰的历史,并打算创作出芬兰人认可的属于自己的音乐,而不采取模仿民间音乐的方式。
“我不想在艺术上撒谎”,他写信给妻子艾诺说,“但我认为我现在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现在比以前更真实地理解了那些芬兰式的、纯粹芬兰式的音乐倾向。”
它以序幕开始,然后是题为“维纳莫宁之歌”的画面,维纳莫宁(Väinämöinen)是芬兰史诗《卡勒瓦拉》(Kalevala)中的半神英雄。
第二个画面《芬兰人接受亨利主教的洗礼》描绘了早在八世纪基督教传入芬兰的情况;第三个场景《约翰公爵宫廷的场景》是关于1500年代末期芬兰的统治者;第四部分《三十年战争中的芬兰人》涉及欧洲历史上最长的冲突之一。
倒数第二首作品《巨大的敌意》指的是俄罗斯对芬兰的统治,而最后的胜利大结局是《芬兰觉醒》。
最后一首作品在当时被认为过于爱国而无法做广告,就以“斯堪的纳维亚合唱进行曲”和“即兴”等名称进行表演,以逃避俄罗斯警方的监管。
这部作品非常受欢迎,一年后,受到匿名粉丝来信的启发,西贝柳斯将最后两部分重新创作成一首名为“芬兰迪亚”的单独作品。
凯旋之歌
《芬兰迪亚》以一种不祥的氛围开始,低音铜管的进行曲象征着芬兰所经历的困难和压力。不久,这种阴暗的氛围被木管乐器奏出的庄严而富有希望的旋律所取代,后来由弦乐器和整个管弦乐队共同奏响,随着音乐在中间的“胜利主题”部分变得越来越充满凯旋和庆典的风格,音乐变得愈加壮观。
据报导,西贝柳斯的灵感来自于奥兰科(Aulanko)地区的树木和宁静的湖泊景色。音乐有时庄严、像进行曲,有时又近乎神圣。远离芬兰的听众也会对音乐所唤起的爱国主义和自由感产生共鸣。
这部作品由赫尔辛基爱乐乐团首演,并在欧洲巡回演出,一直演到当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
这首振奋人心的交响诗感动了无数听众——《芬兰迪亚》的大多数唱片都有副歌部分,歌词通常使用诗人科斯肯涅(V.A.Koskenniemi)的作品。
正式的歌词首次使用于1937年,当时歌剧歌手瓦伊诺‧索拉(Waino Sola)为这首歌填词;1939年俄罗斯对芬兰发动冬季战争后,科斯肯涅米创作了一套新歌词;西贝柳斯1948年才为合唱团改编了这首赞美诗。
作曲家对他的作品作为赞美诗如此受欢迎感到有点困惑。他后来写道:“它是为管弦乐团写的。但如果全世界都想唱这首歌,那也是没有办法的。”
10月22日神韵交响乐团音乐会将以没有合唱团的《芬兰迪亚》为特色,观众将能够听到它的原始形式。
米兰‧纳切夫(Milen Nachev)将指挥乐团,由凯瑟琳‧朱(Catherine Zhu)担任小提琴首席。
神韵交响乐团由与神韵艺术团八个舞蹈团一起巡回演出的音乐家组成。纳切夫先生于今年早些时候完成了神韵的第十个演出季,并曾率领交响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肯尼迪中心和东京歌剧院等著名音乐厅演出。
音乐会详情请见:ShenYunSymphony.com
(英文大纪元记者Catherine Yang报导/施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