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5年02月13日】
我当年曾长期在国内做真相资料,需要烧录真相光碟,用的最多的是一款烧录软体“Nero Burning ROM”。我一直好奇这名称的由来,并纳闷为何它的logo如此与众不同,里面还有一个罗马斗兽场样的东西,而且还烧着熊熊大火呢?后来我查阅了大量史料,终于搞清了背后的缘由,今天我就来讲讲这段一个罗马皇帝成魔之路的历史故事。
一、 罗马城的一把火
西元64年7月18日,一个炎热的夜晚,古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的市中心,突然蹿出一团火苗。风助火势,大火在干燥的木制结构中迅速蔓延。大火吞没了沿途的一切,凯旋门、布匿战争与高卢战争纪念碑,都在瞬间化为乌有。大火烧了整整六天七夜,街道狭窄、住屋密集的罗马城百分之七十的建筑化为灰烬。
这场大火自燃还是人为纵火?是谁放的火?这从来是一个千古悬案,没有一个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能说清,至今在学界仍无定论,众说纷纭。
但在当时,一个謡传在民间迅速传播:火灾的肇事者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罗马皇帝尼禄(Nero Germanicus),目的是为了烧掉密集的城市中心的平民区,好建立他的辉煌巨制:“金宫”。
痛恨他的民众说的绘声绘色:有人看到他在大火时仍在宫殿高台上纵情娱乐,手持七弦琴、唱着特洛伊的挽歌。这奇异的画面暗示了谁是造成这空前灾劫的幕后元凶。民怨开始沸腾了。
罗马大火
二、 替罪羊找到了
事实上,据史书记载,尼禄当时得知消息后,从避暑行宫快马扬鞭,火速赶回罗马城,并立刻开始指挥灭火。他甚至还敞开其私人花园给受灾的民众充当临时庇护所,但这并不妨碍那个流言还是一天甚过一天的流传。
无奈之下,皇帝开始为自己寻找“替罪羔羊”。很快,他发现当时还是非常隐秘的一个宗教教派——基督教,在罗马城内有一群信徒。当时信徒里大多是奴隶、穷人和异乡人,身处社会底层,备受歧视,易于下手。
于是,为了平息民愤,他毫不犹豫地宣布“破案”:就是这些基督徒烧毁了罗马城!
在他的指使下,古罗马的一些理论家开始编造一系列针对基督信徒的谣言,诸如他们在拜神时要杀死婴儿并喝其血、吃其肉,还说他们狂饮、乱伦,总之,所有古罗马社会的恶行都被一股脑的强加在基督徒身上。
尼禄接下来的迫害手段显示出他内心的凶残与变态:据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记载,尼禄把不肯放弃信仰的基督教徒蒙上兽皮,放到竞技场里,放狼狗将他们活活地咬死,或是直接喂了狮子;甚至将人身浇上沥青,裹以稻草,点燃成火炬,作为皇家花园里皇帝与贵族夜宴游园时的照明。
《尼禄的火炬》,亨利克-西米拉兹基(Henryk Siemiradzki),1876年
尼禄对基督徒的残酷迫害,加之他在位期间的穷奢极欲,以及他臭名昭著的乱伦弑母、滥杀无辜,种种暴行让他成了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邪恶帝王,也为他赢得了一个千古骂名:暴君尼禄,妥妥欧洲版的“商纣王”。
三、 殉道者圣彼得和圣保罗
有两位著名的圣徒也在那些被迫害死的殉道基督徒之列:圣彼得和圣保罗。传说起初彼得心有不坚,随着其他基督徒一起逃出罗马城避难,但在路上时,看到有个人迎面走来,他一眼认出就是显灵的耶稣!
彼得问道:“主啊!你要到哪里去?”耶稣对他说:“彼得,你离弃了我的子民,现在我要到罗马再钉一次十字架!”说完就不见了。彼得顿时捶胸大哭,立刻又转身朝罗马城的方向走去,决心以身殉道。
后人在罗马当年彼得逃难折返的地方建有一间教堂,取名“主啊,祢要去哪里”(Domine Quo Vadis)
不久后他被捕了。彼得在被处死前,对刑吏要求道:“请把我倒过来钉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为我竖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他一样受死。”
油画:《彼得倒钉十架》
三年后的公元67年,另一位使徒保罗也在罗马城被捕,被尼禄亲自下令严刑拷打并斩首示众。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在罗马郊外圣保罗埋葬地的上方建立城外圣保禄大殿
回到本文开头,正是这段历史给这款著名的光碟刻录软体的命名带来灵感:一个软体开发小组在给软体定名时,想到了这个尼禄火烧罗马(Nero Burning Rome)的典故,于是将Rome去掉了最后一个字母“e”,变成了一个和光碟刻录有关的电脑术语ROM(只读存储记忆体)。
应该说这个名字确实太恰当了,刻光碟也叫烧录光碟嘛!更绝的是,他们的Icon就是一个燃烧的古罗马竞技场!
占星学家:“他注定会残暴不仁!”
尼禄的身世颇具传奇色彩。公元37年,小尼禄出生了,他的母亲小阿格里庇娜(Julia Agrippina)是卡利古拉皇帝的妹妹,一个美如天仙、毒如蛇蝎的女人。
据说尼禄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请来了几位当时罗马城最有名的占星学家,这些占星学家竟异口同声地对尼禄的母亲做出一个恐怖的预言:
“这个男孩有朝一日将会当上罗马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但是,当他登上帝位后,将会残暴不仁,甚至会杀死自己的母亲。”
他的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说:“只要他能做皇帝,其他的都由他去吧!”
少年尼禄
自我陶醉的文艺青年
应该说,尼禄执政之初的政绩还是可圈可点的。由于有母亲阿格里庇娜的摄政、老师塞内加、先皇旧臣帕拉斯的共同辅佐,尼禄还是行了很多善政的。
在其统治的最初五年,罗马帝国一片繁荣景象,边境情势大致平绥,成就了他治下的黄金时代。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尼禄逐渐成人,尼禄对母亲的干政日感不满。他先是指控辅政大臣帕拉斯参与阴谋,流放了帕拉斯,又逼迫恩师塞内加(Lucius Seneca)告老还乡,后来更是逼迫他自尽,再后来又设计害死了自己的母亲小阿格里庇娜。至此,尼禄完全巩固了他的皇权。
油画:罗马皇帝尼禄看着他母亲年轻的阿格里皮娜的尸体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皇帝同时又是个地地道道的“文艺青年”。他自幼跟随导师、哲学名士塞内加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生平喜爱诗歌和音乐,都有不凡的造诣。他发现百姓爱看演出,就想用表演获得荣誉。他开始推行斗兽表演和战车比赛,试图用“面包和马戏”博得百姓的欢心。他甚至四处旅行演出,亲自登台表演戏剧。
11项奥斯卡获奖影片《宾虚》里罗马斗兽场的战车比赛场面
尼禄对舞台的痴迷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为了学习唱歌,他经常仰卧,在胸上放上一块铅板,用导管和呕吐清理肠胃。为了保护嗓子,凡是有核的水果,他都不吃。
在当时,优伶的社会地位极低。尼禄身为罗马皇帝,却亲自登台,这是最大的“伤风败俗”之举,贵族们实在看不下去。平民们看了表演,表面上乐呵,内心也是极度鄙视。在这一点上,和爱在出访期间出风头,每每在宴会上吹拉弹唱,显示自己“艺术才能”的已故中共前党魁江泽民,倒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酷爱唱歌表演的尼禄
尼禄之死:最严厉的惩罚
连年的高压独裁统治之下,帝国冤狱盛行,国会议员们苦不堪言,各行省的人民们也早就群情激愤,发起抗争暴动。罗马城中悄悄出现尼禄雕像被玷污,墙上出现咒骂他的涂鸦。
到了公元68年,连罗马军队都起来造反,北非和西班牙的军队发起暴动,各路军队向罗马挺进,地方官员也纷纷起义。最后,各路大军和百姓将王宫团团围住,要和尼禄讨个公道。此时的尼禄已是四面楚歌、众叛亲离,要求宫廷卫队帮他逃走,但遭到拒绝。
走投无路的他在半夜穿了一件斗篷,只带了四个贴身侍卫落荒而逃,当逃到罗马郊外一个叫法恩的奴隶家中时才得知:怀怨已久的元老院已经宣布尼禄为“人民公敌”(hostis publicus),人人皆可得而诛之。这也成了“人民公敌”一词最早的来源。
绝望的尼禄此时唯有自行了断,他数度拿起利刃,却没有勇气自杀,正在他踌躇哭泣的时候,一旁的仆人看得不耐烦了,就替他把刀朝喉咙推了进去...... 他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Qualis artifex pereo"(一个艺术家就这么一同毁灭了)。
尼禄之死 (斯米尔诺夫-V.S. 1888)
就这样,年仅31岁的尼禄结束了自己残暴荒淫的一生,此时距离罗马城那场大火和随之而来对基督徒的无端迫害只有短短4年。
一份拉丁文的编年史用简略的语言总结了尼禄的一生:“尼禄继承了他的母亲,然后吃掉了她;他强奸了他的妹妹;烧掉了罗马的12个街区;处死了赛内卡;把圣彼得钉死在十字架上;砍了圣保罗的头;统治了13年零7个月;最后被野狼吃掉了。”
尼禄死后,元老院以帝国律法里羞辱程度最高的“记忆抹煞”(Damnatio memoriae)之刑来对待他。也就是说,凡是尼禄生前曾经出现过的铭文、雕像、货币,以致所有文字记录等等,统统都要销毁、抹去。
然而,历史的审判远比元老院的判决更为严厉。尼禄身后,罗马人视其为暴君,将他的名字从石碑上抹去,将他的肖像砸毁,甚至禁止任何人再提及他的事迹。然而,他对基督徒的迫害,却未能消弭于世人的记忆之中。那些在斗兽场中殉难的信徒,以鲜血见证了信仰的力量,而尼禄的身影,则成为千古暴君的代名词,被后世唾弃。
最终,他的灵魂并未随时间而消散,而是成为历史的阴影,警示后人——无论权势如何显赫,无论声名如何颠倒黑白,但凡逆天行恶、迫害正信者,终将招致天谴,受尽唾弃,落得永世不得超生的可悲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