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6年11月20日】
第一次高考,成绩出来了,少华总分只有300来分!
虽然少华对这成绩早就有心里准备,但真拿到这份成绩单对他还是一个绝大的刺激。
高考前他就下决心如果考不上北京的大学就再补习一年。可在家里这个环境是不行的,他的理性告诉他,他必须放弃那些交往,斩断那些牵挂,静心读书。所以他要求父母帮助他联系去江苏老家补习。老俩口儿对儿子上進的要求自然很支持,很快就联系成了。
于是少华背井离乡,南下苦读。走的时候,少华心情非常复杂。离开那熟悉的一切,去面对那份神秘的未来,他心里没有什么把握。而真的离开家,离开朝夕相处的朋友,他又有几分不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是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告诉他,这条路是对的。
补习的生活很艰辛,远离家乡,他懂得了节俭,每周只去买一两斤散装榨菜,回去到食堂借来菜刀自己切成丝,回去当菜,一个月的菜钱不足10元,他不讲穿着,甚至到了不修边幅的程度。一个学期没有换外衣裤,上下都是油亮油亮的。
最难的还是收回那玩野了的心。单相思的苦让他记忆犹新,所以他看见女生就躲得远远的。为了静下来,進入学习状态,他放下所有爱好,拒绝交往,全心只学功课。半学期中没跟“同桌的你”说过话,独来独往,早上经常都是第一个到班级。
他学习晋代的祖逖,闻鸡起舞,只要醒了就去教室读书。一次他早上醒来才3点多,虽然实在是困,但他努力克制自己去了教室,他一步步迈上台阶,心里苦的无法形容,他大声念着:“苦心人,天不负……”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后来他笑称自己这种“战略”为“全力以赴的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
但这“全力以赴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付出很多,成果却不尽人意,第二年还是没考好,考了个佳木斯师专。少华又没去,父亲的朋友说:“师专你不去,你还想考什么呀!”
他决定再补习一年。想想那过去一年的艰苦生活,他的确有点怕,可他决定了,他认准了要去北京,连上海深圳广州都不屑一顾,少华认为北京是首都,中国政治文化历史经济的中心,这深深的吸引着他,他就是要到这个“中心”去!
依然又是半学期没跟同桌说话,后来同桌问他题,他实在不好意思,才开始说话。虽然一股劲儿的学,可他发现怎么也学不進去了,脑袋是木的,经常整天坐在那里,可脑子不在书本上。
这时他接触到了传统蒙学,及儒道学说。这些对他帮助很大,他领会了其中“法无定法”,“无为之道”的道理,认识到自己过去一味的克制自己,强求自己紧张起来是“有为法”,除了增添自己身体上的紧张和疲劳之外,对学习帮助不大。于是他开始放松自己的精神,但并没有放纵自己,依然摒弃一切干扰静心的活动。
经过两年的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少华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
这回就是平常不妻言笑的白老先生也不禁喜上眉梢,掩饰不住的笑容一直就挂在脸上。白妈妈也高高兴兴的为暑假回家的晓钧和刚刚考上状元的少华准备好吃的,她就知道少华能成,他那股认准一件事做到底的脾气和他爸爸一样!
多年后,有一次,少华回母校,发现很多师弟师妹们都在老师的带领下,采用自己当年的“全力以赴的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苦不堪言。于是找到了校长,说希望介绍一下自己当年的经验,如何把握自己,快速提高学习成绩,让学校多出两个状元。
因为知道白少华是“炼法轮功的”,校长害怕“政治影响”,所以没有让他去。对校长来讲,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多出两个状元固然好,但那只是一个“政绩”,可要是“不听党的话”,犯了“政治错误”,那可是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天大的事情。所以在“教书育人”和“听党的话”中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听党的话”。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