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1年01月11日】
杨乃济教授(北京旅游学院):“我是学建筑的,在解放初期我作过四合院的调查,对四合院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不断加深。我觉得北京的四合院是全国最规范的、最标准的四合院,现在说是最正宗的四合院。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是我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家族,而四合院恰恰是一代人、几代人住在一起,是一个大家族居住的形式,四合院里面,什么身份的人住什么房子是有一定之规的。一般说正院的正房是主人住的,也就是老爷太太住的,后面的后院的一排房子是后照房,后照房是少爷少奶奶住的。东西厢房一般是少爷小姐住的。另外还有外院的倒座房是下人住的。在东南角上一般是厨房,一个四合院一般是住一家人”。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节门,关起来自成天地,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也不必看到外面,与人无捍,与世无争,恬静而安祥,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放,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鱼养鸟,叠石造景。居住着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邓友梅先生:“过去的四合院还有一个好处:过去中国在封建社会是大家族,讲究几世同堂。可是大家族一方面有它团结的好处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究竟成年各自结婚,成立了小家庭,大家族里面还要分成一个个小单元,它就要形成一个有合有分的形式。而四合院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有合有分的。过去北京最一般的市民的四合院,夏天搭一个凉棚,到了晚上热天,凉棚拉起来吧,上面有个月亮,你就会觉的月亮属于你自己的院子,一旦各自屋门打开,父亲儿子聚在院子里头是一家,聚在堂屋是一家,各自回西屋的大儿子,回东屋的小儿子回去关上门以后又是一个一个小家庭。有分有合,需要合的时候合起来很方便,需要分的时候大家各自回各自的屋里去。长幼分合,四合院在整体设计的时候,这些都有考虑在内。为了标志不同的辈份,在家政的不同地位,四合院北屋、东屋、西屋尺寸都是不一样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北屋一定要比东、西屋高出这么一点来(毕竟是长辈住的地方),径深也不一样宽,东西房也有差别 ,外人可能看不见,但在设计者、房主来说他们都知道。旧中国的传统家庭长幼辈份很严格,次续很清楚,什么样的级住什么样的房。所以在整个建筑构思上,你说是建筑学的,其实它是传统中国伦理学和道德学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这样来看,四合院就不仅仅简单是四堵墙带一个顶的房子。保存了一部份四合院,其实是保存了一部分凝固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上的建筑,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它自己的贡献,少了哪一门,世界都不完美。我们认为四合院是中国人在建筑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而且是重大的贡献”。
除房屋建筑之外,与四合院整体环境配套的,还有院内的花草、屋内的家具以及床头、屋脊的装雕、彩绘,可以说庭院之中,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有说不尽的学问,说不尽的讲究。四合院 的装修、雕饰和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北京四合院是非常讲究绿化的,院内除通向各房间的十字形砖甬路外,其余都是土地,可以用来植树栽花种草,在十字形甬路的中心位置通常放一个荷花缸或鱼缸,缸内只可养鱼,在正房前的绿地上一般都种石榴、夹竹桃等象类吉祥的植物。
杨乃济教授:“四合院的房子和楼房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四合院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决定的。中国人居住的一个空间里边必须包含着一部分没有房子的庭院,这个院子是可以直通宇宙空间的,所以整个人生活在一个和大自然非常亲近的一个环境里边,也就是说,上升到哲学观点上,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天人合一的观念,决定了中国人住的是院子,外国人住的是房子。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有些人家要盖房子,把木厂的人找来,木厂的人问要盖多大的房子,不象现在所说的要盖多少平米,盖几层,都说你盖几进院。就是说中国人的居住环境里面是按有一间院子为一个居住单元的,人住的是院子不是房子 。”
(资料来源:http://www.travel10k.com.cn/gb/magazine/siheyuan/index.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