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12月19日】
史部由来
古代,设有左、右史官,左史记事,右史记言,记载与叙述前朝事迹,褒贬适中,而可为后人之借鉴者,乃足够有资格称为“史”。
《隋书经籍志》云:“魏氏代汉,采缀遗亡(搜集补续遗失或折损),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其分类及体制不详。然《七录序》及《隋志》不言其体例有所变更,殆(差不多)亦沿袭《七略》。
而《七略》则是汉朝刘向、刘歆父子,同校西汉宫廷藏书,由于官府藏书散乱,刘氏父子经过仔细校对撰写《七略》一书,成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将当时的图书分七种,分别是(辑略──学术简史)、(六艺略──儒家经典类)、(诸子略──战国时期的九流十家诗赋略)、文学作品、〈兵书略──军事书籍)、(术数略──数学、天文、星象、历法)、(方技略──医药、巫术)。西汉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上是辉煌的成就。原书已失传。
《七略》除了〈辑略〉是学术简史外,其它六略对中国的典籍提出六种分类法,后来由于兵书渐少,最后演变为西晋晋武帝泰始十年(西元274年),领秘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初亦依《七略》而为书部。时又得汲冢古文竹书,以付秘书,诏勖撰次。勖乃因郑默《中经》,更撰《中经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
一曰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等书。
二曰乙部:有古诸子、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部、杂事。
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
凡四部书一千八百八十五部,二万九百三十五卷。惟不如刘向《别录》之能批评得失,判别是非。盖与《七略》同一体制。东晋李充,依《晋中经簿》(亦称中经新簿)编成《晋元帝四部书目》,将乙、丙两部更换,使甲部记经书、乙部记史书、丙部记子书、丁部记集部书,如此,“史”始独立出来。从此,四部分类法成为后世官修目录的定规。
中经新簿在目录学上之贡献,不在其体制,而在其所创立之四部分类法,沿用至今,历时一千余年,影响可谓深远。可惜后世仍标以经史子集等类名,不复有人采用荀、李之分法。
荀勖字公会,颍川人,仕魏,累官侍中,入晋封济北郡公,拜中书监,進光禄大夫,领秘书监。《晋书卷三十九》有传。《中经新簿》著录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至宋遂佚。
体裁
唐刘知几着《史通》,分史为六家:即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等。又定编年、纪传为二体。但失之笼统,今之言史体者,多以下列梁启超所分之四体为主:
纪传──亦称“正史”,以人物为主,详述一人之事迹:如司马迁之《史记》、班固之《前汉书》、范晔之《后汉书》、陈寿之《三国志》等,号称“四史”。
编年──亦称“古史”,以年代为主,详述一国之治体:孔子之《春秋》、左丘明之《左传》、魏襄王冢之《竹书纪年》、荀悦之《汉纪》、袁宏之《后汉纪》、司马光之《资治通鉴》(起战国终五代,历代编年之祖)等属之。
纪本末──兼“纪传”“编年”两者而有之,以事迹为主,详一事之始末:如宋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明陈邦瞻之《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等是。
政书──以制度为主,详一制之原委:如唐杜佑之《通典》、宋郑樵之《通志》、元马端临之《文献通考》,是为“三通”;再加清乾隆敕撰的《续三通》和《清三通》,合称“九通”。
四史概略
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自序称“太史公书”,为纪传体(正史)通代史之祖。起自黄帝,迄于汉武。为“本纪”十二,以序帝王,取法于《春秋》。“世家”三十,以记侯国;“列传”七十,以志人物;皆脱胎于《国语》。并着八“书”,以详文物制度,蜕形于《尚书》。十“表”,以定代系年封,则又印范于世本。全书凡一百三十卷,诚如史公自己所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虽然,史公发凡起例,集史体之大成,开后人无限门径,但亦有破格之处:如“本纪”中不列楚义帝(即前楚怀王之孙,后被项梁拥立抗秦,再遭项羽下令暗杀致死),而列项羽;孔子、陈涉(即陈胜,字涉,揭竿起义抗秦者),不入列传,而置之“世家”。后人揣度史公之用意,或因义帝政令非一己所出,形同傀儡;项羽宰制天下,俨然南面称王;孔子百世之师,陈涉首先发难,皆堪与拥有国土者相并列。“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由)”,要在“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非独讽刺讥诮而已”也。
汉书
东汉班固撰,为纪传体断代史之祖。起于高祖之世,终于王莽之诛。书凡一百卷,中含十二本纪、八年表、十志及七十列传。起先是班固之父班彪,以史记自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欲作后传以补之,未竟而卒。固为继承父志,积思著述二十余年。后以从窦宪为中护军,宪被诛,固亦系死狱中。这八表及天文志未完,和帝诏其妹昭(曹世淑妻,称曹大家)就东观藏书续成之。今本共一百二十卷,因是经由三人之手完成,终究不如史记之能擅、制作之规模也。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撰。自光武帝起至献帝止。为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凡百卷。十志未成,晔已被诛。(范晔因牵涉与孔熙先等,谋立彭城王刘义康案坐狱。)《后汉书》原有二十一家撰写,今仅流行范晔版《后汉书》和袁宏《后汉纪》,余者皆散佚。因《后汉书》有纪传而无志,南朝 梁 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八志(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分为三十卷与之合刊,为一百二十卷。乃成今天《后汉书》。
三国志
晋陈寿撰。书凡六十五卷:魏志三十卷,分四纪二十六列传;蜀志十五卷,为十五列传;吴志二十卷,为二十列传。三国分列,隐示各自独立,无志表,乃正史之别体。其后,晋南北朝诸史,或有志,或无志,而表皆无之,实由三国志开其端。叙事简略,文辞纯洁,在当时已有良史之称。惟其书尊魏为正统,后世多有非议。
正史沿革与概略
◎十三史(唐代中叶):
三史(唐以前)
1、史记──西汉司马迁撰,130卷。
2、汉书──东汉班固撰,120卷。
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120卷。
十史(唐代初年又加入)
4、三国志──晋陈寿撰,65卷。
5、晋书──在五代纪传修成十年之后的贞观二十年(西元646年),李世民决定重修晋史。他组织了一个人员众多、人才济济的修史群组,从当年开始工作,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于贞观二十二年(西元648年)修成了130卷的《晋书》。唐太宗亲自为书中的《宣帝纪》、《武帝纪》和《陆机陆云传》、《王羲之传》写了论赞,所以《晋书》旧题“唐太宗文皇帝御撰”。
《晋书》是真正成于众手的官修纪传体正史,参加修撰的人员如果算上唐太宗,则有22人之多。这个编修群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房玄龄等三位监修,负责全面工作,来济等14位撰稿人,分别撰写各部分稿件,考证类例的令狐德-钡?人,则负责全书的发凡起例和审核定稿工作,其实就是全书的主编。这样的分 工负责,保证了全书的顺利修成,也为后世史书众修之始。
6、宋书──南朝 梁 沈约撰,100卷。
7、齐书──南朝 梁 萧子显撰,59卷。
8、梁书──唐姚思廉、魏征撰,56卷。
9、陈书──唐姚思廉撰,36卷。
10、(北)魏书──北齐魏收撰,114卷。因作者虽以文才著名,可其行却鄙,内容宣扬门阀而又未尽如门阀之意,党齐毁魏(认为他维护北齐而诋毁东魏),持论不公,以致众怒沸腾,而有秽史之称。
11、北齐书──唐李百药撰,50卷。
12、(北)周书──唐令狐德-狈铍分鞅啵?0卷。原书北宋后已残阙不全,今本多取北史补亡。当时同修者一十八人,并推德-蔽?住?br>13、隋书──唐魏征撰,85卷。其中经籍志,在目录学上有极大之权威。
◎十七史(宋加入)
14、南史──唐李延寿撰,80卷。自刘宋起,尽陈代为止,共170年。
15、北史──唐李延寿撰,100卷。自北魏起,尽隋代为止,共242年。
16、旧唐书──后晋高祖石敬瑭,命张昭远编撰,书成时刘.d为相,故该书署名刘.d撰,共200卷。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17、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撰,150卷。
◎十八史(元代加入)
18、宋史──元托克托(亦称脱脱)撰,496卷。
◎二十一史(明代加入)
19、辽史──元托克托(亦称脱脱)撰,116卷。
20、金史──元托克托(亦称脱脱)撰,135卷。
21、元史──明宋濂撰,210卷。
◎二十二史(清初加入)
22、明史──清张廷玉撰,332卷。
◎二十四史(清乾隆四年补入)
23、新唐书──北宋欧阳修撰,225卷。
24、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74卷。
◎二十五史(西元1919年补入)
25、新元史──清柯劭态撰,257卷。
◎二十六史(近人加入)
26、宋史新编──明柯维琪撰,200卷。
史评概略
史通──唐刘知几(字子元)作,内篇论史家体例,辨别是非;外篇述史籍源流,杂评古人得失。
文史通义──清章学诚(字实斋)本其史识、史法、史意、史学而作此书,凡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