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晋朝时的湖北“宜都”

杨纪代


【正见网2011年07月13日】

晋・袁山松《宜都记》  

银山县有温泉注入大溪,夏季泉水才开始暖和,一直到冬天就大热,其上常有雾气蒸腾笼罩,只要是百病缠身、久疾不愈者,入此泉泡汤治疗,多半痊愈。

兽牙山有座石壁,其纹理黄赤色,有牙齿形状的勾勾突出。

限山县东六十里有山,名叫“下鱼城”,四面都是悬崖绝壁,唯有两条羊肠小道可以登上,都是危险绝顶。山上周围约二十里,有林木池水,勤恳的庄稼人,在山上辟田种地呢。昔时永嘉之乱,当地土人登上此处避贼,在这儿防守经年,食物耗尽,于是灵机一动,捞取池中之鱼,丢掷到山下给贼人看,表示不穷、不馁,物资不虞匮乏,贼寇被骗,也没多想就立即退兵散去,因此就将此地取名为“下鱼城”啦。

峡谷中的猿猴,鸣叫之声至为清越,山谷四周的回音传响,泠泠不绝。有行路者听到之后,作歌唱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自西陵地区溯江而上,向西北行三十里即入三峡,沿着峡边的山脉走势而行,周围黝暗隐蔽、江峡倒映、绝美绝危,复杂的地貌通向四周的高山峻岭和重崖叠障,如果不是日正当中或夜半时分,是看不见日月哪。

西陵江,南岸有山,孤绝奇秀,从江中的船上仰望,似山壁般耸立,高峻危绝。有人自山南攀登,上达其岭,岭上仅能容纳十几个人,从此岭四面,望向周围诸山,因为居高临下,尚能尽赏其优美山势;再纵目俯视,面临的这条大江──长江,就如环绕的细带子一样,看江中的舟船,就如凫鸟、飞雁似的大小而已。

宜都山,绝崖壁立数百丈,有三大座像灰烬似的山峰插在那绝崖之间,看起来有数尺长。传说帝尧治洪水,入长江,把船停泊在此地之旁,大伙儿就地设置炉灶,烧火煮饭,后来没燃完的三根柴火、佳木,就丢弃在这上,故名曰“插灶崖”呢。

宜都的过去与现在

宜都市是一座有着二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东汉建安十五年(西元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宜都之名即始于此,取“宜于建都”之意,并派大将张飞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吴大将陆逊占领宜都郡,并取得夷道、夷陵、秭归等县,又任宜都太守在此筑城抗蜀,历史上著名的三国“(左“犭”右“虎”,音“萧”)亭之战”就发生在境内。

自古以来,宜都就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三峡门城”的美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条主河流,还有大小溪河几十条,均属长江水系。宜都是巴人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交融地之一,长江自北向南流经本市,贯穿市区内全长达四十六公里。

三国时孙吴所设的荆州治所,在南郡的江陵,下头管辖南郡、江夏郡(长江以南)、长沙郡、湘东郡、桂阳郡、临贺郡、零陵郡、衡阳郡、武陵郡、建平郡,以及“宜都郡”等共十一郡,所以宜都也属古代“荆州”地区。

同时第一座长江浮桥,也是建武十一年(西元35年),东汉光武帝在平定割据四川的公孙述叛乱战争中,因公孙述曾在现今的湖北宜都县荆门,和宜昌县虎牙之间,利用险要的地势首先架起的,叫江关浮桥,用以断绝汉光武帝的水路交通。后来被汉光武帝的水师,利用风势纵火烧毁。

现今湖北省的宜都市,地属湖北宜昌市的县辖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清江与长江两江交汇处,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处,境内建有两座长江大桥、两座清江大桥,依山傍水,人杰地灵。东北隔长江与枝江市相望,东南邻松滋市,西南、正西与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北与宜昌市、宜昌县接壤。

结语

看来,晋朝所留下来的这十几篇,专门纪录当时有名都城里的典故传说、名胜古迹以及奇谭、特产……等等,且不管作者是盛名显赫的陆机、潘岳,或是没没无闻的落第士子,以这特殊时期的眼光与认知来看,都不可轻忽、不能小觑,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使命!

与武汉、宜昌这些同样是长江口岸的大都会相比,宜都实在名不见经传,可是并非如此!那“下鱼城”的命名,是当地“土著”“智慧抗暴”的结局哪;再说啦,温泉能治百病之说,自古已有,晋朝这篇里的记载,就是明证;那“插灶崖”的由来,还与远古“人文初祖”的尧帝扯上关系呢!因为那个时期,是人神共处时代,因而神传文化,可以大大方方的公开传给民智初开的人类,以此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代代口耳相传,直至文字出现,有了纪录而由读书人接棒、传承与践履,然后就如此延续下去。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科技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