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1年08月31日】
一、宾至如归
【释义】意思是客人来到这里,就像回到家中一样。形容主人待客热情、周到,使客人感到家庭的温暖。
【例句】小张他爸爸,是炼法轮功的,待人热情、细心。他开了个普通旅舍,服务十分周到,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近义;反义】无微不至 亲如家人;冷若冰霜 漠不关心
这一则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遭到冷遇后,子产考虑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应取对等的原则,我方要不卑不亢。于是,子产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开,然后赶進车马,安放物品。
晋平公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派人到宾馆责问子产。子产回答说:“这一次,我们带了从本国搜罗来的财宝,前来朝会,偏偏遇上你们的国君没有空,既不接见,也不通知晋见的日期。我听说:过去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自己住的宫室,是低小的;接待诸侯的宾馆,却造得又高又大。宾至如归,样样事情有人照应,能很快献上礼品。他和宾客休戚与共,你有困难,他给予帮助。可是,现在晋国的宫室,有好几里,而让诸侯宾客住的处所,却象奴隶住的屋子。如果不拆开围墙,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就是我们的罪过了。假如让我们交了礼物,我们愿意修好了围墙,再回去。”
晋平公听说后,感到非常惭愧,马上接见子产,隆重宴请,给了丰厚的回赠,还决定重新建造宾馆;并下令,今后接待宾客,必须热情。
二、 病入膏肓
【释义】膏、肓: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膈膜之间。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意思是:病已经危急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无可挽救。
【例句】中共邪党就像一个人,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已经无可救药了。奉劝那些尚未三退的人,赶快退出中共邪恶组织,以免同其病亡!
【近义;反义】不可救药 行将就木;疥癣之疾 药到病除
这一则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年》,春秋时代,晋景公得了重病,派人四处求医,但总也治不好,病情极其危险。
后来晋景公听说秦国有一位名叫“缓”的神医,就派人去请。在缓还未到来之前,晋景公恍恍惚惚,做了个梦。他梦见自己的身体里,有两个小孩在谈话,一个问:“听说缓的医道十分高明,他来后下药,将对我们十分不利,你说应该怎么办呢?”另一个小孩答道:“不用怕,咱俩躲到晋景公的横膈膜上面、心脏下面的那个地方去,那里是最安全的,无论多么厉害的药物,也无法到达那里,晋景公注定是要死掉的。”
秦医缓到来时,景公刚好从梦中醒来。缓仔细诊断了病情,然后摇摇头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这话的意思是说:大王的病情,已发展到横膈膜之上,心脏之下,药力难到,已无法医治了。
晋景公一听,与梦里的情景,正好相符。不久,晋景公就死了。
三、乘人之危
【释义】意思是在别人有困难之时,给予打击,以谋私利。也比喻当有人处在困境时,去要挟陷害人家。
【例句】中共邪党一贯会利用矛盾,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所以,跟中共贴在一起的人,迟早都会上当受骗,遭遇危害。
【近义;反义】落井下石 乘虚而入;急人之困 雪中送炭
这一则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盖勋传》。盖勋是东汉时汉阳郡的长史,他智慧超群,为人正派,刚正不阿。当时,汉阳属凉州管辖,凉州刺史梁鹄,是盖勋的好朋友。梁鹄在政务上有什么疑难,常向盖勋请教。
当时,武威太守,仗着朝廷中有后台,横行不法。梁鹄手下有个从事(官职名)苏正和,是个不畏强霸的正直官吏,他依法查办,狠挫了那些贪官污吏的气焰。
梁鹄害怕苏正和触及武威太守在朝中的后台,连累自己,便想除掉苏正和,于是,他来找盖勋商量:究竟应该怎样办。
盖勋和苏正和也有嫌怨,有人向他建议:乘机将苏正和除掉,盖勋断然拒绝,义正辞严的说:“为了个人的私怨,杀害贤良的人,这是不忠;乘人之危(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去谋害人家,这是不仁!苏正和虽然和我是冤家,但我绝不会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四、重蹈覆辙
【释义】蹈:踏;覆:翻倒;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意思是:又走上翻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新又犯已经犯过的错误。
【例句】中共各层的党官们,向来不会从失败中总结“搞形象工程”的教训,一再重蹈覆辙,强迫拆迁,给人民群众,带来越来越多越大的损失。为人民所反对,直至落马垮台。
【近义;反义】复蹈前辙 如出一辙;前车之鉴 前车可鉴
这一则成语,出自《后汉书•窦武传》。东汉桓帝初年,单超等宦官在朝廷中广树党羽,把持朝政,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当时,司隶校尉李膺,和太学生的领袖郭常,经常发出反对宦官专权言论,对单超等宦官,给予毫不留情的抨击。公元166年,单超等向桓帝進谗,诬陷李膺等结党诽谤朝廷,将李膺、郭常等逮捕入狱,受到株连的有数百人,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
面对宦官如此嚣张的气焰,只有皇后的父亲窦武,站出来仗义执言,给桓帝上了一道奏章,痛斥宦官祸国殃民,为李膺等忠贞之士鸣冤。窦武在奏章中写道:“如果不吸取过去宦官专权祸国的教训,重蹈覆辙,那么大汉的江山,就会像秦二世那样,葬送在赵高那样的宦官手里,而且这样的局面,早晚会出现。”
桓帝知道窦武一向为人正直,他听从了窦武的意见,赦了李膺他们的罪,对单超等宦官逐渐疏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