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1年10月07日】
春秋时代,执掌卫国的卫灵公,在夜里,听到一阵车马行驶的声音,这声音由远及近,可是传到宫门口时,却突然消失了。过了一阵,这车马声,再度响起,由近而远,慢慢地变轻,最后终于消逝。卫灵公感到奇怪,就向她的夫人询问:“你知道车中坐的是什么人吗?”
夫人嘻嘻笑起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这人不会是旁人,肯定是我朝大夫蘧伯玉!”
“你怎么那么肯定呢?”卫灵公不禁奇怪起来,“你是会算命、会预测吗?”
夫人一本正经地说:“我听说:根据朝廷的礼节,臣子经过王宫门前,一定要下车致敬。而忠臣和孝子,既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假惺惺地做样子给别人看,也不会在旁人目光涉及不到的地方疏忽自己的行为,他们是“不欺暗室”的。蘧伯玉是我国著名的贤人,讲仁义而有智慧,非常遵守礼节,刚才必定是他经过宫门,有意停下来表示敬意。尽管在夜间,旁人无法见到他的守礼表现,但他仍然会按照礼节去行事。在我们卫国,能够做出这种不欺暗室的行为表现,除了他,还能有谁呢?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对此事展开调查,一定能得出答案!”
于是,第二天,卫灵公就派人去调查情况,结果发现:在夜间行车的人,果然是蘧伯玉。这时的卫灵公,既佩服夫人的知人之明,又动了制造滑稽的念头,故意向夫人取笑道:“哈哈,夫人也有猜错的时候,那人竟然不是蘧伯玉!”
夫人听罢,心里非常高兴,素来守礼的她,矜持地斟满一杯美酒,双手捧奉给卫灵公,笑道:“我向国君您,表示十二分的祝贺!”
卫灵公诧异地问道:“这不过是一桩小事,卿为何向我祝贺?”卫灵公不知她这样做的原因。
夫人回答说:“原来我以为卫国只有蘧伯玉是个贤人。现在看来,我们卫国,还有一位大夫与他一般无二,这样一来,您就有了两位贤人。贤人越多,卫国就越会兴旺发达,所以我才向国君祝贺呀!”
卫灵公听了这话后,心里也由衷地高兴,笑着说:“原来如此,你这个女人真是贤良仁智啊!”接着,卫灵公跟她说起了悄悄话,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她。
此事很快就传播开去。朝廷内外,人们都说卫灵公的这位夫人仁智、贤良、知人、达理;同时又都赞颂蘧伯玉“不欺暗室”的美德故事。卫国的社会风气,开始崇尚忠诚厚道,国运也就昌盛起来。
(事据《列女传》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