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苏缄死守邕州

翔风


【正见网2011年11月27日】

北宋熙宁年间,朝廷追求边功。沈起认为交觐(越南北部)可取,禁止边境贸易,征召边境壮丁,举行边境军事演习,积极進行备战。交觐不甘坐以待毙,大规模扩军准备先下手为强。皇城使苏缄出任邕州知州,打探到确实情报后写紧急信报告沈起,沈起不以为意。刘彝接替沈起后,苏缄又写信给刘彝,请求停止战争准备,缓和边境局势,刘彝不听,反而移文斥责苏缄阻挠决策,命令他不得随便说话。刘彝拒绝交觐的上表,交觐外交努力失败后更加疑惧。熙宁八年交觐发动突然袭击,接连攻陷钦州、廉州,攻破邕州四砦,宋朝军民死者数十万。

苏缄得知交觐大军压境后,清点州兵共计二千八百人,召集幕僚与邕州的人才授予方略、拨给部队,让他们分区防守。百姓惶恐震惊,想出城逃难,苏缄将官库和自己私人的钱物全部拿出来示众说:“我方兵械完备、储备不缺。如今贼军已逼近城池,我们应该固守等待外援。如果一人举足,则群心动摇。希望你们听我的话,否则谁敢逃跑我就不客气。”有大校翟绩偷偷逃出,苏缄将其斩首示众,于是上下同心协力誓死守城。苏缄儿子苏子元是桂州司户,因公事来邕州,顺便携妻子孩子来探亲,一家人准备回去时交觐军已经逼近了。苏缄想邕州人不可能人人都知道实情,一定会以为郡守家属出城逃跑了,于是让苏子元留下妻子孩子独自离开。

邕州被围困后,苏缄昼夜奔走慰问士卒,选勇士乘舟反击,斩交觐酋长二人,用神臂弓射贼,杀伤大量交觐军。苏缄首先向刘彝求救,刘彝派将领张守节前去,张守节畏敌如虎,一直逗遛不進。苏缄又用蜡丸藏信向提点刑狱宋球告急,宋球收到信后震惊落泪,督促张守节進军。张守节得知邕州吃紧,惶恐之下急忙移屯大夹岭,回保昆仑关。途中仓促与敌遭遇,来不及布阵就全军覆没。交觐军俘获来自北方的宋兵后,知道他们善于攻城,就用利益引诱他们,一些宋兵当起了汉奸,为交觐军造云梯、攻濠洞子等攻城器械。苏缄用火计将攻城器械全部焚毁。交觐军无计可施,本打算退兵,又因为从汉奸那得知不会有援兵赶到而继续围攻。又有汉奸教交觐军堆土登城的办法,土堆不一会儿就高达数丈,交觐军蚁附登城,邕州于是沦陷了。

城破后,苏缄犹然骑马领着伤兵奋力冲杀,然而寡不敌众。苏缄于是说:“我义不死于贼手。”急忙赶回州衙门,杀死全家三十六口藏在坑中,纵火自焚。交觐军到处寻尸,邕州居民感念苏缄忠义不予透露。交觐军恼羞成怒予以屠杀,每百人堆一堆,共计五百八十余堆,将三州城夷为平地来填江。邕州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人们靠喝沤麻水解渴,大多患腹泻,死者纵横枕卧,然而最终无一人叛变投降。苏缄死后,交觐军计划侵略桂州,行军数里路后遇到了灵异现象,众人看到仿佛有大兵从北而来,于是恐慌的大喊:“苏皇城领兵来报怨了!”全军退回。

苏缄生前愤怒沈起、刘彝开启边衅又不予以援救,想上奏朝廷又交通阻绝,就在市井张榜公开揭示沈起、刘彝的罪行,希望朝廷以后能知道。宋神宗得知苏缄死后,叹息不已,追赠奉国军节度使,谥号忠勇,赐都城豪宅五栋、乡里良田十顷,听任苏家自行挑选。宋神宗封苏子元为西头供奉官、阁门祗候,召见他说:“邕州幸亏爱卿父亲守御,假如邕州如同钦州、廉州一攻即破,那么贼军乘胜奔突,桂州、象州都不得保全。昔时张巡、许远以睢阳遮蔽江、淮,爱卿父亲与他们相比并不逊色。”改授苏子元殿中丞,邕州通判。苏缄次子苏子明、苏子正,孙子苏广渊、苏直温,与苏缄同死,都被朝廷褒赠。沈起、刘彝都被削职贬窜。交觐军在富良江战败后连夜逃窜,宋军攻入交觐境内。交觐连忙乞和,宋朝如同《水浒传》情节一般,赦免其罪,将土地全部归还。邕州人为苏缄立祠纪念,元钓年中朝廷赐匾额“怀忠”。

这次战事宋朝之所以如此窝囊,很大程度由于宋人相互追究责任,相互拆台。其它州县不认真援救苏缄,有人还认为邕州沦陷责任在于苏缄老糊涂。苏缄虽然知道祸事逼近,战争准备却并不充分,也许是不想有挑起边衅的责任,结果死守却不能守,到死还念念不忘追究沈起、刘彝的责任。宋朝纵容地方官员挑衅,一出祸事就把责任推到地方官员身上,为了表示责任在沈起、刘彝不在自己,宋朝居然放弃复仇。人人都在追究别人的责任,设法撇清自己的责任。殊不知战祸一起,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谁的责任,而是一致对外。假如宋人不是相互拆台而是相互配合,假如苏缄進行战争准备,假如刘彝全力援救,假如宋朝继续战争,交觐不会那么容易杀人数十万后全身而退。

邕州军民不是怨恨苏缄,而是感念苏缄的忠义。如果人跳出遇事追究他人责任的思维模式,改为遇事思考自己能不能帮他人补救完善,让这件事得以成功,而不是用事情失败来证明他人的错误,那也许人类道德会是另外一种景象。忠臣苏缄是有缺点,但一个人老是盯着忠臣的缺点并不能使自己变成忠臣。就犹如中共老是骂国军抗日打败仗,却掩盖不了中共不抗日的卑劣,掩盖不了国军数百名将军、数百万将士为国捐躯的伟大。历史戏剧也许细节并不完美,但历史戏剧的内涵十分深刻。从这个角度看这段历史,苏缄与邕州军民的忠诚,沈起与刘彝挑衅树敌的贪欲,张守节畏敌如虎的胆怯,汉奸卖国求荣的丑陋,交觐军作为外患的穷凶极恶,交织在一起演出了一幕生动的历史戏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