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4日 星期五

  • 歌谣两首:数江罪 十踩江

  • 九双鞋之歌

  • 心愿

  • 诗六首:美猴王

  • 小说:足迹(四十四)

  • 不断精進 (译文)

  • 向律师和法官讲真象的一次宝贵经历

  • 与同修们谈谈文章写作

  • 慈悲纯正的箫声

  • 电视记录片:我们告诉未来(六) 在魔难中

  • 天文学家发现黑洞数量远比估计的多

  • 上下五千年:华夏历史真貌─天下朝宗的西周(?)

  • 〖成语故事〗五里雾中


  • 歌谣两首:数江罪 十踩江

    正明

    数江罪

    大毒蛤蟆肚皮翻 死海翻白气奄奄
    恶事干尽报应到 人民觉醒踩江烂
    一身癞肉臭又烂 民脂民膏搜刮完
    阿谀拍马爬高位 小丑窃国欲遮天

    国家大事不会管 心眼小得象针尖
    嫉贤妒能耍手腕 报复打击整人欢
    以权谋私大独裁 暗卖国土几百万
    为饱私囊家天下 窃取国库揽大权

    欺世害人十恶全 蠢恶至极下三滥
    阴险狠毒没人性 人渣败类它首选
    搔首弄姿献媚眼 吹拉弹唱丑态现
    国际社会成笑柄 丢尽中华人民脸

    法轮功好众人炼 江鬼妒火心中燃
    栽赃诬陷造冤案 凶狠恶毒害良善
    电棍皮鞭加强奸 滥施酷刑致死残
    封锁信息一言堂 压制信仰践人权

    江鬼心虚怕清算 赖在台上不放权
    祸国殃民散余毒 天灾不断人祸连
    沙尘洪水瘟疫猛 黄赌毒黑遍中原
    罪大恶极不容赦 行将朽木苟残喘

    天网恢恢绝无漏 全球呼吁要法办
    刀劈油炸沸汤滚 地狱炼火熊熊燃
    善恶有报即将现 天理昭彰显世间
    江鬼人皮待众踩 踩烂江鬼民心愿

    十踩江

    炎黄子孙一齐来
    历数江罪大家踩
    一踩江鬼蠢恶坏
    二踩江鬼把国卖
    三踩江鬼欠血债
    四踩江鬼不下台
    五踩江鬼谎欺世
    六踩江鬼大独裁
    七踩江鬼丢国脸
    八踩江鬼家腐败
    九踩江鬼招天灾
    十踩江鬼国祸害
    踩江鬼,踩呀踩
    踩烂江鬼人心快
    踩江鬼,踩呀踩
    踩烂江鬼国安泰
    踩江鬼,踩呀踩
    踩烂江鬼有未来
    踩江鬼,踩呀踩
    踩烂江鬼福后代



    TOP

    九双鞋之歌

    净植

    一条条路一道道湾
    翻山越岭不畏难
    只身步行两个月
    日夜不停往京城赶
    一袋干粮身上担
    九双鞋底都磨穿
    披星戴月迎朝霞
    几千公里风雨伴

    一片真心象金子闪
    一句真话从心里喊:
    法轮大法是正法
    教导人们修心向善
    修炼大法受益多
    不说句真话怎心安
    法轮大法是正法
    停止迫害好人伸冤

    TOP

    心愿

    正明

    跨过了万水千山
    走过了沟沟坎坎
    我带着宽容
    带着真善
    来到你身边

    善良的人们啊
    你可知晓
    法轮大法好 法轮大法好
    是非要明辨
    不要被谎言欺骗

    历经了多少苦难
    承受了多少辛酸
    我无怨无悔
    要把纯善
    深植你心间

    善良的人们啊
    只要你记住
    法轮大法好 法轮大法好
    无论多少苦
    我们心甘情愿



    TOP

    诗六首:美猴王

    (一)

    火眼金睛孙大圣
    除妖降魔保唐僧
    历尽艰辛西天路
    功成圆满铸金身

    行云
    2004年6月3日

    (二)

    齐天大圣美猴王
    火眼金睛善恶分
    降魔除妖不怕险
    丹心一片保唐僧

    妙善
    2004年6月3日

    (三)

    天生地养美猴王
    火眼金睛鬼见慌
    勇保唐僧妖魔斩
    取回真经闪金光

    唐韵
    2004年6月3日

    (四)

    火眼金睛如意棒
    斩妖除魔美猴王
    铁胆丹心护师行
    西天取经美名扬

    正明
    2004年6月3日

    (五)

    火眼金睛孙悟空
    西天取经保唐僧
    历尽艰辛除魔怪
    千秋万世留美名

    关山月
    2004年6月3日

    (六)

    天地神灵 齐天大圣
    忠心耿耿 随师西行
    火眼金睛 善恶分明
    降魔除妖 如意驰骋
    历尽艰险 魔难踏平
    修成正果 千秋留名

    净植
    2004年6月3日



    TOP

    小说:足迹(四十四)

    章冬

    成功学

    人类社会就是五花八门,鱼目混珠。特别到了现代,失去了信仰的人啊,今天最大的追求就是成功。说白了就是升官、发财、显贵。

    谁来告诉人们如何的知礼守德,那一定会遭到冷场,会被说成迂腐,甚至被贬为精神病;而如果谁来告诉人们如何发财,如何成功,那他一定会门庭若市,倍受欢迎,会被人们誉为英雄、誉为时代宠儿,时代骄子。

    所以,能够发财、能够成功的并不是上之上者;能够告诉人们如何成功,如何发财的人,才是上之上者。因为他们不但在自己发财了的同时,成功了的同时,还在磁力般的继续吸引着追求成功者的目光和金钱,还在引领着那些成功者继续成功,成了成功者所崇拜的对象。就是成了社会上受人崇拜的人中的受崇拜者。何等的荣耀、何等的智慧、何等的享受啊!实在是没的说了。

    这些人理论渊博,气度非凡,自信十足,高深莫测。那目光,那举止,那神态,仿佛随便摘下一个星星给你玩,也是小事一件。记得一个人曾经说过:给我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而在他们看来,随便拨弄一下地球,还要什么支点哪,那多费事呀。

    不过这些东西在修炼人看来,却也十分的浅显。因为生命的最大弱点就是执著,他只不过抓住了人的执著而已。

    他们的成功,在于抓住了人的执著;他们的理论的一切核心、一切奥妙之所在就在于如何能够巧妙的持续的牢牢的抓住人的执著。而其理论的本身含有多少真理的成分那都是次要而又次要的。其中混杂许多人的观念性的东西,混杂许多常识性的东西,使人在似是而非的状态中得到认可、得到接受。同时,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人在推销自己的同时往往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了一些术类的东西。甚至里面用一些低灵办法控制了人,所以更加使人疯狂、盲目、放纵。最终是失去理智的对其崇拜。而这些东西在里面,他们可能自己也没有清醒的意识到。

    还是二年前吧,董嫱在朋友家遇到这样一位C先生,他当时正在落魄中寻求发达。

    C的年纪不大,但是人生有过跌宕起伏,所以也颇多感触吧。如今他正在寻求新的契机,不,准确的说他这次已经瞄准了目标,因为卧薪尝胆、磨砺已久了,正准备跳出自己屈膝陪笑、搭尽血本、紧跟其左右多年的名人的阴影,要另立山头了。就是如何发展的路已经选定了,而不是正在面临选择道路的问题了。

    那么,他煞费苦心,蓄谋已久的事业是什么哪?就是成功学。

    C的学识却也广博。从心理学,到管理学;从教育学到社会学;从旅游到宗教;从营销到成才;直到风水、算命、人生等等,哪一方面,无不侃侃而谈。见到董嫱,当然谈的最多是信仰问题,修炼问题。当时C的头发比较长,似乎一个月没修整了,头发还油唧唧的往一起赶毡打绺,大概几天没洗了,嘴巴一圈胡茬,好像三天没刮了。谦虚有加,自信不足的神情下,涌动着成功的欲望。

    C饶有兴趣的谈起修行,自己如何有佛缘,如何访古寺、结交名僧等等。在喧闹的白天过后,夜里如何按高人指点的办法,盘坐向道。同时他反复表示自己命中必能成功,因为有高僧曾经预言了自己,有老道曾经远道而来,指点迷津。甚至他还暗示自己将成为世界级的知名人物。可见他是个宿命论者。当然,谈到法轮大法时,C也是兴趣盎然的样子。言语中对大法的师父,能够几年内在世界拥有亿万弟子感到不解,想要探讨个究竟。于是,董嫱向他推荐大法的著作《转法轮》,C欣然的接受。

    在后来,董嫱通过朋友把一本《转法轮》转交C,嘱咐道:如果他修炼的话,这本书就送给他了,如果不修的话,看完后拿回来吧。

    不久《转法轮》通过朋友拿回来了,董嫱接回书的同时,当然要向朋友打听C了。据说C的事业有眉目了,合伙人找到了,房子租到了,本来筹措不多的启动资金还是比较拮据。书送回来了,当然是不打算修炼的,修炼不修炼无可厚非,那完全是人的自由嘛。不过通过前后的联想,董嫱明白了,他在探讨如何能够赢得更多的人心的办法,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这是他对大法最感兴趣的地方,什么正法修炼,返本归真,那不是他看书的目地。不过人家并没有反对大法的意思,至于内心如何看待就不得而知了。在朋友家,看到了一本C的著作,里面文字很大,插图最多,一段一段的概括性的言语。似乎常识类的,总结类的语言,不甚精辟,也不连贯,没有系统,所以称为著作是夸张了,因为里面没有体系、没有中心可言。纸张很厚,印制的还算用心了。显然多半是抄袭拼凑的东西。

    很快听说C开班招生了,招收中小学生,每期班三天,封闭培训,彻底与外界隔离。三天内孩子不能见到培训班以外的任何人,吃住自然全部安排停当。培训内容当然是如何拥有成功的人生。

    据家长讲,三天后怀着想念、悬念去接孩子时,在等候的礼堂外,听到大群的孩子在里面歇斯底里的叫喊,哭笑,作为父母的心里非常难受,仿佛感到孩子是置身在魔窟,恨不得一下把门踹开救出孩子。

    许多的孩子见到父母时,多半都大哭不止,嘴里就是一句话:对不起爸爸,对不起妈妈,自己今后一定重新做人。整个换了一个人一样。而且这种哭,会持续三天、五天不止,甚至使父母担心孩子精神出问题了。而且孩子的性格似乎也完全改变了一样,内向的变成外向,外向的变成内向,全颠倒了。不过多半都温顺了,孝心了,懂事了,上進了,为此不少家长喜出望外。但是,别急,这种状态只是持续几天,最多十几天,然后自然恢复原来面貌。该耍驴的照样耍驴,该享受的照样享受,该懒惰的照样懒惰,该是网虫的照样是网虫,等等等等,依然如故。

    所以,有些家长就继续第二期、第三期、第X期的把孩子送去继续培训。当然,无论在这些老家长面前,还是在那些新家长面前,C们的嘴中不断的,还是继续流淌出,仁义啊,向上啊,积极啊,吃苦啊,挑战啊,成才啊,感恩啊,方法啊,换思维啊等等等等的一套词汇。看到那些听得呆呆的中年人,C们的嘴角乐得合不拢,眼角的余光悄悄的扫视着家长们的衣袋、挎包,注意着他们手上的戒指,和耳下的坠环,心里揣摩着他们每位殷实的程度。以便决定如何“因材施教”。

    几乎所有的经过多次这样的成才教育后的孩子,其思想和行为就是固定不下来,总象一些注射杜冷丁的患者一样,离开药就出现反复,而且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所以,最终都是中年的家长和少年的孩子,不得不对此彻底失望,即使C们的回访电话百般殷勤,家长们也掩饰不住失望的心情,甚至不经意的流露出上了当的口吻。

    抱着失望而走的,悄然无声;C们的广告,仍旧铺天盖地;带着希望而来的,还是络绎不绝;刚刚尝到‘甜头’的,还在兴奋不已;C们的嘴巴还在侃侃而谈。

    那么,那些参加封闭训练的孩子是如何疯狂,如何脱胎换骨的哪?

    孩子嘛,观念少,好对付。

    先来一套名人名言;然后成才的博士讲自己如何的苦难少年,和天下的父母拳拳的心;再来一通游戏,如脑筋急转弯,拔河等等,破除孩子们的拘谨;回头是博士艰辛的成才之路,当然是拼搏奋斗之类的;中间插進感恩内容,教你如何感恩,感天地之恩,感父母之恩,感朋友之恩等等;期间插入方法教育,如何利用时间,如何背外语单词,如何应变考试,如何放松,如何交友,如何刷牙,等等等等,总之每个方法就像真理一样,如此必能成功;最后教你挑战,即成功的诀窍:挑战人生,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总之挑战一切,你就无所不能;同时为证实其挑战的理论,讲一些靠挑战成功的知名人生,讲一些中外典故。似是而非的东西把孩子们 —这些个幼苗、花朵自然都整迷糊了。最后,教你培养自信,培养意志,培养自我,培养挑战,培养放纵:放纵笑、放纵哭、放纵一切。教你喊:我能行,我会成功!所以才有前文家长们在礼堂外,听到的那些歇斯底里的叫喊和哭声。

    其中,一个关键的一点是,封闭式的训练。人们知道,一场两个小时的电影,可以把人带進剧情,使人忘记现实,以致回味良久。那三天全封闭式的训练哪?确实可以改变人的许多东西的,但是只要孩子们再接触社会,一切的东西都会忘掉,还会照样继续从前的生活。所以,这些东西根本不能从生命的本性上改变人的,其中的所以然只有修炼人才知道。

    (待续)
    TOP


    不断精進 (译文)

    Robert Gaudreau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自己陷入繁忙之中。甚至一个项目还没有完成,另一个就已接踵而至。另外还有各种会议,电话会议和突发事件,如,我们最近在波士顿起诉安徽省党委书记一事。我就象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发现自己在加速的甚至更快的下滑。这种状态下,我发现自己无所适从,甚至有时感觉沮丧。我知道,这种状态是不能接受的。在我的内心急切的想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决定我作为一名正法时期大法弟子的路该走向何方及该如何做。

    我想许多同修都陷入同样的状态,因为在一些学法小组和项目会议上,这一问题经常被提出来。几乎每个人都本能的说,多学法。所以,我就开始想,当然,法!那才是我应该寻找解决困难的地方。但细想,我意识到不应该在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尽管法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我知道,如果我想“好吧,我学法”,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仍隐藏着寻找答案的期望,那我只是在欺骗自己。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修炼中这样做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尽最大努力,将问题搁置一边,静下心来,心无杂念的学法、发正念和做讲真象的项目。

    很长时间以前,我发现自己思考这样一个事实,正如《转法轮》第四讲中说的,“你要想当一个修炼者,全凭你自己那颗心去修,全凭你自己去悟,没有榜样。”我悟到在现实中,当我需要向内找时,却在向外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意识到这点后,我明白了在正法修炼中,当我处于繁忙的状态时,师父一直在点化我。如,我会在计算机前工作几小时,如果发正念的时间到了,我会停下来去发正念。如果我的注意力还停留在计算机的事情上,发正念时感觉很不好。如果我平静而又坚定的将注意力从计算机前转走,全心的发正念,我会感觉祥和,而这才是发正念的方式。当我再回到计算机前工作时,思维更加清晰。

    午夜和早上六点发正念对我来说是个挑战,因为,“由分子构成的我”想要休息,不应该被打扰。然而,如果我能利用修好的一面,那么就会立刻看到这一切,并将我置于良好的思想状态……如果我在睡觉前决定准时起来发正念,他就会唤醒我,我立刻很容易的变得清醒,并且在15分钟之内抵制住再接着睡的念头。大约一个星期以前,早上5:55左右,我清楚的听见手机清脆的铃声,当我去接听时,发现根本不是这个空间的铃声,因为,我在睡觉前已关机。如果我不坚决,那么我要么睡过去,错过发正念的时间,要么在十五分钟几乎过去了才醒来。师父从未因为我许多次在许多事情上的懈怠而责怪过我,相反,总是点化我让我精進。

    我也发现当我手忙脚乱的那些时候,在做事时并不能用心。在那些时间,我将所做的项目当作常人的工作,结果要干的活堆积如山。这时,绝望的邪魔就会出现在我的心口,试图冲進来。我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给我的点化,我的心必须完全投入到正法工作中。

    师父在《2004年复活节在纽约法会讲法》中讲到:“……我告诉你们,我真正的大法弟子们,你们将来的威德超过历史上来过世间的一切神,(鼓掌)因为你们与正法同在。要珍惜,一定要珍惜你们走过的路。只有珍惜自己走过的这些路,大家才能走好以后的路。剩下的路不长了,把它走得更好、做得更正吧。”

    当我第一次读到师父的这些话时大吃一惊。这些话给我某种保证,即:我走在正确的路上,因为我将全部身心放在我所做的事情上。“要珍惜”,师父告诉我们,要珍惜我们走过的路。回首过去一年,两年、三年或四年前,我们无需拿自己跟别人比,我想大家都会发现我们能走到现在确实是值得珍惜的。如果你现在对于自己所走过的路感到不满意,那么就应该做点什么。你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心。不要让自己被压垮或泄气。师父相信我们,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呢?

    师父在《2004年复活节在纽约法会讲法》中鼓励我们说:“证实法中很多办法都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很多困难都是你们自己解决的。在证实法中,你们在想着如何能够做好证实法这件最伟大的事情,全世界的大法弟子都在思考着共同的事,大家互相配合著,也在互相研究、探讨、争论中拿出好的办法。不管怎么样,这也就是大法弟子独特的修炼方式,历史上还从来都没有过。”

    如果现在看看坐在你四周的人,你会看到在这个分子空间中神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们,我们大家,我们都在回家的路上。珍惜这段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吧。当我们作为正法时期大法弟子,彼此珍惜形成一体时,没有什么我们不能做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尊师敬法。

    TOP


    向律师和法官讲真象的一次宝贵经历

    玛瑞雅

    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最近我参加的律师们和法官们的一次会议。我觉得把真象展示给他们,让他们知道法轮功, 以便他们能够在维护正义时作出正确的决定是很必要的。

    当我一到达会议地点,我感到非常的困难并且发现我自己甚至不能和人谈话。当其他的学员告诉我有一些学员被要求离开会场时, 我的状态变得更糟。

    那时,我觉得这种感觉很奇怪,因为我在接近任何官员的时候从来都没有问题,但是当时我就是不能突破这种状态。我决定花一些时间学法,但是第二天当我去参加会议时我的心仍然很沉重.在去开会的路上,我甚至试图避开在入口前学员炼功的场地,因为我害怕会遇到参加会议的人,让他们认出我是法轮功修炼者而不让我出席会议。我觉得如果谁不让法轮功修炼者出席会议,那就意味着他对法轮功持一个消极的态度,从而使他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当我进入会场,我仍然不能接近任何人并且充满了生怕什么人因为我是法轮功修炼者而让我离开的恐惧。我试图战胜这种感觉。这时一个想法进入了我的脑中:我应该回家去学法,因为我现在没有正念,并且我会造成一些损害。正当我站起来向出口走去时,一个想法击中了我:这个会议是一个使律师和法官进一步了解真象的宝贵安排,并且在正法的这个阶段接触到他们是非常关键的。我觉得我明白的一面感到了他们渴望听到真象和因为很可能错过而发出的哀痛。

    在大楼的外面,当我走过学员炼功的地方时,我又意识到一点:如果我害怕被人认作是法轮功修炼者,那我又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法轮功修炼者呢? 带着这个突破,我穿着高跟鞋, 西装加入到了学员中并且和大家一起炼功。尽管我什么也没说, 学员们似乎了解我所经历的一切。

    炼功之后我的头脑变得清醒了。当我回去开会时,我注意到在每一个法官的名字前都有一个称呼Honorable(尊敬的)。我考虑到对于常人来说,尊敬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唯一一个事情,所以在这儿的这些法官们,他们拥有决定正确和错误,维持人间正义的最令人敬畏的责任。因为‘尊敬’意味着着‘正确’,并且这个称呼‘尊敬的’意味着着‘正确的’,所以‘尊敬’对一个处在这种责任位置上的人来讲意味着一切。一个国家把维持正义的责任这样的荣誉交给了他们。师父说每一个人都是为法而来,并且根据我的理解这些人也许曾经是许下了誓愿,要在师父正法时来承担他们的责任。悟到了这点对我来说是很震撼的。

    我还意识到自己选择参加这个会议并和这些官员交谈是因为我想要他们站在正的一面维护法轮大法。后来我认识到这是对常人的过高期望,因为他们不是学员,没有法在其后帮助他们击退邪恶。我要求他们维护大法,这是有些学员都很难做到的。已经学法几乎七年的我自己仍然会犯错误,我怎么能以此要求这些充满人的观念和执著,而且处在邪恶的压力下的官员们呢?

    想通这些之后,我知道我必须停止教训他们。我真正要做的只是加强这些众生的正念,给他们力量勇于去做他们在此该做的。这样我和人们交谈的时候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会议期间我保持安静。我关注到他们负有多大的责任以及他们诚心尽力做正确的事情。我发正念加强他们的能力和智慧。会议结束时我感谢他们具足勇气完成他们的维护正义的崇高目标。我还感谢每一个人给予我就座旁听他们的讨论的权力。我告诉他们在我的祖国,虽然是民主国家,我是不会被允许参与这类会议的。我说我代表那些被压迫或已冲破压迫的国家,我想让他们知道,这些国家的人民怀着希望也怀着恐惧在向美国寻求正义。恐惧,是因为如果最强大的国家不能坚持原则,屈服于政治或经济压力,那么其他的人们就很失望了。

    他们边听边点头,似乎明白了他们所拥有的巨大责任的真实意义。我告诉他们,我的母亲三岁时进入集中营,人们不知道二战时期发生的暴行,也不相信有人告诉他们发生的事情,但事情还是发生了。我说我们应该从历史学会看穿那些想欺骗世人的恶人的谎言。当一个暴君决定剥夺真善忍的道德价值,并将坚持他们的人以酷刑致死时,我们决不能抱着疑虑的态度,而要果断行动。我说我对他们持以最高的敬意和羡慕,因为采取行动要有很大的勇气。

    会后我和不同的人交流也告诉他们这些话,有的人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有人向我致谢,说我是头一个理解他们处境的人,因为人们总是不满意他们的努力。一位学员后来告诉我他注意到他们态度的转变。我和他们交流之前,他们匆匆忙忙的从一个会议到另一个会议,没精打采,疲惫不堪,他们的表情在说工作是他们的负担。

    交流之后,他们容光焕发,精神抖擞,自豪的迈步,感受到完成使命的荣耀。他们的这一变化让我认识到我必须把这些官员当作等待被救度的人。我知道我必须铲除操纵他们的邪恶从而支持他们。我也明白我必须纠正他们人的观念,加强他们的正念,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明确的执行他们在正法时期来到人间的伟大责任。


    TOP


    与同修们谈谈文章写作

    启文

    文章写作, 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 更是我们正法时期每个大法弟子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很多时候, 不少同修一听到写作,就会随口而出: 我不行! 发发资料什么的还好 …… 有这种思想的同修, 在写作的问题上可能忘记了从修炼的角度去看写作问题。

    大家知道, 大法弟子的写作非同小可, 尤其是正法时期大法弟子的文章, 表面看也许平常, 但内涵深透层层空间, 这是非修炼人想都想不到的 -- 你的笔将来都会成为你的法器, 所以你不应太荒费了你的神笔! 我想, 一篇大法弟子的文章在另外空间就是一个参与正法的生命体 -- 大法弟子触摸过的东西都是闪闪发光的, 更何况一篇凝结了你一定程度的心血的文章呢?!

    在我的经验中,写文并没有影响多做其他的大法工作。事实上, 参与其他的大法工作项目中去能大大的丰实我们的写作源泉: 在各项工作、活动中, 你必然会触发各种各样的灵感或体会, 关键是如何捕捉好每次的心灵的火花, 记在心上, 然后写于笔上。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习惯于把写作放在心上, 那么我们总有写不完的源泉。

    我们的写作, 不仅仅限于修炼体会, 你可以写诗、散文、小记、活动报道、记实、评论…… 大到工作组或个人修炼传记, 小到对黄昏雨后引发的点滴联想, 甚至只是三言两语, 无论你写什么, 只要是出自你的笔, 文章就带有一个正法时期大法弟子的内涵于其中。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自己文章能起的作用, 也不要让表面的忙碌掩没了大法赋予你的写作才华。 假若所有的弟子都不把心放在写作上, 那么最高兴的, 莫过于中国政府中那些仇视大法的恶人了, 因为它们打压大法弟子的种种恶行就可更隐闭的進行着。

    最有触动力的文章通常都不是语句华丽的文章, 而是心灵写照的朴实的文章。 中共攻击大法的文章总是 "伟光正"口号式的, 空洞无物的文革口吻的 "文章"垃圾, 他们是为上级的欢颜而写, 都是文不对心的违心之作, 或是 "事不关己"的任务之作, 故都是些下三流之作。但它们能愚弄百姓, 主要用的是 "假话千遍变成真理" 的把戏而且行之有效, 自然, 中国普遍的文化道德的低下(拜中共几十年之洗脑恶法的恶果)也是很主要的。在海外不受中共洗脑影响的华人群体中, 中共的"文章"垃圾就没有市场。 而一篇篇凝结大法弟子心意的文章就不是那些中共可比的了,不提弟子文章的巨大内涵, 单就表面文章的形成过程就千差万别: 中共攻击大法的 "文章" 是为完成任务而写, 甚至他们在写的时候也都知道是自已也不相信的鬼话, 而大法弟子写的, 是心声, 是自愿的用心写出来的心声。

    所以, 只要读了我们弟子的文章的(或由文章达成声像的材料的)人, 都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触动。 为什么大陆弟子写的简单的标语(表面看最没有内涵了)的作用也如此巨大, 令恶人胆战心惊? 答案很简单: 因为是大法弟子写的!

    大法弟子助师正法, 用文字或文字再达成的声像去纠正中国人的误解, 溶化他们头脑中的毒素, 其实是我们讲清真象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 毕竞, 中国十五亿的人口, 我们不可能个个的面对面讲真象, 尤其是对占大部分70-80%人口的乡村农民们。

    只要是来自弟子们用心达成的文章, 就必然有其除恶的层层威力及内涵于内。 但是, 我们更要考虑到中国大众的接受能力, 长期的无神恶论的灌输, 导致中国人普遍的文化道德底线低下, 所以我们弟子们的语句用词, 一定要注意中国普遍百姓的接受能力, 用词尽量避免些不必要的, 但在弟子中已成为习惯用语的, 而我们却觉得理所当然的语句, 如 "救度众生"、"救人"、"度人"、"护法" -- 这些用词, 师尊道出就具有法的层层内涵及威严, 因为那是法, 若我们随便用来, 通常感觉上似乎口气太大了, 更容易令非修炼的中国人有 "神神叨叨"的感觉, 那正好帮了中共恶人们的恶行的一大忙: 它们挖空心思的大力给大法弟子抹黑, 说大法弟子是 "不正常" 的人。

    讲真象必须是理智的, 恰如其分的讲, 才能深入的触动人心, 才能纠正人心。

    不可避免的, 我们的思想中会或多或少有着中共多年的洗脑教育思想的烙印, 这些烙印是要时时注意清除的, 我们可以不说不愿意说的, 但说出的, 必须真实, 才能服人, 才能体现大法徒的风范。 当然这方面的问题一般少见, 现在基本上不见了, 但一不小心无意犯上, 负面影响有时很大。

    不但语句上我们要避免"神神叨叨", 在逻辑上, 更要注意, 举个负面的真实例子: 2年前我一个非修炼的朋友对我说, 有些真象材料他看了觉得不好, 他举了个例: 其中一恶报例上说, 国内有个5岁小孩, 把真象材料撕了, 后来得恶报患恶疾而亡 - 他的说法是: "5 岁小孩什么都不懂, 也不致于 ……" 我费了很多周折向他解释, 我说: "法轮功从来不会对谁作任何形式的所谓 "报复", 那小孩的结局不是我们所希望或所改变得了的, 这故事只是体现了一种人力之外的一种因果……" 至于他这个逻辑, 你不能直接对他说 "你错了", 因为他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只能如此。 但这样的例子, 不说会更好。大多现今的中国人难以接受认同。

    我们的大法网站, 是世人了解我们的一个重要窗口,那些没有机会亲身接触我们弟子的人们, 却有机会通过大法网站了解我们, 了解真象。

    写文章, 没有做其他大法项目来得轰轰烈烈, 但这却是正法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 我们必须尽力而为的做好。 要说难, 写文章对大家来说, 也难不过于电视组中有些学员从开始面对着电脑就发愁, 都不知道该按哪个键, 到现在已经可进行录像剪辑…… 我相信, 只要放点心在其上, 没有什么难得了大法徒的。

    你的一篇文章, 就是一个个帮助正法的武器, 也是一个个正成邪灭的过程, 尽管你写的是一般性的文章也是一样, 因为你是在帮助大法网站更好的向人们讲清真象。 所以, 请多写写。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pi/index.php?news=2378
    TOP


    慈悲纯正的箫声

    王纪武

    芝加哥酷刑展览的第二天,负责演唱的学员建议我来吹箫。我以前学过笛子,但吹箫只是这两年的事,怕吹不好,有些紧张。我意识到这是一种私心的表现。师父让我们在讲明真象中要带有慈悲心,可我现在却在想我自己。我应该想到怎样用音乐这种超越语言,种族的方式,向世人讲明真象,救度众生。想到这里,就不再紧张了。

    我反复演奏着“普度”,“请与我毗邻而坐”,“万古缘”,“得度”,“为你而来”等大法弟子作的歌曲。渐渐的感到好像时间在停止。我不是在演奏,而是在用心向世人讲明迫害的真象,叙说大法的美好,劝善众生切莫擦肩而过,错过这万古机缘。我感到了一种洪大的慈悲,不禁热泪盈眶。

    休息时,一位平时不大喜欢我吹笛子的学员说,“你今天吹的很好,我都哭了。”另一位学员告诉我,她的常人朋友听后很感动。使我倍受鼓舞的是一位DC来的学员对我说,她打坐时看到无数支金色宝剑从箫中飞出,射向邪恶势力。有时很多宝剑绞在一起,形成一只硕大的宝剑,直捣邪巢。第二天负责演出的学员告诉我,之所以一直让我多演奏是因为她看到从吹的箫中飞出了很多的善心。

    师父说,“巨变中讲真象已经成了救度众生与世人的主要办法,那么大法给予你们的智慧、法所提供给你们的巨大能力也就表现在其中了。”(《在2003年亚特兰大法会上的讲法》),“大法弟子的正念是有威力的”(《精進要旨(二)》)。

    TOP


    电视记录片:我们告诉未来(六) 在魔难中

    Real格式高清晰度: 在线观看(27分13秒) | 下载观看 (36.2MB) | (解说词)

    下载方法:按鼠标器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目标文件保存为…”(Save Target as...)。

    分段下载:(~5MB/个) [1/7] | [2] | [3] | [4] | [5] | [6] | [7] | BAT接合执行文件

    更多格式下载

    TOP


    天文学家发现黑洞数量远比估计的多

    李明

    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30个以前没被探测到的遥远星系超大质量黑洞,这项发现显示天文学家低估了超大质量黑洞的数量,其数量至少是原来估计的两倍多。

    超大质量黑洞有上百万至数十亿个太阳的质量。新发现的黑洞是天文学家长期寻找但是一直没发现的,它们隐藏在尘埃面纱的后面,而且位处的星系极遥远以至于很难对它们進行细致观测。

    “这项新发现意味着迄今超大质量黑洞数量被低估了至少2倍,甚至可能是5倍”,领导此项研究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的Paolo Padovani说。

    新黑洞是利用欧洲天文物理学虚拟天文台发现的,虚拟天文台是一个汇集各种望远镜观测结果的天文台数据库。这次观测分析了三个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它们是哈勃太空望远镜、钱德勒X射线望远镜和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VLT)。

    这些黑洞都位于“活跃”星系,这意味着它们曾非常活跃的吞噬了巨大数量的星系物质。我们银河系也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但是它现在不处于活跃期。在活跃星系里,被称为环状圆盘(torus)的气体和尘埃的涡流盘遮蔽着星系中心的黑洞,使其模糊难辨。

    环状圆盘看起来像一个油煎圈饼,其内部比较薄的部分叫做吸积盘(accretion disk),它朝黑洞内旋转并加速到接近光速。

    黑洞实际上不能被看见,因为它们能够吸收所有接近它们的物质和光线。但是如果从一个活动星系的上部進行观测,通过位于环状圆盘中心的洞能清楚的看到吸积盘,天文学家据此推断出黑洞的存在。

    此研究是从边缘观测星系,通过分析发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频谱推断黑洞的所在。该项新发现的结果将发表于近期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资料来源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blackholes_missing_040528.html

    TOP


    上下五千年:华夏历史真貌─天下朝宗的西周

    (公元前1066年--前770年)

    心缘

    散氏盘(西周)通高20.6厘米 清乾隆年陕西省凤翔县出土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而得名,以其长篇铭文和精美的书法著称于世,为中华文物之宝。)

    一出殷商史刚刚落下帷幕,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周史又拉开了序幕。在这幕启幕落之际,不知我们是否注意到:无论表面的形式如何的不同,历史却在某些方面惊人的重复着。譬如关于一个朝代的兴衰,过去的夏商王朝皆兴盛于施行仁德之政的贤王,如禹和商汤;皆亡于残酷暴虐之王,如桀和纣。而且那些仁德之主都敬天畏地,遵循着上天的警示,不断修德于天下;反之,那些暴戾的君王则无视上天反复的警示,逆天叛道,而最终走向毁灭。那么新开启的这幕历史又如何呢?在此后中华舞台上上演的一幕幕历史大戏又如何呢?或许,答案就在这历史大戏台的幕启幕落间;或许在这不断上演的大戏落幕的时候,我们才可以了解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让我们先继续看这新的一幕历史正剧。

    周朝(公元前1066年-前206年)是继殷商灭亡之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周朝前后共有三十七代天子,历时八百多年,到公元前二百零六年,才被秦国灭掉。它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儒家、道家思想贯穿并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历史。

    以公元前770年为界,后代史家根据都城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将此之前的周朝称为西周,之后的称为东周。西周时,周王朝属地较为辽阔,包括西畿和东畿。西畿以周最初的都城丰镐二京(今陕西境内)为中心,东畿以后建的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公元前770年,周幽王死,平王迁都洛邑,不仅失去了对西部属地的控制,而且周王朝从此基本上处于衰弱状态,并受到列国的欺压。《左传》中就有:“周之东迁,晋、郑焉依”之句。

    关于西周的历史,传于后世的如夏商之史一般,只是后世认为的共主之国的一个国家的历史,其余各方面的情形,则十分茫然。西周王朝,先后出现了文王、武王、成王以及周公等效法五帝的贤王贤臣,尚保留了大道的遗迹。

    东周之后则不然。所传于后世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史实为多,而所谓的天子之国,则似乎处于无足轻重之列,此外,周天子中平庸之辈较多。东周之时,天下格局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列国之间的竞争也从不甚激烈到十分激烈,依此后世史家又划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缘于孔子所著史书《春秋》得名,“战国”则大概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战事频繁而得名,西汉刘向曾著书《战国策》。

    春秋之世,各诸侯国依大小、强弱分为一等国和二、三等国。因各国实力有限,对周之礼制尚能遵守,所以诸侯之争只限于争霸,但是在尊崇周天子的前提下,强国间的战争也比较少;到了战国时期,特别是北方诸侯,已不再将周天子放在眼中,而先后称王。每个诸侯都希望凌驾于诸王之上称帝,并進一步实现统一的欲望,因而当时战事十分频繁。

    生于这一乱世时期的孔子认为,此时“天下无道久矣”。他临风长叹道:“大道之行的时代,以及夏商西周的贤王治世我没有赶上,但是古书中有记载。大道之行的时代,天下为公,选拔贤明而有能力的人治理社会,人人诚实守信,和睦相处,不把财产视为私有,而把劳动视为美德,没有阴谋和盗贼。可是现在大道已经没落了,天下成了统治者的家天下,父死传子,兄终弟及,人们仅仅照顾自己的亲属和子女,货力为己、各私其私。”以往人们所尊崇的“德”而让位于现实的权力欲望和利益,人离道愈来愈远,人类的道德自此开始走向衰败。

    当人离大道愈来愈远时,为了使人们的道德不至于下滑得太快,一些神以圣者的形象降生到人间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老子的真道和儒家思想主导后世中国历史数千年。

    周朝的祖先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关于他的出世,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他的母亲是有邰(tái,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喾(kù,酷)的正妃。一次,姜原来到郊野,看见一个巨人的脚印,心生爱慕,想去踩它一脚,一踩就觉得身子振动像怀了孕似的。十个月后姜原生下了一个儿子。姜原认为这个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个狭窄的小巷里,但不论是马还是牛从他身边经过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于是又把他扔在树林里,正赶上树林里人多,所以又挪了个地方;把他扔在沟渠的冰上,但有飞鸟飞来用翅膀盖在他身上。姜原认为他是神,就抱回来将他抚育成人。由于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

    弃小的时候,就很出众,有着很高远的志向。他游戏的时候,喜欢种植麻、豆类的庄稼,种出来的麻、豆长得都很茂盛。他成人之后,喜欢耕田种谷,仔细观察什么样的土地适宜种什么,适宜种庄稼的地方就在那里种植收获,民众都来向他学习。尧帝听说了这个情况,就任弃为农师,教给民众种植庄稼,使人民受益良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舜帝把弃封在邰,以官为号,称后稷,另外以姬为姓。后稷的兴起,正在唐尧、虞舜、夏商的时代,这一部族都有着非常好的德望。后稷死后,他的儿子不窋(zhú,竹)继位。

    不窋晚年,夏后氏政治衰败,废弃农师,不再务农,不窋因为失了官职就流浪到戎狄地区。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jū,居)继位。鞠死后,儿子公刘继位。公刘虽然生活在戎狄地区,仍然从事农业生产,四处考察土地适宜种什么,并伐取木材以供使用,使得出门的人有旅费,居家的人有积蓄。民众的生活都依靠他的德行好起来。很多人都感念他,很多人都来归附他,诗人们创歌谱乐来歌颂他的功德。周朝事业的兴盛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公刘去世后,儿子庆节继位,在豳(bīn,宾)地建立了国都。

    庆节去世后,经过七代,传至古公亶父(dǎnfǔ,胆,甫)继位。古公亶父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积累德行,普施仁义,国人都非常爱戴他。戎狄的薰(xūn,熏)育族来侵扰,想要夺取财物,古公亶父就主动给他们。后来他们又来侵扰,想要夺取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愤怒,想奋起反击。古公说:“民众拥立君主,是想让他给大家谋取利益。现在戎狄前来侵犯,目地是为了夺取我的土地和民众。民众跟着我或跟着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民众为了我的缘故去打仗,我牺牲人家的父子兄弟却做他们的君主,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干。”于是带领家众离开豳地,到岐山脚下居住。豳邑的人全城上下扶老携幼,又都跟着古公来到岐下。邻国听说古公这么仁爱,也有很多来归从他。于是古公废除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建筑房舍,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又设立各种官职,来办理各种事务。民众谱歌作乐,歌颂他的功德。

    古公的长子名叫太伯,次子叫虞仲。他的妃子太姜生下了小儿子季历,季历娶太任为妻,她也像太姜一样是贤惠的妇人。太任生下昌,有圣贤的祥兆。古公说:“我们家族有一代要兴旺起来,恐怕就在昌身上应验吧?”他的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让季历继位,以便传给昌,就一块逃到了南方荆、蛮之地,并依照当地的习俗,在身上刺上花纹,剪掉了头发,把王位让给了季历。

    古公去世后,季历继位,这就是公季。公季继续实行古公的德政,努力施行仁义,诸侯都归顺于他。

    周朝的缔造者---文王和武王

    文王西伯的德行和功绩

    公季去世后,儿子姬昌继位,姬昌被商纣王封为西伯侯,所以被称作西伯,也就是文王。他虽然与九侯和鄂侯被列为商王朝的三公,但并不被商王朝看重。西伯继承后稷、公刘的遗业,效法古公、公刘的法则,一心一意施行仁义,敬重老人,慈爱晚辈,礼贤下士。有时到了中午都顾不上吃饭而来接待贤士,许多士人因此都来归附于他。在孤竹国的名士伯夷、叔齐,听说西伯非常敬重老人,也投奔了西伯。

    商朝大臣崇侯虎向殷纣王進谗言说:“西伯积累善行、美德,诸侯都归顺他,这将对您不利呀!”于是纣王就将西伯囚禁在羑(yǒu,有)里。归附西伯的那些贤士都为他担心,就设法找来美女,骏马,还有其他一些珍奇宝物,献给了纣王。纣王见了这些宝物非常高兴,于是赦免了西伯,还赐给他弓箭斧钺,让他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西伯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这一残酷的刑法,纣王答应了西伯的请求。

    此后,在吕尚,也就是姜太公的辅佐下,西伯表面上耽于游乐,对商纣十分驯服,实际上却更为积善修德,和悦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诸侯也都来请他裁决争端。

    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可以说明西伯的德行。虞国人和芮(ruì,瑞)国人之间因田界发生了争执不能断决,就一块儿来到了周国。進入周国境内后,发现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因为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虞、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还没有见到西伯,就觉得惭愧了,都说:“我们所争的,正是人家周国人以为羞耻的,我们还找西伯干什么,只会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让出然后离去。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西伯恐怕就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于是,诸侯尊西伯为王。

    西伯称王后,改变了殷商的律法制度,并制定了新的历法。他追尊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意思就是说,大概帝王的瑞兆是从太王时开始兴起的。

    西伯还去征讨那些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他先后征伐了犬戎、密须和耆(qí,其)国。殷朝的祖伊听说了,非常害怕,就把这些情况报告给纣王。纣王并不在意,说:“我不是承奉天命的那个人吗?他这个人能干成什么!”后来,西伯又征伐了崇侯虎等,还营建了丰邑作为都城。迁都的第二年,西伯因年老患病去世,太子发继位,这就是武王。

    西伯在位大约五十年。他被囚禁在羑里的时候,据说曾经增演《易》的八卦为六十四卦。西伯去世后,被谥为文王。

    武王的德行和功绩

    武王继位后,决心继承父亲未完成的事业。他拜吕尚为师,让兄弟周公旦、召公作助手,整顿内政,扩充兵力,联络同盟者,还将都城扩至沣水以东的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积极做灭商的准备。

    *武王顺天命讨伐商纣

    武王继位第九年,决定出兵讨伐纣王。武王乘船渡河,当船走到河中央时,一条白鱼跳進武王的船中,武王俯身抓起来用它祭天。渡过河之后,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而且转动不停,最后变成一只赤红色乌鸦,还发出叫声。当时,八百多个诸侯们虽然未曾约定,却都会集到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这个地方。诸侯都说:“现在可以讨伐纣了!”武王却说:“你们不了解天命,现在还不可以。”于是率领军队回去了。

    过了两年,武王听说纣王更加昏庸暴虐,而且杀死了進忠言的比干,囚禁了箕子。太师疵、少师强为了避祸,抱着乐器逃奔到周国来了。于是武王向全体诸侯宣告说:“殷王罪恶深重,不可以不讨伐了!”于是遵循文王的遗旨,率领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披甲战士四万五千人,东進伐纣。第十一年十二月戊午日,军队全部渡过盟津,和联合伐商的各国诸侯订立盟约,检阅军队。盟津距商朝的首都很近,在这里演武检阅,就是向商朝的试探和示威。武王作了《太誓》,向全体官兵宣告说:“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淫荡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所以,现在我姬发要恭敬的执行上天的惩罚。”

    次年二月甲子日的黎明,武王一早就来到商郊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黄色大斧,右手拿着有旄(máo,毛)牛尾做装饰的白色旗帜,用来指挥。誓词就是《尚书》中的《牧誓》。全文分作两段。第一段痛斥纣王只听妇人(妲己)的话,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连自己同祖兄弟都不任用,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让他们暴虐百姓,导致天怒人怨,最终将招致殷的灭亡;第二段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罚,宣布作战纪律,鼓励战士勇猛杀敌。

    誓师完毕,武王与前来的各诸侯军队会合,共有战车四千辆,在牧野摆开了阵势。纣王听说武王来攻打自己,也发兵七十万来抵抗武王。武王派师尚父率领百名勇士前去挑战,然后亲自率领战车三百五十辆、士卒两万六千二百五十人、勇士三千人的大部队冲進殷纣的军队。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却都没有心思打仗,他们都痛恨纣王的暴虐,心里都盼着武王赶快攻進来。武王攻过来后,很多纣王的士兵掉转兵器攻击殷纣的军队,并给武王做了先导。殷纣大败。

    *武王灭纣并昭告上天

    殷纣战败后,返回城中登上鹿台自焚而死。诸侯跟随着武王進入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商都的百姓都在郊外等候着武王。武王命令群臣向商都百姓宣告:“上天将赐福给你们!”商都人全都叩头拜谢,武王也向他们回拜行礼。武王進入城中,找到纣自焚的地方。武王亲自用黄色大斧砍下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

    次日,武王命令清除道路,修治祭祀土地的社坛和商纣的宫室。武王在社坛将灭纣的过程昭告上天。群臣都跟在身后。祭祀前,大臣毛叔郑捧着明月夜取的露水,卫康叔封铺好了席子,召公奭(shì,式)献上了彩帛,师尚父牵来了供祭祀用的牲畜。伊佚朗读祝文祝祷说:“殷的末代子孙季纣,完全败坏了先王的明德,侮慢鬼神,不進行祭祀,欺凌商邑的百姓,他罪恶昭彰,被天皇上帝知道了。”武王拜了两拜,叩头至地,说:“承受上天之命,革除殷朝政权,接受上天圣明的旨命。”武王又拜了两拜,叩头至地,然后退出。自此,周朝正式确立。

    为了统治商朝的遗民,武王把原来商王直接控制的领地分成三个区:原殷都朝歌以北地区(今河南省汤阴县一带)爲豳(音宾),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一说霍叔居豳)掌管;朝歌以东地区(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为卫,封给自己的弟弟管叔鲜掌管;朝歌以西地区(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封给自己的弟弟蔡叔度掌管。武王又把尚父封在营丘,国号为齐。把弟弟周公旦封在曲阜,国号为鲁。

    武王怀念古代的圣王,就表彰并赐封神农氏的后代于焦国,赐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国,赐封尧帝的后代于蓟,赐封舜帝的后代于陈,赐封大禹的后代于杞。

    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个,同姓之国四十个。封邦建国的目地,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士,这样自上而下治理国家。

    武王下令将被纣王关押的箕子从牢狱里释放出来,又释放了被囚禁的百姓。他还命令散发鹿台仓库的钱财,发放钜桥粮仓的粮食,赈济贫弱的民众;命令展示传国之宝九鼎和殷朝的宝玉;命令给比干的墓培土筑坟;命令主管祭祀的祝官在军中祭奠阵亡将士的亡灵。这之后,武王才撤兵回国。路上武王巡视了各诸侯国,并分封诸侯,颁赐宗庙祭器。

    *武王修德于天下

    武王回到周都镐京,夜不能寐。周公旦来到武王的住处,问他不能入睡的原因。武王说:“上天不享用殷朝的祭品,从我姬发没出生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郊外怪兽成群,害虫遍野。上天不保佑殷朝,才使我们取得了今天的成功。上天建立的殷朝,曾经任用有名之士三百六十人,虽然说不上政绩显著,但也不至于灭亡,才使殷朝维持至今。我还不能使上天赐给周朝的国运永葆不变,哪里顾得上睡觉呢?”

    武王又说:“我要确保周朝的国运不变,要靠近天帝的居室,要找出所有的恶人,惩罚他们,像对待殷王一样。我要日夜勤勉努力,确保我国的安定,我要办好各种事情,直到功德在四方放光。我南望三涂,北望岳北,观察黄河,仔细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区,觉得这里离天帝的居室不远,是建都的好地方。”

    后来,武王在洛邑進行了测量,准备在此修建周都。武王还命令全国修养生息,把马放养在华山南面,把牛放养在桃林区域;让军队把武器放倒,進行整顿然后解散:以此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

    又过了一段时间,武王生了病。周公斋戒沐浴,祷告上天,为武王消灾除邪,并表示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去代替武王,武王的病这才渐渐好了。武王时期,周朝颇有新兴之气。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诵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成王。

    周公摄政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是西伯侯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武王死后,成王因为年幼,所以由他摄政七年。摄政期间,他出师东征,平定了管蔡和武庚的叛乱;并進一步分封诸侯,营建东都,制礼作乐。成王长大后,他还政于成王。

    周公的德行

    周公姬旦从小就孝敬父母,诚实忠厚,而且多才多艺,聪明伶俐,深得文王的喜爱。姬昌在世的时候,姬旦和他的哥哥姬发(武王)常在他的左右,帮助处理政务。

    周武王继位后,姬旦成为武王的助手。这时候,姬旦的地位和老臣姜太公相当,都是武王左右最得力的大臣,共同筹划灭商大计,完成父亲姬昌未完成的大业。

    两年后,姬旦和武王,联合各国诸侯在盟津订立盟约,检阅军队。盟津会盟后的第二年,武王在姬旦等人的辅佐下,统率军队渡过盟津,并在牧野集众誓师,誓词就是《尚书》中的《牧誓》。《牧誓》为姬旦所作。

    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 灭商后,在如何处置殷人的问题上,武王征求大臣的意见。姜尚表示,这些人应该统统杀掉,不留后患。周武王不同意,又找来大臣召公商量。召公说:“有罪的杀,没罪的留下。”武王觉得有罪的人,不分轻重一律杀掉也不行。于是,武王又找来姬旦。姬旦的意见是: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姬旦这种给降者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武王深为赞许,并進而采纳。这赢得了殷人的拥护。

    灭商归来,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武王同姬旦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之事。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姬旦焦虑万分,虔诚的向先祖太王、季王、文王祈祷。他说:“你们的元孙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欠了上天一个孩子,那就让我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艺。你们的元孙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 武王的病这才渐渐好了。但过了不久,武王还是病故了。武王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姬旦,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姬旦涕泣不止,不肯接受。

    周公的功绩

    武王死后,姬旦立武王之子诵继位,这就是成王。成王当时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应付复杂的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姬旦肩上,他理所当然承担了摄政一职。然而受封在东方监视武庚禄父的管叔和蔡叔,对姬旦摄政很不满意,妒忌心大起。按照兄弟间排行,管叔行三,姬旦排四,管叔是兄,姬旦是弟,不论是继位,还是摄政,管叔都比姬旦有优先权。所以管叔不服。蔡叔虽然行五,但他支持管叔。于是他们散布谣言,说姬旦“将不利于孺子(成王),想谋害成王,篡夺他的王位。”

    灭商后的第三年,管叔、蔡叔竟鼓动封于豳的旧商朝的领主──武庚禄父一同起来反对姬旦,企图夺权。回应的有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良好的大小方国。这对刚建国不久的周朝来说,是个异常沉重的打击。如果不平息叛乱,周朝先世经营了几十年才建立起来的功业就会毁于一旦。此时的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周公东征

    姬旦临危不乱。他首先说服姜太公和召公,以求得内部保持团结,。他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形势而主持政务,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顔回报太王、季王、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的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的。”

    在赢得众人的支持后,周公于第二年东征讨伐管、蔡、武庚的叛乱。出征前進行了占卜,周公向臣子们表示:“我们小小的周邦,是靠了上天的保佑才兴盛起来的,我们承受的是天命。为了这次出征,我又占卜一次,上天要来帮助我们,这是上天显示的威严,谁都不能违抗,你们应该顺从天意,帮助周成就这个伟大的事业!”臣子们听了,众志成城,随同姬旦一起东征。姬旦的话被史官记载下来,这就是《尚书》里的《大诰》。

    周公东征,是一场十分艰苦的战争,是武王伐纣之战的继续。这次战争持续了三年。武庚、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蔡叔的儿子胡品德高尚,为人善良,和他的父亲大不一样。蔡叔死了之后,周公便提拔他作鲁国卿士。胡把鲁国治理得很好,姬旦又把他封到新蔡。讨伐平定管、蔡之后,周公继续向东進发,消灭了参与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周公东征的胜利,也将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地区。

    *周公重新分封诸侯

    如何统治被征服的地区,是战争胜利之后的大问题。武庚和奄国、淮夷的叛乱,表明重要地区不能再用旧的氏族首领,必须分封给周王室中最可信赖的成员。这和武王分封已经有所不同。周公把弟弟康叔封到商统治的中心地区,以朝歌为都,建立卫国,为卫侯。并分给他殷民七族,大多是些有某种手工艺专长的氏族。康叔封的封地不仅面积大,而且还有八师兵力,用以防止殷民的再度反抗。为了使康叔封强化统治,周公先后给康叔封发布《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这是周公对被征服地区的施政纲领。三篇的主旨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的是使殷民经过战乱后安定下来,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

    康叔封受封上任时,周公特别嘱咐他说:“小人是难治理的,你要尽心竭力去作,不要贪图安逸玩乐,那样才能把殷民治好。人说:‘民怨不在大,也不在小,在于使不驯服的人驯服。使不努力的人努力’。你的职务就是把周朝发扬光大,安定殷民成为顺从的百姓。”如果殷民反抗,周公告诉康叔封,要实行坚决镇压。他说:“若当政者不对罪犯行惩戒,神给人的法便会紊乱和废弃。我们当依照文王时制定的刑罚,去惩处不可宽大赦免的人。但执行刑罚要慎重。人有小罪,若不是偶然的过失,而是明知故犯、坚持不改,其罪虽小,不可不杀。人有大罪,如果出于一时过失,不坚持错误,不顽固到底,能自首悔罪,无所隐瞒,其罪虽大,也可不杀。”

    周公又将长子伯禽,封到鲁(今山东省曲阜市)地区,建立了鲁国。分给伯禽殷民六族作为领民,都是具有某种专长的手工业氏族。姜太公原被封为齐侯,都城营丘(今山东省临淄北),这次姜太公平定叛乱有功,封地非常大,“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建立了齐国。

    周公的同姓召公被封在燕。召公长子在平叛之后才就封,建都于蓟(今北京一带)。燕是周王朝东北方的屏障。此外,唐叔(成王的弟弟)封在从前夏朝的所在地(今山西省太原市南),建立了晋国;纣王的哥哥微子反对纣王,也反对武庚叛乱,因此也受了分封,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了宋国。姬旦还分封了大大小小的同姓国和异姓国。据记载:姬旦“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旦把周朝的同姓兄弟、功臣、贵族安插在全国各个重要地方,这样,周王室就处在安全的屏障之中。此外,各诸侯国又在国内把一部分土地分赐给大夫,称为采邑。

    *周公建立国家机制

    周公还设立了庞大的国家机构。中央有太师、太保,辅助周王统治天下;有三事大夫:常伯、常任、准人,分别管理地方民事,选任政府官吏,负责司法审判等;有六大:大史、大祝、大卜、大宰、大宗、太大,分别负担诸行政事务和宗教祭祀活动;还有司徒(管农田耕作)、司空(管官职事)、司马(管军事军赋)、司寇(管司法)、虎臣(管宫廷侍卫)、膳夫(管出纳三命)、趣马(管天子马匹)等等。这些统称“内服职官”,都是专管朝廷事务的。

    此外,还有许多“外服职官”,如侯、甸、男,是处理诸侯国事务的。在诸侯国内和卿、大夫的采邑里,也设立了一套政治军事组织。同姓诸侯除了和周天子保持著从属的政治关系以外,还和周天子保持着严格的宗法关系。宗法关系的中心是确认嫡长子的继承权。嫡长子的继承权有明显的政治性质,他不仅可以继承财产,而且可以继承政治地位。

    周朝实行同姓不婚制度,异姓之间结婚不受限制,这样,周天子和异姓诸侯之间,就可以依靠通婚建立起血缘联系。所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叔伯,称异姓诸侯为甥舅。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度,在周公之前就有,但是到周公执政和辅佐成王期间,这些制度更加完备了。周公通过这些制度,凭借庞大的国家机构和军队,把对付殷人的政策贯彻下去。实行这套办法是卓有成效的,经过10年努力,到成王当政时,政令可以下达到各封国的各国官吏。周朝的统治终于巩固了。

    *周公修建新都

    周朝的都城在丰、镐(在今西安附近),远离中原,偏于西部。周公东征班师以后,决定营建东都洛邑(今洛阳市西),以便有效地控制东方。周公摄政的第5年,正式营建洛邑。这年5月,姬旦来到洛邑,全面观察了新邑规划,重新占卜。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建成。内城方1720丈,外城方7O里。城内宫殿富丽堂皇,新都叫新邑,又称洛邑。

    *周公制定礼乐制度

    在洛邑营修建时,姬旦还建立了一整套礼乐制度。所谓礼,指的是划分等级名分的典章制度。礼非常复杂,几乎包括了贵族们衣食住行丧葬婚嫁等一切行为规则。概括起来有五类:一为吉礼,用于祭祀神明。二是凶礼,用于丧葬凶荒。三为宾礼,用于朝聘接待;四为军礼,用于兴师动众;五为嘉礼,用于饮宴婚冠。所谓乐,就是音乐。这在当时是贵族才能享有的特权,什么等级什么场合奏什么音乐,有相当严格的区分。

    当东都洛邑建成时,周公的礼乐也制成。这时成王已经长大,姬旦便把政权交给成王,自己退居辅佐地位。周成王迁都洛邑后,姬旦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在新都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项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说的“制礼作乐”。

    *周公劝勉成王

    周成王执政后,周公担心成王年少,贪图安逸,便写了一篇《无逸》,劝勉成王:要懂得勤劳辛苦的好处,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要学习商代几个贤王和周文王的榜样,爱护百姓,励精图治。反之,不关心百姓疾苦,一味骄奢淫逸,就不会得到好下场。他举例说:当年殷王中宗在位,作事严肃谨慎,行动瞻前顾后,常常反省自己,不敢纵情享乐,荒废政事。祖甲长期当下民,懂得民间疾苦,因此继位后,能爱护百姓,施以恩惠,不欺侮鳏寡。此后继位的国王,生下来就只会享受,整天沉迷于花天酒地之中,不晓得耕作的辛苦,不重视小民的劳动,所以国力渐渐萎靡。他谆谆告诫成王,教导他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国君,要像文王那样礼贤下土,治理好国家。

    周公为了周王朝的事业,殚精竭虑。到了晚年,他回到封的地方。后来临终前嘱咐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地方,以表明不敢离开成王。”

    周公死后,成王用最隆重的天子礼节,把姬旦葬在毕原(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那里有文王陵和武王陵。把姬旦和文王、武王葬在一起,是表示姬旦的功劳大,完成了文王和武王的未竟事业。

    成康盛世

    周公对成王的教导和辅佐,是有效果的。成王执政后,能按照周公规定下来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原和沿海地区進行贸易活动,使商业走向了发达。成王执政37年,继位的康王执政26年,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繁荣景象。

    成王临终时,担心太子钊(zhāo,招)胜任不了国事,就命令召公、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位。成王去世之后,召公、毕公率领诸侯,带着太子钊去拜谒先王的宗庙,用文王、武王开创周朝王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要他一定力行节俭,戒除贪欲,专心办理国政,写下了《顾命》,要求大臣们辅佐关照太子钊。太子钊于是登位,这就是康王。

    康王即位,通告天下诸侯,向他们宣告文王、武王的业绩,反复加以说明写下了《康诏》(康王之诰)。所以在成王、康王之际,天下安宁,一切刑罚都放置一边,四十年不曾使用。康王命令毕公写作策书,让民众分别村落居住,划定周都郊外的境界,作为周都的屏卫,为此写下《毕命》,记录了毕公受命这件事。

    此时天下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手工业、农业、商业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西周此时处于盛世之时,可以说是西周的黄金时代。

    西周的发展

    *一代雄主穆王

    康王去世之后,儿子昭王瑕(xiá,霞)继位,昭王在位的时候,王道衰落了。昭王到南方巡视,没有回来,相传是因为当地人憎恶他,给他一只用胶粘合的船,结果淹死在江中。他死的时候没有向诸侯报丧,是因为忌讳这件事。后来立了昭王的儿子满,这就是穆王。穆王继位时,已经五十岁了。国家政治衰微,穆王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损害,就命令伯冏(jiǒng,烱)反复告诫太仆,要管好国家的政事,写下了《冏命》。这样,天下才又得以安定。

    后来,穆王西征犬戎,南摄夷人,对边远民族的侵扰進行积极的防御,制止了掠夺。穆王又平定了东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诸部的反叛,南讨楚国,大会诸侯于涂山。

    为了恢复周王朝的威望,穆王新设太仆一职,作为太御众仆之长,以加强王朝的中枢管理。他施善政于天下。诸侯有不亲睦的,甫侯向穆王报告,于是制定了刑法,减轻刑罚。按照墨、劓(yì,亦)、膑(bìn,殡)、宫、大辟五种刑的规定来判决。如果五刑不合造,就按照用钱赎罪的五种惩罚来判决。如果用五刑不合适,就按照五种过失来判决。五刑的条文规定,墨刑类有一千条,劓刑类有一千条,膑刑类有五百条,宫刑类有三百条,大辟类有二百条。这套刑法因为是甫侯提出来的,所以叫做《甫刑》。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去世。其在位期间,西周依然处于强势地位。但他死后,西周再没出现这种盛况。其后,穆王的儿子共王繄扈(yīhù,医户)继位。共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懿王囏(jiān,艰)登位。

    西周的衰落

    懿王在位的时候,周王室逐渐衰落了。懿王死后,共王的弟弟辟方登位,这就是孝王。孝王逝世后,诸侯又拥立懿王太子燮(xiè,谢),这就是夷王。夷王逝世后,儿子厉王胡继位。

    *厉王暴政害国

    厉王贪财好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ruì,锐)良夫规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懂得大祸将至。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间的万物谁都应得到一份,哪能让一个人独占呢?独占就会触怒很多人,却又不知防备大难。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做人君的人,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呢。所以《颂诗》说:‘我祖后稷有文德,功高能比天与地。种植五谷养万民,无人不向你看齐。’《大雅》说:‘广施恩泽开周业。’这不正是说要普施财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一直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去学独占财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荣公如果被重用,周朝肯定要败亡了。”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

    *天之警示

    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前853年),西周的西北连续六年大旱。《诗经》上是这样描述的:“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民之无良,相怨一方。”持续长时间的大旱,加上厉王的腐朽残暴,结果是饿殍遍野。

    旱灾结束后,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可是,身为一国之君的厉王,却变本加利的剥削和压榨人民。他在灾后進一步实行“专利”。就是把原来公有的山林川泽霸占为已有,不许人民樵采渔猎。厉王的所为引起了众怒。一部份人认为这种做法背离了周室“王人”的传统,“王而行之,其归鲜矣”(《国语.周语》)。另一方面,在遭受数年旱灾之苦之后,又断绝了鱼猎薪樵之源,造成“下民胥怨,财力单竭,手足靡措”(《逸周书.商良夫解》),达到了“民不堪命”的地步。对于厉王的暴虐无道,放纵骄横,国人纷纷公开议论他的过失。

    为控制社会的言论,厉王从卫国请来巫师,借助巫术去侦察人们的窃窃私议。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人们都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见面,以目示意。镐京城内,一片恐怖气氛。可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厉王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

    大臣召公见厉王如此倒行逆施,便向他進谏。召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厉害。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会多;不让民众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开通河道,使水流通畅,治理民众的人,也应该放开他们,让他们讲话。民众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坏也就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好的就实行,坏的就防备这个道理,就跟大地出财物器用衣服粮食是一样的。民众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能维持多久呢!”但是厉王根本不听劝阻,继续一意弧行。

    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折磨下,厉王三十七年(前842年),在小领主共伯和的领导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不可一世的暴君厉王,被国人暴动吓破了胆,逃奔到彘(zhì,智,今山西霍县),结束了其残暴的统治。厉王在外住了十四年而死。这次暴动不仅赶走了周厉王,而且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共和之治

    起义爆发时,厉王的太子静被藏在召公家里。国人知道了,就把召公家包围起来,召公说:“先前我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以至于遭到这样的灾难。如果现在太子被人杀了,君王将会以为我对他们记仇而在怨恨君王吧?待奉国君的人,即使遇到危险也不该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该发怒,更何况待奉天子呢?”于是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了太子,使太子免遭杀害。

    此后,召公、周公共理朝政,历史上称为“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从这一年开始有了明确而且连续不断的纪年。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而太子静已在召公家长大成人,召公、周公二辅相就一块儿扶立他为周王,这就是宣王。

    *宣王中兴及宣王之死*

    宣王登位之后,由二相继续辅佐,修明政事,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史称“宣王中兴”。

    此外,为了解除来自黄土高原上群翟部落的威胁,宣王派兵深入到太原讨伐,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三十九年(前789),宣王又在千亩打了一仗,其军队被姜戎打得大败,西周王朝开始走向衰落。而且表明,西周对隔河的地方,已经逐渐不能控制。

    由于偏信一首童谣,宣王不听忠谏,杀害了无辜的上大夫杜伯。杜伯临死时说:“死若有知,三年必使君知之。”

    三年后,宣王大会诸侯于郊野游猎。临近中午,宣王打完猎回朝途中,突然见杜伯出现在道路左边,乘坐着白马,身着红衣,戴着红帽,手执红色弓箭,对准宣王发射,箭正射中宣王心脏。宣王一声惨叫,跌在马下,脊骨折断而死。

    幽王宠妇亡西周

    *天之警示和亡国预言

    周宣王末年(约803年),西周又发生了大旱灾。这场旱灾,持续时间更为长久。大旱不仅使河流、池沼完全干涸,而且森林、草木皆于枯而死。农田、庄园,都变成了一片荒野。没有粮食,连人畜饮水都发生了因难。旱灾带来的是一派庶民逃亡,邑里空虚,村落萧条,田园荒芜的衰落景象。

    面对持续严重的旱灾,周宣王继用了先朝的祈禳。《春秋繁露.郊祀》载: “……王以不雨,遇灾而惧,整身修行,期欲以稍去之” (《帝王世纪》)。但是,宣王没有商汤的德行,无论他祭祝,还是“整身修行”,都无济于事。这场旱灾,一直持续到幽王上台继位时。这时,持续的旱灾已使西周处于危难之际。

    四十六年(前782),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宫湦(音生。按又作“涅”)继位,即幽王。幽王二年,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大臣伯阳甫预言说:“周快要灭亡啦。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行。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国家一定灭亡。水土通气才能供民众从事生产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润,民众就会财用匮乏,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国家不灭亡还等待什么!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周的气数也像夏商两代末年一样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一个国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赖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这样看来,国家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因为十刚好是数字的一个循环。上天所要抛弃的,不会超过十年。”这一年,果然三川枯竭了,岐山崩塌了。

    此后,西周还出现了一些异常气候和自然现象。《竹书纪年》载:“幽王三年冬,大震电。四年夏六月,陨霜。”这里所记述的,实际上是一种冬暖夏寒的异常气候。冬暖则害虫多,夏寒则伤庄稼。 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西周离灭亡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宠妇亡国

    幽王三年,他想废掉太子宜臼,而立宠妃褒姒(sì,似)之子伯服。太子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是幽王的王后。幽王除了想废掉太子,还想废掉申后,好让褒姒当王后。周太史伯阳诵读历史典籍,感慨道:“周朝就要灭亡啦。”

    传说,还是夏后氏衰落的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不知道是该杀掉它们,还是赶跑他们,还是留住他们,就進行占卜,结果不吉利。又卜占要把他们的唾液藏起来,结果才吉利。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夏王用木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连着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但到周厉王末年,打开了匣子。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進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后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唱着这样的儿歌:“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宣王听到了这首歌,有一对夫妻正好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夫妇二人逃到大路上,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非常怜悯,就收留了她。夫妇二人继续往前逃,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所以叫她褒姒。周幽王三年,幽王到后宫去,一见到这女子就非常喜爱,生下儿子伯服,最后竟把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让褒姒当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太史伯阳感慨地说:“祸乱已经造成了,没有法子可想了!”

    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当有敌人来侵犯时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周幽王还任用为人奸诈乖巧、善于阿谀奉承、贪图财利的虢(guó,国)石父在国中当政,国人都非常不满。

    幽王废掉申后和太子后,申后的父亲申侯很气愤,联合缯(zēng,增)国、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的救兵。诸侯们没有人再派救兵来。申侯把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并俘虏了褒姒,把周的财宝抢掠一空才离去。后来诸侯共同拥立幽王从前的太子宜臼为王,这就是平王,由他来继承周朝的祭祀。平王即位时,关中遭受兵火洗劫,残破不堪,犬戎又不时前来骚扰。平王只得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西周王朝从公元前11世纪中武王克商开始,到公元前770年周幽王死于骊山之下,前后共历十二王,约280余年。


    西周的文化

    *“五行”与《周易》

    西周末年就已出现了对“五行”的认识。《尚书•洪范》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称为“五行”, 并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 认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

    “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 “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西周时期的人们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

    此外,儒家经典五经之首的《周易》就是在西周时出现的,其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武术、炼丹、养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心理、伦理、军事、宗教、卜筮、堪舆等诸多方面。《周易》是以八卦构成的,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与爻辞是经文,称为《易经》,后人对卦辞和爻辞進行说明、解释,甚至加以发挥,这些文字叫做传文,称为《易传》。现存的《周易》10卷,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

    据《史记·周本纪》说:西伯被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史记正义》解释说:《乾凿度》云:“垂黄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易正义》云:“伏羲制卦,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十翼也。”因此,文王益卦是一种较早的记载。

    司马迁曾曰:“《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史记·太史公自序》)《识文解字》易部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八卦由阴爻和阳爻组成,“易”字由上日下月组成象,其象也是阴阳。日为阳,月为阴。是以阴阳的消长、盛衰、变化来阐明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之理。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都是如此。

    《周易》是中国传统医学之源,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医张景岳在其著作《医易义》中所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无赐》,《易》不可无医”。

    《周易》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弥久而不衰。

    *文字与文学

    西周流传下来的甲骨文与青铜铭文,与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时期出土的器物较多,铭文的篇幅也较长,所以成为金文的主要部分。西周金文一般有较长的篇幅,如毛公鼎近500字,记述了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史实,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临潼出土的记武王伐商的利簋,岐山董家村出土的裘卫诸器等器,都载有铭文,更加丰富了关于西周社会历史研究的内容。

    虢季子白盘(西周)通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 清道光年陕西省宝鸡市虢川司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虢季子白盘,铸于公元前816年,因作器者为虢季子(名白)而得名。它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器。以铭文字数而言,虢季子白盘字数稍逊(111字),但就制作之精良与体量之大,则以此盘为最。)

    毛公鼎(西周)通高53.8厘米 清道光年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时(828~782B.C.)的一件重器,因器为毛公所作而得名。毛公鼎腹内,铸有铭文32行,计499字,为现存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鼎铭记述了周宣王的诰诫,是一篇完整的册命。全文可分五段: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政治清平的盛况,对比作鼎时时局不靖;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3、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4、告诫鼓励毛公以善从政;5、赏赐毛公车、兵、命服。毛公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鼎铭表达了周宣王孜孜图治的决心,对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历史很有参考价值,也是一篇金文(钟鼎文)书法的典范。 )


    容庚《金文编》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出土的铜器铭文近3000个单字,近数十年间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铜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这就说明西周时期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世传周太史籀作大篆,经过长期流传下来的籀文,在书法上与金文或有某些不同之处,但在当时是一般比较通行的文字,与铭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

    现存《尚书》中的《周书》和《逸周书》等,就是经过后人选编而保存下来的西周文献典籍的一部分。这些篇章是当时的重要历史文献,文章结构复杂,文辞简练,表现了当时严谨的文风。


    *礼乐

    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朝飨等仪式)和“乐”(伴随“礼”進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

    周代礼乐制,等级森严,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所用乐器也不同。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祭山川,“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周礼.春宫》)两君相见,用大雅《文王 》;诸侯谁宴招待来访使臣用小雅《鹿鸣》、《四度》、《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在周雅乐中,器乐、舞蹈、歌唱往往分别進行,并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与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弹奏乐器瑟或簧管乐器笙伴奏,器乐即所谓“金奏”,是钟、鼓、磬的合奏。“金奏”规格很高,只有天子、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单单用鼓。钟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织成肃穆庄丽的音响,加上鼓的配合,确实能造成天子、诸侯“至尊至高”、“威严”无比的功效。当时可以看到“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濩》,周时的《大武》。

    周代还有采风制度,收集民歌,以观风俗、察民情,因此保留了大量的民歌。春秋时经孔子删定,汇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入乐诗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是“风”。它们是流传于以河南省为中心,包括附近数省的十五国民歌。此外还有文人创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诗性的祭祀歌曲“颂”这几种体裁。就其流传下来的的文字分析,《诗经〉中的歌曲以可概括为十种曲式结构。西周所用雅乐的歌唱部分均属于《诗经》中的《周颂》和《大雅》《小雅》。至于《国风》,只有时代稍早的《周南》《召南》,可以用于等级较低的“礼”,而且也只是较晚时代才出现的现象,因为二《南》基本上是西周晚期作品。清代学者方玉润在分析《周南·罘(草头)苡》一诗时对诗所表现的情形進行了想象性的描述:“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今天,我们只能从文字中去品察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周代还兴办了音乐机构“大司乐”,在音乐方面系统的训练贵族子弟。《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还记载了大司乐教授乐舞的具体内容: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以《六乐》防民之情,而教以和。”《周礼·地宫·大司徒》说明当已注意到音乐对人情志的影响。

    《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提到的《大武》,是西周很著名的乐舞,它表现的是周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据《礼记·乐记》记载,《大武》具有很大的规模,它在春秋时期的演出有六成(六段),有歌唱,有乐队伴奏。它有着结构完整的曲式,在艺术上有相当高的水平。

    西周时的乐器有数十种之多,仅一部《诗经》中,就出现了二十九种乐器。不仅有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还有了弹弦乐器。根据材料的不同,其时的乐器可分为八类,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史书称为“八音”。(《周礼·春官)》另外,被史书称为“钟鼓之乐”的大型管弦乐队也在西周时兴起,这种乐队的主要乐器是编钟和建鼓。这时的编钟以由先前的三只发展而为五只、八只。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的柞钟,总音域已有三个八度,并基本按羽、宫、角、徵、羽、宫的次序排列。

    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论已经确立。五声阶名(宫、商、角、徵、羽)也已经确立。这时,人们已经知道五声或七声音阶中以宫音为主,宫音位置改变就叫旋宫,这样就可以达到转调的效果。律学上突出的成就见于《管子·地员篇》所记载的“三分损益法”。就是以宫音的弦长为基础,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宫音下方的纯四度徵音;徵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损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纯五度商音;以次继续推算就得到五声音阶各音的弦长。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内十二个半音(十二律)的弦长,就构成了“三分损益律制”。这种律制由于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这样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发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谓“黄钟不能还原”,给旋宫转调造成不便。但这种充分体现单音音乐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续至今。

    服饰

    中国服饰制度,在周代逐步完善,帝王贵族都依照场合与身份着服饰。

    周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韨”,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

    男服服饰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玄端: 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女服服饰祎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褕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褕翟纹十二章纹,褕翟羽色亦为五采。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候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展衣:又称襢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

    可以说,古代的服饰制度与人们的社会礼教是息息相关的。它不仅具有装饰的意义,而且还是当时人们身分和言行举止的指标。

    西周的科技

    天文学

    西周时,天文学家观测恒星,在黄道带和赤道带的两侧,确定了28个星座作为标志,称为二十八宿。依据这些星座,来确定天体的位置和许多天象,如日、月食等发生的位置。由太阳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节,这比观测昏旦星象以观察太阳所在位置而定季节的方法要精确。

    关于日食的观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确的记载。这次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这是我国最早的以日月合朔为一月开端的记录。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是用以观测日影的土圭,而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周初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遗迹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镇)。表高八尺,圭是与表相连的座子。太阳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冬至的日影则最长。利用土圭观测日影,就能比较正确的测定出太阳年的长度。

    地理学

    由于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需要,地图在西周时期已经广泛应用。如周公在选定洛邑城址时,就事先绘制地图。《周礼》大司马的属官有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有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等等。这些专职官吏各有专用的地图,说明地图的绘制已经相当发达。

    医学

    *对疾病的认识与诊治

    根据甲骨文,可知早在商代就有对人体体表部位的记载,如:首、面、目、口、鼻、眉、耳、手、肘、肱、臂、足、胫、膝、趾、项、脊、腹、臀等;也有根据人体不同部位产生的生理功能而定名的,如孕、娩、乳、尿、血等。但对人体内部的脏腑组织记载不多,只有“心”字。

    甲骨文记载的疾病约有二十多种,其中大多是按照人体的体表部位来区分的,如疾首(头病)、疾目(眼病)、疾耳(耳病)、疾口(口病)、疾齿(齿病),疾舌(舌病)、疾自(鼻病)、疾项(项病)、疾手(手病)、疾肘(肘病)、疾肱(肱病)、疾身(腹病)、疾尿(尿病)、疾足(足病)、疾膝(膝病)、疾胫(胫病)、疾止(趾病)、疾育(产科病)、疾子(小儿病)等。甲骨文中记载的疾病也有一些是根据疾病的主要特征得名的,如“疾言”,即说话困难或发音嘶哑;“疥”,是因易于结痂而得名;“蛊”,表示腹中有寄生虫;“龋”,为虫蛀牙齿。这说明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涉及到五官科疾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小儿科疾病。此外,甲骨文中还有“疾年”、“雨疾”、“降疾”的记载,疾年指多病之年,雨疾、降疾指疾病的发生多如降雨,这些是关于流行性传染病的最早记录。根据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商朝已出现针刺、按摩、接骨、拔牙以及药物治疗等治病方法。

    到了西周,虽然还没有出现专门的医学书籍,但有关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散见于《周易》、《尚书》、《诗经》、《周礼》、《山海经》等当时的文献之中。此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较商代已有了明显的進步,已认识到热病、昏迷、浮肿、逆产和不孕等疾病,并有了固定的病名。《诗经》中记载了古代疾病的病名和证候,如:瘨(癫狂)、闵(伤痈)、狂(疑)、首疾(头痛)、噎(气息不利)、疚(心忧惫之病)、朦(失明)、震(有娠)、身(怀孕)瞽(盲人)等。《周礼》中也有肿疡、溃疡、金疡、疟疾、疥、瘅疽、足肿病、佝偻病、秃头、胼胁等疾病内容。

    对疾病的诊断,《周礼·天官》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死,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

    在治疗方面,有人提出了“先味而后药”的治疗主张,即先用食疗,再用药治。同时还提出饮食要与四时季节的变化相适应。周代甚至出现了专管王室膳食的官职枣食医,这说明当时关于饮食疗法的经验已有相当的积累。

    此外,针灸、按摩、导引等各种治疗方法在这个时期也已有所应用。

    *药物知识

    商代的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关于药物的明确表述,但其中已有用鱼来散瘀血和用枣治疟疾的记载。

    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

    *病因学

    西周时期的人们认识到,季节气候的变化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关系。当时传染病被称为疠疾。《周礼·天官·疾医》中记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讲述了四时的常见病、多发病。

    *卫生保健

    夏商时期,人们已有洗脸、洗手、洗脚的习惯,甲骨文中已有这方面的记载,殷墟的出土文物中也已有一些盥洗用具。

    西周时,人们对饮食卫生日益重视。《周礼·天官》中曾记载:“凡用禽兽,春行羔豚,膳膏香(牛脂);夏行腒(乾雉)鱐(乾鱼),膳膏臊(豕膏);秋行犊麛,膳膏腥(鸡膏);冬行鱻羽,膳膏膻(羊脂)。”《食医》中也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记载,说明人的饮食口味必须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换。

    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注意环境卫生,并实行了人畜分离。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牛栏、猪圈和室内除虫的记载。《周礼》、《易礼》、《诗经》中都记有除虫灭鼠的方法,如抹墙、堵洞、药熏、洒灰、扫房屋及用“焚石”投水中消灭水中病虫害等。

    相传黄帝时代已有水井,夏代更有“伯益作井”的传说,早期的水井都是穿地而凿的土井,至商周时期,人们逐渐发明了井□、井裙、井盖、井亭等水源卫生保护设施。殷墟发现当时已有地下排水管道,在周代城廓遗址也发现有较商代更为先進的地下水道。

    早在夏商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冬季贮藏天然冰以供夏日使用。周代在防暑降温方面已有具体措施,人们普遍试图在夏季用冰来调节温度,达到“疠疾不降”的目的,而且设有专门分管用冰的官职“凌人”。《诗经》、《周礼》中都有藏冰的记载,考古挖掘中也曾发现这一时期修建的冰窖和贮存食物的冷藏井。

    *医疗制度

    周代开始出现专职医生,并且有了最初的医学分科。当时的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各有其编制和职责范围。食医负责王室的饮食与配膳,类似于营养医生;疾医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其职责是负责邦内群众疾病的治疗;疡医相当于今天的外、伤科医生;兽医主管兽病的治疗。

    周朝设立了较为完备的医疗制度,其医政组织是:医师1人,上士2人,下士4人,府2人,史2人,徒20人。医师是“众医之长”,掌管国家的医药政令,负责王室和邦内疾疫的预防和治疗;士是治病的医生;府掌管药物、医疗器具和会计事务等;史负责文书和医案,徒专供役使,并看护病人。周朝还设有完整的医疗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据《周礼》记载:“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也就是说,每到年终,医师要根据医生们的医疗成绩的优劣,制定其级别和俸禄。

    病历记录和死亡报告制度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正如《周礼》记载:“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说明当时已能对病人分别处理,并建立了治病的记录。对于死亡者,还要求作出死亡原因的报告,呈送医师,作为评定级别的依据。


    数学

    周代很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从幼童开始,就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六艺”。

    数学是其中的一门,可见有关数学的知识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周髀算经》开头所举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传说是周公提出的。

    西周世系

    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
    4、昭王(瑕)——5、穆王(满)——6、共王——7、懿王——
    8、孝王——9、夷王——10、厉王(胡)——共和行政
    11、宣王——12、幽王(宫涅)

    参考书目

    1、《史记》,司马迁, 西汉
    2、《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1884-1957),华东师大出版社
    3、大纪元和正见网上的相关文章

    TOP


    〖成语故事〗五里雾中

    一斗

    张楷,字公超,是东汉人,对道学很有研究,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他的人车马盈门,填塞街巷,有人便在他家附近开办旅舍饭馆赚钱,张楷只好搬家。张楷很穷,以摆摊卖药维持生计。

    永和年间,被推荐出任长陵(今咸阳市东)县令,张楷不就,搬到华山峪隐居,一时到华山峪求道者很多,致使华山峪成了集市,人们索性把华山峪叫成公超谷。张楷能在五里范围内弥漫云雾,人们把学道叫“学雾”。元和三年,皇帝召他,他又推脱了。张楷活了70岁。

    “五里雾中”原指修道,现形容迷离恍惚、不知所从的状态。

    (出自《后汉书·张楷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