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音乐・胎教・道德

天星


【正见网2005年06月09日】

近日读到一则新闻,说西班牙的科学家研究表明,胎儿对音乐有好恶。尽管他们还在母亲的腹中,离预产期还有十二周的胎儿特别喜欢莫札特、威尔第等轻柔优美,高度和谐的音乐,很排斥重金属摇滚乐。这似乎是在旁证“莫札特效应”,也就是“给胎儿听莫札特的音乐,头脑会变好”的说法。

无独有偶,日本江本胜先生的主导的水结晶试验显示,水在听了旋律优美,歌词和祥的圣诞歌曲《平安夜 》后,结出了漂亮的六角形晶体,而听了金属音乐结出的水结晶则丑陋,没有规则。

 

 


音乐-“平安夜”与重金属音乐的水结晶

看来,从胎儿起,就给以美的教育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大有俾益。中国古人就一直强调胎儿所处的环境的重要,对怀孕母亲的品德更是有严格要求。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记载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在怀孕期间的行为:“太任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秽言,食不进异(辛、辣、苦、涩)味”。因此,明末清初时的启蒙学家王相在为宋人王应麟著的《三字经》所作注中说:“妇人有妊,坐不跛倚,行不乱步,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不出乱言,不食邪味,常行忠孝、友爱慈善之事,往往生子聪明,才智贤德过人,此未生之胎教也。”

后来,清代的衡阳人贺兴思又在《三字经注解备要》中,将王相所“注”,提炼为一个“正”字。凡母之正者,而生子自然无不正也。

隋代名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也有强调:“妊娠三月……形象始化,未有定仪,因感而变……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贤能,宜看诗书;是谓外象而内感也。宋代名医钱乙在《钱氏儿科学》中谈到“欲子女之清秀,居山明水秀之乡,欲子女之聪俊者,常资文学艺书”。

因此,也不难看出,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决定了胎儿的将来是否良莠不齐。

(English Translation: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3138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