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疾言厉色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2年07月14日】

【原文】

典(1)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2),未尝疾言遽色(3)。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4)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刘宽》

【注解】

(1) 典:掌管。
(2) 仓卒:急促匆忙的情况。卒,音促。
(3) 疾言遽色:言语躁急,神色张皇。遽,音句。
(4) 蒲鞭:音葡边,即蒲草制成的鞭子,比喻宽刑。

【故事阐述】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是东汉桓帝时的官员。有一天,刘宽骑着牛出门,一个丢了牛的人,指认刘宽骑的牛就是他走失的牛,要他归还。刘宽没说什么,就把牛给了那个人,自己走路回家。不久,丢牛的人找到走失的牛,他发现自己认错牛了,就把牛还给刘宽,并向他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任您处罚吧!”刘宽说∶“东西都长得差不多,难免会认错,又劳烦您把牛还给我,有什么好谢罪的呢?”这件事让地方父老都钦佩他的不计较。

刘宽先后掌管过三个郡,他为人温和仁慈、待人宽厚,即使在匆忙时,也从未言语急躁,神色张惶。刘宽一向认为若用刑罚治理百姓,百姓会只求逃避刑罚而不会有羞耻之心。下属犯错,他只用蒲草做的鞭子责打,目地只是处罚,而不伤人。政务有了功绩,也都归功于下属。有时出现灾异,就引咎自责。每次前往属县巡视,都只住在乡间客舍中,并常与当地文人讨论经义,与地方父老闲话家常,对年轻人则训勉他们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地方人士都被他的道德行为所感化,风俗人心一天天的改善。

文中“未尝疾言遽色”原指刘宽性格仁慈宽厚,处事稳重,后来就演变为“疾言厉色”这句成语,指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人发怒的样子。

【讨论】

(1) 刘宽如何对待认错牛的人?如果是你,也能像刘宽一样吗?
(2) 为什么刘宽的属县风俗人心一天天的改善?

【造句练习】

例:王先生管教孩子严厉,只要犯错就疾言厉色地责骂。
例:对于属下的过失,林经理从不疾言厉色,都是耐心的给予指正。

【相似成语】

声色俱厉;疾言遽色

【课后时间】

请完成下面的数字成语接龙∶

一日千里→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

参考答案∶

一日千里→二(八)(佳)(人 )→三(三)(两)(两)→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