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1年10月15日】
我以为,书画家的境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人,他们将书画作为一种修道的方式。中国的书画其实是表现的事物在另外空间的样子。书画时脑子越空越静作品就越接近事物在另外空间的样子,而这种静和修炼中的静是完全一样的。这就要求他在做画的过程中把各种的执著、欲望放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了个人利益、七情六欲、各种欲望的执著放下,这和念佛号时的要求差不多,而且他们会把这种心态带到生活当中,这也就和修炼差不多了,对他们而言书画的过程就是修道的过程,故他们自己也没有书画家的概念。但他们又仅仅是在这一个问题上悟道了,并不知道其他的向上修的道理,故不得正果,即使如此,他们的书画水准也是相当的高了,但他们从不显示于人,所以一般人不知他们的存在。他们书画完全不讲究手法、技巧,大道无形。
第二种人,比上一种人差一点了,他们也知道要心静的道理,但只能在做画的时候保持清净,不能把这种心态带到生活中去,这相当于通过手法静下来。但作品的水准也很高,也偶尔示于人,很少用技巧。他们有很少的名利心。
第三种人,比上一种人又差一点了。他们将其作为职业,但名利心不强,心静的程度比上一种人又差了,手法、技巧就用得很多了。
第四种人,比上一种人又差一点了。他们完全把书画作为获取名利的工具,做画时各种的执著、欲望齐上,很类似于师父在《转法轮》第五讲“开光”一节中讲的想开完光有多少报酬的和尚,几乎全部用技巧和手法,但由于符合了败坏的社会,故又往往真的能得到名利。
这几种人的数量是成金字塔形的,越往上人越少。
正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