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的出路(FSC-015)

基础理论探讨
丹阳


【正见网2002年03月10日】

谨以此文,敬献师尊
并,全体大法弟子及一切众生

现代科学的出路
引言
粒子与能量
困境与出路

1. 观念:割裂、组合;物质、精神是分离的;空间的概念是“维”。
2. 指导思想:归纳、演绎。
3. 表达方式:数学工具是最佳的、最终的表达方式。
4. 物质与精神
5. 空间与生命

探索尝试

化学、医学
测不准原理与波粒二象性
全息与鞋绊理论
宿命通功能
相互作用

展望
参考文献

现代科学的出路

作者:丹阳

关键词:

法,善与恶,粒子,能量,空间,规律,归纳、演绎,相对论,量子理论,物质与精神,空间与生命,五行学说,古代汉语。

摘要:

本文尝试按照《转法轮》中物质和精神是一体的指导思想,以及关于空间与生命的论述,从多个空间的角度,和一切都从生命的角度去探讨一些现象,从而试图为当前走入困境的科学寻找更加广阔的出路。

主要论述:

A. 现代科学的重要成就和根本局限。
B. 对一些现象的探讨。
C. 因为物质和精神是一体的,一切都是生命,所以道德内涵如何决定了科学的境界,对科学至关重要。
D. 在未来的科学中,如何重新注入道德的因素,本文提供了两个有价值的参考例子。

引言

我们仅仅谈论我们同等层次的、和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空间相临的一些个空间。其他的人不能知道,我们也不谈论。人要想知道,那唯有修炼。因为未来世界的一切,包括所有的基本粒子,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所以,现在所认识到的一切知识,除非也同样注入新的内涵,否则很快就要消失。

我们所要做的,不是肯定或者否定现在的科学。是尽量根据它现在的认识程度和阶段,在它和未来世界之间搭起一架桥梁,让这一切都能够平缓、自然地过渡。也就是说,它是我们走向未来科学的出发地点,不是方向,不是过程,不是终点。

粒子与能量

细胞、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夸克、中微子等,面对这些,现在的科学家们已经充分接触了这些不同的粒子,认识到了这些粒子的存在和它们的一点点规律。也充分认识到了,每一层粒子所能够认识到的规律,都是截然不同的。

在广义相对论里,E=mc2。认识到了物质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物质。粒子只不过是场的局部凝聚,时聚时散的能量集合。

现代科学的“功绩”在于,

  1. 认识到了宇宙的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
  2. 认识到了宇宙万物是由不同层次的粒子组成的,
  3. 认识到了一切粒子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方式,
  4. 还认识到了,物体没有确定的长度和大小。

这几点十分重要,因为这可以是人类突破目前狭隘认识的起点,可贵。

困境与出路

现代科学中,真正的障碍是,
1. 观念:割裂、组合;物质、精神是分离的;空间的概念是“维”。

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割裂、组合的方式去认识研究的观念,导致了现代科学其他所有观念的一切。现在的所谓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地理等的区分,就是这种割裂的观念导致的。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认识观念,我们将会陈述这一点。尽管现代的高能物理研究已经开始意识到,企图寻找更加基本粒子的努力已经力不从心,物理学家们还是为以往研究成果的辉煌所陶醉,在这种陈旧观念的驱使下,继续努力。

现在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盲区之一就是不探讨生命(精神),它们更不认为物质和生命(精神)其实是一回事,而所谓的生命科学也严重依赖这个科学,所以其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不同的也就是必然的了。现在,我们哪怕仅仅是简单地把这些个被割裂的概念合并起来,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宇宙的繁荣和生命的庞杂。

因为把空间假想成为尺度概念的“维”,使得对空间的认识陷入虚空,几乎要变成了纯粹的数学游戏。

2. 指导思想:归纳、演绎。

归纳演绎思想直接对映着割裂组合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的科学、特别是相关的基础理论,已经停滞不前了。归纳不出什么新的理论、也演绎不出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特别是数学、理论物理研究的停滞。由于那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只能处理简单的模型,而不能描述象地震,气象那样复杂的现象,有些物理学家在上个世纪后半叶提出了复杂系统的概念,包括象混沌,分形等学科。但是这些学科的研究现在几乎都停滞不前,根本原因在于其指导思想太局限。以气象预测为例,通常要解几百万个微分方程。而这些数学方程本身就无法精确描述这些复杂现象。目前的生物科学已经流于哗众取宠。

1996年美国权威科技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资深专业撰稿人约翰・霍根(John Horgan, [email protected])在走访数十位各领域的世界性的杰出学者之后,写出了一本书《科学的终结》(The End of Science, Published by Penguins),在世界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在这本甚至被大名鼎鼎的霍金先生斥之为“垃圾”的书中,可以看到,作者从两方面得出了科学(尤其是纯科学)已经终结的结论:

A. 那些大牌科学家们不甚大牌的人格和对科学发展往昔辉煌大牌的夸夸其谈;
B. 目前科学发展已经停滞不前的大量事实。

面对过去科学以及观念的局限性,理智的科学家们都始终努力让自己的观念去适应客观的科学发现,用现实的发现和现象去修改不足的理论,这是现代科学家们的可贵之处。认识不到自己指导思想的根源和局限,这是可惜之处。一直以来,灵感和直觉都是科学家们的思想源泉,依赖于灵感和直觉,这是可悲之处。

灵感和直觉没有过错,而是首先人一直都不能知道这灵感和直觉来自何处。并且,在无法辨别其来源的情况下,人没有值得信赖的标准去衡量。

3. 表达方式:数学工具是最佳的、最终的表达方式

现在科学的困境之一在于,始终用陈旧的数学工具提供的概念、规律和观念左右着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现在的科学家根本不能突破的障碍。所以,现在的科学在走到了尽头的时候,大家还仍然懵懂不觉。现在的科学家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企图寻找象爱因斯坦所寻找的“统一场论”那样的公式化理论去一统天下。牛顿也好、爱因斯坦也好,根据自己的时空认识,一旦创造或者找到合适的数学工具,马上就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突破的科学。可是现在的数学,已经不能再为科学提供崭新的、有真实意义的世界观了。

当然不是说,未来的科学也同样需要一种数学工具。而过去中国古老的学说就并不仰赖这样的数学工具。周易的演算与其说是一种数学,不如说是一种宇宙万物演化的缩影;因为他确实不讲什么假设、没有什么限制。这里不判定孰优孰劣,而只是要说明,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描述、表达世界。

与数相对应的,是不同的个体;与演算相对应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是,个体是分为许多范畴的、许多层次的、许多种类的;相互关系也是分为许多范畴的、许多层次的、许多种类的。现在的科学,其实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规律究竟是什么?绝对不止是玩弄什么数字的加减乘除等,也不应该是只有现在人类的语言能够表达它们,应该有更为广阔的表达方式。

现在物理学所研究的亚原子基本粒子,一直到中微子,所表现出来的现在科学所能认识到的个别表现,可能都已经到了这个时空的边缘了,所以往下也不准现代的科学再探究。我们所认识到的,由分子组成的大大小小不同层次的粒子,或许是真实的;可是我们对原子的认识、特别是对亚原子粒子的认识,就很可能不是正确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量子理论中,一切我们所能够预测的,只有概率。也就是说,只能用概率来描述被观测系统。在这里,精确的规律已经全然消失,或者说不能被认识了。概率理论是一个数学小玩具,一个纯粹的观念的产物。如果事实本身可以比作一幅精致的画,那概率只能比作给他蒙上的一层马赛克,严格地说,那是对事实的一种扭曲或者误解:以牺牲真实为代价换取美感。爱因斯坦说的对,上帝绝对不会去掷骰子的。

那么,有两点根本性的认识:

4. 物质与精神

物质=精神。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必然是科学出路的根本。如果能够重新把物质与精神划上等号,没有了隔阂,一切的不解之谜都将随之烟消云散。

物质是生命的存在状态的一个侧面,是粒子以及粒子的不同组合;精神是生命的表现方式的一个侧面。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物质是越往微观基本粒子的种类越少,这同我们谈论的物质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越往微观里认识物质组成的粒子种类越多,也因此说它是本末倒置的认识观念。这里,就不是完全否定现代科学对物质的认识,而是完全可以涵盖它,同时也就是彻底的超越。尽管如此,我们所谈论的物质仍然主要只是同等层次上的微观到宏观纵向不同空间之内的物质。

现在的人所理解的精神,很模糊。精神是什么?这是现代科学的死角。我们对精神的认识,就是生命的一面。还包含着现在的人所认识的各种规律:日升月落(天)、秋去春来(地)、生老病死(人)等等一切,为什么呢?不同物体、不同物质体现出来不同的规律。这规律有别、有类、有属,这所谓的规律其实是不同层次的物质存在的体现。

物质的结构(成分粒子的组合方式、组合规则)就是精神(包括规律)的根源;或者说精神(包括规律)决定着物质的结构。物质、精神的一切,都在于其结构,都是结构的一种体现方式。这结构,有着不同层次的内容和区别。

5. 空间与生命

同一层次粒子的存在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间,或者说时空。这和现代科学所认识的时空不完全是一回事。即使是我们同等层次的空间和我们现在所处的物质空间极为相似,如果我们想要以这种方式来谈论清楚的话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这种空间的无穷无尽和空间结构复杂多样,因为个人认识的局限。所以,我们这里无论说得多么具体,也只能是十分概括地说。换言之,我们把他作为重新认识世界的指导思想。

关于时空的法,请拜读《法轮佛法:在美国讲法》。这里不再妄言。

我们所处的分子所组成的世界,处于一个空间,现在科学所研究的原子粒子等,已经是另外的空间以及物质在我们这个物质空间的表现了。所以这些粒子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我们日常观念格格不入。现在量子理论所涉及的亚原子粒子,又是一层截然不同的空间,而这些粒子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一开始简直让科学家们不知所措。最显著的例子是:测不准原理、光量子的波粒二象性。

现在的高能物理,已经接触到了起码是另外空间与物质的表现现象。发现有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夸克和中微子等。也同样发现了、认识到了中微子层次的所谓“基本粒子”其实是不存在的:现在已经认识到,其实所谓的亚原子粒子只能被认为是确定实验条件和相应测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现在这种认识手段,物质可以无限分割但不能变得更小。已经用现在的手段无法分裂、无法认识了。可是却完全没有认识到,这已经涉及到不同的时空。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我的了解,我觉得主要是,时空在他们的眼里是所谓的“维”。

空间的存在与结构取决于其中所包含的一切组成粒子(也就是不同结构物质)所组合成的结构。时间是隶属于不同空间的一类结构的物质。

不同空间的生命之间,互相以物质的方式体现。换一句话讲,那就是物质也同样是生命。

中国古代的人,一直在讲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并不是现在人所理解的那种概念上的东西或者意境。所谓的天人合一,所表达意思的一方面就是不同生命、不同空间生命之间的互相交错和互相含有。(当然,天人合一这是修炼界的一句话,其内涵远远不至于此。)一切都在整体之中,是整体的一部分;一切个体都是生命,生命必然是由生命组成的,生命组成的也必然是生命。

有了以上两点根本认识的转变,人类的一切都会发生根本的转变。当这一切都画上等号了,就可以重新合一,重新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宇宙。

探索尝试

对于人来说,有生命就有善与恶、好与坏、生与死。一切都在生与克的制约下,生与克的内涵改变之后,人间一切的内涵都会发生变化。人不就是需要一个实实在在吗?人不就是一个见则信吗?因此我们要切切实实地展现这一切给人。

化学、医学

现代化学,是原子周围主要由电子导致的原子粒子重新组合的科学;古代的化学,是另外空间(气所贯穿的空间)的“气”所导致的比较微观粒子的重新组合的科学。在广义相对论里,物质和能量是一回事,粒子只不过是场的局部凝聚,时聚时散的能量集合。这完全和中国古老的认识――气相吻合。不过,现代科学这里的能量却是不分什么层次和空间的。我们知道,不同层次的时空的能量其实不是一回事。

不同时空之中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一定都会直接反映到我们这个空间,但是其结果一定会在我们这个物质空间有所表现。现代的医学依赖现代的这个空间的化学,中国古老的中医依赖涵盖许多空间的五行学说。

现代科学的衡量标准,主要就是人觉得他是否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否有用,也就是欲望。欲望肯定是局限的、自私的,没有善可言的。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则完全不是这样,其衡量标准就是气是否通畅协调,也就是是否符合道。道当然就是天理了,天理当然就要衡量、区分、制约善恶、好坏,以断生死。

测不准原理与波粒二象性

海森堡发现的测不准原理:无法同时精确测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为:

一, 我们在微观粒子所在时空的里面,我们目前这种基于自己所在时空衡量标准的观测方式永远不可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这微观的时空;在我们作为宏观世界的观察者对微观世界进行观察的时侯,我们不可能使用宏观的尺度,用大量宏观粒子组成的仪器、观念去观察、思考组成我们宏观世界的微观粒子。

二, 我们现在位置和动量的概念在微观世界其实已经不能适用了,不能这样直接适用于另外的时空。

测不准原理是同光量子、亚原子基本粒子等的波粒二象性相关的。由于我们对这些物质的了解和观测,只能局限于其表现,却完全不能观测到这些粒子本身,而这些粒子的表现呢,就是既有波的表现形式、又有粒子的表现形式。我觉得,波的表现很有可能是粒子运动时不同相关联空间所带来的“回声”(比喻为回声):因为任何一个粒子的运动都必然会带动相关联无数空间的变化,而这每一种变化都会对映着一层空间的粒子的变化,各个层次空间粒子的变化再反馈回到我们这个物质空间来――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波。

也就是,不存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而是不同另外空间的粒子运动和这个物质空间的粒子存在的表现重叠在了一起、综合表现了出来。那么我们目前所认识的粒子的表现,却是因为我们目前的观测仪器所能感应到其中的仅仅一种粒子;否则,就会观察到几乎是无数的大小不同的粒子,那么,进而看到另外空间的展现也就指日可待了。

全息与鞋绊理论

图示13种不同的粒子,其中后面灰色的表示相应的反粒子。该图有助于我们理解下面一些稍微显得专业性的叙述。其中的3种介子,顾名思义是产生和存在于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粒子,不是独立存在的基本粒子。

下图是量子物理中一个质子和π介子通过交换一个π0而相互作用的S(Scattering)矩阵示意图。(其中的圆不表示粒子,而是表示粒子的过程)

在图中,P+和π+是初始粒子,π0是被交换粒子,P-和π-是最终粒子。

 

鞋绊理论(Bootstrap theory,又名核民主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广泛接受的基本粒子理论。在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场论中,引入费曼图所带来的问题导致了鞋绊理论的产生。在现代高能物理学里,在两个强子的相互作用中,不能辨别到任何单个的粒子对传递相互作用负责。事实表明,所有的强子都参与了强相互作用,既非作为初始粒子或者最终粒子、亦非作为被交换粒子。

鞋绊理论取代了以往标准的基本粒子模型。该理论的提出者 Geoffrey Che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认为,基本粒子不具有内部结构,是相互组成、完全平等的,也就是所谓的“核民主(Nuclear Democracy)”。

根据这个理论,组成这个世界的每个基本粒子,都是被所有其它基本粒子以一种自洽(self-consistency 自包含)的方式组成的。π介子、K介子、Σ粒子、核子(质子p、中子n)都是强子。π介子可视作核子-反核子的束缚系统,核子可视作K介子-Σ粒子的束缚系统。

到这里,如果能够以多个空间的角度来看待,勿需赘言,全息的现象已经可以一目了然了。

对于人来讲,全息现象的来源应该有两类。

一类就是一个物体、或者粒子所在那一层空间同等大小的其他粒子所构成的不同大小的较大的物质(当然也是粒子),和这个粒子互相重叠、互相包含、互相关联。在某些程度上,彼此之间都是对方的“影子”。鞋绊理论所描述的,就是这种全息现象之中的一种现象。难道同一层次空间、大小同等的粒子互相重叠、互相包含吗?是的,同一层次空间结构迥异的两大类别粒子之间,即使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也可能是互不可见的。

一个人的遥视功能,可能就同这种全息现象有关系。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还讲,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切都是生命嘛。

另一类就是一个粒子(P)自身的各个微观层次的组成粒子(p),其实在微观上包含有该粒子(p包含P)的所有结构。在这样一个体系之中的微观到宏观各个层次的粒子,同样是互相重叠、互相包含、互相关联。

修炼人的宿命通功能,可能就同这种全息现象有关系。

宿命通功能

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我们所观察到的遥远宇宙天体,都是若干万年前的景象,不是现在那个地方的景象,而且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线、紫外线波段,观察到的景象也完全不同。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现在就在那某个星系的过去。那么,对于我们地球,在宇宙中肯定有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我们的过去。你想想,如果有一个巨大得跨越我们所有这些星系的生命,那他绝对可以一下子就观察到我们的过去,甚至是遥远的过去,而且是轻而易举。因此,宿命通功能其实一点都不神秘,我们可以说人人都有,只是这个情况下看到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遥远的星系。还有,当我们想起过去的某个时刻时,那种“记忆犹新”的感受是不是也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宿命通功能呢?可以说,记忆就是这种功能所体现出来的一个方面。

时间和空间是不能分别谈论的。空间仅仅对其中的粒子,也就是生命,才有实际的意义;或者说观察者必须置身其中才能真实地进行“观察”。时间也同样是一层空间中的最基本组织成分,因此也可以叫做粒子吧,所以同样观察者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去有意义地衡量。不然的话,我们无论如何去认识,都是奇怪而难解的,永远也找不到出路。用法来衡量,那就是你必须同化那一层的法才能到达那一层。对于同等层次的,最为接近人类的若干个空间,因为和人这里完全一样,那人类只要按照大法的指导,“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和宇宙,改变一下僵化了的观念,人类就会有一个飞跃。”(《论语》)

相互作用

在高能物理学中,力的说法已经被相互作用的说法代替,是因为已经发现了,力其实质不过是各种粒子之间的一种表现,用相互作用来表述这种表现更加符合事实。下图是量子物理中一个质子和π介子通过交换一个π0而相互作用的S(Scattering)矩阵示意图。(其中的圆不表示粒子,而是表示粒子的过程)

三点:

一, 我们空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瞬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是不受我们这个空间的时间制约。尽管这在亚原子世界需要一个极为短暂的过程,可是我们仍然注意到,在这两个粒子决定交换粒子的时侯,是哪个粒子“首先”作出反应的?其实是同时的。也就是说,不管这个粒子交换的过程有多么的短,可是这相关规律进行的判决是完全不受我们这个空间的时间制约。或者说,不受我们目前所认识到的时空中时间的制约。就是说,有一个更微观的裁决者,不但早就在这两个不同的粒子上注入了一旦相遇就要发生什么事情的“缘”--规律,更是时时刻刻都注视着、操纵着这一切。

二, 在量子理论中,我们所认为的力,其实是微观上粒子交换的一种表现。所以,在量子理论中,不再谈论什么作用力,而是用“相互作用”的说法来取代了。原来,“力量”不是什么虚空的东西,就是物质演变、组合以及所产生新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力是这种变化的规律。

三, 可是呢,物质同时还是生命。如果我们这粒子是属于不同的生命,这不就像两个人,你打我一拳,然后走了。表面是两个人摩擦,其实却付出了德,得到了业力。可是这个图表明,量子理论目前仅仅能认识到德和业力这两种物质在我们这个空间的一种表现,应有另外一种还没有发现。

两个电子通过交换光子而表现出“相斥”;电子的相斥导致原子以至分子的相斥;最终表现位我们认为的“力”。作用力其实是更微观物质的变化。高能宇宙线(高能粒子)冲击地球的大气层,轰击大气层的粒子,产生许许多多的新粒子、新物质,给地球带来新的能量。阳光普照万物,催动着这个环境的一切生生不息。地球的能量以热能辐射的方式散发出去。这却使我意识到,其实那些高能粒子就是高层空间被打下来的生命,进入地球这个环境就被解体了,成为地球环境中的粒子。大家知道,大气层还分为若干层次,这些粒子必须一层一层地往下降。这就是生命转生的一种方式。黑洞的表现,跟生命进入三界、地狱的过程很吻合,就是进去的一切就几乎绝对出不来,而且里面物质的时空结构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以上对新科学的探索,都是十分初步的尝试,值得探讨的还有光与光的传播、不同空间物体的度量尺度、物质运动规律的表达等。

展望

新科学有待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来描述,进行更加具体翔实的描述和进行更加深刻的描述;而这种表达方式应该涵盖更加广阔的范畴、应该能够表达物质的真实规律与精神,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必须能够区分善与恶、好与坏。

科学和善恶、道德有什么关系?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一个人“生气”的时候、心“生”恶念的时候,他会感到那种不愉快、阴暗的坏情绪充斥着整个身心,还弥漫在他身体的周围。你看,他被很坏的情绪给支配了,脸色阴沉、举止异常等,他的身体相应地直接就会产生不好的反应。这个时候,就会在他头脑中出现许多正常情绪下一般不会出现的各种强烈的、不好的念头不请自来。这些念头虽然有可能随着情绪的恢复而一时消失,可是大多数都沉积在了头脑之中。这些东西,会是不时地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从而反过来支配我们的情绪,甚至是行为。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他几乎看什么都不顺眼、都别扭、都跟他过不去。原本看那个人一举一动都还不错,可是现在怎么看人家都是别有用心,看身边的东西也是一样显得碍手碍脚的。你看,当我们平静的时候、具有善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其他人、其他东西的善的一面,当我们充满恶毒的时候,我们的眼里变得也只有邪恶。也就是说,就像墨镜一样,这种不好的情绪、坏的东西,轻易地把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划上一道虽然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鸿沟,让我们只能看到一个阴暗的世界。

用不相信一切都是生命的观念包住自己,当然很难看到一切都是生命的体现。不用善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就很难看到事物善的表现。规律、物质、万事万物,一切都是生命;你不喜欢、不相信的不会到你身边。礼尚往来,你不把别人当人看,谁还把你当人看?在社会上我们都还讲个起码的客气,才能和别人很好地沟通、和睦相处。修炼界一直强调德、心性。

而现在初步地看,中国古老的五行学说、阴阳生克学说就具备这种区分善与恶因素――一切都按照道的规律运行;而与此相关的易学演算理论就具备这种反映真实规律的能力――不是用数字的运算来表达规律,而是将数字的运算隐含在规律的演变中。

数字和规律有什么区别?是表和里的关系。现在的数学,是纯粹的数字和抽象运算的规律,并不属于事物和其规律。1+1=2和1+1=3或者4没有矛盾,各自有其不同的适用范畴,这就是易学理论让今人最为不能认可的一个地方。还有,事物之间的规律不局限于数字表示、运算表达。关于易学理论:

 

A. 卦相其实是文字,和象形汉字有异曲同工之处。
B. 变卦之变包括着数字运算的方面(反之不能成立)。

古老的汉语象形文字也能够给我们以启迪。我觉得叫他象形不如叫形象更合适。汉语古老的象形文字和其所描述的事物本身之间,有很深层次上的结构上的一致性;汉语文言文里,表达事物与过程的方式十分特殊,也反映出另外一种很深层次的结构。汉语的内涵之所以很深,可能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

A. 古老汉字的结构直接源自五行、阴阳。其五行、阴阳属性和对应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一致的。

B. 汉语字词的意思和词性会随着上下文而有着十分大的差异。因为字词位置不同导致整个句子的五行、阴阳属性就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就是过去所说的意境、气势。赋比兴手法、对仗等,追求的就是这种平衡。

C. 文如其人。不同道德品质、不同属性的人,不可能通过表面的掩盖而隐藏得住自己的内涵:真实思想。如果真的要掩盖,就象肌肉表现得像骨骼一样坚硬,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就是病态了。

但是完全照搬这些是不行的,因为里面更加深层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这些学说、理论也必须经过同样的净化之后才有可能具有价值。大法是根本之根本,进行衡量的标准就是法。

综上所述,能够兼备以上优点的崭新科学表达手段的出现,值得期待;对这种新科学的探索,值得进行。

(完)

参考文献:

1. 《转法轮》。
2. 《法轮佛法(在美国讲法)》。
3. 《转法轮(卷二)》。

(首届世界未来科学和文化大会论文)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119

 


(WORD文件 | PDF文件)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海外文集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