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居住空间 -由中国的城镇发展谈起(FSC-37)

蔡雅慧(德国多特蒙大学空间设计系)


【正见网2002年03月15日】

文章摘要

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早已是中外皆知,但中国传统的都城架构则较少为人提及,事实上不论是单座建筑物或是城镇的整体规划,其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本文从宇宙大法法理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都城发展与居住环境,先申论影响都城建筑的传统思想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风水等等,以归纳出其反映在实际营造中的具体体现,再就传统的设计理念与历史上著名的国都加以讨论,从客观得出的结果证明,符合“真、善、忍”法理的城市规划是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空间,法轮大法的法理超越并包含一切人类的学科与知识,是真正的科学,也是未来的人类文化的根本。

大纲

1。前言

2。中国的城镇发展及其特点

3. 影响中国都城建筑的思想
3.1 天人合一观
3.2 中道思想
3.3 阴阳五行学说与风水理论

4.中国城镇建筑理论及其实践运用
4.1 中国城镇设计典范:《周礼考工记》
4.2 设计典范《周礼考工记》的具体实践:唐都长安及明清北京

5. 过去,现在,未来

1.前言

人类的居住空间与人的生活是习习相关的。自然的环境经由或多或少的改造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而人为造就的环境也同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形态。城镇聚落是典型的人为创造出来的居住空间,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中,城镇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技术与物质方面的更新,更反映出时代精神的演变。生活在一个适合居住的环境,是人类千百年来致力的目标,但甚么样的环境才是真正适合人类的理想的居住空间呢?

人类文明累积到今天,应该可以称的上是登峰造极了,各方面的发展一日千里。在现代化科技的支援下,理论上完全可以完成人类计划中的理想的生存环境,但实际上,当今居住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却是各个国家及个人挥之不去的梦魇,浮现的和隐藏的弊端,更是人人皆知,人尽关心的话题。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莫不贡献各自的专业知识,为了人类的将来尽一份心力,但解决问题的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是一一证明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便是虽然能够一时解决了眼前的麻烦,自己却也成了下一个问题,成了下一个应当被解决的目标。到底有没有一种可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使人类目前面临的困境得到出路?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在学院派的理论与经验派的实践中寻求解答而无所得,直到修炼法轮大法以后,才逐渐领悟到,法轮大法不只是在个人的修炼心性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庞大浩瀚的的法理贯穿着人类文明的一切领域,无所不包,无所遗漏。宇宙的最高特性“真、善、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法理,只有他才是衡量一切好坏的标准,也只有他才能圆满地解决一切不正确状态,使之回复到原来的正确与美好。本文由观察中国的都城发展与居住环境出发,通过研究了解其思想上及实践理论上的因素,并以宇宙大法法理的角度来申论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从而以客观得出的结果证明,符合“真、善、忍”法理的城市规划是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空间,法轮大法的法理超越并包含一切人类的学科与知识,是真正的科学,也是未来的人类文化的根本。

2.中国的城镇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文化上下数千年,各方面的成就灿烂辉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不仅在历朝历代被珍视着,也在中西方文化开始交流后,便不断地被外国的专家学者所重视与研究着。展现在各个领域的中国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色,亦即在其背后皆有深厚的精神内涵作基础,来指导着各个领域中具体的表现形式,在文史哲,天文,地理,艺术,科技与医学方面,甚至在日常生活的洒扫进退中,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出这个特点来。

中国城镇的建造也有其背后的思想基础,由此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建筑理论体系,其严谨合理的选择与规划原理,可以适用于小到房宅建筑,大至国都的整体营造,而丝毫没有任何矛盾冲突之处,从而开创了中国传统建筑及都城千百年来不因时代变迁或天灾人祸而中断的独特风格,与从中蕴育出来的随着朝代递迁而缤纷万千的都城文化。在叹为观止之余,不得不令人深思,是甚么样深厚的思想背景,才能造就出中国传统都城这种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持久性与包容性?要探讨中国传统城镇的演变情况,就不能不先对其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背景作一番初步的了解,因为这些思想观念不仅贯穿在建筑理论的形成与具体运用上,也深刻地影响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人的人生观及宇宙观。

3. 影响中国都城建筑的思想

3.1 天人合一观

影响中国都城建筑的思想,其实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思维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尊崇着“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万物在天地之间,既作为独立完整的个体,又作为一个整体里的一部分,一切都是和谐并存的,不论表面的物质或是内在的精神,皆与客观的宇宙相通应,也都存在着共通的规律。天人合一的概念源自上古,早在易经成文之前便应该已经存在并被极力重视了,所以反应在易经首卦乾卦中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充分地表达出在古代中国人的思想中,人与自然之间不仅存在着物质环境上的关联,也同样存在着精神领域的共同性;天地的运行生生不息,人类亦当效法天地自然的不绝生机,昂扬向上。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明,只要人能效法自然的规律,便能知道人的心性与宇宙原为一体,从而达到与自然同化的境界。

由天人合一观引申出“天人感应”与“天人一理”,简单地说,就是人与自然万物一样遵循着共同的理,自然万物与人息息相关,而人的一举一动亦影响着外在的世界,自然界的现象都会因应人类的善恶而生而变,反过头来回报在人身上,所以作好事的人天报以福,作坏事的人天报以祸(《史记。乐书》)。又如“天垂象,圣人则之”更是清楚地说明了古人的理想,认为圣人的举止应依天象变化,顺其自然而行。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应该尊天敬地,善待万物,依循著做人的道理规则待人处事,才能安身立命于宇宙之中,有一个理想安康的生活。周文王谕晓其子周武王治国之道时提到“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卵不撰,以成鸟兽之长。畋猎唯时,不杀童羊,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不骛;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其实就是源于天人合一观的古代环保概念,谨慎合理地使用物力资源以维护其再生能力,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人得以安养生息,善待万物的同时也就是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若采取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的耗竭与破坏,后果还是得由自己承担,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善恶有报其实是简单的因果道理。周武王遵从先王之法并传与后代,结果周朝开国不久便出现了成康之治的太平盛世,奠定周朝长达700余年的国祚;而汉朝的文景之治也同样地在汉初名儒董仲舒重倡天人合一观的影响下出现,文景二帝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则奠定了汉朝400余年的历史。这是中国信史上两个维持最久的朝代,推其故,原因绝非偶然。

天人合一观被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不断地申论补充着,逐渐地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各家的论点包罗万象,但却未就最根本的问题提出解答,亦即为什么人和天是有关联的,天人万物的关系为什么是和谐相通而非冲突抵触的,或者为什么善恶有报於天等等?也许这些问题对古人来说是个不喻而明的事情,就象一台电视机摆在现代人的面前,我们知道它是电视机一样的道理。但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迁,人类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学说也多,就更不容易使人了解,从而依据现代理论学说的观点,认为科学无法解释证明的,或与其理论的论点相抵触的,就都是错的,轻易地否定中国数千年来的思想精华。其实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有它的道理的,李洪志先生在“转法轮”中清楚地解释了人与天的关系:“人的真正生命的产生,是在宇宙空间中产生的。因为这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制造生命的各种物质,这些物质在相互运动下可以产生生命,也就是说,人的最早生命是来源于宇宙中的。宇宙空间本来就是善良的,就是具有真、善、忍这种特性的,人生出来和宇宙是同性的。”(注1)就因为人的本源是来自宇宙中的,是和宇宙同性的,所以人类的活动模拟效法天地运行之机,只不过是人类先天特质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很自然的道理了。

关于善恶有报於天,他说明,在一个特定空间里人的周围有个场,里面同时存在德与业两种物质,“德这种物质是我们吃了苦,承受了打击,做了好事得到的;而那个黑色物质是人做了坏事,做了不好的事,欺负了人,得到了这种黑色物质。”;“在这个宇宙中有个理,叫做不失者不得,得就得失,你不失,要强制你失。谁起这个作用?就是宇宙这个特性起这个作用,所以你光想得不行。怎么办呢?当他骂别人、欺负别人的时候,他就会把德扔给人家;而对方是属于委屈的一方,失去的一方,遭受痛苦的一方,所以就给他补偿。他这边骂他,随着他一骂的时候,就从自己的空间场范围之内飞走一块德,落在人家身上。他骂得越重,给人家的德越多。打人、欺负别人也是一样。他打他一拳,踢他一脚,就随之这个人打得多重,德就落过去多大。常人看不到这层理,他认为受了欺负了,他受不了:你打我,我回头得打你。‘啪’回给他一拳,把这个德推回去了,两个人都不失不得。可能他想: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两下,要不就不能出这口气。他又多打一下子,从自身又飞走一块德给了对方。”“为什么把这个德看得这么重呢?这个德的转化是怎么一种关系呢?在宗教中讲:有了这个德,今生不得来世得。他得什么?他德大,可能会做大官,发大财,要什么有什么,就是用这个德交换来的。宗教中还讲,这个人要是没有德,就形神全灭。他的元神就销毁了,他百年之后全都死了,啥也没有了。” (注2);“人类不遵守人的道德规范――社会将大乱不治,天灾人祸。” (注3)

这里揭示的是另外空间发生的真实体现,而反应在人类这个空间的情况,当我们把范围扩大,拿近年来大的居住环境里所能见到的问题作例子,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例如两年前在台湾发生的大地震,以及直到目前,只要雨势稍大便会发生的土石流问题来说,对台湾水土保持的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实真正酿成灾难的原因,并非天灾,乃是人祸。就因为人们只顾及获取自己眼前能看到的利益而过度地开发山坡地,漠视土地载育万物以供给人类生存,应该加以珍惜的道理,导致现在自己承受著苦果,轻则生活在恐惧之中,不时害怕自己的生命财产会因一阵雨势付诸东去,重则家破人亡,生存环境破坏殆尽,付出的不只是宝贵的人命,还遗留给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难以回复的伤害。举一个远一点的例子,从很久以前希腊的山景始终是光凸凸的一片不毛之地,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限制了农林业的发展,形成了生存条件不良的环境,从而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依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来看,希腊并非原本就是寸草不生之地,古希腊的山地是绿意盎然的,当时人们的生活素质不管在质上或是量上,相对于现在居住于彼的人,都是比较高的。那么为什么会造成古今如此截然不同的差距呢?答案还是在人身上。古希腊文化末期的人生活十分奢华浪费,道德败坏,导致了文明的毁灭与自然的破坏。山林的消失即与毫无节制的滥砍树林有着直接的关联,例如从史诗的描述中我们知道,当时为了一个英勇战士的葬礼可以动员全城的人,一连九天在山坡上砍伐树木,用如此大量的木材叠成火葬堆来表示对死者的崇敬(《特洛依战争/木马屠城记》)。试想,一场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人数可能不只一二,若一次战争得付出一座山头的树林作代价,可想而知在几场战争下来,自然生态是如何严重地遭到破坏,人为地造成了今日希腊贫瘠的景色。曾经繁荣一时的古希腊文化的消失是一个历史的教训,提醒著我们,不依天理而行,不注重道德伦理的规范,便会自取灭亡。相反的,若一个人,一个民族能够顺应宇宙的特性,重视道德心性的提升,就能长盛不衰。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化在其他文明早已消声灭迹之时,仍能保持日新又新的生命力,其根本的原因,不就是展现在天人合一观中,古人重德修心,敬天束己的态度吗?!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展现在方方面面领域当中,既在精神方面的思想表达,也在各类应用技术的创造态度中反应出来,其中当然也包括人类择居建都的行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在宇宙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皆被视为一个个的小宇宙,亦各成一体,这些独立的个体依照着各自的循环规律进行著演变的过程,而丝毫不影响其作为大整体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小至房宅,大到国都,无论大小,完全能与周遭的自然或人为的环境和谐并存,原因不只在于表面上(依照风水原则)选择了一个较好的地理环境,还遵循著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一个简单的基本空间单位,依同一规律作数量上的推展,一层组成更大一层,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建筑集合体。传统的建筑以“间”为单位,由单间或数个间组成单座建筑,由单座建筑组成以庭院为中心的建筑群,再集数个建筑群成一个里坊,数量不等的里坊规律整齐地分布在棋盘式的街道两旁,依其占地面积的大小形成村镇城都各个城市单位(图1)。其中各个层次的空间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生活空间,又能和谐地溶入整体,作为更大一个层次的一部分。例如中国传统的典型民居四合院,最简单的结构是集三间而为“房”,北房为正房,是长辈或家长的居室,正房中间有堂,是家庭成员集会活动之处;东西两侧为厢房,是子女晚辈的居室;南侧的下房间数不等,为仆人居所或作为堆栈什物的仓房,中间的庭院植木辟池,自成微观的山水。平时各房关起门窗来,便是一个独立的居住空间,打开门窗,就形成一个更大的生活空间,里面有山有水,俨然是一个小世界。若居住人口增多,可以在基本的结构上扩大发展,变化虽多,总体仍然保持着形式上的四方格局与精神上的对称和谐。同样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可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建筑群,寺院道观,官署王府,乃至朝廷宫殿,虽然规模不同,性质不一,道理则一。根据在陕西歧山下风雏村的考古研究显示,早在先周时期的京城内便已发现了四合院式的建筑布局(注4),建筑格式历经数千年而不变,通过了时间的考验,除了显示出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人性化是超越时代限制之外,更意味着其背后蕴藏的思想观念是有它永恒的合理性。


图1 环环相套的传统规划

3.2 中道思想

中道的思想也是一个深刻影响中国人思想举止的一个重要概念。中的原义是旗帜,古代君主遇有大事则高立旗帜,使四方群众趋附聚集,其所立之处自然最为崇高,中央便引申为一切之中,以中为尊也就成了中国传统上对空间的看法(注5)。在《吕氏春秋。慎势》里提到的国都选址布局“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以及《周礼。考工记》里定王宫于城中央的格局,皆反应出千百年来中国都城营造中内涵的中道精神。(图2)


图2 择中立宫庙的设计

后来古人把中的概念由物质空间的方位观推展到精神方面的价值观,推崇中道思想,认为中是天下之正道,万事万物存在发展的理想状态。《中庸》里提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若能做到中正,不偏私不走极端,便能保持均衡和谐的状态,客观冷静地观察事物的本质,使万事万物都能依循自然的规律在各自的位置上运行发展,自然生机长存。中道思想成为儒家中庸哲学的代表,直到近代还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举止。

后来中道思想又融和天人合一的论点,形成了天地人三才的观念,认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人与天地同”(《吕氏春秋》),天下万物以人为贵,因为只有人才能积极地改善自己来同化宇宙的特性,人立于天地之间,应该效法天地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方不愧自己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万物之灵的角色。中道思想展现了古人的社会人道观,小自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皆可一以贯之。古时帝王号称天子,居于天下之中,上承天命,下顺地运,帝王以九五之尊位于万人之上,是要替天行道,以德治国,善化百姓万物,绝不是要让他任意而为,置生灵于涂炭的,否则天心自我民心,而民心的向背,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帝王之封建虽废,天之封建未尝废,要在修德以承之,所谓祁天永命是也。” (注6) 同样的,作为一地之长或一家之长的人,也须秉中行事;而个人的处世待人更是毫无疑问的得正心重德,因为那是一切做人的基础。

古人尚中,连国名亦叫中国,中国者,居于中央之国,并非自尊为大之意,乃是雍容致正之德,而使天下自服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国力之强盛,文化之灿烂,远播四海,各国使节与留学生纷纷前来观摩学习,影响之深,千年后的今天还能在邻邦文物中略见一二,例如日本京都的建筑就是仿照唐式风格兴建的,日本和服的发展则与唐代服饰有着密切的关系。唐朝真可称作“盛世天朝”而不为过,其黄金时期“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令人称叹不已的少数太平盛世之一,记载着唐太宗治国之道的《贞观政要》也成为后代帝王治国必读的经典。推究唐朝强盛的原因,不外乎中道思想的实践:“天下太平民之所愿,此时若法令滋彰以求安定,则反而成拙。如解此忧,则必修德于天下方可治本,臣若不私而国不腐,民若以修身养德为重,政、民自束其心,则举国安定,民心所向,江山稳固,而外患自惧之,天下太平也,此为圣人之所为。” (注7)。

3.3 阴阳五行学说与风水理论

另一个影响中国都城建筑的思想是阴阳五行学说与风水理论,一提此,人们可能马上联想到术类,认为那好象是一种运用手法技巧或理论替人算命看风水之类的东西,其实不然。阴阳,五行和风水原本是各自独立的概念,就因为人们在研究时,发现它们中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所以才把它们联在一起使用。

古人用“阴阳”一词来表达宇宙中的一个理,概括地形容万事万物存在于自身以及彼此之间的一种现象,认为在世界里的一切都存在着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是就有非,有善就有恶,有生就有死。这两样性互为消长,构成了相生相克与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没有苦则不存在甜,苦尽则甘来。这种两样性也同样存在于一个个体之中,例如人体就被视为是一个小宇宙,自有阴阳存在,“道家往往把上半身视为阳,下半身视为阴;也有把后背视为阳,前身视为阴;还有把人的身体左侧视为阳,右侧视为阴。我们中国有男左女右这个说法,也是从这儿来的,很有道理。因为人身自有阴阳存在,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自身就能达到阴阳平衡,也就能够产生出许许多多的生命体。” (注8)

同样地,自然界也有阴阳之分,大体而言动者为阳,静者为阴,所以天阴地阳,山阴水阳;向阳高处为阳,背日低地为阴,如此类推。运用在选择人类的居住空间上,便认为一地若同时具备阴阳,才会在阴阳的交互作用下产生循环不息的生机,对人来说才是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依照这个想法,理想的居住环境要“负阴抱阳”,负阴抱阳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背山面水,一是坐北朝南(图3)。北边背山可以抵挡冬天自北方吹来的寒风,又可以就近种植作物,获取木材牲畜等民生必需品,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南边面水则便于人民取水,养殖与交通,夏天又可因水气蒸发带来凉风,朝南可获得充分的阳光,又因地势较高可避免水患;加以有山有水的优美景色,更对于居民的心理起到正面的影响。阴阳平衡的观念用于择地定居,最早见于诗经公刘篇中“相其阴阳,观其泉流”的记载,该篇描述著周朝的先祖公刘率领族人迁居,勘察山川地形以规划营造事宜,来使人民安居乐业的种种经过(注9)。中国传统都城中建筑物对称地排列于中轴线的两侧,也是阴阳相对观的反映。


图3 传统城镇选址原则

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属性构成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一切都可以依其形态,作用或特性分别归属於五行之中。所有可以分为五的物事,都和五行有关,例如酸甜苦辣咸五味,青赤黄白黑五色,宫商角征羽五声,东西南北中五方等等。运用在物质空间的方位与特性上,古人以黄河关中一带为地中,该区土呈黄色,便以土配中,黄;地中以东,气候温暖,适合草木生长,土呈蓝青色,便以东方与木,青相关联;地中以南,气候炎热,多为红土,便以南配火红;地中以西,气候凉爽干燥,土呈灰白色,便以西方与金,白相关联;;地中以北,气候寒冷,土壤肥沃呈黑色,便以北配水,黑。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洪范托始于大禹,从古文献的记载得知,早在商朝已经形成了以五为基础的体系,五方除了东西南北外,还有中央的概念,构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天下观。北京故宫社稷坛的五色土祭坛即象征着中国大地,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的方位观。

与阴阳一样,五行之间亦同样存在着相生相克之理,所以阴阳五行便经常被联在一起使用,用来解释各个现象间或存在于个体之中互相促进或制约的关系。阴阳五行是古人观察客观环境后对自然规律所做的解释,若用于择地建居,也非凭空杜撰,按照现代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来看,良性的生态循环当然适合人类居住,现代科学研究显示,良好的环境可以使脑效率提高15-30%(注10),用过去的话说就是一块福地,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风水古称堪舆,乃天道地道之学,是藉由全面地考察评估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植被,气,景观等等一切自然因素,作出客观的选择判断,并据此采取相应的规划措施,使人类的居住空间能配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做适当的调整,人造建筑能和谐地融入自然之中,从而使居民得以安养生息。风水不只影响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左右着所有居住空间的形态。风水理论本身并非由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架构成,而是包含了庞杂互异的各类学说,由历朝历代的地理家,思想家,文人道士等等补充累积而成的一个特殊的文化产物。其大体上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中道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为思想基础,辅以考察实际山水与自然界的变化及其特性,而归纳出营建规划所需的景观综合评鉴的一门学问。

好的风水师除了需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得通晓天人因果之理,所以不仅能准确判断一地的优劣,还能藉其专业劝喻世人重德行善,才能真正改变命运,长保安康。因为他们深知“循天理诚为地理之根“;“家之将兴,必先世多潜德阴,善厚施而不食其报。这样,虽不择地而葬,也会子孙昌盛,这是天赐。”《葬书对问》;“天产佳地,必待有德者得之。”《天宝经序》,风水择地若真能起作用,也只是表面上的表现行为,真正的原因其实还在于择地居住的人是否能遵循天理行事,否则虽据龙穴宝地,也是转眼成空。例如秦始皇一统天下,自认为功过三皇五帝,德高齐天,便大兴土木,穷极奢华之能事,使帝都咸阳的建筑皆按天体方位配制营造:因为紫微星(北极星)是天体的中心,所以在咸阳城中建天子之宫以象天帝的居所紫微宫;渭河贯穿都城以象银河,建阿房宫以象离宫,天下分为36郡象诸星宿,又把每年的十月作为元月,因为此时天体运行的方位与地上的都城布局完全吻合(注11)。秦都可以说是历来都城中展现天人合一观最完美精确的设计,但这与天同构的都城而今何在?秦始皇以为可以永传万世的帝国到二世即告终,前后只维持了15年,千古皆知,灭亡的原因甚至简单地用一句成语就可以概括:“暴政必亡!”

风水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生态学,用于择地定居,只不过是以古代的遣词用字来解释一套综合的,包括农林渔牧各类经济形态,地形,水文,气候,植被,景观与人文等等的选择标准,以判断是否适合人类居住而已,并非故弄玄虚。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不能了解那些用词背后蕴藏的思想概念,致使风水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罩,加上糟糠糟粕的东西不断累积,以及人们逐渐形成不正确的,变异了的观念,认为风水是用来改变自然环境,使人获得升官发财消灾解难种种好处的方法,遂使风水的本义被扭曲,原本为公的利器被拿来作为捞取私利的手段,除了自然环境在这种功利的心态下被肆意破坏而产生的生态问题外,道德人心的败坏是更令人忧心的问题,因为那是导向人类灭亡的直接原因。

天人合一,中道思想,阴阳五行等等及从其中衍生出来的各种理论与实践,其实是宇宙大法(佛法)给人类这一层的生存环境所开创出来的生存条件。“‘佛法’是从粒子、分子到宇宙,从更小至更大,一切奥秘的洞见,无所不包,无所遗漏。他是宇宙特性‘真、善、忍’在不同层次的不同的论述,也就是道家所说的‘道’,佛家所说的‘法’。”(注12)就象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道理一样,所有的这些中国传统思想其实都是来源于宇宙最高特性“真、善、忍”的法理。

4.中国城镇建筑理论及其具体实践

4.1 中国城镇建筑典范:周礼考工记

中国传统的都城规划自周朝依礼制营建以来,便确立了它几千年来的基本形态。其流传之久,影响之深,在世界各个文明的都市设计领域中无人出其右。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周朝依礼治国,人或事不分大小,皆依礼制而行。“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吕氏春秋。观世篇》)这些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其中宫邸所占比例皆依诸侯等级而定,超过这个定制便被视为不遵守礼节,而逾制非礼在当时社会里那种讲究道德礼节的环境下,是件很严重的事情,人们都会自觉地在约束着自己不逾矩。《左传》里记载了大小四级的城市规模:“王城方九里,长540雉,公城方七里,长430雉,侯伯城方五里,长300雉,子男城方三里,长180雉。” 雉是专门度量城墙的单位,一雉长三丈高一丈。最小的子男城约1。5平方公里,若住满人的话大约可以容纳2万人口(注13)。到了后来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道德衰败,便也出现了逾制违建的情况。城市或因天灾人祸而灭,或因天时地利而盛,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改各国城池为郡县,作为地方政府的治所,全国设立36郡,中国的行政分区自此大抵确定。

《管子》中有几段关于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关点:“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故圣人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之肥饶者。向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泻,因大川面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天下之人,皆归其德而惠其义。。。。此所谓因天之故,归地之利。内为之城,城外为之为之郭。郭外为之土梁。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国都应该选在山水环绕之平坦肥沃的土地上,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地产来提供城内居民生活所需以及畜养牲畜,天下百姓都因国君的尊天敬地,善用资源而前来归依,受其德义。内筑城,城内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外建郭,郭外挖壕沟;高处开沟,低处筑堤,这样的城叫做金城。

一旦选定位置,便依照礼记中的布局规划兴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 (《周礼。考工记。匠人》,图4)都城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边有三城门,每个城门各被三条街道通过,路宽九轨;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边是市场。依照这个规划布局,城墙周长36里,占地81平方里(约为13。5平方公里)。城市被南北及东西各九条,宽约21。6公尺的街道所穿越(一轨等于八尺,约2。4公尺),形成方整的棋盘式结构。在都城的中央是由宫墙围成的内城,内城的中央是朝廷,朝廷的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二者是天子祭拜天地祖先之处。朝廷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有九室,供九卿处理政事;内廷也有九室,供九嫔居住其中。


图4 传统都城设计典范

在《周礼。王制》中提到,城市面积与居民人数的比例关系要互相配合,才不会造成土地过度开发,形成资源浪费;或是居住空间不敷使用,造成人多屋少的情况发生:“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叁相得也,无旷地无游民。”当时城内的居住空间除了朝廷宫邸之外分为两类,每户平民住宅约占273平方公尺,而士大夫的居所约为3280平方公尺,则比平民住宅大上10倍以上。依学者考据,一个按礼制标准建造的城市若住满人口的话,大约可以容纳18万人,相当于西方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的两大都市,佛罗伦斯加上威尼斯的总人口数(注14)。都城内除了规划出两种不同的居住单位外,还依职业分区居住:“凡仕者近宫,不仕者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管子。大匡》)把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民安排在其工作地点的附近,以减少每天来往的距离及时间。

都城内的居住空间采封闭式的建筑架构,为了加强封闭性,往往还采取多重封闭的做法。例如四合院的四面皆以墙与外界隔绝,是典型的封闭式空间;往上一层的里坊又用围墙把各个相邻的四合院封闭起来;各个里坊连同着被宫墙围绕起来的宫殿,复又被更大一层的城墙所封闭,形成了环环相套的人造空间;再加上城镇所处,大都又是按造风水理论选择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之处,等于在人为建筑环境外再加上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各层封闭空间可以自成一天地,又是更大一层世界的一部分,整个传统居住空间其实就在展现着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

4.2 设计典范《周礼考工记》的具体实践:唐都长安及明清北京

《周礼。考工记》规范的都城大小虽在后世因为时代与社会状况的变迁而无法被严格遵守,但其营造的原则与概念一直是中国数千年来建都设城的蓝图,历代的国都除了西汉长安采北斗七星方位建造以外,到清朝为止,各个朝代皆按方城与中轴对称等等原则加以兴建都城,所不同者,只在为了配合当代所需进行的部分更动而已。由于周朝的都城现在只能从考古的地基遗迹中证实其建造的计划性,故在此便不再重复,而只就两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城市作为实例略加介绍。

唐都长安:

唐朝(西元7至9世纪)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辉煌灿烂的时代,不论文治武功,艺术经济各方面,都不愧为“盛世天朝”的赞誉。 作为当时世界首要的经济与文化之都,唐长安的规模是空前雄伟庄观的。就今天而言,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据考古测量,全城东西长9。721公尺,南北长8。651公尺,城墙周长36。7公里,高6公尺,占地达84。1平方公里,是今天西安城的十倍,就面积而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图5)。正方型的城墙每边有三道门,除在中轴线南端的主城门明德门有五个门拱外,其余的都是三门拱,从城外的角度来看,右门拱是入城之道,左门拱则是出口。一般的街道至少有25公尺宽,连接各个城门的街道至少100公尺宽,而连接明德门与皇宫入口朱雀门的朱雀街则宽达150公尺。马路采双线道,街道的两旁有开放式的沟渠,依道路的宽窄而异其规格,最大的沟渠位于朱雀街的两旁,宽3。3深2。1公尺。沿着沟渠的两旁则遍植树木(注15),除了官方植树外,民间也兴植树之风,以解决材薪问题,是故可以想象长安市景是如何地绿意盎然了。


图5 唐都长安平面图

整个长安被南北11条,东西14条大街切割成114个棋盘式的方格,除去作为皇宫,市场等的部分外,住宅区有107坊,占全城的86%。作为住宅区的坊以围墙与街道相隔,居民住于坊间,不得临街开门,亦不得建造阁楼;每个坊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手工业者与店铺,以供本坊居民的日常所需;因唐人普信宗教,所以在每个坊里也至少都有一所佛寺或道观,以供百姓朝拜。一个坊就如同一座自给自足的城中城。波斯及其他的外国商旅则统一集中居住于一地。据考据,最小的坊少于一公里宽,约为0。3平方公里,以适中居住密度来估计,可容纳千户人家,全城约可容纳12万户左右或80至百万的人口(注16)。皇宫部分则一反《周礼考工记》位于国都中央的规划,置于地势高的城北之处,推其原因,除了安全上的考量之外,高处干燥对健康上的帮助与居高临下展现出的帝王气派,可能也是更改古制的原因之一。

长安的辉煌到唐末便告终止,在诸藩的连年争战中数遭波及,直到汴州节度使朱温攻入长安,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并驱离居民,拆毁房舍,使长安从此没落不振,再也无法恢复它昔日的光彩,今人只能从文献上的记载想象它的宏伟壮丽。

明清北京:

北京虽从周初燕都蓟城以来便已存在,但千余年来只能算是一个边防重镇,真正变成全中国的首都,应从元大都开始起算。元朝灭金后,以金之中都为国都,中都因战争几乎完全毁坏,便依照《周礼考工记》旧制,历经8年重建而成,改名大都,为今日北京的基础。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前后动员23万工匠,上百万民兵,耗废15年才完工(西元1420年)。约一百余年后,因居民人数增加,便又在城南增建外城,其他三面则因财力不足而无法继续(图6)。满清入主中国后,对北京没有造成破坏,所以数百年来基本的格局未变,只有部分因应时代所需而作更改。因为论述北京的著作很多,在此便不再详述其规划配制,只拟提出几点与本文论点有关之处稍加说明。


图6 古北京平面图

古北京城除了遵循《周礼考工记》中轴对称,皇宫居中等原则外,举凡建筑的数量尺寸等还依照天地周易之数加以兴建,而依阴阳五行定其使用,例如内城城门有九个,主门正阳门高九丈九尺,紫禁城里有9999间房,天坛的坛面,台阶,栏板等所用建筑材料的数量都是九和九的倍数,符合中国传统中以九为尊为大的思想;紫禁城中的重要宫殿及城门皆长九间宽五间,以示天子的九五之尊;又因在五行理论中东方属木,象征阳春新生之机,所以东宫为太子居所,相反的,西方为金为秋,属阴收之地,所以为后妃居处,如此又符合了阴阳理论中男左女右,左阳右阴的观点。古人在都城建筑的方方面面中,完美地再现了中国文化思想的精华,体现出“法天象地”人与天地齐的宇宙观与道德观。

5. 过去,现在,未来

作为展现中国文化精华的周易与礼记皆成文于西元前11世纪的周朝初期,可见早在3000年前的中国就发展出城镇规划的系统及生态保育的概念,这些规划或概念并非独立发展出来,适如前述,它们是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精神紧密相关的。从现代的角度来看,3000年前仍然是极原始落后的社会,对同时期的其他古文明所做的考古研究中也尚未发现如此成熟完整的规划理论与实践,而西方文化开始发展都市设计的观念,还是数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的事,相较而言,中国的超前发展不免令人匪夷所思。李洪志先生在《转法轮》中提到:“其实不只是气功是久远年代留下来的,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等等,都是史前遗留下来的。” (注17)他还告诉我们,史前文化是人类本次文明以前的文明,每次文明发展到最后都非常地腐败堕落,导致文明的被摧毁与人类大面积的灭亡,结果只有少数比较好的人活了下来,遗留下原来的一点史前文明,进入了下一个时期,因为所有的劳动工具全毁了,就用石头打造成劳动工具,然后再发展起人类,进入新的文明。(注18)而符合宇宙特性的史前文明,才能存留下来作为下一期的人类文化。相对于本次西方文明从零开始的情况,中国文化则因为继承了较多的上一个时期的史前文明而具备了深厚的内涵,《周礼考工记》中如此杰出的城都设计典范亦应是史前文明遗留下来的,而古人只是继承了这些文化遗产,加以整理运用而已。传统的中国都城建筑架构与思想形态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皆不因为朝代变迁而中断,直到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采用西式现代化的生活形态与建筑方式,才使传统文化走向没落。

现代文明的科技发展是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范围内的改善,但相应的也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灾难:例如自然界的破坏,环境的污染,都市公害,社会问题等等,种种发生在周遭环境中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各方也试着寻找解决的对策,但往往事半功倍,却不知原因所在。 “世界上各种问题百出,危机四伏,人类不知从自己的本性上原因,看不到道德的败坏后可怕的人心才是社会问题的毒根,总是愚蠢地从社会的表现上找出路。这样一来,人怎么也想不到人给自己制造的一切所谓出路,正是人类在封闭自己,由此而更无出路,随之带来的新问题会更糟。这样很难地又找到一点空间,随之采取新的措施,又从新封闭了所剩的这一点空间,久而复始,达到了饱和,再也没有出路,看不到封闭以外的真相了。人开始承受自己所制造的一切。这正是宇宙对生命最终的淘汰方式” (注19)这段话可以很确切地说明人类目前的困境,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现代居住空间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大概没有多少人是对目前的生活空间感到满意的,其实生活品质与环境的每况愈下,不在于现代化的设备完善与否,当代人类所能享受到的物质条件比起我们的祖先已是非常充裕了,关键是道德人心的败坏,才使人们不仅未能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反而饱受其害:公共设施经常因为人为的破坏而停摆,街道上随处可见任意丢弃的垃圾与涂鸭,现代化的居住形态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城市治安的恶劣使人天黑便不敢走出家门,不敢经过特定区域的恐惧等等,耗费的岂只是个别人的时间金钱,还有整个有形无形的社会成本。推根就底,不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吗?

笔者认为,规划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环境,选择何种城镇类型或营造方式等技术上的问题并非重点所在,人心是否能回归“真,善,忍”的本性,才是一切的关键。若“真,善,忍”宇宙大法的法理能深植人心,就从事城市设计或其他相关领域方面者而言,自然会设身处地的为居住其中的人着想,而创造出真正能为人所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但不会以一己为名为利之私强加于众人的福祉之上,造成只可观赏,却难以居住的处所;同样的,在生活中实践着真善忍的居民,也必会爱惜周遭环境的一切,诚善待人,珍惜资源。在如此的一个社会里,不只公害,污染,治安不良等负面因数将因道德人心的回复而消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境界更是指日可待。大道之行也,必将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人是永远离不开外在世界的。千百年来人类即使试着改造环境,来配合人类的生存需要,同时也努力地改善着自己,使自己能顺应自然规律,因为前人深知,人虽然可以改变其周遭的环境,但宇宙的法则却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稍加改变。古今中外太多的先圣先贤在在提醒着人类,只有顺应宇宙的特性,才能安身立命于天地之间,有个理想美好的未来;同时也有更多的历史教训处处警诫着人类,不尊重自然法则的结果,将是自取灭亡。人皆乐生恶死,鉴古知今,在当今的情况下如何能重新顺应宇宙“真善忍”特性,实是目前刻不容缓的课题,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死存亡。

附注

1《转法轮》繁体版,第4,5页
2《转法轮》繁体版,第36,37页
3《精进要旨》“佛性与魔性”
4《中国风水与建筑选址》,第255页
5《由中国文字探讨传统建筑》,第18 页
6朱国桢论风水,引自《中国风水与建筑选址》,第70页
7《精进要旨》“修内而安外
8《转法轮》繁体版,第217页
9《中国风水与建筑选址》,第159页
10《中国风水与建筑选址》,第93页
11《中国风水与建筑选址》,第161页
12《转法轮》论语
13《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38页
14《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44,80页
15《Wissenschaft und Techniken im alten China》, 第429页
16《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92页
17《转法轮》繁体版,第24,25页
18《在欧洲法会上讲法》,第35,36页
19《精进要旨》,再造人类

 

参考文献

李洪志先生:《转法轮》
李洪志先生:《精进要旨》
李洪志先生:《在欧洲法会上讲法》
一丁/雨露/洪涌:《中国风水与建筑选址》,艺术家出版社
孙全文/曾文宏:《由中国文字探讨传统建筑》,大将作建筑研究室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联经出版社
Ma Hezhi: Changan―Hauptstadt der Tang-Dynastie, in《Wissenschaft und Techniken im alten China》

(首届世界未来科学和文化大会论文)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海外文集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