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5年09月10日】
一、严家教,石庆负荆请罪
石奋从汉高祖时起,就在朝中做官。汉文帝时,官至太子太傅。汉景帝即位,任用他为诸侯相,俸禄两千石。
石奋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名石建,小儿子名石庆(另两个儿子名字均失考),都很有才能。四个儿子都做了高官,父子五人,皆官至二千石,加起来共有一万石,所以,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后因年事已高,石奋归家养老,朝廷给以上大夫的俸禄。
尽管石奋的儿子们都当了高官,但石奋的家教,仍然很严。他平时处处注意自己的礼仪、修养,虽退休在家,平时却始终是穿戴整齐。待人接物,按照在朝时的礼仪,一丝不苟。不仅处处以身作则,对儿子的要求,也是同样如此。长子石建,贵为郎中令,但每过五天,总要回家省亲(拜望家长)一次,甚至亲自为双亲洗涤衣物,还不敢让父亲知道。
石奋教育子女,自有其独特的方法:子女有了过失,他既不大声呵斥,也不絮絮叨叨加以指责,而是默然坐在饭桌前,不肯吃饭。一定要等子女自己认识到了错误,其他兄弟们对犯过失者加以批评,严重的甚至要请族中长老,出来说情,直到犯过失者,负荆请罪,真心改过,才算勉强让他过关。
有一次,在朝廷任内史的小儿子石庆,因为多喝了一点酒,回家来到自己家的巷口时,便没有像平时那样下车步行,而是一直坐车到了家门口。石奋知道此事后,照例也没有直接加以斥责,而是坐在桌前生气,不肯吃饭。石庆见到父亲的情形,知道自己犯了过错,赶紧脱掉上衣,背负荆条,到父亲面前,惶恐谢罪。石奋却不肯饶恕儿子。石庆惶急无奈,请哥哥石建,出来代为恳求,仍然得不到宽宥。石庆无法,于是请出族中老人和自己的三个哥哥,大家都背负荆条,恭恭敬敬地到石奋面前,恳切谢罪,希望石奋能加以宽恕。这时,石奋责备小儿子石庆道:“你做了朝廷内史,是个‘贵人’了,到了自己家门口,让巷里的父老乡亲见到你,都应该赶紧躲避开去。但你却坐在车中,心安理得,这是你应该做的吗?”石庆听了父亲的指责,诚恳地表示接受批评,并表示决心:今后一定不再犯。这场风波,才算勉强平息了。
从那以后,石奋的子弟们回家,总是一到巷口,就从车上下来,不敢声张,小心恭顺地走回家中(不似当今的中共党官,炫示风光,颐指气使,耀武扬威)。
(《史记•万石张蕅传》)
二、汉文帝脱帽检讨,严格律子!
汉文帝刘恒,是个有才能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较为开明的君主。他在位当政时,汉朝经济繁荣。后世常将汉文帝、汉景帝时代,称做“文景之治”。
汉文帝励精图治,又崇尚节俭,以身作则。他虽贵为帝王,平时的穿戴,却十分朴素,平常喜穿普通的黑布衣。宫中所用的帷帐等等,丝毫不加文饰,以示俭朴,也是想以此作为天下人的表率。
汉文帝死时,特地留下一道遗诏,其中说道:“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表现出豁达的生死观。他在遗诏中,又谆谆告诫:不要厚葬他,要尽可能地节俭治丧。所以,他的墓葬中,所有的东西都是瓦器,没有金银铜锡等等的器皿饰物。作为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帝王,能做到这样,确实是不简单的!
汉文帝的开明,表现在许多方面,他不仅善于纳谏,而且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也较严,不肯姑息,这在古代帝王中,也是难能可贵的。
有一次,太子刘启,和其弟弟梁王刘武,同乘一辆车子入朝。当时朝廷有严令,所有的人进宫,不论职位高低、出身贵贱,到司马门,都一律要下车,否则就要加以处罚。刘启却自以为是太子,到了司马门,他并不遵令下车,而是驱车傲然闯入宫去。这时,张释之担任公车令,负责管理宫门等事务。他见刘启坐在车上闯宫,便毫不客气,一面追上去拦住太子车驾,不让他们进宫,一面向薄太后上二奏章,弹劾刘启和刘武兄弟俩,擅闯司马门,犯下了“大不敬”的过失。这个张释之,是汉代著名的直臣。当初,汉文帝也曾想过在自己死后好好营葬,他带着慎夫人去巡视为自己营建的陵寝,对随行的群臣说道:“假如用北山之石,砌成外椁,再用捣碎的萱麻、丝絮加漆调和,封涂于内面,谁还能够动得了我的墓穴呢?”
群臣都纷纷附和汉文帝的话,独有张释之进谏道:“如果墓穴中埋着诱人的殉葬品,那么即使是将棺椁封闭于南山之中,也仍会有缝隙可钻;如果墓穴中没有诱人的东西,即使没有石头砌的外椁,也没有什么可以担心被盗墓的。”
汉文帝听了张释之的话,深以为然。后来汉文帝之所以留下遗嘱,要求薄葬自己,陪葬品全用瓦器,也就是因为张释之进谏的缘故。
这次张释之拦住刘启、刘武,上奏章弹劾两兄弟,汉文帝刘恒,得知此事后,不但不袒护自己的两个儿子,反而十分赞赏张释之对太子毫不留情面、铁面无私的行为。他特意派人将张释之召进宫中,自己恭恭敬敬地脱下帽子,十分诚恳地向张释之检讨!说道:“是我自己管教儿子不严,所以他们才会这样傲慢无礼,不守法令!”
而刘启、刘武兄弟俩,这时仍被拦在宫门外,不得进宫。后来,还是由薄太后出面,亲自下了一道诏令,赦免了刘启、刘武兄弟俩擅闯宫门的过错,两人才被放进宫去。
因为这件事,汉文帝十分赏识张释之,特地将他提拔为中大夫,以示奖励。
(《汉书•文帝纪》、《汉书•张释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