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5年01月18日】
唐僧师徒乘船过了子母河,进入西梁女国地界,来到城外迎阳驿安歇。那女官驿丞遂进城至五凤楼禀报女王。在宣至殿上女王听驿丞讲道:“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儿,南赡中华之人物。”女王便有留下御弟成亲之意,倒换关文让唐僧的徒弟去往西天取经。
但这婚配之事,无媒不可, 于是便由太师作媒,驿丞主婚,一同到馆驿向御弟求亲。《西游记》原著第五十四回中这样描写唐僧的反应,“三藏闻言,低头不语。”孙悟空出面答应亲事,却有个“将计就计”的盘算,在喜筵后,送出城外,“老孙却使个定身法儿,教他君臣人等皆不能动,我们顺大路只管西行。”太师回去复命后,女王摆驾来迎接唐僧,女王“与长老同登凤辇,并肩而坐”,回到五凤楼,“即与长老携手相搀,下了龙车”。筵宴散了之后,倒换官文,唐僧假意要出城送三个徒弟西行,“女王不知是计,便传旨摆驾,与三藏并倚香肩,同登凤辇,出西城而去。”却说这时节,“长老慢下龙车,对女王拱手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女王闻言,大惊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愿将一国之富,招你为夫,明日高登宝位,即位称君,我愿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未成想,“只见那路旁闪出一个女子,喝道:‘唐御弟,那里走!我和你耍风月儿去来!’……那女子弄阵旋风,呜的一声,把唐僧摄将去了,无影无踪,不知下落何处。”
唐僧为什么有此一难?且看唐僧在西梁女国是如何做的。俗话说:“出家人不打诳语”,说的是一个和尚不能说谎话、大话、吹牛的话,在佛教的戒律中表述是“不妄语”,就连在家居士的五戒中也是要遵守的。为了倒换官文就去骗那个西梁国女王,而且把婚姻大事当作儿戏,把个三十六计都用上了。殊不知,在人世间,婚配乃天作之合,喜筵便象征婚配礼成,也表示唐僧已经还俗了。并不是以“洞房花烛夜”“丧元阳”为分际。既然已经还俗,也就不受比丘的具足戒约束了。
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所传的那一门的修持方法就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因为修炼的是副元神,所以要出家,远离世俗,断绝世间的一切诱惑,守戒律是最基本的,极为重要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在末法末劫之后会有在世俗中修炼的佛家大法在世间开传,他的弟子也将在转轮圣王下世后所传的宇宙大法中圆满。
那么,唐僧是否可以就此留在西梁女国,然后“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呢?这种格式化的表述形成源自大乘佛教中《维摩诘经》引入中国之后,它以在家居士维摩诘为中心人物,虽家财万贯,却能救助贫民、布施僧侣,乐善好施,阐扬大乘菩萨道,积极入世又不沾俗尘。由于它很符合主流社会文人的文学旨趣,南北朝时期一度成为文人学士清谈阔论的热点,从而带起一阵佛教世俗化的潮流。然而,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东西是不能称为“经”的。佛教中的僧人或居士在不同层次所讲的东西列入佛经便是乱法的开始,所以说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这种表述,虽然在社会上有不少流传,但却是带着佛教中的印记和信息,也不能掺入到宇宙正法时期的大法修炼之中,而且大法修炼者在世间的正法修炼中提升,也不是那种意义的 “菩萨行” 或孔子学说嬗变后的“入世”。
再说唐僧被那女怪卷入毒敌山琵琶洞,随后孙悟空“捻着诀,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变作蜜蜂儿,……飞舞入门檐。”看见唐僧正与那锦绣娇容、软玉温香、美若西施还袅娜的女怪坐在那里,唐僧沉思默想道:“我待不说话,不吃东西,此怪比那女王不同,女王还是人身,行动以礼;此怪乃是妖神,恐为加害,奈何?我三个徒弟,不知我困陷在于这里,倘或加害,却不枉丢性命?”由此可以看出唐僧意志已是不坚定,有几分妥协了。“那怪将一个素馍馍劈破,递与三藏。三藏将个荤馍馍囫囵递与女怪。女怪笑道:“御弟,你怎么不劈破与我?”三藏合掌道:“我出家人,不敢破荤。”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行者在格子眼听着两个言语相攀,恐怕师父乱了真性,忍不住,现了本相” 。
这里那女怪话语中暗藏机锋,点出唐僧在子母河打胎破戒,现在又吃邓沙馅意味着已有妥协之意。唐僧的应对唱和话语则透出理屈躲闪和顺应环境之意。那女怪若再进一步色诱和逼迫,唐僧的元阳还能守住吗?幸好有孙悟空的出现解救了意乱的唐僧。这一难乃是由于前番在西梁女国破戒未通过考验而招来的,相当于加大难度后的又一次考验。
孙悟空未能制伏那个女怪,反被其“倒马毒”所伤,幸得观音菩萨显化,去请来昴日星官 “立于山坡上,现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昂起头来,约有六七尺高,对着妖精叫一声,那怪即时就现了本象,是个琵琶来大小的蝎子精。星官再叫一声,那怪浑身酥软,死在坡前。”这才救出了唐僧。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这样描述唐僧:“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取经路上遇到的女妖分为两类:一是要吃唐僧肉,意图长寿长生;二是色诱,图谋获得唐僧的元阳。修行的原体如此珍贵,那么何谓修行?《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给出的解释是:“修习实践;学佛、学道。” “修行”一词在古时已有,意为君子修养德行。后来佛教、道教将“按照教理践行”称为修行、修道等,并逐渐成为“修行”一词的主要词义。佛教的修行方式以遮蔽五欲、求涅槃道为最终的归属。因此,“修行”一词已有佛教和道教的特定内涵于其中,与大法中“修炼”一词的含义不同,还涉及到“不二法门”的问题,是不可以混淆使用的。
“千古流传成胜迹,几人修炼得真机。”“坚心一志任前程,大道于人终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