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6年04月04日】
现代人的古文解读方式都是不准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一下现代白话文与古文的根本区别,现代文与古文有两大区别:
一、现代文语法多,死板,像笼子一样,将现代文固定死了,所以能承载的内涵变小了。古文语法很少,非常自由,随意而用,所以承载的内涵大。
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律、法则,是限制语言的,将语言秩序化的。没有语法不行,没有语法那就形不成词,组不成句,更成不了文章。没有语法,无法表达,所以必须有语法。那古文与今文的语法差异在哪呢?
打个比方:法律是限制人的言行的。唯有在人心生恶,要做坏事的时候,才需要法律。
在古时候,人心很淳朴、善良,社会道德很高的时候,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个时候几乎是没有什么法律的,非常少,只有非常简单的几条王法。
而现在,人心不古,人心变得非常复杂,崇尚暴力,尔虞我诈,社会道德非常低,所以就必须制定许多的法律来全方位约束人,将人关进笼子里,使人不做坏事。即使是这样,还是不断有人在钻法律的漏洞,所以法律还在不断地增多,不断补充,最后将有一天,法律会形成一张天罗地网,将人类死死封住,人类将没有喘息的机会。所以现代法律条文不计其数,以至于任何一个专业的律师和法官,都不可能记住所有的法律条文,一些律师自己犯了法自己都不知道,更何况普通人。
这个原理可称为多重法则。
就像法律,它其实是建立在人类道德法则之上的第二重法则。人类自身的道德是第一重法则,它是源自于人类自身的内层法则,这个才是根本。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受人心道德所约束的,在任何法律看不见的地方都是如此,只有当人心道德不行了,不能约束人的言行时,才需要第二重法则来继续约束,就产生了法律。
第一重法则所无法约束的部分,就会溢出。这溢出的部分,就没有法则来约束了,就会胡来,失去秩序。那么就需要第二重法则来约束这溢出的部分。
所以第一重法则强大时,第二重法则就弱小,第一重弱小时,第二重就相应强大。若第一重法则足够强大,足以约束一切时,就不需要第二重法则。所以人心道德高尚时,法律就少而弱,道德不行时,法律就多而强。
古文和现代文的语法就是如此。语法相当于文章的二重法则,制约于文章一重法则的溢出部分。那一重法则是什么?一重法则就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元素其本身的道。
那古文和现代文的基本构成元素是什么?这就引出了古文与现代文的第二个根本区别:
二、古文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字,现代文的基本构成元素是词。将古文拆开,是一个一个的字(除典故成语外),解读古文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去读。而今文拆开,只能拆成一个一个的词,再拆文章就解体了,没有任何意义了。
词虽然是由字构成的,但字和词的区别太大了。打个比方:就像原子和分子。分子虽然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它们的能量相差太大了。一小颗原子弹可以摧毁一座城市,而同样份量的炸弹,只能炸很小很小的一块地方。
古文的字和今文的词,其能量、内涵的悬殊就有这么大,说词系列就是将词解构为字,再重组为词,将能量释放出来。
中华是道传文化,源于道,上古传说中都是人神同在的,神秘莫测,不可用人类今日之狭隘智慧去妄自揣测,当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中华文字便是如此,源自于道,高深莫测。
要了解古文的字本身所隐含的道,要解开这个字,得从这个字的源头开始,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得查它的字源,查它的甲骨文、金文,隶书等,看它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看它最原始的字形,看它造出时,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由哪些偏旁部首和基本元素构成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明白它的本义。
知道了本义是第一步,这是解开了这个字的道源,还要结合这个字的道统和演化去解读它后天的过程和内涵。
首先根据这个字的本义,根据它的道源,去无限拓展和引申,这就是这个字的先天内涵,是它本义所涵盖的范围,是它的能量场。就像一块磁铁一样,这块磁铁就是这个字本身、本义。而它所引申、拓展了来的意义,就是这块磁铁周围的磁场,可延伸至无限远。越近磁力越强,越远磁力越弱,直至慢慢淡化消失。凡进入其场范围内的,都受其磁力作用。
然后还要结合这个字的道统和演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生成的一字多义,通假字等去解读。这是后天附加内涵。
个人认为:字的先天内涵才是最纯净的。后来附加的这些,其实是对字道的污染和变异,是对字先天内涵的污染、强加。但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已没办法倒回去重塑字义了。
就如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的,道生万物,万物中都含有道,都含有阴阳。那么这个阴阳二气就可看作是道源,看作是天地万物的本义,然后根据这个本义去拓展,去引申,就生出了五行,生出了天地万物,生出了大自然和整个世界。那这个道源所生出的整个自然和世界就是它的内涵,它所涵盖的范围。
所以古文中的每个字它所拓展、引申,所包纳隐含的内涵,就是一个世界。这个字的本义、来源,就是生成这个世界的道源,这个字就是这个世界的王和主宰。用了这个字,就牵动了这个世界,等于把这个世界引用了,这个世界有它自身的道和法则,有它自身道所生成的多姿多彩的万事万物,等于把这一切都牵用。
而现代文的基本单位是词,它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单一的,它有单一固定的指向,而古文的字的内涵,则是向所有方向无限扩散的。词是由字构成的,虽然字的内涵非常大,是一个世界,但是字一旦构成了现代的词后,就将意义和方向固定下来了,单一化了,内涵几乎都失去了。
打个比方:古文的字是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是活的。而现代文的词,就是鸟笼和鱼缸,是固定死的。古文的字可在它的能力和内涵范围之内,无所不在,任意翱游,随心所欲。而现代文的词只有一个固定的狭小空间。
所以古文的字,它本身就包纳着巨大无边的内涵和道,也就是说它的一重法则非常强大,所以它的二重法则就相对很弱小,因此古文的语法非常简单、自由,随意而用。
而现代文的词,它的意义和内涵固定住了,非常单一,自身的道法太狭隘弱小,也就是一重法则太弱小,所以二重法则就相应强大,因此现代文的语法非常庞大、死板。
以上则是古文与现代文的两大根本区别。
了解了其根本的区别后,接着就可以根据不同,制定最合适的解读古文的方案了。
古代儒生,从小学习古文,都是靠背、靠读,通过慢慢积累,而形成对古文的心灵感应,形成与古文内涵的对应和共振。也称作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古代的私塾老师教小孩的时候,一开始就让背,根本不讲意思,不作讲解,只是一味地背诵、感应。小孩刚开始也是根本不懂,一窍不通,背熟后也不知什么意思。但几年背下来,这种对古文的感觉就在小孩的心中不断孕育,孕育到一定的时候,当将四书五经等全部背熟了以后,就种感应就产生了,就一下子全部通了,全部懂了。
到这个时候,再拿起古文来,就直接能够感应了,形成共鸣,像第一语言一样,根本不必去通过翻译成白话来理解。
这是古人学习古文的方式,现在人学习、解读古文的方式是先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然后来理解。现在基本全部都是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对吗?肯定不对。前面说了古文与现代文的两大根本区别,古文是活的,现代文是死的。
打个比方:古文就像是一条河流里的游鱼,将它翻译成现代文以后,相当于将这条鱼抓起来,装进鱼缸中,从而丢失了整条河流。
因为古文中字的内涵是非常大的,非常宽广的,而现代文的词含义就固定下来了,是固定死的,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文,那么内涵就大部分丢失了,得到了鱼缸而丢失了河流。
我们从史料中可知道,古人读书的时候,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情不自禁,现代人不理解这些,现代人读书不会情不自禁地抑扬顿挫,摇头晃脑,因为现代人根本无法体会古文的精微与玄妙。等哪一天,你能够真正感应到古文的内涵和微妙时,能与古文相通时,你也会读得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心中生出莫名的喜悦。
古代儒生学习古文,那是经过多年痛苦的积累和孕育,才能达到相通、豁然开朗的。现代人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去从头积累、孕育,对古文又理解不了,而翻成白话,内涵又都丢失了,变得枯而无味。
那现代人应当怎样解读古文?
这里有一个比较取中的方法,且称其为会意法。
读通古文首先必须明白“两境”。
何谓两境?其一曰语境,其二曰意境。
语境就是古文通篇文字所表达的整体意思范围,以及作者写文章时所处的环境与针对的对象。意境就是古文背后所表达引申出的内涵。
打个比方:古文是河中游鱼,那语境就是河流,游鱼虽然是活的,但无论怎么游,都不可能游出河去,河是它的范围。所以古文文字所表达的内涵虽然无限宽广,但不可能超出语境,在语境范围内的内涵都可保留,超出语境的内涵都得舍去。
如果顺着这条河流一直追寻下去,可能会发现世外桃源,河流流入桃源中消失。或者追寻下去,会发现河流最终流向了大海。这个桃源和大海就是古文的意境。
古文的表达和内涵,虽然是无边无际的,但并不是每篇古文都有意境,也并不是每篇古文的意境都像大海一样沉长高阔、广袤无际。这取决于写文章的人的层次和境界,取决于他的智慧和容量。如果作者的智慧和容量像大海一样广袤无边,那么他写的的文章内涵和意境就是无边的大海。如果作者的容量和智慧,只有鱼塘那么大,那么他写出的文章内涵最大也只能是鱼塘,这只与作者的修为境界有关,与古文无关。
也并不是内涵如大海的文章,人人都能读出整个大海来。这取决于读者的智慧和容量,只与读者的修为境界有关。如果读者的智慧和容量只有鱼缸大小,那么意境如大海的文章,他只能读出鱼缸来。因为他只有这容量,内涵再大,他顶多也只能舀出一鱼缸的海水来。
所以古文的解读非常重要,我发现现代人解读古文尤其是那些圣人的经典,都是把大海装进了鱼缸里,而且将这当作了全部大海。
所以古文最好用会意法来读,那什么是会意法呢?
简单点来说,古文是活的,如果想从A点达到B点,对古文来说,它是没有路的,是活的,它只有起点和目地,没有固定的路,但哪都是路。而现代文就是一条固定的路。
会意法读古文,就是先走出一条固定的路,走出这条固定的路目地是明白起点和目地所在,找到根本方向,不至于迷失。方向确定了以后,再把这条路给铲掉,使没有路了,大道无形,只剩下方向,任意而行。然后顺着这个方向,找到意境所在。
具体思路是:先将古文译成现代的意思。译成现代文的目地是走出一条固定的路来,走出这条固定路的目地是弄明白整篇文章的语境,弄明白文章大概表达的意思和范围。
弄明白整篇文章的语境后,就开始将路铲掉,只留下方向,任意去走。这时就可以将古文分解为一个个的文字,然后解读这一个个文字的内涵,再将这些所有文字的全部内涵都组合起来,会成意之河流。对于文中核心的字,要查找它的字源,找出甲骨文、金文等来解读这个字元始内涵,并且结合历史的变化读它的拓展、引申义,这时就找到河流了,文字就活了。
最后作修整,将超出语境部分的内涵全部铲掉,留下语境范围内的。找出河流后,再沿着河流去品味、溯源,找出背后高层的意境所在。
这就是会意法。
古文所能表达容纳的内涵是无限的,凡人思想所无法企及的地方都能表达。但凡人作文章,并没有如此大的内涵,因为这是由作者的层次境界,智慧容量所决定的。历史上唯有至高至圣的真道神人等,才能作出内涵博大无际的文章来。也唯有这样的经书神作,才需要用会意法来用心品读。
所以古文其实某种意义上去认识,它也是一种修行,因为它有自己的道,非常博大深远,与人的修为境界是紧密相连的,人的境界层次越高,智慧容量越大,他所写出来的,他所能读出来的古文的意境就越博大、深远。随着境界的提高,智慧的提升,对于古文的运用和读写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随心而用,直至“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笔落惊风雨,文成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