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徐乾学传书给后代

秦如初


【正见网2016年05月24日】

清人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今属江苏)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外甥。康熙九年(1670)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后一直做到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

从政治上看,徐乾学的一生,并无多少政绩可言。有一次,户部郎中色楞额等人,向朝廷建议:禁用明代旧钱,一律改铸新钱使用。徐乾学力陈不可采取这种办法,历朝以来,都是新旧钱混合使用,以利于百姓,不然的话,就会造成社会混乱。他又考证:从汉代到明代,新旧钱兼用的史实。汇集起来,上奏朝廷,终于被皇帝采纳,没有禁绝旧钱。这件事,可以算作是他的政绩之一。

而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文人,徐乾学曾主持修撰过《明史》(任总裁官)、《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均任副总裁官)。又集唐、宋、元、明历朝解经之书,编成《通志堂经解》;纂集历代丧制,编成《读礼通考》等,在文化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他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要算是作为一个藏书家的事迹和贡献。

据史料记载,徐乾学自幼就十分喜爱读书、抄书、藏书。到清初时,正逢战乱之后,徐乾学除自己精心搜求外,还托门生故吏,于各地代为搜集,所以“南北大家之藏书,尽归先生。”(黄宗羲语),藏书多达数万卷。他特意精心建造了一座楼房,专作藏书之用。他收藏的各种图书,共装了七十二书橱。楼房建成以后,徐乾学把自己的儿子们,全都叫到楼上,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许多做上辈的人,都给子孙们留下田地钱财,但子孙们,却不见得能世世代代都富裕;也有的给子孙们留下金银珠宝,也未必能够世世代代保藏;还有的给子孙们留下亭台楼阁,后代却不一定能够世世代代保有。我并不想学这些人的榜样,我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遗产呢?留给你们的,就是这满屋子的图书!”

看来,徐乾学认为给子孙们留下物质财富,并不是很明智的。给子孙们留下可以借此增长知识、培养才能的精神食粮——书籍,这才是最聪明的举措。

出于这样的动机,徐乾学将自己的藏书楼,命名为“传是楼”(“是”是这、这个的意思,语法上叫做指示代词,即指书籍)。不仅如此,徐乾学还精心整理自己的藏书,编成《传是楼宋元本书目》一卷、《传是楼书目》八卷,以便他的子孙们,能更方便地利用他所留下的藏书,求得学问,增长知识才能。当时,有很多士子、名流,向他借书学习。

遗憾的是,徐乾学将藏书传给子孙的梦想,并没有能够完全实现。后来他的藏书,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归了别人。但是,广义而言,这也是助益于社会,济惠于士子。并为社会传留下许多书籍、珍典。其德博矣!

(《清史稿•徐乾学传》、《清代野史大观》卷九)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